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上盤中學2011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社政期中試卷班級______姓名_______學號_______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 標志著我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是 ( )A、文化大革命結束 B、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C、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完成 D、1949年新中國成2、我們黨和國家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中經歷的重大失誤和巨大挫折 ( )①“大躍進”運動 ②人民公社化運動 ③文化大革命 ④社會主義改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為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諾曼底登陸60周年,法國邀請近20個國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腦參加紀念活動。美國總統布什并沒有因為美國當年組成盟軍解放法國而受到禮遇,相反他走到哪里都會聽到譴責他發動伊拉克戰爭的聲音。一些美國人也專程直到巴黎參加抗議活動,他們高舉美國國旗和示威標語。標語上寫著:“美國人反對戰爭”`“光榮-1944,恥辱-2004”等。據此回答3-5題3.材料表明當今世界人民共同關心的問題之一是 ( )A.和平問題 B.人口問題 C.貧困問題 D.資源與環境問題4.從材料中我們可以感覺到世界大多數人民的情感( ) 。A.反對落后,鼓勵先進 B.消除貧困,謀求發展C.反對戰爭,渴望和平 D.反對專制,爭取民主5.材料還表明 ( )。①. 維護和平的力量和趨勢在增強②. 戰爭的威脅仍然存在,世界并不安寧③. 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題④. 一些國家政府渴望有新的世界大戰發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由世界銀行召開的全球扶貧大會于5月26日在上海開幕,來自12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1200多名代表交流了國際社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扶貧工作經驗。會議發表了呼吁國際社會團結一致戰勝貧困`促進發展的《上海宣言》。據此回答6、7題6.材料表明世界人民普遍關心的又一重大問題是( )。A.發展問題 B.生存問題 C.人權問題 D.民主問題7.材料反映的問題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是國為它( )①. 存在于世界各國,需要國際社會共同解決②. 關系到世界的和平與各國社會的穩定③. 關系到各國人民的生存和再發展,關系到全人類的進步④. 是當今人類面臨一切問題的根源和應對各種挑戰的根本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自朝核問題再次顯現以來,中國一直通過各種外交努力,為促成三方會談到六方會談,中國政府特使穿梭于俄、朝、美等國之間,功不可沒。中國政府的外交斡旋說明 ( )①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參與多邊外交是中國外交政策的一個重要內容③中國負有維護世界和平及核不擴散的義務④中國是個負責任的大國,其國際地位在不斷提高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9.既是解決我國人口問題的重要措施,又是實現人口與資源、環境、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是 ( )A.控制人口數量 B.提高人口素質 C.切實保護環境 D.大力發展經濟10、下列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公平性原則的是( )A、美國對綠色和平組織的呼吁置之不理 B、中國建立多個自然保護區C、中美合作建立全球氣候監測系統 D、沙特阿拉伯限制石油生產,發展沙漠旅游業11、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周年。60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西藏民主政治建設成果豐豐碩,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分析其原因,不正確的是 ( )A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有一個較為穩定的政治局面C堅持了改革開放這一立國之本 D堅持了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原則12、遼寧鞍山鋼鐵集團的郭明義,用自己微薄的工資,撐起了18個哥哥家庭的天,用6萬毫升鮮血挽救了75條鮮活的生命,用20年執著無私的奉獻激發了5000多人的愛心。胡錦濤總書記指出,郭明義同志是助人為樂的道德模范,是新時期學學習實踐雷鋒精神的優秀代表。學習和踐行郭明義同志先進事跡和精神有利于 ( )①增強人們的社會責任感 ②實施科教興國戰略③ 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④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 . ①④ 13、根據中央新一輪援疆工作的統一部署,浙江省從2010年起開始實施對口支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州的經濟社會建設。這( )A.反映了我國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B.體現了我國各民族間團結互助的關系C.表明了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根本方法 D.說明了新疆的發展主要依賴對口支援14、2010年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元年”。國家鼓勵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目的是( )①節約資源和改善環境 ②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③加強資源的回收利用 ④積極促進生態文明建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5.我們黨和政府如此重視反腐敗和廉政建設,是因為它 ( )①是我國當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能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能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 ④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諧穩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6.“讓人民幸福”是2011年兩會熱詞。我國政府重視人民“幸福”有利于 ( )①解決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②分享改革成果,保障和改善民生③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 ④實行計劃生育,確保人民得實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7.“地動山搖搖不散中華魂魄,山崩地裂裂不開萬眾一心。’’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之際寫下的這一對聯所蘊涵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 ( )A.敬業樂群、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 B.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為政風范C.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昂揚銳氣 D.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社會理想18.“從廢墟上崛起,在重建中超越。”汶川災后的高速重建和中國在利比亞大規模撤僑都充分說明了 ( )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②眾志成城的民族凝聚力③市場經濟具有調節作用 ④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9.貧窮尚未遠去。2010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按照聯合國的標準.目前我國仍有l.5億貧困人口。這表明我國( )上盤中學2011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社政期中試卷答題卷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①發展中國家的屬性沒有根本改變 ②所處的和平國際環境沒有根本改變③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沒有根本改變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沒有根本改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發展未有窮時。幫助l.5億人口脫貧致富,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根本舉措是 ( )A.縮小城鄉差距,協調人們間的經濟利益關系B.大力弘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傳統美德C.完善分配制度,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D.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二、綜合題(本題有6小題,共60分)21.(6分)【畫里有話】仔細閱讀漫畫,據此回答下列各題:(1)漫畫表明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分是什么?(4分) (2)解決漫畫中存在的問題的根本途徑是什么?(2分)22、(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1:2005年3月4日,胡錦濤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的民革、臺盟、臺聯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就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系提出了四點意見:第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搖。第二,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決不放棄。第三,貫徹寄希望于臺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第四,反對“臺獨”分裂活動決不妥協。材料2: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應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邀請,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到大陸參觀訪問。連戰一行訪問大陸表達了和平統一祖國、早日統一祖國的愿望,與臺灣當局搞“臺獨”的言行形成鮮明對比。北京向連戰贈送了三大禮:一隊象征和平團結友愛的大熊貓;優惠臺灣水果登大陸;開放大陸居民去臺旅游。有媒體評論說這是“緬懷之旅”,也有的說國共兩黨將實現國共第三次合作。(1),談談在新形勢下中國政府解決臺灣問題的總方針是什么?(2分)(2)結合材料2,請你憧憬一下和平統一后臺灣的光明前途。(2分)(3)作為中學生,你能為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做些什么?(4分)23.(10分)【實踐探究】中國國務院辦公廳日前下發《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自2008年6月1日起,中國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規定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通知指出,塑料購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塑料購物袋在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某班在問詢這一信息后,決定開展以“告別白色污染”為主題的系列活動,現請你參加進來,完成下列任務:(1)請你簡答:使用塑料購物袋會帶來哪些危害?(至少2條,2分) (2)請你闡釋: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的意義。(4分) (3)踐行責任:你打算如何貫徹《通知》精神。(4分)24.(10分)讀下面“地球與人類”的表格,按要求回答問題:地球對人類的嘆氣 人類對地球嘆氣的反應序號 嘆氣內容 我的理解 我國的措施1 唉!我的頭發脫落了。 毀林造田 A2 唉!我養活不了你們了。 B 實行計劃生育3 唉!我的氣喘不過來了。 C D(1)按照表格的邏輯關系和相應信息,補充“A.B.C.D”四個空格的內容。(4分)(2)人類對地球的行為與我們當前正在實施的一個什么戰略是相違背的 (2分)(3)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對人類的嘆氣轉變為對人類的贊嘆——“唉!你們最終有了自己的樂園!”請問作為中學生的你能為這種轉變做些什么 (4分)25、(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11年4月24日,清華大學迎來百年校慶。百年來,清華發揚自強不息的精神,弘揚為國求學的傳統,培養出了許多杰出的人才,如錢三強、錢學森、鄧稼先……材料二:在清華百年校慶的大會上,胡錦濤主席希望全國青年學生:“把文化知識學習和思想品德修養緊密結合起來;把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把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緊密結合起來。”(1)在清華建校的同一年,我國發生了哪場資產階級革命?其最大歷史功績是什么?(3分)(2)錢三強、錢學森、鄧稼先三位科學家為新中國科技事業作出哪些重大貢獻?由此談談你對“教育為本”的理解(5分)(3)對胡錦濤主席提出的希望,你打算怎么做?(4分,照抄本題材料不給分)26、(14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從1840年開始到1949年,中國歷史上曾遭受六次大規模的外敵入侵,侵略中國的國家達到11個。材料二:“……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高舉旗幟開創未來。”材料三: 2001年我國人均收入情況舉例比較東、西部人均收入 部分省市人均收入東部地區 西部地區 上海市 貴州省1600美元 610美元 4500美元 350美元注:居民人均收入到800美元基本達到小康標準(人民幣與美元兌換率為8:1)①根據材料一,探討中國目前落后于發達國家的歷史根源是什么?(2分)②根據材料二,說出中國人民“站起來”的時間和歌曲中的“領路人”。(2分)③根據材料三,說明我國目前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怎樣?(4分)④21世紀頭20年,我國社會發展水平的更高目標是什么?請對這一目標加以簡要說明。(4分)⑤你作為中學生能為這一目標的實現做些什么具體的事?(2分)上盤中學2011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社政期中試卷答案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B A A C A A A D B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D B C B A C C C D二、綜合題(本題有6小題,共60分)21.(1)現在處于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2)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或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2分,共6分))22、(1)和平統一,一國兩制(2分)(2)和平統一后,臺灣地區不僅可以保持原有的社會經濟優勢,還可以加強與大陸的聯系,臺灣可以有更多的農產品和工業品進入大陸市場,大陸可為臺灣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更廣闊的市場,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加強兩岸之間的文化等往來,臺灣的經濟文化將有一個新的飛躍。(3)盡己所能,積極宣傳“一國兩制”政策;努力學習,早日報效祖國等(4分)23.(1)會造成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2分)(2)《通知》的出臺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有利于資源的節約和環境的保護,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勤勞節儉的傳統美德,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社會的文明程度,有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只要答出其中2點即可得分,共4分)(3)首先,自己堅決不用塑料購物袋;其次,宣傳通知精神,建議其他公民不用塑料購物袋;再次,建議相關部門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第四,建議相關部門加強對限產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的監督檢查,等等。(只要答出其中2點即可得分,共4分)24.答案:(共10分)(1)A.植樹造林 (1分) B.人口眾多 (1分) C.空氣污染 (1分)D.保護環境(1分)(2)可持續發展戰略。 (2分)(3)呼吁宣傳節能減排的重要性;從小事做起,從我自己做起,舉例說明:如:節約用水,節約紙張等。(與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等(只要答出其中2點即可得分,共4分)25.(1)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3分,其它酌情給分)(2)“兩彈一星”。(1分)教育是發展科技和培養人才的基礎;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是人們生存發展的第一需要和終身受益的財富,甚至決定其一生命運等。(只要答出其中2點即可得分,共4分)(3)結合學生實際,寫出具體的實踐言行。(4分,言之有理,酌情給分)26、①(2分)歷史上曾經遭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掠奪。② “站起來”的時間:1949年(1分)“領路人”:以鄧小平、江澤民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1分)③(4分)進入21世紀,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已達到小康水平(1分),但這一小康仍是低水平、不全面、發展很不平衡的(3分)。④(4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1分)內涵:經濟更加發達、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0.5分/點)⑤(2分)a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思想文化素質b宣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意義,使更多的人們了解小康社會的內涵c行動:政治、經濟、文化、環保的實際行動均可(答2點即可)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