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 中國抗日戰(zhàn)爭 第1課時 日本侵華戰(zhàn)爭的開始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知道九一八事變、偽滿洲國的建立、東北抗日聯軍、西安事變等知識;能討論歸納張學良、楊虎城發(fā)動西安事變的背景和原因。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九一八事變或西安事變的講述,培養(yǎng)講述歷史事件的能力;通過討論中國共產黨為什么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培養(yǎng)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在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形勢下,中國共產黨號召并領導全國人民掀起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表現出民族的使命感和強烈的愛國心。 重點難點 【重點】九一八事變與西安事變。 【難點】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及意義。 教學過程 【自主學習】 1.日本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變? 2、偽滿洲國于何時何地成立?執(zhí)政是誰?有哪些危害? 3.1935年,北平學生發(fā)出了“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桌子了”,談談你對這一呼聲的理解?他們又是如何做的? 4.西安事變爆發(fā)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決西安事變? 【新課導入】 (情境式導入) 每一年的9月18日,全國許多城市都會拉響警報,這是為了讓人們記住1931年9月18日發(fā)生的“九一八事變”。你知道“九一八事變”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嗎?為什么這一天讓我們中國人沒齒難忘,痛心疾首?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段歷史。 (圖片導入) 上面是中國在九一八事變的發(fā)生地——沈陽建立的紀念館,它記錄了日本侵略中國的史實。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段歷史。 【合作探究】 一、九一八事變 1、九一八事變經過如何?簡要敘述。 時間: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制造九一八事變,炸毀柳條湖一小段鐵路,卻反誣系中國軍隊所為,并炮擊東北軍北大營,次日晨,攻占沈陽城。 2、日本為什么要發(fā)動九一八事變? ①日本侵略中國蓄謀已久;②急需擺脫經濟危機;③國民黨全力“剿共”,給日本侵華提供可乘之機。 3、國民黨態(tài)度如何? (1)國民政府:蔣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 (2)東北軍:張學良(1901--2001)按照蔣介石的旨意,下令東北軍不予抵抗,退入關內。 4、結果怎樣? ①完全占領了中國東北。②1932年,挾持前清廢帝溥儀,在長春偽滿洲國傀儡政權,對東北實行殖民統治。 5、談談九一八事變的影響。 日本發(fā)動侵略中國的九一八事變,進而占領沈陽及整個東北。東北淪陷是中國的領土主權和經濟利益最大的一次損失,使中國和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之間的矛盾逐步上升為主要矛盾,九一八事變的爆發(fā),標志著中國進入了局部抗戰(zhàn)階段。 二、抗日救亡運動高漲 1、中共發(fā)表“八一宣言”,號召全國民眾行動起來,開展民族革命戰(zhàn)爭,把日本侵略者驅逐出中國。 2、東北人民組織抗日義勇軍,抗擊日軍侵略。著名的義勇軍有:馬占山——黑龍江省民眾抗日救國義勇軍;楊靖宇——東北抗日聯軍;等等。 3、各界群眾開展各種形式的抗日救國運動。 ①大中城市召開抗日救國大會,組織抗日救國聯合會,發(fā)表抗日通電; ②工商業(yè)者抵制日貨;③青年學生請愿,要求國民政府對日宣戰(zhàn)。 4、部分愛國將士堅持局部抗戰(zhàn),痛擊日本侵略者。如:1932年日本制造“一·二八事變”,進攻上海,國民政府第十九路軍多次打退日本進攻;1933年春,國民黨愛國將領馮玉祥和共產黨人吉鴻昌組織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在長城沿線抗擊日軍。 強調:國土雖失,國魂不滅!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停止過反抗。敵人侵略越嚴重,中國人民反抗越強烈! 三、西安事變(雙十二事變) 1、西安事變爆發(fā)的原因有哪些? ①根本原因是中日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抗日救國已成為當務之急。 ②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的主張,要求國民黨政府停止內戰(zhàn),一致抗日。 ③張學良、楊虎城出于愛國之情接受了中共的主張,停止向紅軍進攻,并要求蔣介石聯共抗日。 ④蔣介石拒絕張楊停止內戰(zhàn)聯合抗日的主張,親臨西安督戰(zhàn)。這是直接原因。 2、目的:逼蔣抗日。 3、簡述西安事變的概況。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fā)動“兵諫”,扣押蔣介石,并通電全國,提出改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內戰(zhàn)、立即召開救國會議等八項主張。這就是西安事變。 4、各界態(tài)度如何? 日本:企圖趁機促使中國爆發(fā)內戰(zhàn) 國民政府中親日派(何應欽為首):進攻西安,以奪取蔣介石的政治權利。 美國、英國、國民政府中的親英美派(宋子文、宋美齡):希望和平解決,以營救蔣介石,維護蔣介石的統治地位和英美在華利益。 中共中央:以民族大義為重,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并派周恩來率團去西安談判。 5.討論:中共中央為什么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 認為西安事變的解決會導致兩個前途:一是引起新的內戰(zhàn),削弱抗日力量,二是結束十年內戰(zhàn),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的建立,所以中共以民族大義為重,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 6.結果如何?有何影響? 結果:經過各方面的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剿共,聯紅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影響: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對推動國共兩黨停止內戰(zhàn)、再度合作、一致抗日起了重大的歷史作用,成為由國內戰(zhàn)爭走向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轉折點,標志十年內戰(zhàn)的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 【板書設計】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九一八事變和西安事變的原因,在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形勢下,中國共產黨號召并領導全國人民掀起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表現出民族的使命感和強烈的愛國心。 【練習設計】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