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6365001150620000第4節 免疫學的應用 一、教學目標 (1)闡明疫苗發揮作用的原理。 (2)說出器官移植面臨的問題,認同器官捐獻。 二、教學重點 (1)疫苗發揮作用的原理。 三、教學難點 (1)疫苗發揮作用的原理。 (2)器官移植與組織相容性抗原之間的關系。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問題探討,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注射了流感疫苗后還會患流感,而接種麻疹疫苗后,終生不再患麻疹? 這是因為流感病毒是RNA病毒,遺傳物質不穩定,極易發生變異,這次注射的疫苗對變異后的病毒不起作用,因此需每年接種才能獲得有效保護。而麻疹病毒雖然也是RNA病毒,它不容易發生變異,因此注射的疫苗終身管用。 那么,什么是疫苗?有哪些種類? (二)講授新課 1、疫苗 歷史上發生過很多次大型的傳染病,奪走了很多人的生命,為此,科學家一直在研究如何預防傳染病,疫苗就這樣誕生了!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用接種疫苗的方法預防傳染病的國家,即先后用接種“人痘”和“牛痘”的方法來預防天花,此病毒已于1980年被人類消滅。法國巴斯德研究出了狂犬病疫苗。下面,我們了解一下什么是疫苗。 (1)概念:通常是用滅活的或者減毒的病原體及其代謝產物(如對外毒素進行減毒處理獲得類毒素也是疫苗)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保留了病原微生物刺激動物體免疫系統的特性。接種后,人體能產生相應的抗體和記憶細胞,從而對特定的傳染病具有抵抗力。本質上,疫苗是抗原。 (2)舉例:卡介苗(預防結核病)、脊髓灰質炎疫苗(預防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痹癥”,可口服,由“糖丸爺爺”顧方舟研制成)、麻疹疫苗(預防麻疹)、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預防宮頸癌,世界上第一個預防癌癥的疫苗) (3)DNA疫苗:指將編碼某種蛋白質抗原的重組真核表達載體直接注射到動物體內,使外源基因在活體內表達,產生的抗原激活機體的免疫系統,從而誘導特異性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DNA本身不是抗原,是基因表達出的蛋白質是抗原。) (4)特點:既具有減毒疫苗的優點,又無感病危險。 (5)DNA疫苗如:預防亞型禽流感的疫苗、新型乙肝疫苗等。 教師引導學生完成“思考討論” (1)百白破三聯疫苗可同時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 (2)疫苗作為抗原會激發機體產生免疫反應,相對于滅活的病原體,減毒處理的病原體引起的免疫反應相對強烈,人會有發燒的癥狀。 (3)多聯疫苗(預防不同的疾病,如百白破)、多價疫苗(預防同一種疾病的多個亞型或血清型,如流感三價疫苗等。) 教師引導學生完成“旁欄思考” (1)疫苗不必用完整病原體,可以是病原體的某些成分(如蛋白質、多糖莢膜)及其產物制備,此外DNA疫苗也逐步開始應用。 (2)接種疫苗前應保證身體健康,免疫力較強。患有免疫缺陷的兒童不應該注射減毒活疫苗。因為處理不當,會引起較強烈的免疫反應。 2、器官移植 (1)概念:醫學上把用正常的器官置換喪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術叫器官移植,目前可以移植心臟、肝臟、腎臟、肺等器官。 教師引導學生完成“思考討論” (2)對器官移植的接受者來說,供體器官屬于抗原,移植后會引起機體產生免疫排斥反應,因此最初的器官移植多不成功。 (3)配型:檢查供體與受體細胞表面的組織相容性抗原(HLA),只有供體與受體的HLA有一半以上相同,才可以進行器官移植。 (4)器官移植后患者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劑,可以抑制B細胞和T細胞的增殖和功能,以使機體處于暫時無應答或弱應答的狀態,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率。 (5)自體干細胞(臍帶血)培養的組織、器官進行移植時,發生免疫排斥的可能性較小。 (6)“免疫赦免”:將異體的組織器官移植到體內某些特定的部位(如眼角膜、大腦、軟骨、子宮等),免疫排斥反應較弱,可長期存活,成功率高于其他同種異體器官移植。(眼角膜成功率100%,心臟47%),免疫赦免區的細胞有赦免基因,能啟動自殺程序讓免疫細胞自殺,從而使免疫細胞不產生抗體。眼角膜移植一般不需要配型。 (7)器官移植面臨的問題:免疫排斥和供體器官短缺。 3、免疫學的應用 (1)免疫預防 分為人工主動免疫(注射抗原)和人工被動免疫(注射抗體) (2)免疫診斷 根據抗原和抗體結合的高度特異性,用人工標記的抗體對組織內的抗原進 行檢測,幫助人們發現體內組織中的抗原。如檢測病原體和腫瘤標志物。 (3)免疫治療 利用免疫學原理,針對疾病的發生機制,人為干預或調整機體的免疫功能,分為免疫增強療法(針對免疫功能低下者)和免疫抑制療法(針對免疫功能過強者,如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使用免疫抑制劑) 六、板書設計 第4節 免疫學的應用 一、疫苗 (1)定義 (2)種類:滅活病原體、減毒病原體、DNA疫苗等 二、器官移植 (1)定義 (2)條件:配型(供體與受體的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免疫抑制劑 (3)面臨的問題:免疫排斥、供體器官短缺 三、免疫學的應用 (1)免疫預防 人工主動免疫:注射抗原(菌苗、疫苗、類毒素) 人工被動免疫:注射抗體(免疫血清、免疫球蛋白) (2)免疫診斷 檢測病原體、腫瘤標志物 (3)免疫治療 免疫增強療法 免疫抑制療法 七、作業布置 八、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