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育部資源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課題第3章第3節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系(第二課時)教科書書名:《生物學選擇性必修1穩態與調節》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5月教學目標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人體水和無機鹽平衡調節的過程,能闡述在體液和神經調節聯系和彼此協調下,人體是如何保持細胞外液滲透壓、血鈉等理化指標相對穩定。2.舉例說明在維持人體內環境穩定的調節過程中,體液和神經調節之間的關系。3.闡述在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的聯系和協調下,人體各器官、系統能夠協調一致,公共維持人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教學重點:1.人體水和無機鹽平衡調節的過程和意義2.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之間的關系3.內環境穩態是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共同作用的結構教學難點:1.體液和神經調節彼此協調的水和無機鹽平衡調節過程2.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協調配合維持內環境穩態教學過程時間教學環節主要師生活動1引入教師引導學生回顧體液和神經調節協調配合下的體溫調節過程。4教學1:尿液的形成教師介紹人體內水分的攝入及排出途徑,并通過冬天與夏天排尿量區別的生活實際問題引發學生思考,檢驗學生對人體水分攝入及排出途徑的掌握情況。同時,根據24h人體內水分的攝入及排出量引起學生興趣,教師介紹泌尿系統及尿液的形成過程。10教學2:人體水平衡的調節教師以生活飲食問題引起學生興趣,學生思考生活中的水分攝入和排出調節過程。基于體溫調節及溫度感受器感知溫度變化的學習,教師引導學生知識遷移,思考得出神經調節可以快速感知細胞外液滲透壓變化而做出反應。教師進而逐步展示、介紹飲水不足、體內失水過多或食物過咸時,人體進行水平衡調節的過程。同時,設問“水平衡調節會使細胞外液滲透壓一直下降嗎”來引導學生認識到“負反饋調節”。教師逐步設問,引導學生根據體液和神經調節的特點,分析水平衡調節中兩者的參與情況和相互關系,總結出該調節是神經-體液調節。6教學3:無機鹽平衡的調節基于體溫平衡、水平衡調節學習,學生明確體內無機鹽的含量也是與攝入、排出有關的。教師布置任務,學生閱讀課本第60頁至61頁相關內容,自學完成血鈉平衡調節的過程圖。教師講解補充,學生建立無機鹽平衡調節的過程。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建立水和無機鹽平衡過程的整體認識,明確該調節也是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協調共同參與的,其中下丘腦是兩者的重要聯系。教師介紹,學生聯系內環境穩態,總結水和無機鹽平衡的生理意義。3教學4: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聯系與協調學生回顧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與作用方式,以及兩者在體溫平衡、水和無機鹽平衡中的作用,在教師引導下舉例說明兩者的關系是相互的:神經系統可以直接或間接調節內分泌腺體的活動(例如甲狀腺、腎上腺等);甲狀腺激素等內分泌腺體分泌的激素也影響神經系統的功能。最終建立在體液和神經調節協調配合下,各個器官、系統的活動協調一致,共同維持內環境穩態,對人體正常生命活動有重要意義。1教學5:課堂小結課堂小結:神經-體液調節維持水和無機鹽平衡的過程和意義,內環境穩態的調節過程中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的關系和穩態調節的重要意義。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課題第3章第3節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系(第1課時)教科書書名:《生物學選擇性必修一穩態與調節》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5月教學目標教學目標:1.通過了解CO2調節呼吸運動的重要作用,舉例說明參與體液調節的常見物質和作用方式。2.通過回顧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和調節方式,闡述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特點,舉例說明兩者在生命活動調節中各具優勢。3.通過學習寒冷和炎熱環境下人體如何維持體溫相對恒定,闡述人體體溫調節的基本過程,舉例說明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的路徑與彼此的協調。教學重點:1.體液調節的概念2.比較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特點3.寒冷和炎熱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的過程教學難點:1.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在體溫調節過程中的彼此協調教學過程時間教學環節主要師生活動1引入教師建立坐過山車的情景,引導學生回憶身體反應,引起學生思考激素調節和神經調節的關系。2體液調節教師圖示引導,學生回顧激素調節的基本方式,并通過閱讀人體吸入及動脈中CO2濃度對呼吸運動的影響相關資料,總結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可以調節呼吸運動。同時學生關注到CO2不是激素,而是一種代謝產物。進而學生可以建立體液調節的概念。4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特點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在第2章神經調節和第3章前2節學習的體液調節相關內容,學生完成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在作用途徑、反應速度、作用范圍、作用時間等方面的特點對比。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具有上述特點的原因。學生根據兩種調節的結構基礎和調節方式分析,基于“結構功能觀”分析回答原因。教師用實例引導學生思考,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的不同優勢可以在不同生命活動中發揮作用。10寒冷環境下的體溫調節過程教師介紹體溫恒定與機體產熱和散熱有關,并引導學生明確各個途徑。通過生活中的思考題,學生充分理解體溫、機體產熱與散熱的關系。教師讓學生回憶生活中寒冷環境下自己的機體反應,引出體溫調節,并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介紹皮膚結構及各種感受器,學生明確環境溫度變化可以被溫度感受器感知。教師逐步展示,并引導學生思考,掌握寒冷環境中體溫維持恒定的基本原理。學生根據體液和神經調節的特點,分析體溫調節中兩者的參與情況和相互關系,總結出該調節是神經-體液調節。7炎熱環境下的體溫調節過程基于寒冷環境下的體溫調節過程學習,教師設問引發學生回憶生活中炎熱環境下自己的機體反應,并逐步展示、引導學生了解炎熱環境中人體體溫維持恒定的過程。總結體溫調節的過程,并用冬天打籃球的實例設問,學生利用體溫平衡及條件原理思考并回答問題。1課堂小結課堂小結:體液調節的概念、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的特點、基于神經-體液調節的體溫調節過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3章 第3節 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系(第一課時)-教學設計.docx 第3章 第3節 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系(第二課時)-教學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