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課 亞非拉地區的發展 第1課時 殖民體系的瓦解 -1905071120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冷戰時期殖民體系瓦解的過程和亞非拉國家民族獨立和解放運動的高漲;理解殖民體系瓦解對亞非拉國家的意義;知道亞非拉國家取得獨立后振興民族經濟、促進社會發展、維護主權和改變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方面進行的不懈努力。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觀察地圖,逐漸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通過閱讀材料,讓學生逐步學會分析材料,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合作互助解決難題。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知曉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聲;民族獨立國家在國際大舞臺上已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必須根據國情,選擇適合本國的發展道路。 -6667570485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殖民體系瓦解的過程;掌握獨立后亞非拉國家召開的亞非會議和成立的七十七國集團。 【難點】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主權的收回分別對埃及和巴拿馬的意義;由新加坡和韓國經濟的發展得知根據本國國情選擇發展道路。 -19050104775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情境式導入)處于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的國家和地區,通常稱作“第三世界”。從地理位置上看,它們位于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所以也簡稱為“亞非拉國家”。從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的水平上看,它們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正在奮起,正在發展,所以也稱作“發展中國家”。它們是怎樣奮起和發展的呢? 【合作探究】 一、亞洲民族解放運動 首先掀起民族解放運動的是哪一洲?主要集中在哪個時期?有哪些國家取得了獨立? 亞洲;20世紀40年代;朝鮮、中國、印度。 印度獨立對世界有何影響? 略。 二、非洲民族獨立浪潮 1.觀察圖5-42,說說二戰前非洲獨立的國家。 埃及、埃塞俄比亞。 簡述埃及獨立的情況。 1952年獨立,1956年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 4.1960年非洲發生了什么變化?有何意義? 1960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獨立,這一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非洲人民的獨立運動,基本摧毀了英法等國在非洲的殖民統治。 5.從圖5-42中找出最后獨立的非洲國家,說說它的獨立有何意義? 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殖民時代的終結。非洲進入一個全新的歷史時期。 三、巴拿馬收回運河主權 1.古巴怎樣捍衛民族主權? 1959年,古巴通過武裝斗爭,推翻了美國扶植的傀儡政權,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 簡述巴拿馬收回運河主權的經過。 根據教材概括。 3.查找地圖,說一說巴拿馬運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就此,談一談收回運河區主權對巴拿馬的意義。 重要性:巴拿馬運河溝通了太平洋與大西洋的航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與經濟價值。意義:巴拿馬運河地處戰略要地,收回運河捍衛了國家主權,也使曾讓巴拿馬完全淪為美國保護國的條約被廢除;運河收入成為巴拿馬收入的重要來源,對恢復和發展本國經濟至關重要。 亞非拉國家的發展 獨立后的亞非拉國家有著怎樣的共同任務? 維護民族獨立、發展民族經濟。 簡述亞非會議和七十七國集團的建立。 簡述新興國家經濟的發展。 以新加坡和韓國為例子說明。 2943225-1072515【練習設計】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