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2凝聚法治共識核心考點1.政府應怎樣做到依法行政?(怎樣建設法治政府?)①做到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且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②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③公民也要積極參與,獻計獻策,主動監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④防范權力的濫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公信力,從而推進民主法治建設進程。2.怎樣厲行法治?①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②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③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④各級黨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的能力。⑤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⑥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3.怎樣正確認識法治與德治的關系?(法治與德治具有怎樣的關系?)①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②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③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4.怎樣建設法治中國?①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②夯實法治基礎,實行良法之治,并實行善治。③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④建設法治政府,做到依法行政。⑤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積極參與,獻計獻策,主動監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⑥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⑦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鞏固練習一、單項選擇題:1.2020年5月15日,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指出“要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持續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為此,下列建議中正確的是()①規范政府的行政權,防范行政權力的濫用②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③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④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執政過程中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在我國,依法行政的核心是()A.為人民服務B.堅持依憲治國C.規范政府的行政權D.對人民負責,為人民謀福3.2020年1月1日,《泰州市文明行為條例》正式施行。針對廣大市民反映強烈的不文明行為,《條例》從法律層面加以規范約束,同時對文明行為的推行進行道德層面的提倡和引導。材料表明()①推行文明行為需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②需要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③推進文明城市建設需要制定更多法規④需要發揮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是()A.厲行法治B.良法善治C.依法行政D.公正司法5.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是我國的傳統習俗,但也因此造成大氣污染。為此,某市通過網絡問卷調查的方式就《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征求意見稿)》向全體市民征求意見。這表明()①互聯網拓寬民主渠道、擴大公民民主權利②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是民主決策的有效途徑③該市政府堅持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④政府科學民主執政,確保實現立法為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下列知識點對應關系不正確的()A.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B.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依法執政C.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D.我國的根本制度——社會主義制度7.《向政山東》欄目上線以來,聚焦廣大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與難點問題,督促相關職能部門整改落實,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這()①有利于監督權力運行,促進政府決策更加科學化、民主化②進一步擴大了公民的基本權利③有助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權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④說明輿論監督是有效的監督形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2020年4月10日起,聊城各縣(市、區)長紛紛變身“網絡主播”、帶貨達人,走進直播間,為當地特產代言。他們的行為體現了()①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②直播帶貨能夠幫助老百姓徹底脫貧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④觀念的更新和工作方式的轉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山東省通過“問政山東”電視直播欄目讓政府官員與人民群眾面對面,接受社會的監督。這有利于()①防止行政權力的濫用②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③人民分享政府的權力④貫徹落實司法公正要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國邁入“民法典時代”。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先后十次通過中國人大網公開征求意見,累計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條意見建議。材料反映出()①我國高度重視法制建設,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立法過程中堅持民主立法的價值取向③我國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④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政治生活;互聯網豐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厲法治,維正義】據新華社2月6日報道。重慶方面委托有關企業從海外采購一批口罩,其中包括幫助湖北黃石代買的口罩,這批口罩到達云南大理時,被大理市截留征用。根據相關法律,因疫情需要,政府有征用物資的權力。但涉及跨?。ㄗ灾螀^、直轄市)的征用,應由國務院進行。下列與本案例相關的正確說法是()①必須推進科學立法,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②法無授權不可為,必須規范政府的行政權③大理市這一做法是合法的,因為這是疫情需要④大理市這一做法涉嫌違法,因為它沒依法行政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2.“德潤人心,法安天下?!毕铝嘘P于德治與法治關系表述不正確的是A.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勸導力B.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權威性和強制性()C.德治重教化作用,法治重規范作用D.德治與法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13.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通道”采訪活動變成視頻連線的“云問答”形式,一位位來自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在鏡頭前暢談履職故事,講述百姓心聲。這一形式①拓寬了民主渠道,豐富了民主形式②有利于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③有利于公民行使參與權、表達權④能保障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2019年12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提高政務服務水平的意見》要求,2020年底前,各級政務服務機構和各類政務服務平臺要明確服務清單和辦事指南,暢通評價渠道,接受群眾評價,及時公開評價結果及差評整改情況。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①有利于政府更好地為人人民服務②能更好地規范政府的行政權,建設法治政府③能提高政府公信力,消除懶政、怠政④有利于保障公民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15.【奮進黃岡力爭上游】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勇敢追夢。2019年,黃岡前行的時間軸上留下一個又一個奮進標記。下列材料內容記錄了黃岡人“力爭上游”的奮斗故事。請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回答其所體現的教材主要觀點或道理。序號與主題內容體現主要觀點或道理⑷愿為“鋪路人”打破壁壘建平臺1月6日,黃州浩軒廚房用縣經營部負責人許文婷在市行政服務中心市場監管服務區,通過“智慧辦”領取了營業執照,用時不到6分鐘。這也是全省第一份過智能審批平臺發出的營業執照,讓企業辦照進入“即批秒辦”時代。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推行“一窗受理、一網聯辦”模式,全市6842個行政許可事項中,“最多跑一次”事項共6701個,其中“零跑腿”事項共3390個,企業和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⑴⑵16.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2020年5月28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與會人大代表熱烈討論、認真審議,大會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45號主席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我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共7編、1260條,這部民法典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涵蓋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產經營等,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點,反映人民群眾意志,充分體現了人民群眾的法治要求?!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具有重大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頒布和實施具有重大意義。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如何加強和推進民法典的全面實施。17.2020年5月2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召開預備會,選舉產生本次大會的主席團和秘書長;5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大會審議通過了政府工作報告和其他重要報告,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5月21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開幕,聽取審議全國政協2019年工作報告、總結提交議案情況;會議期間,全體委員列席本次人大會議,聽取并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及有關其他報告,討論民法典草案等。在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進程中,我們家安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為實現“基本建成法治政府”而努力。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及其核心是什么?(2)作為現代公民的一員,我們中學生應該怎樣增強法治意識?18.材料一:中國共產黨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問題的決定》?!稕Q定》明確要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材料二:大量案件表明,未成年人實施犯罪行為之前,多有不良行為或違法行為,且在早期這些行為多數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干預。2019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修訂后的《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中指出:對一些未成年人嚴重犯罪及時批捕、起訴,切實維護被害人合法權益。對于涉嫌犯罪,但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未成年人,也決不能“一放了之”,必須依法予以懲戒和矯治。閱讀以上材料,綜合運用《道德與法治》課的有關知識,簡要回答下列問題:⑴為什么我國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⑵你從材料二中得到了哪些啟示?參考答案單項選擇題:ACBCCBCCABDAAB二、非選擇題:15.①行政機關的權力來自人民,行政機關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②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政府的工作要對人民負責,為人民謀利益;③各級人民政府共同致力于提高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等。16.⑵①各級政府要依法行政,帶頭遵守民法典;②司法機關要依據民法典公正司法,維護廣大人民的合法權益;③全國人大及常委會要對民法典實施的情況加強監督;④全社會要積極宣傳民法典,使其深入人心;⑤公民認真學習民法典,依法規范自身行為;⑥公民及法人要增強權利觀念,善用民法典依法維權;等等。17.(1)準則:依法行政;核心:規范政府的行政權。(2)我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18.⑴①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的生活。②法治是人類社會進人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③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④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⑤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⑥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⑦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⑧法治助推中國:⑵①加強自我防范,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②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③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杜絕不良行為,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④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⑤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⑥學會依法辦事,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⑦我國法律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未成年人雖受到法律特殊保護,但同時也受法律約束,違法犯罪同樣要受到法律的相應制裁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