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余姚市姚北實驗學校 七 年級上冊 思想品德 學案 主備: 課題: 新學校,新同學 編號:001班級 姓名 評分:【使用說明】1、課前充分預習課本P4—P6用紅筆勾畫出重難點知識;獨立認真完成導學稿,標記疑點。組長要對成員課本預習情況和導學稿完成情況進行檢查。2、課后組長要迅速收齊導學案交課代表,老師批閱完下發后個人要進行分類保存,經常復習回顧。【學習目標】1 認識友誼的重要性,通過同學間的進一步相識奠定友誼的基礎。2 通過交流發現自己的同學,相互了解,與同學友好相處,促進友誼的形成。3 融入新生活,與同學友好相處,正確看待新友誼【重點、難點】了解新同學,認識新友誼。【自主學習】(充分預習課本,熟記重點基礎知識)一、初中生活新體驗校 名:__________________ 校 訓:__________________校 風: __________________ 學 風: __________________開設課程: ________________最喜歡的校園一角:________________ 校園里的新鮮事:____________________二、珍視新友誼活動:我的名片姓名:____________ 性格: ___________特長:____________ 愛好:__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 生日:____________最喜歡的運動:___________ 最喜歡的人:____________最喜歡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 我的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親愛的同學你對我的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找一找,與同學友好相處的金鑰匙。與同學相處,應該做到 :【你來評析】友誼有什么重要意義?【仔細觀察】請同學們將自己與新同學相處過程中有趣經歷,與全班同學分享。【課堂檢測】1.小麗說:“新學期開始了,我是一名中學生了,我感到既高興又孤單,因為進入新的學校,我認識的人太少了。”你建議( )A.讓家長給她換個老同學多的學校 B.盡量換一個熟人多的班級C.主動去認識新同學,結交更多的新朋友 D.把學習搞好就行,不用認識那么多人2.美國思想家愛默生曾說過:“要想得到別人的友誼,自己就得先向別人表示友好。”對這句話理解不正確的是( )A.缺少熱情,友誼之樹就會枯萎 B.我們應該主動關心、發現他人的優點并由衷地予以贊揚C.在交朋友的過程中太主動會顯得掉價,會被別人看不起 D.主動交往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3.“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些人生哲理告訴我們,在交友的過程中應該( )A.以寬容的態度對待朋友 B.交友過程中應該只看優點不看缺點C.對待朋友的缺點應該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D.什么樣的人都可以做朋友4.在與同學相處過程中,下面哪些方式有利于和同學建立融洽的關系( )①坦率地表達自己的感情②保守朋友的私人秘密③交流時注意力集中,不要心不在焉④發生矛盾時互不相讓,等對方先認錯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5.你對友誼的認識是( )①真摯的友誼是人生最大的一種安慰②友誼會讓我們生命充滿陽光③友誼就是“哥們兒義氣”④友誼并不重要,關鍵是靠自己的努力奮斗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相關閱讀】如何適應中學生活?怎樣才能盡快適應中學生活,做個合格的中學生呢?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1.心理適應每一個升入中學的同學首先要做到心理適應。到了重點中學或較好的普通中學后,不能企求繼續當干部、當尖子生,因為那是優秀生集中的地方,要有當中等生甚至當后進生的準備。雖然你在小學是優秀生,可在這樣的班級中要重新排隊,你可能會成為“后進生”,這沒什么不光彩,因為“后進生”也許比別的一般學校中的優秀生成績還好,有什么可自卑呢?只要你努力學習,就一定會取得好成績。2.環境適應同小學相比,中學有“四多”現象:學生多,老師多,書多,科目多。同學是新的,老師是新的,上一節課換一個老師,剛開始很難適應。有些學生只重視班主任的課,忽視了其他學科,還有的學生只重視數學、語文兩科,這就會造成偏科現象。在小學,老師在學習上、生活上管得很細,而中學主要依靠自己,這些都是環境上的變化。中學生要主動適應環境,在學習上要去掉依賴性,增強自主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3.紀律適應小學生的紀律主要是靠老師和學校管理,學生自制力較差。上了中學以后,學生們會發現老師管得少了,于是有的同學便不能很好地約束自己,開始違反紀律。這是紀律上的不適應。中學階段與小學階段在管理上是不同的,中學生已經長大,應具有更高的自覺性,不能指望著什么都靠老師管,如果不適應這點,就容易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所以中學生必須加強自覺性。學習適應小學生學習動機往往是靠教師和家長去調動,給予小紅花、小紅旗就可以努力一陣子,這是低水平的學習動機,到了中學再靠小紅花已不起作用了,必須把學習動機和遠大理想掛鉤,所以每個中學生必須樹立遠大理想,提高學習動機的水平。小學學習往往是教師講,學生聽,是一種被動的學習。而到了中學,要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因為中學的教學方法與小學很不相同,中學老師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啟發學生自學,不再是小學的“多讀、多背、多記、多默寫”。這是因為中學的教材已不再是以感性知識為主,而是以抽象的理性知識為主。為此,中學生要盡快改變學習方法,由被動變為主動,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由死記硬背變為理解記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