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3.4彈簧測力計(公開課) 課件(36張PPT)+教案+素材+課時練習(含答案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3.4彈簧測力計(公開課) 課件(36張PPT)+教案+素材+課時練習(含答案解析)

資源簡介

(共53張PPT)
3.4彈簧測力計
教科版
四年級上
導入新課
研究運動和力時,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
這些同學都用了多大的力呢?
要想知道力的的大小,我們需要找一個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新知探究
聚焦
思考:如何正確的使用彈簧測力計?
你認識彈簧測力計嗎?
握力計(拉力型)
彈簧稱(拉力型)
托盤稱(壓力型)
認識彈簧測力計。
新知探究

探索
1、任何測量都是將某一個物體量與標準比較的過程。力的測量就是將力的作用效果與已知力的作用效果比較的過程。如果一個力的作用與已知力(1牛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這個力的大小就是已知力(1牛力)。
2、彈簧的伸長與所受力的大小成正比,在確定1牛力的作用效果以后,容易確定更大的力和更小的力的作用效果。
3、彈簧的穩定性較好,可以重復使用。
1分鐘了解彈簧測力計
彈簧稱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長。
認識彈簧測力計。
新知探究

探索
1、彈簧測力計的基本構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彈簧測力計就是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在生活中常常被叫作彈簧稱。

環——當拉手用,方便提拉重物。

簧——受力時彈簧伸長,產生彈力。

針——指示出力的大小。
刻度板——標明力的刻度值。

鉤——掛被測量的物體。
認識彈簧測力計。
新知探究

探索
2、彈簧測力計的原理。
分析:用力慢慢拉彈簧,可以看到彈簧隨著拉力的變大逐漸伸長;拉力慢慢減小彈簧逐漸縮短,由此可見,彈簧受力越大,伸長越長;受力越小,伸長越短。
結論: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力越大,伸長越(
);受力越小,伸長越(
)”的原理來測量力的大小的。
拉力越大,彈簧伸得越長,示數也越大。
跟橡皮筋的特點很像。


認識彈簧測力計。
新知探究

探索
3、認識刻度板。
(1)認識力的單位。
人們生活中習慣用“克”“千克”來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茖W技術則統一規定用“牛頓”作力的單位,簡稱“牛”,用符號“N”表示。因此我們一般使用刻度盤左側的讀數。
“N”表示用“牛頓”作力的單位。
“gf”表示用“克力”作力的單位。
刻度盤圖
1?!?00克力。
認識彈簧測力計。
新知探究

探索
3、認識刻度板。
(2)認識最大測量值。
不同的彈簧測力計有不同的最大測量值,我們在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的時候,不能超過這個彈簧測力計的最大測量值,以免損壞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的最大測量值就是它的量程。
這個彈簧測力計的最大測量值為5N。
認識彈簧測力計。
新知探究

探索
(3)認識分度值。
彈簧測力計刻度板上一小格表示力的數值,就是該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
不同的彈簧測力計有不同的分度值,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的時候,首先應該弄清刻度板上每一大格代表多大的力,每一小格代表多大的力。
這個彈簧測力計的最大測量值為5N,每一大格代表增加1N的力,相鄰兩個大格間有10個小格,每個小格代表0.1N的力。
我能行!讀出下面各彈簧稱的示數
新知探究

探索
N
N
N
N
1
2.4
3.8
3
每相鄰的兩個大格間有5個小格。
要點提示
我能行!讀出下面各彈簧稱的示數
新知探究

探索
N
N
4.6
0.2
每相鄰的兩個大格間有5個小格。
要點提示
新知探究
1、使用彈簧測力前應先做哪些準備工作。
(1)拿起彈簧測力計(提環),先檢查指針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若沒有對齊,要調節刻度盤高低使其對齊(調零)。
(2)調節完成后反復拉動彈簧幾下,看看是否靈活,防止其卡住、摩擦、碰撞,影響測量的準確性。

探索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彈簧測力計使用前的準備工作
新知探究
2、用手拉彈簧測力計的掛鉤,感受1N、3N、5N的力。
(1)用手拉彈簧測力計的掛鉤,分別使指針指向1N、3N、5N的位置。
(2)感受1N、3N、5N的力。

探索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新知探究
3、學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不同輕重的物體對它拉力的大小。

探索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可以先掂一掂估測一下。
要選取適當量程的彈簧測力計來使用,如果指針已經達到最大測量值還沒有提起物體,就應停止測量或改用更大量程的彈簧測力計。
要點提示
被測物體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最大量程。
注意事項
新知探究
3、學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不同輕重的物體對它拉力的大小。
實驗目的:
學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不同輕重的物體對它拉力的大小。
實驗材料:鐵架臺,一個量程為0~5N的彈簧測力計,一個鉤碼,一個文具袋,一個空水杯,一串鑰匙,一張記錄單。
實驗步驟:
(1)將彈簧測力計固定在鐵架臺上。
(2)把文具袋懸掛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
(3)待示數穩定再讀數。

探索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新知探究
3、學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不同輕重的物體對它拉力的大小。
讀數時視線要與指針相平,不能俯視或仰視;俯視或仰視會影響讀數的準確性。

探索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俯視
仰視
平視
新知探究
3、學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不同輕重的物體對它拉力的大小。
注意事項:

探索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平視
(1)讀數時視線要與指針相平,不能俯視或仰視,會影響讀數的準確性。
(2)彈簧測力不能超量程使用,超量程使用會導致測不出準確的力,并且可能會損壞彈簧測力計,造成塑性形變,導致誤差。
超量程使用
新知探究
3、學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不同輕重的物體對它拉力的大小。

探索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彈簧測力計使用口訣:
使用之前三觀察,指針量程分度值;
力的方向延伸長,來回拉動防卡殼;
視野要與刻度平,示數穩定再讀數。
新知探究
3、學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不同輕重的物體對它拉力的大小。
實驗目的:
學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不同輕重的物體對它拉力的大小。
實驗材料:鐵架臺,一個量程為0~5N的彈簧測力計,一個鉤碼,一個筆袋,一個空水杯,一串鑰匙,一張記錄單。
實驗步驟:(1)將彈簧測力計固定在鐵架臺上。
(2)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不同輕重的物體對它拉力的大小。先估測一個物體對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記錄下來,然后用彈簧測力計進行測量,以此類推,及時做好記錄,并算出二者相差多少,
比一比誰估測得更準確。

探索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新知探究
實驗記錄: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不同輕重的物體對它拉力的大小

探索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物體
估測拉力大小
實測拉力大小
估測和實測的差距
一個鉤碼
一個筆袋
一個空水杯
一串鑰匙
可先感受一個鉤碼的拉力大小,再估一估其它物體的拉力。
操作提示
新知探究
實驗記錄: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不同輕重的物體對它拉力的大小

探索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物體
估測拉力大小
實測拉力大小
估測和實測的差距
一個鉤碼
1N
0.5N
0.5N
一個筆袋
4N
6N
2N
一個空水杯
8N
9N
1N
一串鑰匙
5N
8N
3N
實驗結論:彈簧測力計可以較為準確地測量出一些物體對它(
)的大小,這個拉力也就是物體本身的重力。
拉力
可先感受一個鉤碼的拉力大小,再估一估其它物體的拉力。
操作提示
研討探究
彈簧測力計的彈力是怎樣產生的?怎樣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

研討
1、物體掛在掛鉤上,使得彈簧自然伸長,從而產生彈力。
2、使用彈簧測力計時先調零,測量之前要進行估測,選擇適當量程的彈簧測力計
……
研討探究
生活中哪些地方還有彈力?這些彈力是怎么產生的?

研討
1、撐桿和海綿墊。撐桿跳高是田徑運動項目之一,運動員雙手握住一根桿子,經過快速地助跑后,借助桿子反彈的力量,使身體騰起,躍過橫桿。橫桿的另一面經常放一層厚厚的海綿墊,運動員落在上面,以免摔傷。撐桿是借助桿子彎曲后產生的彈力,而海綿墊在受到壓力變形后也會產生向上的彈力。
2、健身球是用橡膠制成的充氣球,富有彈性,能承重400千克,可以用來做健身球操,訓練胸、腹、背、臀、腿等處的肌肉。健身球的彈力是由橡膠及球內空氣受壓后產生的。
研討探究
生活中哪些地方還有彈力?這些彈力是怎么產生的?

研討
3、跳板是跳水池邊伸出水面之上供跳水用的長板,它利用長板受壓彎曲后產生的彈力,將人彈起。
4、蹦床是兒童經常接觸的娛樂及運動設施,它是由網面及四周的彈簧受力變形后產生彈力使上面的人高高彈起的。
研討探究
生活中哪些地方還有彈力?這些彈力是怎么產生的?

研討
生活中的彈力
(班級記錄表)
撐桿和海綿墊
桿子彎曲及海綿墊受壓變形后產生的彈力
健身球
橡膠及球內空氣受壓后產生的彈力
跳板
長板受壓彎曲后產生的彈力
蹦床
網面及四周的彈簧受力變形后產生的彈力
鼠標
內部彈簧受壓后產生的彈力
頭繩
橡皮筋受力變形后產生的彈力
弓箭
弓柄受力變形后產生的彈力
……
……
拓展延伸
用橡皮筋、硬紙板、曲別針制作一個測力計。
自制橡皮筋測力計
橡皮筋測力計刻度并不均勻,是因為在彈性限度內,橡皮筋伸長量與它所受的拉力并不成正比。
注意
用橡皮筋、硬紙板、曲別針制作一個測力計。
拓展延伸
1、制作橡皮筋測力計
制作材料:曲別針、硬紙板、橡皮筋、標準物(如鉤碼)、筆、直尺等。
制作方法:用曲別針把橡皮筋一端固定在硬紙板上,另一端用曲別針當掛鉤,用筆標出橡皮筋靜止時最下端的刻度(0)。
2、正確標畫出橡皮筋測力計的刻度方法
先用鉤碼等已知質量的物體作重物,在硬紙板上標出1N、2N、3N等一大格刻度,然后在每一大格間平均劃分10份或5份,標出數值。
注意:刻度的劃分應該在橡皮筋可承受的拉伸范圍內。
小技巧:橡皮筋拴好后,有時是彎曲的,不好標出“0”的位置。我們可以在掛鉤上加一個小重物(如曲別針)把橡皮筋拉直,再標出“0”的位置。
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
課堂練習
1、彈簧測力計是根據彈簧“受力大,伸長長”的原理制成的。


一、判斷對錯
2、在使用彈簧測力計前,應先檢查指針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


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
課堂練習
一、判斷對錯
3、讀數時,視線要與彈簧測力計的指針相平。


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
課堂練習
二、選擇題
1、力的大小,通常用(
)來測量。
A.桿稱
B.天平
C.彈簧測力計
C
解析:桿稱和天平是用來測量物體質量的。
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
課堂練習
二、選擇題
2、一個彈簧測力計沒有測量物體時,指針在0刻度線以下,用這個彈簧測力計測出重力是3N,該物體實際的重力(
)。
A.大于3N
B.小于3N
C.等于3N
B
解析:本題考查彈簧測力計的使用規范以及數據讀取。當彈簧測力計的指針不在0刻度線的位置時,需要校正,如果不校正,那么會出現誤差。如果指針
在0刻度線以下,那么物體實際的重力要小于測得的重力。
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
課堂練習
二、選擇題
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伸長越長
B.彈簧測力計的刻度可以用厘米、毫米等表示
C.彈簧測力計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直接拿來使用
A
解析:彈簧測力計的刻度用“牛頓”或“克力”表示,所以B錯誤;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時,要檢查指針的位置、靈敏度等,所以C錯誤。
課堂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彈簧測力計
構成:提

彈簧
指針
刻度板
掛鉤
力的單位:牛頓
簡稱:牛
符號:N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
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
詳情請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3.4彈簧測力計
課題
彈簧測力計
單元
運動和力
學科
科學
年級
四年級
科學概念目標1、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2、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力大,伸長長”的特征制作的,彈簧的伸長特征與橡皮筋相似。目標解讀力的單位是牛頓??茖W探究目標1、認識彈簧測力計的基本結構。目標解讀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重要工具,它的構造、原理、使用方法都比較簡單。學生通過觀察、認讀和實際感受來認識彈簧測力計的構造、計量單位、刻度標識及如何讀數,這是使用彈簧測力計的前提。2、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目標解讀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初步認識了解彈簧測力計后,要能夠從刻度板上讀出量程和分度值,這是讀出正確數據的前提條件。要學會熟練使用彈簧測力計,這就要求學生多次使用彈簧測力計去測量身邊的力,要引導學生通過實際操作掌握測量技能??茖W態度目標1、發展進一步研究力的興趣。2、樹立細致、有步驟工作的態度。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1、體會到不同測量工具可以解決不同的現實問題。2、用彈簧測力計可以測量物體的重力。
重點
認識彈簧測力計的基本結構。
難點
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撥河比賽》圖片導入。預設問題:A:這些同學都用了多大的力呢?B:要想知道力的的大小,我們需要找一個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對教師所提問題展開思考并回答。
激趣導入
新知探究
聚焦:你認識彈簧測力計嗎?講解:人們根據不同用途設計了各種形式的測力計,如握力計、彈簧稱、托盤稱等。有壓力和拉力不同類型。實驗用彈簧測力計一般為拉力型。思考:那么該如何正確的使用彈簧測力計呢?
1、了解常見測力計及其類型。2、對教師所提問題展開思考。
溫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點解新疑。
新知探究
探索一:認識彈簧測力計。過渡:在使用彈簧測力計前,我們先通過一段視頻來了解彈簧測力計。播放視頻《一分鐘了解彈簧測力計》講解:1、任何測量都是將某一個物體量與標準比較的過程。力的測量就是將力的作用效果與已知力的作用效果比較的過程。如果一個力的作用與已知力(1牛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這個力的大小就是已知力(1牛力)。2、彈簧的伸長與所受力的大小成正比,在確定1牛力的作用效果以后,容易確定更大的力和更小的力的作用效果。3、彈簧的穩定性較好,可以重復使用。彈簧稱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長。1、彈簧測力計的基本構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出示實物并講解
彈簧測力計就是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在生活中常常被叫作彈簧稱。提
環——當拉手用,方便提拉重物。彈
簧——受力時彈簧伸長,產生彈力。指
針——指示出力的大小??潭劝濉獦嗣髁Φ目潭戎怠?br/>鉤——掛被測量的物體。2、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分析:用力慢慢拉彈簧,可以看到彈簧隨著拉力的變大逐漸伸長;拉力慢慢減小彈簧逐漸縮短,由此可見,彈簧受力越大,伸長越長;受力越小,伸長越短。結論: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力越大,伸長越(長);受力越小,伸長越(短)”的原理來測量力的大小的。3、認識刻度板。(1)認識力的單位。講解:人們生活中習慣用“克”“千克”來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茖W技術則統一規定用“牛頓”作力的單位,簡稱“牛”,用符號“N”表示。因此我們一般使用刻度盤左側的讀數。(2)認識最大測量值。講解:不同的彈簧測力計有不同的最大測量值,我們在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的時候,不能超過這個彈簧測力計的最大測量值,以免損壞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的最大測量值就是它的量程。(3)認識分度值。講解:彈簧測力計刻度板上一小格表示力的數值,就是該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不同的彈簧測力計有不同的分度值,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的時候,首先應該弄清刻度板上每一大格代表多大的力,每一小格代表多大的力。預設:這個彈簧測力計的最大測量值為5N,每一大格代表增加1N的力,相鄰兩個大格間有10個小格,每個小格代表0.1N的力。彈簧稱讀數練習:我能行!讀出下面各彈簧稱的示數探索二: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1、使用彈簧測力前應先做哪些準備工作。過渡:在使用彈簧測力前我們應做相應的準備工作,一起通過視頻來了解。播放視頻《彈簧測力計使用前的準備工作》小結:(1)拿起彈簧測力計(提環),先檢查指針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若沒有對齊,要調節刻度盤高低使其對齊(調零)。(2)調節完成后反復拉動彈簧幾下,看看是否靈活,防止其卡住、摩擦、碰撞,影響測量的準確性。師:請同學們對手中的彈簧測力計進行使用前的調試。2、用手拉彈簧測力計的掛鉤,感受1N、3N、5N的力。(1)用手拉彈簧測力計的掛鉤,分別使指針指向1N、3N、5N的位置。(2)感受1N、3N、5N的力。3、學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不同輕重的物體對它拉力的大小。要點提示:要選取適當量程的彈簧測力計來使用,如果指針已經達到最大測量值還沒有提起物體,就應停止測量或改用更大量程的彈簧測力計。注意事項:被測物體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最大量程。實驗目的:
學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不同輕重的物體對它拉力的大小。實驗材料:鐵架臺,一個量程為0~5N的彈簧測力計,一個鉤碼,一個文具袋,一個空水杯,一串鑰匙,一張記錄單。實驗步驟:(教師演示講解)(1)將彈簧測力計固定在鐵架臺上。(2)把文具袋懸掛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3)待示數穩定再讀數。讀數:讀數時視線要與指針相平,不能俯視或仰視;俯視或仰視會影響讀數的準確性。小結注意事項:(1)讀數時視線要與指針相平,不能俯視或仰視,會影響讀數的準確性。(2)彈簧測力不能超量程使用,超量程使用會導致測不出準確的力,并且可能會損壞彈簧測力計,造成塑性形變,導致誤差。彈簧測力計使用口訣:使用之前三觀察,指針量程分度值;力的方向延伸長,來回拉動防卡殼;視野要與刻度平,示數穩定再讀數。學生實驗:過渡:掌握了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下面我們將利用彈簧測力計實測一些常見物體的拉力。課件出示:實驗目的:
學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不同輕重的物體對它拉力的大小。實驗材料:鐵架臺,一個量程為0~5N的彈簧測力計,一個鉤碼,一個筆袋,一個空水杯,一串鑰匙,一張記錄單。實驗步驟:(1)將彈簧測力計固定在鐵架臺上。(2)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不同輕重的物體對它拉力的大小。先估測一個物體對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記錄下來,然后用彈簧測力計進行測量,以此類推,及時做好記錄,并算出二者相差多少,
比一比誰估測得更準確。學生完成實驗并填寫實驗記錄單。實驗結論:彈簧測力計可以較為準確地測量出一些物體對它(拉力)的大小,這個拉力也就是物體本身的重力。
探索一:學生通過觀察、認讀和實際感受來認識彈簧測力計的構造、計量單位、刻度標識及如何讀數,這是使用彈簧測力計的前提。探索二: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初步認識了解彈簧測力計后,要能夠從刻度板上讀出量程和分度值,這是讀出正確數據的前提條件。要學會熟練使用彈簧測力計,這就要求學生多次使用彈簧測力計去測量身邊的力,引導學生通過實際操作掌握測量技能。
科學探索求真知,教師點撥解疑難。為后面的拓展活動“自制彈簧測力計”打下理論基礎。
研討探究
研討一:彈簧測力計的彈力是怎樣產生的?怎樣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結:1、物體掛在掛鉤上,使得彈簧自然伸長,從而產生彈力。2、使用彈簧測力計時先調零,測量之前要進行估測,選擇適當量程的彈簧測力計……研討二:生活中哪些地方還有彈力?這些彈力是怎么產生的?1、撐桿和海綿墊。撐桿跳高是田徑運動項目之一,運動員雙手握住一根桿子,經過快速地助跑后,借助桿子反彈的力量,使身體騰起,躍過橫桿。橫桿的另一面經常放一層厚厚的海綿墊,運動員落在上面,以免摔傷。撐桿是借助桿子彎曲后產生的彈力,而海綿墊在受到壓力變形后也會產生向上的彈力。2、健身球是用橡膠制成的充氣球,富有彈性,能承重400千克,可以用來做健身球操,訓練胸、腹、背、臀、腿等處的肌肉。健身球的彈力是由橡膠及球內空氣受壓后產生的。3、跳板是跳水池邊伸出水面之上供跳水用的長板,它利用長板受壓彎曲后產生的彈力,將人彈起。4、蹦床是兒童經常接觸的娛樂及運動設施,它是由網面及四周的彈簧受力變形后產生彈力使上面的人高高彈起的。
利用所學知識,對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
相互交流共分享,集體討論達共識。
拓展延伸
用橡皮筋、硬紙板、曲別針制作一個測力計。過渡:利用所學,我們可以使用身邊常見的一些材料,自制簡易彈簧測力計,一起通過視頻來學習。播放視頻:《自制橡皮筋測力計》注意事項:橡皮筋測力計刻度并不均勻,是因為在彈性限度內,橡皮筋伸長量與它所受的拉力并不成正比。小結并學生按步驟制作:1、制作橡皮筋測力計制作材料:曲別針、硬紙板、橡皮筋、標準物(如鉤碼)、筆、直尺等。制作方法:用曲別針把橡皮筋一端固定在硬紙板上,另一端用曲別針當掛鉤,用筆標出橡皮筋靜止時最下端的刻度(0)。2、正確標畫出橡皮筋測力計的刻度方法先用鉤碼等已知質量的物體作重物,在硬紙板上標出1N、2N、3N等一大格刻度,然后在每一大格間平均劃分10份或5份,標出數值。注意:刻度的劃分應該在橡皮筋可承受的拉伸范圍內。小技巧:橡皮筋拴好后,有時是彎曲的,不好標出“0”的位置。我們可以在掛鉤上加一個小重物(如曲別針)把橡皮筋拉直,再標出“0”的位置。
拓寬領域探新知,知識運用巧遷移。
課堂練習
幻燈呈現
應用所學
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回顧本課所學
建立知識體系
板書
回顧本課所學
建立知識體系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3.4彈簧測力計
一、填空題
1、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大小的一種工具,使用前,先檢查指針是不是指在(”
”),位置,使用時,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刻度標出的(
)。
2、力的單位是(
),簡稱牛,用符號(
)表示。它是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
)的名字命名的。
3、讀取彈簧測力計示數時,視線與(
)相平。
二、判斷題
1、使用彈簧測力計時,用食指鉤住提環,用掛鉤鉤住待測物體。


2、彈簧測力計刻度標出的最大測大測量值就是它的量程。(

3、所有的彈簧測力計刻度板上的一小格都代表0.1牛。(

4、彈簧測力計是根據“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力越大,伸得越長;受力越小,伸得越短”的特性來測量力的大小的。(

5、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不均勻的。(

三、選擇題
1、在使用彈簧測力計前發現指針在“0”位置以下,若用這個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的重力是5牛,則該物體實際的重力
(
)。
A.大于5牛
B.小于5牛
C.等于5牛
2、下列設施中,(
)不屬于彈力的應用。
A.彈力碰碰球
B.蹦床
C.蕩秋千
3、一只運動鞋的重力約為(
)。
A.400牛
B.
40牛
C.
4牛
四、實驗操作
1、在圖中標出彈簧測力計各部分的名稱
2、彈簧被拉長后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叫(
)力。彈簧測力計是根據“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
),彈簧就會伸得越長”的特性制成的。
3、拿起彈簧測力計,要先檢查指針是不是指在(“
”)位置。
4、下圖中讀數的位置正確的是(

5、用這個彈簧測力計測量一個物體,讀數如圖所示,可能測量的是(
)的重力。
A.一個手機
B.
裝滿書的書包
C.
一個回形針
6、用這個彈簧測力計能測量約8牛的力嗎?為什么?
六、綜合拓展
如何用橡皮筋、硬紙板、曲別針制作一個測力計?
3.4彈簧測力計
答案及解析
一.
1、0
最大數值
2、牛頓
N
牛頓
3、指針
二.
1、√
2、×
3、×
4、√
5、×
解析: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均勻的。
三.
1、B
解析:初始值大于0,測量值為5牛時,實際值應該小于5牛。
2、C
3、C
四、
1、
2、彈

3、
0
4、B
5、A
6、不能。因為這個彈簧測力計最大能測量的力是5牛,如果測量超過彈簧測力計最大測量值的力,不但測不出具體數值,還可能損壞彈簧測力計。
五、
用曲別針把橡皮筋一端固定在硬紙板上,另一端用曲別針當掛鉤,用筆標出橡皮筋靜止時最下端的刻度,這就是測力計的零刻度。再在曲別針上掛上鉤碼等已知重力的物體,在硬紙板上分別標出1牛、2牛、3牛等刻度,然后在每一大格間平均劃分5份或10份,標出數值,這樣測力計就做好了。
(掛鉤)
(刻度板)
(指針)
(提環)










(彈簧)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乡宁县| 陇川县| 太仓市| 河津市| 松原市| 银川市| 惠来县| 新龙县| 阿鲁科尔沁旗| 枞阳县| 义马市| 沾益县| 龙门县| 商水县| 武冈市| 新乡市| 莱西市| 读书| 隆林| 华容县| 滁州市| 苗栗市| 安康市| 利辛县| 眉山市| 博野县| 来凤县| 安宁市| 新竹县| 上饶县| 贵定县| 施秉县| 米林县| 望谟县| 马龙县| 十堰市| 霍城县| 青岛市| 麻阳| 奉新县| 禄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