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 上冊第一單元《工具和機械》 1.用線把下面各圖與其運用的科學原理名稱連起來。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2.如圖1—圖6運用的杠桿、輪軸、斜面和滑輪都叫簡單機械,這種說法是 。 A 正確的 B 不對的 3.如圖例7甲、乙、丙所示是杠桿支點、用力點和阻力點的位置示意圖。由此我知道:圖1的示意圖為 ; 圖2的示意圖為 ;圖4的示意圖為 。 4.根據圖2工具的支點、用力點、阻力點示意圖,我知道在使用這個工具時的用力情況是 。 A 省力又方便 B 費力但方便 C 既不省力也不費力但方便 5.王旭在學習定滑輪和動滑輪一課后,回家進行了實驗探究,見到如圖6所示的現象。根據王旭在圖6中的實驗現象,填寫實驗報告單如下: 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作用的探究實驗記錄表 直接提升物體的力(N) 用定滑輪提升物體的力(N) 用動滑輪提升物體的力(N) 用定滑輪和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提升物體的力(N) 6.根據王旭的實驗,我的發現是:(1) (2) (3) 。 A 定滑輪能省力,但不能改變用力的方向 B定滑輪不能省力,但能改變用力的方向 C 動滑輪不能改變用力的方向,但能省力 D動滑輪既能改變用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E 滑輪組既能改變用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7.如圖8活動中,旗桿頂部需要用的簡單機械是 。 A 定滑輪 B 動滑輪 C 滑輪組 8.山區的公路修成如圖5這樣,是為了美觀。我認為這種說法是 。 A 正確的 B 錯誤的 9.斜面、圖9是探究斜面和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實驗時看到的現象,試根據圖中實驗現象,填寫下邊實驗記錄表 10N 6N 4N 2N 甲 乙 丙 圖9 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實驗記錄表 直接提升物體的力(N) 沿不同坡度提升物體的力(N) 我發現(結論) 坡度由大到小圖為 提升的力為 10、在圖9中,左右兩邊掛上鉤碼,能夠使杠桿尺達到平衡,是 。 A a B b C c 11、我會探究:(根據提供的材料和要求探究科學,并做好實驗記錄。 探究輪軸的作用 (1).安裝輪軸 請用線條表示繩子在圖10中把 鉤碼、輪和軸等器材連起來,分別 組裝成輪軸裝置。(在圖10中畫出來。) (2).根據圖10的三次實驗現象, 我做出輪軸作用的實驗記錄如下: 軸上鉤碼個數 輪上鉤碼個數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分析第2題的實驗記錄數據,我發現輪軸的作用是: 。 A可以省力 B費力 C既不費力又不省力 (4).觀察圖10現象,分析實驗記錄數據,我還發現:在軸的大小不變時,隨著 。 A輪的增大更費力 B 輪的減小更省力 C輪的增大更省力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 上冊第二單元《形狀與結構》 一、填空 1、材料的寬度增加,抗彎曲能力會( ),材料的厚度增加,抗彎曲能力會( )。 2、拱形承受重力時,能把壓力( )傳遞給相鄰的的部分,拱形各個部分( )結合的更加緊密。拱形受壓力會產生一個向外的( ),( )這個力,拱就能承載很大的重力。 5、球形在各個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是( )的組合,這使它比任何圖形都要( )。 6、象鐵塔這樣骨架式的構造叫做( )。( )框架具有穩定性。 7、框架鐵塔不容易倒的秘密是:( )、 ( )。 8、下面的A B C 框架中,最不容易變形的是( ) 9、下圖的結構中缺少一個重要的部分,把它補畫在圖中,缺少的這個部分的作用是( ) 10、要加固下圖中的正方體框架,至少需要( )根斜桿,請在圖中畫出來。加固后的正方形框架中有( )個三角形。 試驗探究。 1、如果要增強圖二中材料的抗彎曲能力,我可以采取的辦法是:增加紙的( )、增加紙的( )、改變紙的( )。 2、圖三中紙材料做成的形狀叫( )。(a、U字形 b、T字形 c、拱形 ) 3、用同種材料做成象圖三中的形狀它的承重力會( )。(A不變 B減少 C增加) 4、如圖三中形狀不變,如果要增大它的承重力,我的辦法是:(在后面的括號里用文字或者劃簡單示意圖表示( )。 5、通過觀察圖三,我的發現是:紙拱的承重力( )。 A、隨材料的改變增加 B、隨拱足的增高增大 C、隨拱足的降低增大 6、我在生活中見過的象圖三的建筑物是( )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 上冊第三單元《能量》 1、1820年,丹麥科學家 在一次實驗中,偶然讓通電導線靠近指南針,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是 ,這個現象說明 。 2、用線圈和指南針可以做成 ,用以檢驗電池中有沒有電。 3、通電導線能使小磁針發生偏轉,若要使小磁針偏轉效果更明顯,可采用 的辦法。 4、當小磁針靠近通電導線時(如下圖),小磁針有什么變化?(直接在圖上標出) 你的發現 實驗說明 5、能量有多種形式 、 、 、 等都是能量的表現形式。 6、各種家用電器都是一種 的轉換器。 7、“電磁鐵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關系的實驗探究”可參考2011年下期末考題的12、13、14小題或2012年下期末的13、14、15小題。 8、“電磁鐵磁力大小與電池數量關系的實驗探究”可參考2010年下期末的第10、11、12三小題。 9、關于能量的轉換可參考2011年下期末的第16小題。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 上冊第三單元《生物多樣性》 1、貓爪,它的腳底長有 ,在地上跑時發出的聲音 ,不易被捕食對象發現。鳥的爪,呈鉤狀,適宜生活在 。鴨的腳,它長有 ,可以用來劃水,適宜生活在 。 2、蒼耳的種子,它的上面長有 ,在 生活易被動物攜帶和傳播。蓮子它長有 ,可在水中漂流。蒲公英,它的種子長有 ,容易隨風飄移。 3、身體中有脊柱的動物叫 動物,沒有脊柱的動物叫 動物。 4、仙人掌退化成刺的葉子,適宜生活在 ;香蕉樹有 的葉子,適宜生活在 。 5、像螞蟻、蝗蟲、蜜蜂那樣,身體上有 的動物是 類。直接生小動物,并用乳汁喂養小動物的是 動物。我知道的魚類有 ,我知道的鳥類有 。 6、在不同環境中生活的動物,也有明顯不同的 。 7、植物和動物所具有的形態、結構,使它們與 相適應。 8、動物按喂養方式不同可以分為 和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