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十九屆五中全會知識清單及自測題1.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B)年遠景目標的建議》。A.二〇三〇B.二〇三五C.二〇二五D.二〇四〇2.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全會指出,預計二〇二〇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A)元。A.一百萬億B.一百一十萬億C.九十九萬億D.一百五十萬億3.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全會指出,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C)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A.五千五百八十五萬B.五千五百六十五萬C.五千五百七十五萬D.五千五百九十五萬4.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全會指出,要協調推進全面(B)、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A.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B.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C.建設社會主義新城鎮D.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5.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全會指出,我國糧食年產量連續五年穩定在(C)以上。A.三萬三千億斤B.二萬三千億斤C.一萬三千億斤D.一萬九千億斤6.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全會高度評價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以下表述不正確的是(D)。A.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B.城鎮新增就業超過六千萬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C.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十三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十億人D.國家安全全面加強,全面現代化基本實現7.十九屆五中全會深入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認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A),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A.重要戰略機遇期B.社會主義初級階段C.中等發展中國家的地位D.經濟結構轉型過渡期8.十九屆五中全會深入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全會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B)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同時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A.科技革命B.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C.產業變革D.電子科技革命9.十九屆五中全會深入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全會分析指出,我國目前存在的問題包括(D)。①.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②.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③.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農業基礎還不穩固④.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生態環保任重道遠,民生保障存在短板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0.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到(B)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A.二〇四五B.二〇三五C.二〇三〇D.二〇五〇11.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我國(C)將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將再邁上新的大臺階,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A.國防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B.文化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C.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D.人才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12.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B)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A.科技化、信息化、城鎮化B.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C.工業化、私有化、城鎮化D.工業化、信息化、城市化13.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家(C)現代化,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A.司法體系和執法能力B.立法體系和執法體系C.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D.管理體系和治理能力14.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D)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A.社會和諧B.國民教育C.國民高知D.國民素質15.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要廣泛形成(C),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A.藍色生產生活方式B.綠節能減排生活方式C.綠色生產生活方式D.綠色生活方式16.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人均(A)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A.國內生產總值B.國民生產總值C.收入水平D.年收入17.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B)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A.全國公民共同富裕B.全體人民共同富裕C.全體人民自我解放D.全體人民幸福美好18.關于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的表述正確的是(D)。①.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②.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③.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④.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9.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C)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A.科技B.黨的領導C.創新D.發展20.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把(C)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A.科研自立自強B.文化自立自強C.科技自立自強D.科學自立自強21.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B)上,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A.虛擬經濟B.實體經濟C.民營經濟D.國有經濟22.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推進(B),加快數字化發展。A.廁所革命B.能源革命C.科技革命D.基建革命23.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D)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A.消費B.投資C.出口D.擴大內需24.中共中央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王曉暉表示,《建議》明確提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明確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把擴大內需作為戰略基點,強調把新發展理念貫徹到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把安全發展貫徹到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首次把(A)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作為遠景目標提出來。A.全體人民共同富裕B.全體人民同步富裕C.全體公民共同富裕D.全體公民同步富裕25.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到,要暢通(C),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A.國家大循環B.國際大循環C.國內大循環D.國民大循環26.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全面(B),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A.依法治國B.深化改革C.對外開放D.堅持黨的領導27.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優先發展(A),全面推進鄉村振興。A.農業農村B.農業農民C.農業科技D.農民農村28.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體現的哲學原理是(B)。A.物質決定意識B.抓主要矛盾C.抓矛盾的主要方面D.實踐決定認識29.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推動形成(C)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A.工農互補、城鄉互補、共同發展、共同繁榮B.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均衡發展、共同繁榮C.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D.工農互補、城鄉互補、均等發展、共同繁榮30.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推動形成(C)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A.工農互補、城鄉互補、共同發展、共同繁榮B.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均衡發展、共同繁榮C.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D.工農互補、城鄉互補、均等發展、共同繁榮31.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C),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A.核心功能區戰略B.主體功業區戰略C.主體功能區戰略D.中心經濟區戰略32.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推進以(A)的新型城鎮化。A.人為核心B.科技為支撐C.科技為核心D.人為支撐33.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繁榮發展(C),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A.文化內容和文化產業B.文化現代化和文化產業現代化C.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D.文化事項和文化產業34.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圍繞(C)的使命任務,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A.立旗幟、樹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B.立旗幟、順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C.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D.立旗幟、樹民心、育新人、興文化、曬形象35.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B)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A.綠色發展B.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C.新發展D.科學發展36.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實施(B)對外開放,依托我國大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A.更大范圍、更寬幅度、更深層次B.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C.更高水準、更寬領域、更深層次D.更高水準、更寬幅度、更深層次37.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統籌(A),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實施國家安全戰略,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防范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筑牢國家安全屏障。A.發展和安全B.和平與發展C.發展和穩定D.和諧和穩定38.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全面加強練兵備戰,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確保(D)實現建軍百年奮斗目標。A.二〇五〇年B.二〇三〇年C.二〇二五年D.二〇二七年39.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提高國防和軍隊現代化質量效益,促進(B)同步提升,構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推動重點區域、重點領域、新興領域協調發展,優化國防科技工業布局,鞏固軍政軍民團結。A.國防實力和科技實力B.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C.國防實力和文化實力D.國防實力和綜合實力40.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高舉(C)_旗幟,積極營造良好外部環境,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A.和平、發展、交流、進步B.和平、發展、開放、共贏C.和平、發展、合作、共贏D.和平、發展、互利、共贏中國共產黨十九屆五中全會考點1、全會充分肯定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三大攻堅戰扎實推進,經濟增長好于預期2、全會一致認為,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奮發有為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戰勝各種風險挑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航船繼續乘風破浪、堅毅前行。時政考試公眾號整理!3、全會高度評價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十三五”時期,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國取得重大進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進一步彰顯;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預計二〇二〇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一百萬億元;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五千五百七十五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糧食年產量連續五年穩定在一萬三千億斤以上。城鎮新增就業超過六千萬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十三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十億人。3、全會強調,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厲、一鼓作氣,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堅實基礎。4、全會深入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認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全黨要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時政考試公眾號整理!5、全會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6、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能力和水平,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系統觀念。時政考試公眾號整理!7、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8、全會提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時政考試公眾號整理!9、全會提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10、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完善宏觀經濟治理,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11、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12、全會提出,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要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時政考試公眾號整理!13、全會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14、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15、全會提出,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托我國大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時政考試公眾號整理!16、全會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17、全會提出,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實施國家安全戰略,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防范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筑牢國家安全屏障。18、全會提出,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加快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全面加強練兵備戰,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確保二〇二七年實現建軍百年奮斗目標。時政考試公眾號整理!19、全會強調,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廣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