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一 穩態與調節 第2章 神經調節 第2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的確定 課程標準與本節相對應的要求是:概述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為條件反射和非條 件反射),其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以此確定教學目標目標: 1、概述反射弧的五部分及其功能,會判斷反射弧的方向 2、說明條件反射與非條件反射的區別與聯系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反射的類型 (2)反射弧的結構 (3)條件反射的形成及其意義 2、教學難點 (1)反射的類型及反射弧的形成 (2)條件反射的形成及其意義 教學設計思路 文字敘述 教師利用課件展示縮手反射的一下現象,引起學生的興趣,通過膝跳反射這個小實驗,讓學生親身體驗并加深對反射弧的理解,通過和教師的互動,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也加深對反射的印象,然后教師通過狗的唾液分泌與鈴聲的關系,來引出條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最后教師做出最后的總結 利用課件展示“帶刺的玫瑰”,通過縮手反射的小實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導入本節知識。 情境導入 框架圖 利用課件展示“縮手反射”和“膝跳反射”幫助學生理解反射弧的概念和發生發射時的整個過程 反射和反射弧 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 四、教學步驟 1、新課導入 教師利用課件展示教材中的“問題探討”,并組織學生分成小組,互相討論并回答問題: 這一過程是如何發生的?分別涉及了神經系統的哪些結構? (當手指被植株上尖銳的刺扎了一下之后,手指皮膚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產生的興奮經傳入神經到脊髓中的神經中樞,然后興奮再通過傳出神經傳到效應器,引起上肢相應的肌肉收縮,產生縮手反射。當興奮到達脊髓時,還會沿著脊髓向上傳至大腦皮層,在大腦皮層產生痛覺,由于由脊髓到大腦皮層之間需要多個神經元傳導,所以先縮手,后感覺到疼痛。設計了神經系統的脊髓、大腦皮層等結構) 縮手動作在前,感覺動作在后,這有什么適應意義? (是對機體的一種保護機制) 新課講授 反射與反射弧 【師】大家應該也曾有過這種經歷,手不小心被燙了一下或者被扎了一下會迅速將手縮回,這是因為你的感覺神經末梢接受到了這種刺激,神經將信息傳到神經中樞,神經中樞發出指令,所以你的手迅速縮回。這種現象叫做縮手反射。 由此引出反射的概念和反射的類型 【師】大家知道了反射的各種類型和發射的概念,反射的基本結構是什么呢? 【生】反射弧 【師】對,那么反射弧又包括哪些結構呢?下面我們以縮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為例進行分析 教師利用課件展示縮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示意圖,并讓同學小組之間互相實驗膝跳反射,在試驗中思考教材中的“討論”: 一個完整的反射活動僅靠一個神經元能完成嗎? 縮手反射與膝跳反射的反射弧都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 結合生活經驗,你還能舉出說明脊髓在發射中作用的其他實例嗎? 【生】學生小組之間互相討論,并回答問題: 不能,至少需要兩個。如膝跳反射等單突觸反射的傳入神經元經背根進入中樞后,直達腹根與傳出神經元發生突觸聯系。而絕大多數的反射活動都是多突觸反射,即需要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神經元參與,且發射活動越復雜,參與的神經元數量越多 都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相應器組成 蛙的騷扒反射有脊髓的參與,人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也有脊髓參與 【師】教師總結剛才的答案,并總結反射弧的組成,通過一個小游戲來加深對反射弧組成的印象 教師可以點一個同學出來玩抓直尺的游戲,教師把尺子從高處降落,讓學生快速抓住,通過這個實驗,讓學生指出,感受器(位于眼睛 中的視網膜上的光感受器細胞)、效應器(傳出神經末梢及手指肌肉構成的效應器)分別是那個部位,加深學生的理解 【師】剛剛通過這個小游戲我們更進一步理解的反射弧的組成,那么我提問一個問題,感受器在感受到刺激后會產生什么? 【生】興奮 【師】對,在發射活動中,感受器接受一定的刺激后,產生興奮。什么是興奮呢?學生小組之間互相討論,并回答問題 【生】興奮是指動物體或人體內的某些細胞或組織(如神經組織)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活躍的狀態的過程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小組之間互相敘述一下產生反射時的整個過程,加深理解 非條件反射與條件反射 【師】剛剛我們講過的縮手反射和膝跳反射都是我們自己與生俱來的,但是也有一些反射是需要經過訓練才能形成的。 教師講解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的概念,并利用狗的唾液分泌與鈴聲的關系為例,說明條件反射的建立過程 【師】教師利用課件展示“狗的唾液分泌與鈴聲的關系”的過程圖,并通過這個過程,與同學們一起探討條件反射的建立過程:用無關刺激(如鈴聲)單獨作用幾秒,再用一非條件刺激(如進食)跟它結合,兩者共同作用一定時間。結合若干次以后,單獨使用無關刺激,就能引起原來由非條件刺激引起的反應(如分泌唾液),這里鈴聲已經變成分泌唾液的條件刺激,條件反射就形成了 【師】我們了解的條件反射的建立,以上述為例如果我們多次出現一直搖鈴但卻不給予狗狗食物這個過程,那么這個條件反射還會存在嗎?這是什么現象? 【生】不存在;這是條件反射的消退現象 教師利用課件講解條件反射的消退的情況和實質,最后和同學們一起討論條件反射的意義 五、板書設計 一、反射與反射弧 1.反射的概念 2.反射弧的組成 二、非條件反射與條件反射 1.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的概念 2.條件反射的建立 3.條件反射的消退 4.條件反射的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