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2張PPT)第17課中國工農紅軍長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學習目標通過“重走長征路”,了解紅軍長征的路線和重大事件所在的地理位置。學習遵義會議的內容,認識其在中國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通過紅軍長征的學習,體會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感悟長征精神的現實意義。七律·長征毛澤東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井岡山瑞金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時間敵我領導人戰略戰術結果第一至四次1930年至1933年10萬4萬20萬3萬30萬3萬50萬7萬毛澤東(前三次)勝利博古李德避敵主力誘敵深入集中優勢各個擊破失敗分散兵力,進攻冒險,防御保守。1933年10月至1934年紅軍的五次反“圍剿”周恩來朱德(第四次)50萬第五次8萬軍隊人數紅軍前四次能粉碎敵人“圍剿”的原因是什么??第五次反“圍剿”的結果怎樣?由于中共臨時中央負責人博古、李德等人在軍事指揮上“左”的錯誤,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戰略轉移。第五次反圍剿中,博古、李德等人不考慮中國的實際情況,提出“御敵于國門之外”的口號,命令紅軍強行進攻,接著是死守廣昌,傷亡慘重。廣昌失陷后,又分兵把守,結果是節節抵御,節節挨打。一年也沒有粉碎敵人的“圍剿”。性質博古(1907--1946)李德(1900--1974)1.紅軍為什么要長征?中央于都瑞金遵義吳起鎮會寧渡過湘江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陜甘寧將臺堡沖破四道封鎖線湘江005瑞金沖破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二、長征的經過2.時間:1934年10月3.開始地點:4.初期路線:中央革命根據地(江西瑞金)8萬多人3萬多人血染十里溪,三年不食湘江魚,河底遍尸體。——摘自陳靖《湘江黔山》“那次仗打完后,江水都成紅色的了,江底到處是戰士的尸體,我們老百姓都說,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故事客棧毛澤東貴州敵人力量薄弱博古、李德湘西敵人已布下口袋陣博古想一想放棄湘西,取道貴州瑞金沖破四道封鎖線遵義會議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86000多人,向紅二、六軍團所在地湘西進軍。經過紅軍拼死沖殺,突破了敵人四道防鎖線,渡過了湘江,但是損失過半,只剩三萬多人。長征的過程遵義會議看視頻,結合課本內容,找出會議的時間,內容和意義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三人軍事指揮小組糾正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選舉了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軍事最高指揮權。時間內容地點5.遵義會議1935年1月(貴州)遵義意義①確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②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黨歷史上的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③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材料四:在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上,會議撤換了“靠鉛筆指揮的戰略家”,推選毛澤東同志擔任領導…尤其是黨的領導成熟了…我們黨能夠而且善于靈活、正確地領導國內戰爭。像毛澤東、朱德等軍事領導人已經成熟起來。(4)材料三描述的是哪次會議?撤換了“靠鉛筆指揮的戰略家”指什么內容?這次會議對中國共產黨有何意義?新中國成立(1949年)中國共產黨誕生(1921年)出現了很多錯誤,如大革命的失敗、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遵義會議(1935年)14年由勝利走向勝利,建立新中國14年轉折點幼稚成熟遵義會議舊址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王稼祥朱德參加遵義會議的主要領導人遵義會議后,在毛澤東的領導下,紅軍取得了哪些軍事勝利?想一想:005中央革命根據地沖破四道封鎖線遵義會議四渡赤水(打亂追繳計劃)巧渡金沙江(跳出敵人包圍圈)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005中央革命根據地沖破四道封鎖線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長征路上翻越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紅軍大多來自氣候炎熱、潮濕的南方亞熱帶地區,好多人以前從未見過大雪山,更不用說爬了。一開始見到雪山,的確非常壯觀。白雪皚皚,一片銀色,雪連天,天連雪,全是雪的世界。可真正爬起來,卻一點也不覺得美了。 進入冰雪世界,雪山刺得人們睜不開眼睛,又沒有路,人們在冰上滑行,摔倒了,要站起來,渾身無力,有的就這樣永遠地躺倒在雪山的懷抱里了。爬雪山紅軍過草地穿的草鞋紅軍過草地苦不苦想想紅軍二萬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輩005沖破四道封鎖線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到達陜北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吳起鎮爬雪山過草地1935年10月,黨中央和紅一方面軍歷經艱辛終于到達陜甘革命根據地吳起鎮,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紅一方面軍到達陜北吳起鎮部分將士留影七律·長征毛澤東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005沖破四道封鎖線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到達陜北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吳起鎮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爬雪山過草地到達陜北的紅一方面軍一部到達陜北的紅二方面軍一部到達陜北的紅四方面軍一部甘肅會寧會師樓長征到達陜北后的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秦邦憲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會寧會寧會師樓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宣告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經過1934、10爬雪山飛奪瀘定橋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中央革命根據地突破湘江渡過烏江遵義會議突破四道封鎖線過草地四渡赤水1935年10月紅軍不怕遠征難陜北吳起鎮會師三大主力紅軍甘肅會師1936年10月中央紅軍陜北吳起鎮會師:1935年10月三大主力甘肅會寧會師:1936年10月列舉紅軍長征途中的兩次會師:材料一:倒下的是一座座豐碑,活著的是一面面旗幟。人數雖少些,但留下的都是中國革命的精華。——毛澤東材料二: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授封的將帥中,中將以上的共254人,其中有222人參加過長征。---《數字看長征》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紅軍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1紅軍長征播下了革命種子,鑄就了長征精神,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2三長征的歷史意義我們紀念長征,最重要的是弘揚長征精神,把革命先烈開創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航天精神和長征精神一脈相承。勇往直前、百折不撓、長征精神將一直激勵著我們大步邁向民族復興。——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吳燕生四、長征精神的內涵紅軍遇到哪些艱難險阻翻雪山過草地飛奪瀘定橋紅軍長征遇到哪些困難和問題?1、惡劣的自然條件,如終年積雪的雪山,一望無際的草地2、敵人的圍追堵截4、內部矛盾斗爭3、缺少糧食給養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原因: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轉折:遵義會議的概況、內容與影響影響: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鑄就了長征精神開始: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據地,八萬多人勝利:甘肅會寧會師的時間、地點、會師部隊課堂小結隨堂演練1.1934年,中央紅軍進行長征的主要原因是()A.將革命形勢推向全國B.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C.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D.北上抗日2.紅軍長征打亂敵人的追剿計劃是在哪一事件后()A.四渡赤水B.渡過烏江C.渡過金沙江D.飛奪瀘定橋BA3.下列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一組()①四渡赤水②遵義會議召開③渡過烏江④強渡大渡河?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D.③②①④4.“群龍得首自騰翔,路線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糾正,天空無限任飛揚。”這首詩是朱德為紀念遵義會議而作。“群龍得首”是指遵義會議確立了誰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A.博古??B.陳獨秀???C.毛澤東??D.鄧小平D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7課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pptx 素材.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