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章節總結資料 第二章—天氣與氣候 復習資料 第1節大氣層 4185285114301、大氣的高度:大氣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內 2、大氣層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大氣層,則地球: A、沒有天氣變化;B、沒有聲音; C、易受隕石侵襲;D、溫差很大。 3、大氣的分層:根據大氣溫度垂直分布的特點及大氣的密度、物質組成,可以把大氣分為5層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外層。 層序 高度 溫度分布特點 特點 對流層 0--18千米(赤道地區) 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 強烈的對流運動,各種天氣現象 平流層 18---55千米 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 臭氧層吸收紫外線使溫度升高,適合高空飛行 中間層 55---85千米 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 流星體大部分在這層燃盡,是氣象研究的上界 暖層 85--500千米 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 又稱電離層,完成遠距離無線電通訊 外層 500千米以外 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 電話信息和電視圖象通過衛星來傳送 對流層:是大氣的底層,與人類的生活和生產關系最密切的一層。 *重點記憶:A、對流層最顯著的特點------有強烈的對流運動, 空氣對流運動的規律:熱的地方空氣上升,冷的地方空氣下沉。 B、各種復雜的天氣現象(如云、雨、雪、雷電等)都發生在對流層; *對流層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氣質量和幾乎全部的水汽、固體雜質 C、對流層的厚度不均勻,表現在兩極厚度小,赤道厚度大 *小問題:1、家用壁掛式空調一般都安裝在房間的墻壁上部,這是為什么? 答:夏天,空調吹出的空氣氣溫低,密度大,會下沉,這樣室間空氣回形成對流,使整個房間內氣溫均勻。 平流層:大氣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逐漸增高,氣流平穩,利于高空飛行;內有臭氧層,能吸收紫外線,對人類起保護作用。 第2節氣溫 1、天氣是什么? 天氣是指短時間內近地面的氣溫、濕度、氣壓等要素的綜合狀況,如刮風、下雨、雷電等 描述天氣和氣候最主要區別在于:天氣是指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況;氣候是指長時間的大氣平均狀況。 418401562230* 天氣:例如晴空萬里 氣候:例如冬雨夏干 天氣是由許多要素組成,其中主要的是氣溫、氣壓、風、濕度、降水等。 章節總結資料 氣溫——即空氣的溫度 A氣溫是構成天氣的基本要素; B、測量氣溫的工具:溫度計; C、常用的氣溫度量單位:0C D、氣溫總在不斷變化著,在氣象觀測中,把溫度計放在百葉箱里觀察。 原因:(1)百葉箱里氣溫比箱外低;(2)百葉箱內的溫度波動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實的氣溫。 a.百葉箱朝向哪個方向開著?朝向北方,防止太陽光的直接輻射。 b.百葉箱為什么漆成白色?反射太陽光,使所測溫度接近真實溫度 c.百葉箱離地面的高度一般是多少?為什么? 1.5米左右,這個高度空氣穩定,并且人類活動都在這一高度,更具有實用價值。 E、一天中最高氣溫通常出現在:午后2時左右;一天中最低氣溫通常出現在:日出前后。 F、人體最感舒適的氣溫約為:220C 第3節大氣的壓強(本節不可死記硬背,所有例子需理解記憶) 1大氣壓強的存在 (1)定義:大氣的壓強簡稱大氣壓,是指大氣向各個方向對處于其中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 單位:帕斯卡(Pa),簡稱帕 具體事例: 用紙片將盛滿水的杯子嚴密該蓋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會流出來, * 滴管中的液體為什么不滴落下來? * 掛鉤為什么會吸在墻上? 原因:都是利用大氣壓強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氣壓強> 內部大氣壓強,導致大氣…(答題模式) 自來水筆吸墨水;吸管吸飲料,吸塵器除塵 原因:利用大氣壓強存在的原理,通過減少局部的壓強,使物質不斷地從氣壓高的地方流向氣壓低的地方; 用吊瓶向靜脈注射藥物是,醫生為什么要在藥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進一個針頭? 原因:藥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氣壓強會變小,壓強太小,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藥液就不能繼續滴出,插進針頭后,可以及時給瓶內補充空氣,使瓶內空氣的壓強大致等于外界壓強,保證藥液持續滴出; 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及大氣壓強是很大的。 2大氣壓強的大小 1標準大氣壓=760毫米水銀柱=76厘米水銀柱=1.01×105帕=10.3米水柱 大氣壓的大小常用空盒氣壓計或水銀氣壓計進行測量 大氣壓的大小跟大氣的密度直接相關,所以,離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氣壓就越小 人體內也有壓強,它抗衡著體外的大氣壓 章節總結資料 3生活用品與大氣壓 A、真空壓縮保存袋 B、吸塵器:利用大氣壓工作的一種清潔工具 原理:靠電動機高速驅動風機葉輪旋轉,使空氣高速排出,致使吸塵器內部產生瞬時真空,和外界大氣壓形成氣壓差,在這一作用下,吸入含灰塵的空氣,經濾塵器過濾,排出清凈的空氣,氣壓差越大,吸塵器能力越強。 4大氣壓對天氣的影響 在同一高度,不同區域的大氣壓不一定相同;在同一高度,同一區域,不同時間的大氣壓不一定相同; 在相同高度上,氣壓高的區域叫高壓區,氣壓低的區域叫低壓區, 高壓區:天氣晴朗,空氣干燥; 低壓區:陰雨天氣,天空多云。 5大氣壓對人體的影響 晴朗天氣,心情舒暢;陰雨天,感到疲倦和心情煩躁(主要由于晴天氣壓高,陰雨天氣壓低) 高山反應 拔火罐原理 飛機在高空飛行時,機艙內必須進行增壓 宇航員在太空行走時必須穿上加壓的宇航服 6大氣壓對液體沸點的影響 A、氣壓增大時,液體沸點升高,B、氣壓減小時,液體沸點降低, 具體事例:*在高山上,普通的鍋難以將飯煮熟, (原因:高山上,氣壓降低,沸點降低) *高壓鍋的使用原理 7流速與壓強的關系 氣體(液體)的壓強會隨流速的增大而減少 具體事例: (1)當火車高速行駛時,人不能離鐵軌太近,為什么? 原因:流速大,壓強小,離鐵軌較遠處大氣壓強大于鐵軌附近大氣壓強,人會被大氣壓向鐵軌處,非常危險。 思考并解釋:(2)兩船平行行駛時,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3)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對者漏斗吹氣,乒乓球不會掉下來; (4)飛機飛行時,其機翼上側的氣流速度比下側快,,所以機翼上側的氣壓比下側小, 第4節風和降水 風 1、風是怎樣形成的 大氣由高氣壓區向低氣壓區作水平運動,就形成了風 2、風的兩個基本要素:風向,風速 章節總結資料 A、風向——風吹來的方向, 常用的風向有八種。 氣象觀測中常用風向標觀測風向 B、風速——單位時間內空氣流動的距離 單位:米/秒、千米/時 風速常用風級表示,有0—12級,氣象觀測中常用風速儀觀測風速。 3、風與人類的關系: A、有利——風是一種資源,可以進行發電,行船、運動等 B、不利——破壞性風會對人類產生危害 降水 1、空氣的濕度:表示空氣中水汽的多少。一般用相對濕度來表示。 (1)相對濕度:表示空氣中水汽的豐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實際容納的水汽產生的水汽壓與飽和水汽壓之比) (2)空氣濕度與溫度的關系:溫度越高,空氣所能含有的水汽越多。所以空氣濕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3)觀測濕度的儀器是:濕度計,最常用的濕度計是:干濕球濕度計,它實質上是兩支特殊的溫度計(一支干球溫度計和一支濕球溫度計)。 (4)用干濕球濕度計測量,然后通過查相對濕度表可以得出相對濕度。 方法: 先讀出干球溫度計的讀數,再讀出濕球溫度計的讀數,然后計算它們的溫度差,最后通過查相對濕度表,即可得出相對濕度 (5)空氣濕度與天氣的關系:濕度越大,空氣中的水汽就越豐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 2、降水 降水的形成條件: A、空氣的相對濕度達到100% B、氣溫降低,空氣容納水汽的能力降低水汽凝結:即云、霧等 C、空氣中有微小的塵埃 D、水珠、冰晶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 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最常見的降水是降雨 降雨量:表示一定時間內降落到地面的水層深度;度量單位----毫米;測量儀器---雨量筒 第5節天氣預報 1、怎樣看天氣預報 (1)“陰”指天空的總云量在8/10以上,“多云”指天空總云量在5/10到7/10, “少云” 指天空的總云量在5/10到3/10,“晴”指天空總云量在3/10 以下 (2)小雨:12小時內降水小于5毫米,中雨:12小時內降水5-15毫米;大雨:12小時內降水大于15毫米。 2、天氣圖 (1)常見的天氣系統: 高壓系統、低壓系統、冷鋒系統、暖鋒系統。 (2)常見的天氣系統與天氣的關系: A、高壓系統:天氣晴好,等壓線中高外低 章節總結資料 B、低壓系統:陰雨天氣,等壓線中低外高。 C、冷、暖鋒面系統:鋒面上天氣變化比較復雜 冷鋒:冷空氣向暖空氣一側移動的鋒, 常帶來降雨,大風、降溫天氣; 暖鋒:暖空氣向冷空氣一側移動的鋒, 常帶來降雨,升溫天氣 第6節氣候和影響氣候的因素 1、氣候 (1)氣候的含義:氣候是指某一地區長時間內的天氣特征,包括天氣的平均狀況和極端狀況。 (2)天氣與氣候: 區別:短時間與長時間; B、聯系:天氣的平均狀況和極端狀況就是氣候 如:長夏無冬、秋高氣爽等。我國大部分地區秋天均為秋高氣爽,但不代表沒有下雨天。 2、影響氣候的因素: (1)緯度位置對氣候的影響 A、緯度位置不同的大地區,接受太陽輻射的量不同,在地球上所處的溫度帶位置也不同。 我國的緯度位置:主要在北溫帶,南部少部分地區在熱帶 例子:我國最南的海南緯度低,氣溫高、長夏無冬;我國最北的漠河緯度高,夏季短,冬季長而寒冷。---------就是緯度位置對氣候的影響 (2)海洋和陸地的性質對氣溫和降水的影響 A、比熱:我們把1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在升高1℃時所吸收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 比熱單位:焦/(千克?℃)讀作:焦每千克攝氏度符號:J/(kg·?℃) 水的比熱:4.2×103焦/(千克?℃)是什么? 表示的含義--1kg水溫度升高1℃時,需要吸收的熱量為4.2×103焦。 比熱表的閱讀: 物質 比熱容c / 焦/(千克?℃) 物質 比熱容c / 焦/(千克?℃) 水 4.2×103 鋁 0.88×103 酒精 2.4×103 干泥土 0.84×103 煤油 2.1×103 鋼、鐵 0.46×103 冰 2.1×103 銅 0.39×103 蓖麻油 1.8×103 汞 0.14×103 砂石 0.92×103 鉛 0.13×103 ⑴水的比熱最大。(由此說明水作冷卻劑、保溫劑的作用) ⑵不同物質的比熱是不同的。所以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質量、升高的溫度、吸放熱的多少無關 ⑶不同狀態的同一種物質的比熱不同,說明比熱與物質狀態有關 同一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沿海地區氣溫變化小,內陸氣溫的變化大 氣溫:冬季陸地降溫快,海洋降溫慢 夏季陸地降升溫快,海洋降升溫慢 原因:海洋和陸地的性質不同 章節總結資料 降水:沿海降水較多,降水的季節分配比較均勻,內陸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季。 原因:距離海洋遠近不同 (3)季風對氣候的影響 定義:在大范圍區域,冬、夏季盛行,風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風 季風產生的根本原因:海洋和陸地的性質不同 風向: 夏季——吹夏季風,風從海洋吹向大陸(夏季陸地氣溫高,氣壓低,海洋氣溫低,氣壓高,風從高氣壓區吹向低氣壓區) 冬季——吹冬季風,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冬季陸地氣溫低,氣壓高,海洋氣溫高,氣壓低,風從高氣壓區吹向低氣壓區) D、性質:我國冬季盛行偏北風,故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風,故溫暖濕潤 E、世界上季風區域很廣,以亞洲季風最盛行。我國是世界上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國家。 (4)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A、氣溫隨著地勢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海拔增高1000米,氣溫會下降約6℃。 B、山地的迎風坡――多雨,?背風坡――少雨 C、我國降水最多的城市:臺灣火燒寮。原因:該市位于臺灣山脈東側的迎風坡上,有豐富的地形雨。 3、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 人類活動與氣候密切相關 有利于改良氣候的人類活動:植樹造林、修建水庫、大面積的農業灌溉等 引起氣候惡化的人類活動:破壞植被,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質、過度放牧。 溫室效應--------指由于一些自然或人為原因,使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斷增加,大氣對地面的保溫增強,使全球的氣溫有變暖的趨勢。人為原因:能源的大量耗費;破壞森林 (3)城市的“熱島”現象------城市上空經常維持一個氣溫高于四周郊區的暖空氣團。 第7節我國的氣候特征和主要氣象災害 1、東部季風氣候 (1)季風氣候區:是指夏季風能夠到達的地區。而降水主要來自濕潤的夏季風 (2)季風氣候區的范圍:我國的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岡底斯山一線以東以南地區 (3)季風氣候的類型:有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 (4)我國季風氣候的主要特點: 冬季:氣溫低,降水少; 夏季:氣溫高,降水充沛 全年降水比較豐富。但南方冬季氣溫明顯高于北方,氣溫年較差小,年降水量更大 (5)季風氣候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有利有弊。 降水充沛,集中夏季,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對農業生產非常有利 章節總結資料 我國季風氣候的大陸性強,降水的年際變化很大,使我國洪澇和旱災頻發 冬季的低溫又常形成寒潮、凍害、暴雪等惡劣天氣 2、我國西部的干旱氣候 (1)干旱和半干旱氣候區:指夏季風不能到達的我國西部地區,一般降水稀少 (2)我國西部干旱氣候特點: 全年降水量稀少,降水集中在夏季,隨季節變化大 冬寒夏熱,氣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大,但日照充沛 (3)干旱氣候的利弊: 氣溫較差大,光照時間長,對農業生產非常有利,如棉花、瓜果的生產。 3、我國的主要氣象災害——寒潮、臺風和洪水 寒潮是大范圍的強烈冷空氣活動,它是由強冷高氣壓活動引起的 危害:帶來劇烈的降溫、霜凍、大風和揚沙天氣。 臺風是一種破壞力很大的災害性天氣。 危害:A、大風;B、暴雨;C、風暴潮, 有利:在干旱的季節,臺風會帶來豐富的降水,有利于緩解旱情。 洪水是我國危害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 自然原因:持續性降水、臺風 人為原因:人類活動,如:破壞植被、森林,圍湖造田,侵占河道,城市的無序發展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