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歷史一輪復習必修1必背知識--第1單元--1.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和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分別是什么?夏朝和秦朝2.西周時期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特點是什么?分封制,特點有:分封對象以同姓親族為主體;同姓親族居富庶或戰略要地;形成嚴格的等級序列;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分配國家的政治權力宗法制,特點有:以嫡長子繼承制為核心;形成嚴格的大小宗關系;大小宗關系具有相對性;大小宗既是家族等級關系,又是政治隸屬關系3.分封制與宗法制之間有何關聯?互為表里4.秦朝的中央官制是什么?三公九卿制5.秦朝的三公分別負責什么?丞相協助皇帝處理政事;太尉主管軍事;御史大夫負責群臣奏章,監察百官6.漢朝的郡國制實際上采納了哪兩朝的什么制度?西周的分封制與秦朝的郡縣制7.郡縣制最早起源于什么時期?春秋時期8.秦朝郡縣長官由誰直接任免?皇帝任免郡、縣長官9.唐朝的三省分別掌管什么?中書、門下和尚書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和執行政令10.三省六部制的影響是什么?三省六部分工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三省相互牽制和監督,削弱了相權,保證了皇權的獨尊;是我國官制史上的重大變革,標志著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11.宋朝設什么機構為最高行政機關?中書門下12.宋朝分別設什么分割宰相的軍權和財權?設樞密院分割宰相的軍權,設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財權13.元朝行省長官直接對誰負責?中書省14.元朝最高中央和地方行政機構分別是什么?中書省和行中書省15.什么的設立標志著我國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軍機處16.我國縣制和省制的開端分別是什么?郡縣制和行省制17.列舉我國古代四個時期的選官制度及選官標準?先秦:世卿世祿制,標準是血緣漢朝:察舉制,標準是品德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標準是門第隋唐至明清:科舉制,標準是才學18.科舉制的形成和廢除分別在何時?隋朝形成科舉制,清朝廢除科舉制19.設丞相和廢丞相的皇帝分別是誰?秦始皇和明太祖20.我國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是什么?郡縣制的實行21.哪兩大地方行政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郡縣制和行省制--第2單元--1.按文明類型分,古希臘、羅馬文明屬于什么文明?海洋文明2.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工商業和海外貿易的發展3.古代希臘城邦制度的特點是什么?小國寡民、獨立自主4.古代希臘城邦社會結構分為公民和非公民,其中非公民包括哪些人?奴隸、婦女、外邦人5.梭倫改革的內容中哪一項改革動搖了舊貴族世襲特權?根據財產多寡,把公民分為四個等級(財產等級制)6.克里斯提尼改革中最重要的改革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建立10個部落選區,以部落為單位進行選舉(選區制改革)7.使雅典民主政治達到頂峰的執政官是誰?他的哪一項改革保障了公民的參政權利?伯利克里;為公民發放工資和津貼(工資津貼制改革)8.雅典城邦最高權力機關是什么?最高的司法與監察機關是什么?公民大會;公民陪審法庭9.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點有哪些?人民主權、輪番而治、權力制約、法律至上、公民意識10.列舉兩項雅典民主政治的運作機制。抽簽選舉、輪番而治、議會制、權力制約、比例代表制11.蘇格拉底之死體現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這一缺陷是什么?抽簽選舉和輪番而治的參政方式,使素養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國家管理權,導致國家權力的濫用和誤用。(直接民主制導致多數人的暴政)12.伯里克利曾說“雅典政權掌握在多數人手中”,你同意嗎?為什么?不同意。因為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是奴隸主的民主,是少數人的民主,廣大奴隸、婦女和外邦人根本沒有公民權。13.羅馬法按形式分為哪兩種法律?按適用范圍又分為哪兩種法律?按形式分為習慣法和成文法;按適用范圍分為公民法和萬民法14.羅馬法的起點是是什么法律?這部法律是怎樣調節貴族與平民的矛盾的?《十二銅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特權,從而使平民利益得到一定保護。15.羅馬公民法是羅馬哪一段時間產生的法律?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前3世紀。(羅馬建國至公元3世紀)16.羅馬萬民法出現的原因有哪些?羅馬的不斷擴張;奴隸制商品經濟和海外貿易的發展;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的激化;法學家的推動17.羅馬法的核心內容是什么?這一內容適應了什么經濟的發展?保護私有財產(核心內容);適應了商品經濟的發展18.羅馬法中體現了自然法精神的內容是什么?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9.標志著羅馬法成熟的法律文件是什么?《民法大全》20.羅馬法具有哪些超越時空的永恒價值?羅馬法中所蘊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觀念,具有超越時空的永恒價值--第3單元--1.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前提是什么革命?“光榮革命”2.英國《權利法案》確立了怎樣的原則?議會權力至上、君主統而不治3.英國責任制內閣形成的時間是什么?18世紀中期4.英國代議制演變的歷程分別是哪三個階段?其演變趨勢是什么?(1)17世紀末,立法權由國王轉移到議會;(2)18世紀初至19世紀中期,行政權由國王轉移到內閣;(3)19世紀中期至今,政治權利由貴族轉移到平民,執政權在兩黨間交替5.英國政治機構中,最高行政機關是什么?國家權力中心是什么?二者的關系是什么?最高行政機關:內閣國家權力中心:議會關系:內閣由議會產生并對議會負責6.英國君主立憲制對重要的影響是什么?促進了工業革命的發展(為工業革命提供了政治條件)7.近代世界的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是什么?美國1787年憲法8.美國聯邦制與邦聯制相比,最重要的意義是什么?建立了一個強有力的聯邦政府,促進了美國社會經濟的發展9.美國三權分立體制的的內容是什么?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分別由國會、總統和最高法院行使10.試從行政權與立法權的關系說明美國政治權力如何進行制衡?國會擁有立法權,但總統有權否決國會通過的法律;總統有權與外國締結條約,但須得到國會的批準方可生效11.英國政府和美國政府從產生方式上有何區別?兩國政府與議會的關系有何不同?英國政府:由議會多數黨領袖首相提名組成內閣,美國政府:由總統任命各級官員,組成內閣英國政府由議會產生,對議會負責;美國政府對總統負責,不對國會負責12.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體現了哪兩種派別的妥協?君主派和共和派13.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確立了什么政體?議會制民主共和制14.法國1875年憲法和美國1787年憲法相比,總統的產生方式有何不同?法國總統有參議院和眾議院聯合選出;美國總統由人民間接選舉產生15.德意志通過什么方式完成了統一?是誰領導了這次統一?王朝戰爭;俾斯麥16,為了鞏固統一,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確立了哪兩種政治體制??聯邦制和君主立憲制17.德意志帝國憲法體現了怎樣的局限性?保留了濃厚的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的色彩18.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政體主要包括哪三種政體?君主立憲制;總統制共和制;議會制共和制19.通過革命的方式建立資產階級代議制政體的是哪兩個國家?通過改革的方式建立資產階級代議制政體的又是哪兩個國家?革命方式:法國、美國(英國)改革方式:德國、日本20.雖然近代西方國家建立了不同的政體,但影響其建立的共性因素是什么?其建立后的共同影響是什么?共性因素:本國國情共同影響:促進資本主義地快速發展--第4單元--1、哪一事件標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2、哪一事件促使清政府開始洋務運動?1856-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3、為什么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請從一個角度論證。從原因看,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市場從過程看,第二次鴉片戰爭的侵略時間更長、范圍更大、侵略國家更多從影響看,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進一步加深了4、導致兩次鴉片戰爭失敗的思想原因是什么?“華夷”思想5、19世紀五六十年代由農民階級建立的與清政府對峙的政權是什么?該政權的經濟政策有何變化?太平天國;由發展小農經濟到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由廢除私有制到實行私有制6、哪一年的什么事件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由盛轉衰?1856年天京事變7、日本通過哪一不平等條約迫使清政府將臺灣割讓出去,該地區何時歸還中國?《馬關條約》,1945年8、甲午戰爭后,西方列強侵華的方式有何變化?從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9、哪一事件促使西方列強消除了瓜分中國的野心?義和團運動10、中國何時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01年11、促使清政府實行清末新政的事件是什么?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失?。ɑ颉缎脸髼l約》的簽訂12、請為以下事件排序:a.清朝末代皇帝退位,b.中華民國建立,c.武昌起義爆發,d.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之位,e.袁世凱就任大總統。c-b-a-d-e13、哪一事件促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時間是什么時候?五四運動,1919年14、第一次國共合作開始于哪一年?其主要成果是促進了哪一運動的發展?1924年,國民大革命15、土地革命時期的起止時間是什么?哪一事件確立了毛澤東的軍事領導地位?1927-1937,遵義會議16、第二次國共合作開始于哪一年?其主要成果是促進了哪一運動的發展?1937年,全民族抗戰17、抗日戰爭中正面戰場的重大戰役有哪些?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18、中國遠征軍何時到何地作戰?1942年,緬甸19、日本侵華政策有何改變?由速戰速決變為長期作戰,由滅亡國民政府到扶植傀儡政權20、國共兩黨在近代舉行的最高級別的會議是什么?重慶談判21、解放戰爭中哪三大戰役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22、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革命道路是什么?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第5單元--1.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出現了怎樣的社會矛盾?貧富差距擴大2.列舉一位空想社會主義的代表人物。其主張是為什么具有空想性?歐文;由于他主張用互助、合作的方式建立社會主義社會,不切實際,所以具有空想性3.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思想體系是什么?該理論誕生的標志是什么?科學社會主義;標志: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4.《共產黨宣言》首次揭示了無產階級怎樣的歷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5.巴黎公社運動爆發的特殊歷史背景是什么?普法戰爭失敗,激化了法國的階級矛盾6.巴黎公社是一個什么性質的政權?并根據其革命措施加以論證。無產階級性質的政權。論證:政治上,建立了無產階級的政權機構公社委員會;經濟上,觸及了資本主義私有制,建立了由工人所有的經濟組織工人合作社;公社委員由普選產生,并主要由無產階級擔任7.巴黎公社運動失敗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無產階級革命勝利的條件不成熟;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缺乏統一的革命政黨的領導8.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著名改革是什么?何時進入到帝國主義階段?1861年農奴制改革;19世紀末20世紀初進入帝國主義階段9.什么戰爭激化了俄國的階級矛盾,并爆發了革命?一戰10.請將以下歷史事件排序:a.列寧發表四月提綱”b.二月革命爆發c.七月事件d.十月革命e.俄國布爾什維克黨成立e??b?a?c?d11.俄國十月革命與巴黎公社運動相比,其革命方式有何相同之處?武裝起義奪取政權,建立無產階級政權12.俄國的蘇維埃政權是什么性質的政權?社會主義性質的政權13.俄國十月革命對近代中國產生了哪些影響?使中國產生了一批信仰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促使中國共產黨成立14.概括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演變歷程。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到多國;從蘇聯模式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6單元--1、現代中國歷史一般分為幾個階段?新中國的三大政治制度確立于哪一個階段?1949-1956年過渡時期1956-1966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時期1976-1978年徘徊時期1978-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新中國三大政治制度確立于過渡時期2、請列舉一項建國之初鞏固政權的措施。軍事上:抗美援朝、鎮壓反革命經濟上:土地改革、穩定物價3、新中國的成立促使中國社會發生了怎樣的改變?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建立了獨立統一的新中國4、新中國初期確立的三大政治制度分別是什么?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5、1954年憲法體現了哪兩個原則?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6、我國最高的國家權力機關是什么?該機構與西方議會所代表的階級屬性有何不同?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廣大人民的利益,西方議會代表資產階級利益7、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運行機制是什么?這一機制有何作用?民主集中制,既可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又可以提高行政效率8、1954年憲法規定的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的地位有何不同?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處于領導地位,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對國家重大問題進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9、1982年修改憲法的背景是什么?該憲法對我國的現代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改革開放政策的實行,保證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有序進行10、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民主政治有兩大制度創新?基層民主和村民自治11、鄧小平對祖國統一問題提出了怎樣的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12、中國政府在臺灣問題上的基本立場是什么?認同一個中國原則,反對“臺獨”勢力,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13、什么是“九二共識”?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14、臺灣問題長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美國的干預--第7單元--1.新中國外交的基本方針是什么?這一方針與清政府的外交相比,特點是什么?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與清政府外交相比體現了平等性2.對于國民政府建立的舊外交,新中國提出怎樣的外交方針?“另起爐灶”3.對于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外交特權,新中國提出怎樣的外交方針?“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4.新中國初期實行“一邊倒”外交政策的原因有哪些?原因:鞏固新政權的需要;恢復經濟的需要;防止外國的軍事干涉5.新中國初期出現第一次建交熱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蘇建交6.《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的簽訂,對中國而言有哪些意義?意義:維護了國家主權;促進經濟的恢復和工業化建設;有利于打破帝國主義孤立封鎖中國的政策6.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與建國初期三大外交原則的最主要的變化是什么?從革命型外交變為國家型外交7.周恩來總理對新中國外交做出了哪些貢獻?指出其外交活動和意義。1953年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標志著新中國外交的成熟,9.20世紀60年代中蘇關系惡化對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產生了什么影響?影響:經濟上使中國出現建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困難;科技上使中國走上獨立自主實施“兩彈一星”戰略的道路10.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出現重大變化,試從國家實力、國家利益、國際關系來分析兩國為何都有改善關系的共同要求。國家實力:中國國際地位提升;美國經濟衰退,受到日本、西歐的沖擊,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潭國家利益:中國為了應對蘇聯的軍事威脅;美國為保住霸權地位國際關系:蘇聯實行霸權主義政策,中蘇關系惡化;美國在爭霸中處于守勢11.尼克松訪華的成果主要是美國改變了對臺灣問題的立場,請指出這一立場。立場: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12.中美關系正?;椭腥战ń皇怪袊霈F第二次建交熱潮,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主要是什么國家?西方資本主義國家13.中美關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對國際關系產生了什么影響?影響:緩和了緊張的國際局勢,遏制了蘇聯的霸權主義,有利于世界和平14.針對蘇聯對外政策的失敗,中國政府在改革開放后提出了怎樣的外交目標?目標: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15.針對當今國際局勢的重大變化,你認為中國政府應該怎樣推動新型國際關系的建設?措施:(1)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推進大國協調合作,深化和周邊國家關系,與非洲形成友好合作關系,增進與歐洲、拉美的了解和合作--第8單元--1.雅爾塔體系對二戰后世界格局有何影響?奠定了戰后兩極格局的基本框架2.關于冷戰的起源眾說紛紜,列舉2條冷戰興起的原因。二戰時期所確立的雅爾塔體系使美蘇由盟友變為對手;戰后蘇美戰略目標和戰略利益的沖突;美蘇兩國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方面的對立;美蘇領導人的認識差異、外交政策的矛盾3.美國推行冷戰政策的標志是什么?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出臺4.兩極格局形成的標志是什么?1955年,華約的建立5.馬歇爾計劃的實質是什么?以經濟援助手段來穩定資本主義制度,控制西歐,遏制蘇聯,稱霸世界6.第一次柏林危機對德國的影響是什么?導致德國分裂,分別成立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7.冷戰對國際關系的積極影響是什么?避免爆發新的世界大戰8.冷戰對國際關系的消極影響是出現了全面的冷戰和局部的熱戰,請分別列舉其表現?冷戰表現:兩次柏林危機;古巴導彈危機熱戰表現:朝鮮戰爭;越南戰爭9.冷戰對美蘇關系的影響是導致美蘇展開了長期的爭霸,其爭霸過程有哪些特點?外交與武力相結合;既有沖突又有緩和;在全球范圍內爭奪10.20世紀60年代美蘇在歐洲地區的爭奪主要表現為什么事件?柏林墻事件11.20世紀70年代美國對蘇聯實行緩和政策,其原因有哪些?美國經濟衰退;陷入越戰泥潭;軍事實力被蘇聯趕超12.西歐走向聯合的關鍵是哪兩個國家的和解?法國和德國13.西歐實現經濟一體化的標志是什么?對世界格局有何影響?1967年歐共體的建立,沖擊了美蘇兩極格局14.日本在二戰后經濟高速增長的外部機遇有哪些?列舉2條。朝鮮戰爭的爆發;美國的扶植;世界市場的發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15.不結盟運動組織成立的宗旨是什么?反對霸權主義16.冷戰結束的標志是什么?東歐劇變,蘇聯解體17.蘇聯解體的原因十分復雜,你認為主要原因有哪些?戈爾巴喬夫改革的失??;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西方和平演變;美蘇爭霸18.20世紀90年代以后世界政治格局和世界經濟格局的特點分別是什么?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經濟全球化發展19.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是什么?解決這一障礙的根本途徑是什么?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根本途徑: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20.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對發展中國家帶來哪些機遇?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為其發展經濟帶來穩定的國際環境;有利于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促進各國平等交流與合作;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