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5951001245870000第二章第2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 教學設計 一、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 (2017年版2020年修訂) 二、教材的簡要分析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選擇性必修1第2章第2節的內容。它是在第1節《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的基礎上,進行了延伸和拓展,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三、學習目標 1.了解反射的概念,掌握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的基本機構及反射的大致過程。? 2.掌握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的概念,了解條件反射的建立過程及與非條件反射的關系 3.了解條件反射的消退的原因及實質 核心素養: 1.通過對簡單的反射過程學習,初步理解神經調節的基本過程。 2.通過對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的聯系和區別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一些生命現象的本質。 3.通過學習條件反射的消退,使學生認識到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反復的練習、鞏固、重復積累,從而形成正確的學習觀。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反射弧的機構及反射的大致過程??? 2.教學難點???? 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的聯系和區別,及條件反射的消退的原因和實質 五、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講解本節課知識點 第2課時:復習上節課內容,講解習題 六、教學法 講授法、討論法 教學設計(過程) 新課導入 同學們,上一節我們學習了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中樞神經系統、外周神經系統,及各個結構的特點和功能;我們還學習了組成神經系統的細胞的結構和各個結構的功能和特點,那這些神經系統的各個結構之間是如何完成神經調節的呢?這一節我們就來學習一下第2節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 二、板書課題:2.2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 三、新課講授 (一)反射與反射弧 如果手不小心碰到尖銳的東西,你會立即縮回,其實這就是一個簡單的縮手反射,除了縮手反射,常見的反射還有眨眼反射、膝跳反射,那么到底什么是反射呢? 反射定義: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機體對內外刺激所產生的規律性應答反應,叫做反射; 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下面來看一下發射弧的組成: 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反射弧 仔細觀察縮手反射示意圖,請同學簡單描述一下縮手反射的過程:感覺神經末梢接受刺激,神經將信息傳到神經中樞,神經中樞發出信息,你將迅速的將手縮回。 反射弧定義:通常是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傳出神經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體等)組成的。反射弧的任何一個環節結構、功能受損,反射就無法完成。 興奮:是指動物體或人體內的某些細胞或組織(如神經組織)感受到外界刺激后,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活躍狀態的過程。 (2)反射弧中各結構的功能:感受器:接受刺激,產生興奮; 傳入神經:傳導興奮進入神經中樞; 神經中樞:對信息進行分析和綜合并產生新的興奮; 傳出神經:傳到興奮致效應器; 效應器:對刺激做出應答反應 反射的特點: ①完整性:反射弧需要完整,若反射弧的任何一個環節結構、功能受損,反射就無法完成。 ②單向性:因為興奮沿神經元的傳遞是單向的 思考:①結構1被破壞,機體有無感覺和運動產生?②結構2被破壞,機體有無感覺和運動產生?③結構3被破壞,機體有無感覺和運動產生?④結構4被破壞,機體有無感覺和運動產生?⑤結構5被破壞,機體有無感覺和運動產生? 注意:(1)反射活動的進行除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外,還需要有適宜的刺激。 直接刺激傳出神經,效應器會有反應,但這并不是反射。 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反射的分類: 條件反射的建立過程 參考課本P24頁,圖2-5,以狗的唾液分泌與鈴聲關系為例,簡述條件反射的建立過程。 注意:①條件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之上通過學習和訓練建立起來的; ②條件反射建立以后要繼續維持下去,還需要非條件刺激的強化,若反復給與條件刺激而不給非條件刺激,條件反射會減弱或不出現,即為條件反射的消退。 ③條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條件反射的簡單喪失,而是神經中樞將原先引起興奮性效應的信號轉變為產生抑制性效應的信號。 ④條件反射的消退是學習的過程,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 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的異同 四、課堂鞏固:相關習題 五、課堂小結 由學生回顧本節課知識 六、板書設計 2.2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 一、反射和反射弧: 1、反射:概念、意義 2、反射弧概念、結構、各結構功能 二、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 1、定義; 2、條件反射的建立過程及消退 3、條件反射與非條件反射的區別與聯系 七、作業布置:本節優化方案習題 八、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