資源簡介 第2課時 五四運動 -1905071120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五四運動的爆發時間、經過、口號等基本情況;掌握五四運動爆發的原因和重要意義;分析理解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討論,共同探究,發現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通過自主搜集資料,設置場景及相關問題等方式,探討五四運動的經過和結果,加深對五四運動的認識。?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五四青年表現出來的斗爭精神是極其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深刻領會“五四精神”的內涵,從而樹立為國家強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學習的遠大理想,培養高尚的人格。 -6667570485重點難點 【重點】五四運動爆發的歷史背景和歷史意義。 【難點】理解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19050104775教學過程 【自主學習】 1、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是什么? 2、五四運動的口號是什么? 3.五四精神的內涵是什么? 4、為什么說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新課導入】 (材料式導入)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是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授予青年的最高榮譽,原則上每年“五四”青年節授予,有特殊貢獻者,可以隨時授予。為什么把每年5月4日作為我國的青年節?它與什么事情有關?在我們學完這一課后就會知曉答案。 【合作探究】 一 五四運動的爆發 1、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19年,戰勝國在法國凡爾賽宮召開和會。閱讀教材P49,思考: (1)中國是以什么身份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帶著什么期望來參加和會呢? 中國以戰勝國的身份參加了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帶著取消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廢除“二十一條”、收回青島主權等正當要求,希望能夠改變中國在國際上的屈辱地位。 (2)巴黎和會如何對待中國代表這一正當要求的?你如何評價巴黎和會? 巴黎和會上列強將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轉交給日本。巴黎和會是一次列強操縱的分贓會議。 (3)中國也是一戰的戰勝國,國家主權為什么仍然遭到侵犯? 正所謂“弱國無外交”,雖然辛亥革命剛剛結束不久,但中國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仍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之中,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等都仍然落后,而且北洋軍閥政府對內鎮壓人民、對外投靠帝國主義,所以中國雖然是一戰戰勝國卻依然擺脫不了國家主權被侵犯的命運。從列強方面說,則可以看出當時帝國主義實行的是強權政治。 (4)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回國內后,引發了哪一運動的爆發? 五四運動。 2、(1)五四運動前期的參加者主要是什么人?他們提出了什么樣的口號和要求?由這些口號和要求可以看出人們把斗爭矛頭對準了誰? 北京3000多名學生。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廢除二十一條”“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要求:嚴懲親日派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將矛頭指向了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 (2)北洋軍閥政府對學生運動采取了怎樣的措施? 北洋軍閥政府出動軍警鎮壓,逮捕了30多名愛國學生。6月初,又逮捕了800多名學生。 二 五四運動的擴大 1、北洋軍閥政府的行為,激起了更大規模的學生活動,北京學生的愛國斗爭也得到了社會務階層人士的廣泛擁護。6月5日以后,五四運動進入了第二階段,發生了哪些變化? 除了學生罷課之外,還有工人罷工,商人罷市活動;工人階級成為運動的主力,運動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工人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展現了偉大的力量。至此,五四運動突破了學生、知識分子的范圍,發展成為以工人階級為主力,工、學、商參加的全國規模的群眾愛國運動。 2、這場聲勢浩大的五四愛國運動的結果如何? 北洋政府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釋放被捕學生,中國代表也沒有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的直接目標得到了實現,這是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斗爭的一次重大勝利。 三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 1.閱讀教材P51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思考: (1)為什么說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愛國:可從背景、口號方面去理解。反帝反封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徹底: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不妥協 (2)五四運動的“新”姿態有哪些?為什么說“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的開端”? “新”姿態:是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具有初步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作為主力。原因可從五四運動前后的時代特點和性質、領導力量、指導思想和發展方向等方面來談。 2. 為了紀念五四運動,我國將每年的5月4日定為“五四”青年節。除了紀念五四運動的偉大歷史意義,還在于紀念它留給我們的不朽精神,即五四精神。那么什么是五四精神? 憂國憂民、不屈不撓、樂于奉獻和敢于斗爭的愛國主義精神,愛國、民主、進步、科學是其精神真諦。 【課堂小結】 五四運動,是以一批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五四運動所體現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 【板書設計】 2877185-4511040-11430070485【練習設計】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