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第四單元經濟的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第13課羅斯福新政1、了解1929—1933年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特點及其影響,從而認識羅斯福新政的背景;2、掌握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認識羅斯福新政的特點;3、分析羅斯福新政的影響,學會運用歷史辯證法客觀、全面地分析認識資本主義的本質。學習目標溫故知新:一戰后,資本主義國家召開了哪些會議?有何影響?1919.11921.11會議: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影響: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使世界處于相對穩定時期。20世紀2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繁榮”一時。(一)、繁榮1922年到1929年,經濟繁榮,新興產業迅猛發展。一、從繁榮到危機——經濟“繁榮“到1924年,美國掌握的黃金總額已達世界黃金儲存量的1/2,控制了國際金融市場,世界金融中心由倫敦移到紐約。被稱為世界金元帝國。20世紀20年代貧富差距大購買力不足看材料分析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出現什么問題?分期付款膨脹股票投機猖獗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出現什么問題?資產階級股票等投機活動金融市場不穩定消費能力不足盲目擴大生產掩蓋勞動人民貧懸富殊生產與銷售的矛盾自由放任經濟政策經濟大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繁榮的表象下隱藏著巨大的危機直接原因:1929年,美國股票價格突然跌爆。銀行倒閉企業破產工人失業農民收入銳減股市崩潰經濟大危機的表現窮人靠施舍度日美國失業者在百老匯前排長隊等待救濟材料1:一般的經濟危機持續幾個月、一年,最多不過兩年,而本次經濟大危機從1929年持續到1933年,長達4年之久。材料2:受危機波及到的范圍從金融業迅速波及到幾乎所有部門;從美國迅速蔓延到所有資本主義國家。材料3:資本主義世界生產減少了36%,失業工人3000多萬,幾百萬農民破產,上萬家銀行倒閉。整個資本主義的損失比一戰的破壞還要嚴重。持續時間長波及范圍廣破壞性大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世界外貿縮減46.2%40.6%28.4%16.5%8.4%1/3工業下降70%69.1%50%48%50%2/3失業人數1700萬476萬近300萬85萬300萬近3000萬1929-1933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情況表哪兩個國家受打擊最嚴重的?美、德歸納:經濟大危機特點經濟大危機影響:1.經濟:對資本主義經濟造成嚴重破壞2.政治:經濟危機引起了政治危機,各國國內矛盾激化3.世界局勢:為擺脫危機,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德日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加速了二戰的全面爆發。德國希特勒上臺日本擴軍備戰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僅1933年一年,美國就有640萬頭豬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5萬多畝棉花被點火燒光。同樣在英國,在法國,在荷蘭,在丹麥,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魚,整袋的咖啡豆被倒進大海,無數的奶牛、小羊被殺死。資本家不惜大量銷毀商品面對經濟大危機,資本家做法:大量玉米、小麥、棉花和牛奶,或被當作燃料,或被倒進河流。為什么“一方面是廣大勞動人民饑寒交迫、流離失所;另一方面卻是資本家人為故意大量銷毀產品?”壟斷資本家為了維持商品價格,保證利潤20世紀30年代,美國《名利場》雜志的漫畫,畫中把"山姆大叔"描繪成受到小矮人攻擊的格利佛。美國人民諷刺總統的無能,把各種衰敗景象都以“胡佛”命名。拯救美國的英雄在哪里?1933年3月,富蘭克林?羅斯福就任美國第32屆總統。1933年,羅斯福在就職演說中強調:“我們應該恐懼的唯一東西,就是恐懼本身……”根據這句話,結合所學知識,你能理解經濟大危機時人們的心理嗎?1.背景:能。經濟大危機開始后,很多人傾家蕩產,甚至背上沉重的債務。人們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感到前途渺茫。羅斯福新政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經濟危機的時候,新生國家蘇聯卻是“風景那邊獨好”。他們創造了一種新的經濟社會管理模式,人們稱之為計劃經濟。從1928年到1932年,也就是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大蕭條的那幾年,蘇聯實施了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從農業國一躍成為工業國,整個社會一派欣欣向榮。根據材料說說,為什么在西方遭遇經濟危機時,蘇聯卻“風景獨好”?蘇聯由于實行計劃經濟,所以“風景獨好”。為了應付日益嚴峻的經濟危機,扭轉經濟形勢。(直接目的)1933年3月2.開始時間:3.目的:鞏固資本主義制度,維護資產階級統治(根本目的)具體措施?股市崩潰銀行倒閉企業破產Recovery整頓銀行與金融業復興工業Reform調整農業農產品價格猛跌Relief“以工代賑”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工人失業社會矛盾尖銳困境對應措施新任總統羅斯福宣誓就職的前一天,全國已有32個州的銀行全部關閉,整個金融系統癱瘓。1933年3月5日,羅斯福就職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國銀行一律休假四天,隨后國會通過《緊急銀行法案》:授權總統對銀行進行審理,凡有償付能力的銀行才允許開業,同時,由國家撥款30億美元貸款給大銀行,支持其開業,并成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對存款實行政府保險。整頓銀行通過《緊急銀行法》恢復銀行信用,刺激出口整頓銀行與金融業開端18-11933年《國家工業復興法》:由政府調節工業生產中的問題,各個工業企業制訂本行業的公平經營規章,規章確定各企業的生產規模、產品價格、銷售市場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規的企業,一律發給印有“我們盡我們的職責”的藍鷹標志。防止盲目競爭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開端核心18-1大危機中境況最慘的還是農業,農產品大量滯銷,農民負債累累,農產品價格已跌到歷史最低點,豬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賣不到一元錢。1933年《農業調整法》:減少耕地,縮小現有的耕地面積,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來補貼農民的經濟損失。穩定和提高農產品價格恢復農業生產調整農業政策18-1穩定和提高農產品價格恢復農業生產調整農業政策建造田納西水利工程討論“以工代賑”與直接發放救濟款相比,哪種扶貧方法效果更好?為什么?1935的《社會保險法》:建立了社會保障制度—退休工人可以得到養老金失業者可得到保險金對子女年幼的母親、殘疾人提供救濟。穩定社會秩序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行業危機表現項目作用金融業股市暴跌銀行倒閉整頓金融體系工業企業破產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工人失業推行“以工代賑”建立社會保障體系農業農產品價格下跌調整農業政策恢復金融秩序和人們對銀行的信心促進了工業生產的復蘇,緩和了勞資矛盾促進農業的復蘇增加了就業;刺激了消費,擴大內需;改善了國家的基礎設施穩定社會,維護資本主義統治突破口中心措施恢復經濟血液流通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行業危機表現項目作用金融業股市暴跌銀行倒閉整頓金融體系工業企業破產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工人失業推行“以工代賑”建立社會保障體系農業農產品價格下跌調整農業政策恢復金融秩序和人們對銀行的信心促進了工業生產的復蘇,緩和了勞資矛盾促進農業的復蘇增加了就業;刺激了消費,擴大內需;改善了國家的基礎設施穩定社會,維護資本主義統治新(特點)?國家干預經濟生產恢復圖失業率下降圖(1)對美國:經濟上:政治上:美國經濟開始復蘇。羅斯福新政的影響新政增強了政府的宏觀調控,恢復了美國人民的信心。新政開啟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對資本主義世界:30二戰后,英國實施國家干預政策……二戰后,法國加大了政府干預經濟的力度……1949年,德國總理阿登納……建立介于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之間的“社會市場經濟”……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政府對經濟的干預遠遠大于市場調節。啟示:1、根據國情制定恰當的政策;2、關注民生。坐在輪椅上的美國總統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連任四屆的總統(1933-1945年在位)是繼華盛頓、林肯之后最受歡迎的美國總統有人說:林肯拯救了美國,而他拯救了整個資本主義制度;羅斯福新政背景內容措施整頓金融體系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調整農業政策推行“以工代賑”社會福利經濟大危機影響積極方面:使美國度過了經濟大危機,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特點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局限性: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無法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歸納總結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比較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三位總統人物當時解決的主要問題重大事件主要影響華盛頓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獨立戰爭取得民族獨立林肯廢除黑人奴隸制度,維護國家統一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羅斯福擺脫經濟危機羅斯福新政開創了政府干預經濟的先河;渡過了危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3課羅斯福新政.pptx 羅斯福新政.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