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學》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第6章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四節課的教學內容。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植物體的重要生理活動,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植物體的各種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都來自呼吸作用。不僅植物細胞能進行呼吸作用,動物細胞和細菌等微生物的活細胞也能進行呼吸作用。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為后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人體的呼吸現象很熟悉,但對植物體有沒有呼吸作用卻不是很了解。正是這種似懂非懂的狀態構成了學習動機第一要素---強烈的探知欲。另外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已開始由經驗型向理論型轉化,這種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還需要感性經驗的支持。通過親自動手進行實驗操作,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大大增加。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描述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 2、描述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氣 3、說出呼吸作用的實質和意義 能力目標: 1、在活動中讓學生初步學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2、通過分析實驗現象,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觀察力、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表達力、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創新和分工合作的探究意識,發揚團結協作精神,體會合作的樂趣。 2、關注與植物呼吸作用相關的社會問題,初步形成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分析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的實驗 2、分析呼吸作用需要氧氣的實驗 3、說出呼吸作用的實質和意義 教學難點 分析植物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的實驗 五、教具準備: 菠菜,黑色塑料袋,吸管,試管,止水夾,澄清的石灰水,錐形瓶,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方法 講授法、小組合作學習、實驗法 七、教學流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復習提問 ppt展示問題 1、什么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定義)? 2、光合作用的表達公式是什么? 3、光合作用的意義是什么? 小組討論思考并回答: 1、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利用光能,在葉綠體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貯存了能量的有機物,同時釋放氧氣的過程。 2、二氧化碳+水 有機物+氧氣 3、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機物,并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 回顧第三節知識、梳理知識體系 導入新課 大多數動物是通過鼻、咽、喉、氣管、支氣管組成的呼吸道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等廢氣,來維持生命活動,那么,沒有明顯呼吸道的綠色植物是如何進行呼吸的呢? 體會人體的呼吸作用。 從學生熟悉的呼吸現象入手,引導學生思考植物是否具有呼吸作用。 教授新課 1、實驗植物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 2、演示實驗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氣 得出結論 3、植物細胞的呼吸作用及呼吸作用的實質 4、呼吸作用的意義 提出問題: 1、有什么現象可以說明植物的呼吸作用呢? 演示并提出問題; 2、你觀察到了什么現象? 3、為什么兩名同學同時向試管內吹氣,卻出現了不同的現象? 4、為什么不同袋中的氣體使試管中的液體發生了不同的變化呢? 5、為什么燃燒的小木條伸入到不同的錐形瓶中出現了不同的現象? 提出討論問題: 6、實驗用的塑料袋為什么是黑色?用白色的塑料袋可以嗎? 通過以上兩個實驗能得出什么結論? 提出問題 呼吸作用的實質 播放一段視頻。 介紹實驗的準備過程及操作流程。 演示人體呼出的氣體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1、隨機取一袋蔬菜,將吸管插入盛有澄清的石灰水的試管中,移開止水夾,輕輕地擠壓塑料袋,觀察液體有無變化。 觀察并回答問題: 2、把燃燒的小木條分別伸入兩個錐形瓶中時,一個小木條上的火苗熄滅了;另一個小木條繼續燃燒。 準備實驗的同學給出提示: 1、2號試管中分別裝入了澄清的石灰水和清水。 3、分析現象,得出二氧化碳的特性。 4、分析并推測袋中裝的蔬菜是怎樣處理過的,再打開塑料袋驗證自己的推測是否正確。 5、分析得出:伸入到2號錐形瓶中的小木條上的火苗會熄滅,是因為沒有氧氣支持燃燒,伸入到1號錐形瓶中的火苗繼續燃燒是因為有氧氣支持燃燒。從而推測出錐形瓶中裝的蔬菜是怎樣處理過的。 小組討論思考回答問題 6、分析得出:黑色塑料袋能避免光合作用,減少二氧化碳的消耗,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現象更明顯。 植物體活細胞能進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 閱讀教材P106總結呼吸作用的實質 思考并回答 呼吸作用的意義:植物體的各種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都來自呼吸作用。 1、培養學生掌握科學實驗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2、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 3、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二氧化碳的特性: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植物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 通過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氣。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分析總結植物的呼吸作用。 培養自學能力 總結呼吸作用的意義。 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回顧和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學習內容。 學生討論、思考總結、補充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幫助學生梳理和構建知識體系。 課堂練習 PPT展示習題 思考并回答問題。 課堂教學效果檢測 課外延伸 將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儲存在冰箱的冷藏室中的原因。 思考并回答問題。 課后探究:溫度對植物呼吸作用的影響。 鞏固所學知識,為下一節課做好鋪墊。 八、教學預設: 本節課著重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小組合作、動手實驗、演示講解和討論交流為課題主線。教師完全扮演導演角色,僅在必要時予以提示和補充。這節課課前準備較多,課上的活動也多,在教師積極引導和控制下這將會是最大的亮點,但由于學生的經歷和經驗有限,如果師生任何一方準備不足,都會成為失敗的一課。因此課前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準備,一定要做足、做夠、做好。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