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教版四年級科學上冊第二單元知識梳理 運動與位置 我們生活的世界有著各種各樣的運動,動物(人)的運動、植物生長的生命活動、交通工具的運動,以及非生命體的(溪水、白云、月亮等)的運動等等。 物體之間或同一物體各部分之間相對位置隨時間變化的運動是機械運動,如地球的自轉(zhuǎn)、彈簧的拉伸等。機械運動是最基本的運動形式。 判斷一個物體是否運動的方法,就是看這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有沒有發(fā)生變化。我們把另一個物體叫做參照物。 運動的物體在某個時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方向和距離來描述。 運動和位置之間的關(guān)系:一是可以用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有沒有發(fā)生變化來判斷某個物體是否在運動,二是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方向和距離來描述運動物體在某個時刻的位置。 自然界沒有絕對不動的物體,靜止都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一切物體都在運動。 7、靜止的物體,都是相對于某個參照物而言,參照物改變,對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描述也可能改變,所以說靜止是相對的。 不同的運動?? 1、按照運動的路徑分類,可以把生活中物體的兩種常見運動方式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2、運動物體通過的路徑叫做物體的運動軌跡。 3、運動軌跡是一條直線的運動,叫做直線運動,如電梯上的人的運動、蘋果落地的運動。物體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叫曲線運動,如風車的轉(zhuǎn)動,鉛球的拋物線運動。 4、物體常見的運動形式有:前進、后退、擺動、振動、繞圈、旋轉(zhuǎn)、滾動、上升、下降。 前進——物體從后往前運動 后退——物體從前往后運動 擺動——物體以一個基點或樞軸點搖擺 振動——物體的全部或一部分在中心位置附近做往復運動 滾動——平動與轉(zhuǎn)動的平面復合運動 繞圈——一個物體圍繞另一個物體做做圓周運動 旋轉(zhuǎn)——物體圍繞一個點或一個軸做圓周運動 5、物體的運動形式往往不是單一的。一個復雜的運動往往是由多個簡單的運動組合而成的。如旋轉(zhuǎn)木馬設(shè)施整體圍繞中軸做旋轉(zhuǎn)運動,一個個的木馬圍繞中軸在繞圈同時做上下運動。 運動的快慢? 1、通常用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速度等于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越長,速度越大。 2、我們常用的速度的單位有千米/小時、米/ 秒。 3、自然界中,有些物體的運動速度非常大。如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約為340米/秒,光在空氣中的速度約為3億米/秒。 4、物體的運動速度有快有慢,有大有小,同一種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產(chǎn)生的沖擊力也越大,運動速度越小,產(chǎn)生的沖擊力也越小。 5、為什么不能從樓梯上快速的跑下來? 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速度越快,能量越大。樓梯上快速奔跑具有很大的能量從而止不住腳步,易沖撞他人或自己跌倒,造成傷害。 6、為什么不能高空拋物? 高空拋物,越接近地表速度越快,從而能量越大,容易對地表附近的人或物造成傷害,甚者會威脅生命安全。高空拋物不僅是道德上的問題,有的還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7、有些物體乍看上去似乎不動,其實它們在運動。用什么方法能判斷指甲和月亮是在運動的? 可以根據(jù)一段時間后指甲變長判斷指甲在運動;可以以樹木或房屋為參照物判斷月亮在運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