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學年第一學期階段性檢測初三社會·法治試題卷(2020.10)卷I說明:本卷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請用鉛筆填涂到“答題紙”的相應位置。1.下列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敘述中,正確的有(???)①一戰的根本原因是帝國主義國家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②1914年,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標志著一戰的爆發③戰場主要集中在歐洲,先后有30多個國家卷入戰爭④1918年,協約國的核心國——德國投降,宣告一戰結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著名歷史學家章開沅曾說:“1895年中國有三個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選擇:康有為選擇了變法,孫中山選擇了革命,張謇選擇了實業。”三人的選擇不同,其實是為了實現同一個偉大的目標。這一目標就是()A.推翻清政府的統治B.走實業救國的道路C.建立資產階級專政D.挽救中華民族危亡3.進入20世紀后,中國人的社會生活和思想觀念悄然發生深刻變革,導致變革的主要原因有()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②軍閥割據和混戰③工業革命的洗禮④中國傳統經濟的解體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毛澤東說“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不只是開創了俄國歷史的新紀元,而且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對第一個“新紀元”的準確理解是(???)A.推翻了沙皇的統治B.不再參加帝國主義戰爭C.在俄國開辟出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D.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5.印度詩人泰戈爾曾寫道:“在使人們斷絕邪惡的斗爭中,或許他(指甘地)不會成功,或許他會像佛陀和耶穌一樣遭到失敗,但是他的一生對子孫是一種教益,為此,人民永遠牢記著他。”詩人如此評價甘地是因為他()①多次組織群眾性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②被印度人民尊稱為“圣雄”、“國父”③為印度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奠定了堅實基礎④創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論成為寶貴的思想財富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以下對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各段解讀正確的有()①國共二次合作,共同抵御侵略②工農武裝割據,尋求新的道路③北洋軍閥統治,政局動蕩不安④結束百年屈辱,人民當家作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紅色旅游是當今旅游的一大特色。以下某旅行社起草的景點介紹,正確的是()A.武昌——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B.井岡山——黨的誕生地C.吳起鎮——宣告長征勝利結束D.漢口——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教訓8.下列有關20世紀20~30年代的經濟大危機,說法不正確的有()①根本原因是超前消費、股票暴跌②爆發于美國,很快席卷整個世界③德、意、日由此建立法西斯專政④美國通過羅斯福新政緩解了危機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9.按因果關系排列下列史實()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②西安事變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④華北事變,民族矛盾上升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10.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流行語,比如當前流行的“正能量”、“微信”、“4G”、“互聯網+”等。通過流行語的變化,我們能夠感受到時代的變遷(如右下表所示)。下列流行語符合“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有()建國初期“人大”“政協”“三大改造”探索時期“大躍進”“放衛星”“原子彈”文革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大包干”“經濟特區”“下海”①“以階級斗爭為綱”②“紅衛兵”③“打倒一切,全面內戰”④“兩個凡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1.梁啟超認為“天下之理,不外因果”。下列因果關系成立的是()A.不列顛之戰——德國陸軍遭受第一次重大挫折B.日本偷襲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C.斯大林格勒戰役——歐洲戰場勝利結束D.中途島戰役——太平洋戰爭出現轉機12.下列重要會議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的是()①巴黎和會②德黑蘭會議③開羅會議④雅爾塔會議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④③13.1945年8月,毛澤東飛抵重慶。眾多媒體紛紛贊譽“好像在陰暗的天空中忽然放出來道光明”,是“歷史和人民的喜訊”。這表明當時(??)①國內格局依然動蕩不安②國民黨真誠求合作③共產黨實力強于國民黨④人民迫切期盼和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4.毛澤東在1949年元旦獻詞中發出“將革命進行到底”的號召,此時解放戰爭的形勢是()A.戰略反攻揭開序幕B.三大戰役勝利在望C.戰略決戰即將開始D.渡江戰役已經開始15.位于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文中用“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四十年”三個時間概念將中國革命歷程劃分為三個階段。請你選擇出這三個階段開始的標志性事件的組合()①全面內戰爆發?②五四運動的爆發?③中國共產黨成立??④鴉片戰爭的爆發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6.“中共八大”、“國民經濟的調整”、“文化大革命”“兩彈一星”共同反映出的時代主題是()A.新生政權的鞏固B.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C.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D.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7.下列是偉大祖國70多年風雨歷程中的大事,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經濟成就是()①“大躍進”運動②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③文化大革命④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⑤土地改革基本完成⑥一五計劃超額完成⑦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基本完成⑧中共八大A.⑤⑦②④B.⑦①②④C.⑤⑦⑥②D.①⑤⑥③18.中國共產黨人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帶領中華人民為實現民族“獨立夢”的史實有()①領導五四運動,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②與國民黨國共合作,展開國民革命運動③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進行抗日戰爭④進行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9.列表總結是有效的歷史學習方法。以下歷史知識總結正確的有()序號歷史事件標志①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被徹底廢除②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③一五計劃超額完成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④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0.下列關于中國對外開放的道路,敘述正確的是()A.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放區——沿海開放城市——內地B.沿海經濟開放區——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內地C.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沿海開放城市D.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卷Ⅱ說明:本卷有5小題,共50分。請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21.(10分)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強的侵華史,也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探索史、抗爭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相關資料問題資料一:見下圖(1)左圖是我國哪一重要歷史人物?從社會性質角度談談他提到的“革命尚未成功”的涵義?(3分)材料二:學者殷海光認為,1840年以來中國對西方的反應,依次經歷了“技術的反應”、“制度的反應”、“觀念的反應”和“組織的反應”四個階段。(2)結合20世紀初的史實對材料二中第二、第三階段反應加以說明。(4分)材料三:由于那個時期新的社會力量的生長和發展,使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出現了一個壯大的陣營,使中國的民主革命發生巨大變化……根據材料三,說說你對“使中國的民主革命發生巨大變化……”的理解。(3分)22.(10分)中共誕生近百年來走過光輝的歷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的前夕。會議確定了促進革命迅速取得全國勝利的各項方針;全會著重討論了黨的工作重心的戰略轉移,即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的問題。”材料二:“大會肯定了黨中央從“七大”以來的路線是正確的;分析了中國階級關系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把黨的工作重點轉向社會主義建設。”材料三:“全會一致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闡明了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必要性、緊迫性,規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質、任務和各項基本方針政策。”(1)材料一、二、三分別是黨的哪一次會議的內容?三次會議都確定了“工作重心”的轉移,其共同依據是什么(4分)(2)材料一、材料二中會議的歷史意義分別是什么?材料三中的會議后邁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怎樣關鍵性的一歩?(4分)(3)從材料一到材料三的歷史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了中華民族哪兩次偉大飛躍?(2分)23.(10分)2020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英國前首相勞合·喬治曾宣稱“搜遍德國人的口袋也要把錢找出來”,私下里卻說:“我們所起草的和約將為20年后的戰爭埋下伏筆。”——《世界現代史資料選輯》材料二: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導致德國工業生產下降40%,外貿減少了69%,7萬多家企業破產,失業工人高達800萬。經濟危機引發政治危機,德國政局極度混亂。(1)根據材料一、二,說明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2分)材料三:羅斯福曾說:“彩虹有很多顏色,各不相同,但它們能混成一條燦爛的彩練。各國不同的理想是可以匯合成一個和諧的整體,團結一致地為我們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動。”(2)“一條燦爛的彩練”是指什么?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這一條燦爛的彩練形成的直接歷史背景。(4分)材料四:中國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參與那場艱苦卓絕的戰爭,不僅僅是為了國家尊嚴和生存,還為了所有同盟國的勝利。正是在那場戰爭中,東西方一起抗擊了有史以來最黑暗的邪惡力量。——拉納·米特《中國,被遺忘的盟友》請你談談對材料四中“中國參與戰爭不僅僅是為了國家尊嚴和生存,還為了所有同盟國的勝利”這句話的理解。(4分)24.(10分)農業穩,天下安。黨和國家歷來重視“三農”問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農業生產統計表(金額單位:億元)。年份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農業總產值461510535575610——《中國統計年鑒(1983)》(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現象并分析原因(3分)材料二:1957年和1960年農業生產情況對比表項目1957年1960年下降(%)糧食(億公斤)1950.5143526.4棉花(萬擔)3280212535.2油料(萬擔)7542340554.9材料三:安徽鳳陽花鼓唱詞“鳳陽地多不打糧。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見鳳陽女出嫁,不見新娘進鳳陽。”(“文革”時)“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眾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陳糧燒陳草。個人集體都能富,國家還要蓋倉庫。”(1979年)(2)農村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有人認為:“政策制定的正確與否,影響到事業的成敗”,請根據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史實來論證這一觀點的合理性。(4分)材料四:據統計,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81元增長到2019年的70892萬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首次突破1萬美元。(3)材料四中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得益于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的什么戰略決策?(2分)(4)結合上述問題,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關于“三農”工作的經驗教訓。(1分)25.(10分)中國近現代史,是一部中華民族懷揣強國之夢不懈追求的歷史。閱讀年代尺,回答問題。(1)根據年代尺反映的社會發展狀況,將年代尺上的信息補充完整。(1分)(2)“追夢,我們有制度的保障和理論的指引。”在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確立的相關制度有哪些?(2分)(3)從“星星之火”到“開國大典”、從“偉大轉折”到“南方談話”,毛澤東和鄧小平在這兩個歷史時期分別為探索中國革命和建設道路作出了杰出貢獻。請用具體史實加以論證。(4分)(4)今天的“一帶一路”戰略和兩位偉人的實踐都是為了追求中國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一帶一路”戰略體現了我國實施哪一對外政策?實施這一政策對實現最偉大的夢想有什么作用?(3分)2020學年第一學期10月作業檢測參考答案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ADDCBCDACA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BBBBCBBD二、非選擇題(共5小題,共50分)21.(1)(1)孫中山(1分)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2分)(2)“制度反應”:1911年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史實+影響2分)“觀念的反應”:1915年以陳獨秀為代表的知識分子率先扛起了“民主、科學”旗幟,發起了新文化運動,讓軍閥混戰中的中國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使人們的思想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從而更加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整個社會。(史實+影響2分)(3)1919年爆發五四運動,(1分)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1分)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分)22.(1)七屆二中全會;中共八大;十二屆三中全會。(3分)共同依據:當時中國的國情。(1分)(2)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為奪取全國勝利和建設新中國做了政治上、思想上的準備。(1分)中共八大以后,中國開始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1分)邁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由農村轉向城市的關鍵性一步。(2分)(3)①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②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2分)23.(1)德國因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受到《凡爾賽條約》的嚴厲制裁;經濟危機加劇了國內矛盾,為轉嫁危機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2分)(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2分)直接歷史背景: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使亞歐大陸上不同地區和民族的反法西斯戰爭連在了一起,二戰發展成為真正的世界大戰。(2分)(3)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民族團結的巨大力量。(2分)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犧牲、重大貢獻,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重要組成部分。(2分)24.(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我國農業經濟不斷發展。(1分)原因:進行土地改革與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2分)(2)1958年發動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阻礙了經濟的發展。(2分)家庭聯產承辦責任制的實行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2分)(3)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2分)(4)必須不斷堅持改革;充分調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必須正確認識我國的基本國情;必須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不能急于求成等。(寫出其中一點即可1分)25.(1)A: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答“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亦可)(1分)(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社會主義基本制度(2分)(3)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提出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逐步探索出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最后建立新中國。(2分)鄧小平: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作出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2分)(4)對外開放政策。(1分)有利于以多種形式吸收外國資本,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經營管理方法,擴大對外經濟交流;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2分)2019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社會答題卷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選擇題(50分)21.(1)(3分)(2)(4分)(3)(3分)22.(1)(4分)(2)(4分)(3)(2分)23.(1)(2分)(2)(4分)(3)(4分)24.(1)(3分)(2)(4分)(2分)(4)(1分)25.(1)(1分)(2)(2分)(4分)(4)(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