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運用順序結構描述問題的求解過程——粵教版高中信息技術什么是順序結構1數據的輸入與輸出2順序結構的應用3Contents目錄什么是順序結構為了保證和提高算法的質量,按一定的規律組成對算法進行描述。其中按語句先后順序執行的結構成為“順序結構”,順序的結構是結構化程序的基本結構。順序結構的流程圖順序結構是最常用、最簡單的程序結構,其語句執行順序是自上而下依次執行的。它是三種基本控制結構之一,只要按照解決問題的順序寫出相應的語句,便可設計出程序的順序結構。其程序流程圖如圖所示:數據的輸入與輸出在程序設計中,數據的輸入輸出是最基本的操作之一,是通過函數來實現的。數據的輸入在Python程序設計語言中,數據輸入通過input()函數來實現,input()的一般格式為:<變量>=input(“提示信息:”)Input函數的使用通過input函數,我們可輸入數字、字符串和其他任意類型對象。但是在python3.x中,無論用戶輸入什么樣的數據類型的數據,input函數的返回結果都是字符串,需要特定數據類型時需要進行類型轉換。例:我們需要一個數值型的123,我們通過input函數讓用戶輸入通??梢酝ㄟ^e_val()函數或int()函數轉換數據類型,將輸入的值數據類型。請根據左邊的代碼嘗試寫出代碼。類型為字符串數據的輸出在Python3.x中,數據輸出通過print()函數來實現,print()的一般格式為:print([object,…][,sep=''][,end='n'])說明:(1)方括號中的項是可選的,可以省略,如省略則取系統的默認值。(2)object是要輸出的對象,可以是常量、變量或表達式等。(3)sep后面的空格(可以指定為其他字符)表示每個輸出對象之間的分隔符,如果缺省的話,默認值是一個單個的空格。例如,“print(4,5,6,sep='')”,則輸出結果為“456”。案例:print()輸入示例程序如下:print(“hello”,end=‘’)print(“hello”)print(“world“)輸出為“helloworld”print(”world“)輸出為”hello”“world”數據的輸出(4)end后面的字符串含義為輸出文本尾的一個字符串,如果缺省的話,默認值是一個n換行符。如果設為其他字符,如end='',則輸出當前行的所有內容后,在末尾加一個空格,不換行接著輸出下一個print()的輸出對象。Print函數的使用編寫以上案例,認識print()函數的運用上網查詢相關資料,了解python中格式化輸出”%”和format()函數的運用。順序結構的應用案例:1.已知圖書A的單價是30元、圖書B的單價為50元2.規則:如果兩種圖書同時購買,價格可以打7.5折3.求:購買圖書A和圖書B各n本,可以優惠多少元?(四舍五入到小數點兩位)(1)分析問題:先求出不使用優惠而單獨購買所需費用,再求出使用優惠方案購買所需費用,兩者相減即為節省的費用。(2)設計算法并畫出程序設計流程圖算法如下:①輸入n的值;②令a=3×n;③令b=5×n;④令y=(a+b)×(1-0.8);⑤輸出結果y;⑥結束。01如何實現輸入——input函數02如何實現計算——數據類型的轉化03如何計算——表達式與數值語句04如何實現輸出——print函數05如何實現格式化輸出(3)編寫程序——編寫程序之前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使用input()函數輸入數據格式:input()作用:等待用戶用鍵盤輸入數據程序代碼顯示內容input(“請輸入購買圖書的數量:”)請輸入購買圖書的數量:n=input(“請輸入購買圖書的數量:”)從鍵盤輸入一個字符串,賦值給n常見用法:計算之前需要數據類型轉換格式:int(表達式)或e_val(表達式)作用:把接收到的字符串類型轉換成整型常見用法:n=int(input(“請輸入購買圖書A和圖書B的數量:”)n=e_val(input(“請輸入購買圖書A和圖書B的數量:”)計算-表達式與賦值語句n=int(input(“請輸入購買的圖書A和圖書B的本數均為:”))a=3nb=5ny=(a+b)(1-0.8)表達式是將不同類型的數據常量、變量、函數)用運算符按照一定得規則連接起來的式子。賦值語句用來表明賦給某一個變量一個具體的確定值的語句叫做賦值語句。輸出通過-print()函數格式:print(表達式)作用:輸出表達式的值若y=80顯示內容print(b)80print(“您購買圖書可節省的費用為:”)您購買圖書可節省的費用為:print(“您購買圖書可節省的費用為:”,b)您購買圖書可節省的費用為:80常見用法:print()函數格式化輸出%f格式化浮點數字,可指定小數點后的精度。%.2f是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y是指格式化的對象是y。print(“購買的圖書A和圖書B的數量均為:”,n,”本)print(“可節省的費用為:”,”%.2f”%y,”元”)編寫程序n=int(input("請輸入購買的圖書A和圖書B的本數均為:"))a=3nb=5ny=(a+b)(1-0.8)print("購買的圖書A和圖書B的數量均為:",n,"本")print("可節省的費用為:","%.2f"%y,"元")謝謝大家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四章第二節運用順序結構描述問題求解過程課后練習1、順序控制結構的程序執行過程是()依次執行的。A.有內向外B.由外向內C.自上而下D.自下而上2、在程序設計中,最基本的操作之一是數據的()A.輸入B.輸出C.轉換D.輸入輸出3、在python語言中,數據輸入函數input()的返回結果是()A.數字型B.字符串D.元組D.列表4、python語言中,如果要通過print()函數輸出"3&4&5"的字符,則需要將哪個參數進行設置()A.不設置(默認)B.objectC.sepD.end5、print()函數end參數后面的字符含義為輸出文本尾的一個字符串,默認值為()字符A.換行符B.空格C.引號D.點號6.下列式子中不是表達式的是()A.3nB.a==5C.(a+b)(1-0.8)D.123457.python語言中,數據的輸出是通過()來實現的A.input()函數B.print()函數C.output()函數D.int()函數8.補全下列程序,若輸入為5,30,8,計算n的值。已知一個時間轉換成程序由用戶輸入時、分、秒數,輸出其對應的秒數h=input(“請輸入小時數:”)m=input(“請輸入分鐘數:”)s=input(“請輸入秒數:”)n=h3600+m+print(n)n的值為。參考答案:1、C2、D3、B4、C5、A6、D7、B8、補全的語句為:n=int(h)3600+int(m)60+int(s),n的值為19808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四章第二節運用順序結構描述問題求解過程課件.pptx 第四章第二節運用順序結構描述問題求解過程課后練習.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