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 兩種命運的決戰 第1課時 內戰的爆發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知道重慶談判和《雙十協定》、全面內戰的爆發;了解、掌握抗戰勝利后中共為爭取和平民主與國民黨進行的一系列努力和斗爭,培養綜合分析問題和透過事物現象揭示事物本質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文字、圖片等資料,感知內戰爆發的基本史實,培養以唯物史觀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認識國民黨反動派獨裁內戰的反動本性,了解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從而增加維護和平民主的自覺性。 重點難點 【重點】重慶談判、解放區軍民的自衛反擊。 【難點】毛澤東赴重慶談判的原因。 教學過程 【自主學習】 1、蔣介石電邀毛澤東到重慶談判的目的是什么? 2、面對著蔣介石的盛情邀約,“一身系天下安危”的毛澤東為什么會去重慶呢? 3、重慶談判的時間、地點、內容、任務、結果及意義各是什么? 【新課導入】 (情境式導入) 1945年,毛澤東在周恩來等人的陪同下飛赴重慶同國民黨談判。中共代表團的到來,使山城人民為之沸騰,一些民主人士盛贊毛澤東的這一行動是“彌天大勇”“一身系天下之安危” 。毛澤東為什么要赴重慶同國民黨談判?重慶談判取得了什么成果?國共談判后,蔣介石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發動全面內戰呢? 【合作探究】 一、重慶談判 1、出示《抗戰勝利后,各地群眾在平毀碉堡》圖,思考:這幅圖片說明了什么? 當時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之強烈。說明抗戰勝利后,飽受戰爭之苦的人民要求和平,反對戰爭。 2.抗戰勝利后對中國命運能起決定作用的國共兩黨,面對抗戰后的新形勢,他們又采取什么樣的方針呢? (出示課前上網查找的兩段材料) “今日的中心,在于消滅共產黨!日本是我們國外的敵人,中共是我們國內的敵人!只有消滅中共,才能達成我們的任務。” ——1945年國民黨“六大”蔣介石的講話 “我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務是:鞏固國內團結,保證國內和平,實現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團結的基礎上,實現全國的統一,建設獨立、自由與富強的新中國。” ——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發表《對目前時局的宣言》 思考:國共兩黨的主張分別是什么?誰的主張代表了人民的愿望? 國民黨——內戰獨裁。共產黨——反對內戰,爭取和平民主;共產黨的主張符合人民的意愿。 3.蔣介石發動反共內戰的方針已經確定了,但是國民黨并沒有立即發動戰爭,而是非常高調的三次邀請毛澤東到重慶去談判。 (出示網上查找的蔣介石給毛澤東的急電) 材料一:“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實現……大戰方告終結,內爭不容再有,深望足下體念國家之艱危,憫懷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從事建設。”(蔣介石急電) 材料二:“形勢不允許中國打內戰,一打起來我們更被動,利用談判拖一拖也好,共產黨拒絕談判,我們更有文章好做。”(陶希(1)蔣介石發動反共內戰的方針已經確定了,但是國民黨并為什么不立即發動戰爭,還三次電邀毛澤東“共商國家大計”? 如果毛澤東不來,就可以把內戰的責任推到共產黨身上,從而在政治上爭取主動;如果毛澤東來了,既可以誘使共產黨交出軍隊和解放區政權,又可以爭取時間部署內戰。 (2)你認為毛澤東該不該赴“鴻門宴”去重慶談判呢?為什么? 應該。只有這樣才能用事實說明中國共產黨是真誠謀求和平的,是一貫代表人民意愿的,同時也能有力地揭露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進一步在政治上獲得主動,以得到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4.毛澤東經過深思熟慮,最后決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出示課前查找的資料——毛澤東去重慶談判的照片。)“毛澤東在延安登上飛機向人們揮手告別時,送行的人們失聲痛哭。”為何痛哭?(答略)當他到達重慶時,許多人又感動得流下熱淚,稱他是“彌天大勇”,“一身系天下安危”。為何感動?(答略) 5、重慶談判的焦點問題是什么?這次談判結果如何?還有什么未達成協議? 解放區民主政權和人民軍隊的合法地位。結果簽訂《雙十協定》,堅決避免內戰,在和平、民主、團結、統一的基礎上,建設獨立、自由、富強的新中國。 未達成協議:解放區民主政權和人民軍隊的合法地位問題。 6.在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上兩黨達成了協議。實際上是中共的和平民主主張取得了勝利。毛澤東認為重慶談判取得了什么成果呢?(出示課前上網查找的材料)國民黨認為重慶談判沒有達到預定的目的,于是蔣介石單方面撕毀協定,加快了內戰的步伐。 二、內戰爆發 1.閱讀教材,根據課前上網查找的資料,列舉蔣介石加快內戰步伐的證據。 印發《剿匪手本》;搶占戰略要地和重要交通線;接受日本軍隊的武器裝備,收編大量偽軍;鎮壓反戰民主人士。 蔣介石通過這一系列的舉動,加快了內戰的步伐,最終撕毀了《雙十協定》,發動了內戰。說出內戰爆發的時間、標志。 根據教材內容回答。 3.(出示課前網上查找的資料:內戰初期國共力量對比的表格和美國援助的武器)(1)重慶談判后,蔣介石為什么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韙發動內戰? 國民黨軍事力量的強大和美國的支持。 (2)由此可見,這是一場什么性質的戰爭? 美帝國主義出錢出槍,蔣介石出人的一場反共反人民的戰爭。 4.人民解放軍是如何粉碎國民黨的全面進攻的? 以運動戰為主、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軍的有生力量。(即實行正確的作戰原則和方針)最后殲滅大量敵人,粉碎了國民黨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 在這一課中,國共兩黨由和平談判到內戰,經歷了合作與對抗,回顧我們學過的知識,拓展一下思維,(1)歷史上國共關系走過了哪些歷程? 1924——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取得北伐勝利; 1927——1937年十年內戰,給日本侵略者可乘之機; 1937——1945年第二次國共合作,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取得抗戰勝利 ;1946——1949年三年內戰,造成臺海對峙。 根據上述國共關系由此得出什么感悟? 合則兩利,分則兩傷。 【課堂小結】 抗日戰爭勝利后,人民渴望和平,蔣介石力邀毛澤東赴重慶談判。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毛澤東親赴重慶談判,簽署了“雙十協定”和召開政治協商會議。但是,蔣介石公然違背“雙十協定”,發動了全面內戰。解放軍先后粉碎了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進入到戰略反攻的新時期。 【板書設計】 【練習設計】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