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三課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與文明高度發展——影響深遠的宋元科技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上新知導入英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日本學者宮崎市定“宋代是中國歷史上最具魅力的時代。中國文明在開始時期比西亞落后得多,但是以后這種局面逐漸被扭轉。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亞而居于世界最前列。”宋代是中國“自然科學的黃金時代”。一、火藥新知講解火藥是中國古代煉丹家在煉丹的過程中偶然發明的。新知講解唐朝末年火藥開始應用于軍事火箭飛火火箭和突火槍元代火銃宋元時期火藥被廣泛地應用于戰爭新知講解資料一:在十四世紀初,火藥從阿拉伯人那里傳入歐洲,它使整個作戰方法發生了變化。——恩格斯13世紀,中國的火藥技術傳入阿拉伯地區,阿拉伯人在14世紀初將火器傳到了歐洲。新知講解資料二:沒有中國發明的火藥,歐洲人還得流淌更多的鮮血才能攻破中世紀的封建城堡。火藥和火器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歐洲資產階級戰勝封建貴族,另一方面促進了歐洲采礦業和金屬制造業的發展。──美國學者德克·海德中國發明的火藥和火器傳入歐洲,對歐洲有什么影響?新知講解對歐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戰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變革,火藥武器應用于戰爭,是人類戰爭史上的一個巨大轉折點。中國發明的火藥和火器傳入歐洲,對歐洲有什么影響?新知講解隋唐時期,中國人發明了雕版印刷術并廣泛應用。二、印刷術唐朝印制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新知講解雕版印刷術刻版費工費時,一旦刻錯了不易修改,往往要整版抽掉另刻一版,而且木版易損壞。北宋初年,刻印一部《大藏經》,居然花了12年,共用雕版13萬塊之多。雕版印刷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呢?費工費時,不易修改,不易保存。新知講解北宋時期,平民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北宋泥活字版新知講解資料:工匠首先用膠泥做成印坯,刻上反書的單字,用火燒硬,做成活字模。印刷時,用兩塊四周帶有鐵框的鐵板,先在鐵板上涂上一層黏合劑,排好版后,用火燒烤使之融化,粘住活字;再用另一塊鐵板將字面壓平,就可以刷墨印刷了。印刷完后,將版在火上加熱,取下活字,以備再用。對照雕版印刷術相比,想一想活字印刷術有哪些進步?對照雕版印刷術,想一想活字印刷術有哪些進步?相對于雕版印刷術,活字印刷術省時省力,排版錯誤容易修改,容易保存。新知講解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有哪些影響?既經濟又省時,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活字印刷術后來陸續傳到世界各地。15世紀,歐洲才出現活字印刷,比中國晚約四百多年。新知講解新知講解轉輪排字盤元代,科學家王禎發明了轉輪排字盤。排版時,只要轉動裝有活字的輪盤,就可揀出有用的字,使揀字省時、省力,更加方便。手抄畢昇活字印刷術(北宋)王禎轉輪排字盤(元代)雕版印刷術(隋唐)印刷術發展過程:新知講解中國古人很早就認識到磁石指南的特性。三、指南針戰國:司南戰國時,人們利用天然磁鐵做成指南工具,稱為“司南”。新知講解“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北宋《萍鄉可談》“渺茫天際,天水一色,舟舶往來,唯以指南針為則。晝夜守視唯謹,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趙汝適《諸蕃志》兩則材料分別說明了什么?①北宋時,出現指南針,并開始用于航海事業。②南宋時,指南針廣泛應用于航海事業。新知講解指南針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為后來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創造了條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麥哲倫環球航行新知講解有三種東西曾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和狀態,第一種是在文學方面,第二種是在戰爭方面,第三種是在航海上。由此又產生了無數變化,這種變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教派,沒有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三種機械發明在人類的事業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法蘭西斯·培根印刷術火藥指南針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加上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也是我國成為世界文明古國的重要標志。新知講解宋元時期,人們的服裝原料在悄悄發生著變革。四、棉紡織技術絲綢、麻棉布?①棉花的廣泛種植②棉紡織技術的推廣和進步③絲綢價格昂貴,麻布質地粗糙,而棉布柔軟保暖又結實新知講解元朝時,松江人黃道婆早年流落到海南島,向當地的黎族人民學會了棉紡織的先進技術。回到家鄉松江后,她把技術傳授給那里的鄉親。松江棉紡織業訊速發展起來。新知講解資料:在談到18世紀珍妮紡紗機發明前歐洲工具發展情況時,馬克思說:“能同時紡兩根紗的紡紗能手幾乎像雙頭人一樣罕見。”對比早在13世紀末黃道婆改造而成的棉紡車,你能得出什么結論?木棉紡車黃道婆改造棉紡車技術領先了歐洲大約400多年。試分析宋元時期古代科技高度發達的原因?①宋元時期的社會環境比較安定,有利于科學技術的發展;②宋元時期經濟比較繁榮,為科技的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③繼承了高度發展的隋唐科技文化,為宋元時期的重大發明奠定了基礎,且各民族的交融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科技的發展;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的發揮。課堂小結影響深遠的宋元科技火藥印刷術指南針棉紡織技術課堂練習1.被譽為“水手的助手”的是我國古代哪一重大發明()A.造紙術B.指南針C.印刷術D.火藥B2.宋神宗設置軍器監,生產火藥武器。史書記載:“同日出弩火藥箭七千支,弓火藥箭一萬支,蒺藜炮三千支,皮火炮二萬支。”火藥廣泛用于戰爭是在()A.秦漢時期B.三國時期C.隋唐時期D.宋元時期D3.宋代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幾乎在所有中國傳統科學技術領域都留下了新的紀錄。以下科技成就屬于宋代的是()①發明活字印刷術 ②改進造紙術 ③指南針應用于航海 ④火藥開始用于軍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B課堂練習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4-3-7影響深遠的宋元科技導學案一、學習目標掌握宋元時期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及向世界的傳播;掌握棉紡織技術的進步及棉布的普及。二、課前自主學習(一)火藥1.唐朝末年火藥開始應用于__________;宋元時期火藥被廣泛地應用于__________。2.13世紀,中國的火藥技術傳入__________,_________人在14世紀初將火器傳到了__________。對__________和作戰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推動了__________社會的變革。(二)印刷術1.北宋時期,平民__________發明活字印刷術。2.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大大促進了__________,活字印刷術后來陸續傳到世界各地。__________世紀,歐洲才出現活字印刷,比中國晚約四百多年。3.元代,科學家__________發明了轉輪排字盤。排版時,只要轉動裝有活字的輪盤,就可揀出有用的字,使揀字省時、省力,更加方便。(三)指南針1.戰國時,人們利用天然磁鐵做成指南工具,稱為“__________”。2.北宋時,出現__________,并開始用于航海事業;南宋時,__________廣泛應用于航海事業。3.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上__________,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也是我國成為世界文明古國的重要標志。(四)棉紡織技術1.宋元時期,人們主要的服裝原料絲綢、麻變為__________。2.元朝時,松江人__________早年流落到海南島,向當地的黎族人民學會了棉紡織的先進技術。回到家鄉松江后,她把技術傳授給那里的鄉親。松江棉紡織業訊速發展起來。三、問題探究1.閱讀資料,回答問題:資料一:在十四世紀初,火藥從阿拉伯人那里傳入歐洲,它使整個作戰方法發生了變化。——恩格斯13世紀,中國的火藥技術傳入阿拉伯地區,阿拉伯人在14世紀初將火器傳到了歐洲。資料二:沒有中國發明的火藥,歐洲人還得流淌更多的鮮血才能攻破中世紀的封建城堡。火藥和火器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歐洲資產階級戰勝封建貴族,另一方面促進了歐洲采礦業和金屬制造業的發展。──美國學者德克·海德中國發明的火藥和火器傳入歐洲,對歐洲有什么影響?2.閱讀資料,回答問題:資料:工匠首先用膠泥做成印坯,刻上反書的單字,用火燒硬,做成活字模。印刷時,用兩塊四周帶有鐵框的鐵板,先在鐵板上涂上一層黏合劑,排好版后,用火燒烤使之融化,粘住活字;再用另一塊鐵板將字面壓平,就可以刷墨印刷了。印刷完后,將版在火上加熱,取下活字,以備再用。對照雕版印刷術,想一想活字印刷術有哪些進步?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有哪些影響?3.閱讀資料,回答問題:“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北宋《萍鄉可談》“渺茫天際,天水一色,舟舶往來,唯以指南針為則。晝夜守視唯謹,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趙汝適《諸蕃志》兩則材料分別說明了什么?4.試分析宋元時期古代科技高度發達的原因?課堂檢測(一)選擇題1.“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材料描述的是()A.拓印刻石B.雕版印刷術C.活字印刷術D.雙色套印2.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為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創造了技術條件,對世界文明發展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把它傳入歐洲的是()A.意大利人B.阿拉伯人C.波斯人D.日本人3.海上絲路盛于宋元,使中外經濟文化和科技交流進一步發展。從科技角度看,宋元時期海外貿易興盛的原因有哪些()①指南針應用 ②造船業發達 ③交子在市場上流通 ④政府的鼓勵政策 ⑤國家統一,經濟發展A.③④B.①③C.②③D.①②4.某同學搜集了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等資料進行探究性學習。他探究的主題是()A.唐朝繁榮的文學B.宋代領先世界的科技C.元代發達的對外貿易D.明代先進的航海技術5.宋元時期,中外交通發達,交往頻繁。下列有關宋元時期的中外交通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中外交通發達的前提是宋元時期造船和航海技術有了發展B.中國的創造發明對亞非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時西方的藥物、天文歷法等也傳到中國C.陸路和海路交通的暢通,使中外經濟、文化和科技的交流進一步發展D.可通往日本、高麗等國家和地區,遠至波斯灣及東非海岸二、非選擇題6.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舟師(指海上船只航行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識地理,夜則觀星,晝(白天)則觀日,陰晦(指陰天)則觀指南針。——北宋朱彧《萍洲可談》材料二:渺茫無際,天水一色,舟舶來往,惟以指南針為則。晝夜守視惟謹(謹慎),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趙汝適《諸蕃志》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貿易也超過前代,成為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中國商船的蹤跡,近至朝鮮、日本,遠達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下冊(1)你從材料一、二中分別可以獲得什么信息?(2)指南針傳入歐洲后產生了什么影響?(3)材料一、二與材料三之間有什么內在的聯系?參考答案課前自主學習一、1.軍事戰爭2.阿拉伯地區阿拉伯歐洲歐洲的火器制造歐洲二、1.畢昇2.文化的傳播153.王禎三、1.司南2.指南針指南針3.印刷術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四、1.棉布2.黃道婆問題探究1.對歐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戰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變革,火藥武器應用于戰爭,是人類戰爭史上的一個巨大轉折點。2.(1)相對于雕版印刷術,活字印刷術省時省力,排版錯誤容易修改,容易保存。(2)既經濟又省時,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活字印刷術后來陸續傳到世界各地。15世紀,歐洲才出現活字印刷,比中國晚約四百多年。3.①北宋時,出現指南針,并開始用于航海事業。②南宋時,指南針廣泛應用于航海事業。4.①宋元時期的社會環境比較安定,有利于科學技術的發展;②宋元時期經濟比較繁榮,為科技的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③繼承了高度發展的隋唐科技文化,為宋元時期的重大發明奠定了基礎,且各民族的交融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科技的發展;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的發揮。課堂檢測1.C2.B3.D4.B5.B6.答:(1)北宋時指南針已經用于航海,特別是在陰天時要靠指南針辨別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觀測日月星辰。南宋時則完全靠指南針來定方向。(2)大大促進了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的發展。(3)因果關系,指南針的發明和使用推動了宋代航海事業與海外貿易的發展。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上4-3-7影響深遠的宋元科技教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掌握宋元時期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及向世界的傳播;掌握棉紡織技術的進步及棉布的普及。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宋元科學技術高度發展原因的分析,培養學生全面、系統的思考問題的能力及概括、歸納的能力。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學習宋元時期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成就,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使學生認識到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教學重點】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及向世界的傳播。【教學難點】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世界歷史的影響。【教學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新知導入(資料式導入)展示學者對宋代科技的評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讓我們一起學習宋代的科技發展二、新課學習(一)火藥>>>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火藥是中國古代煉丹家在煉丹的過程中偶然發明的。>>>多媒體課件展示唐朝末年的火藥用途唐朝末年火藥開始應用于軍事>>>多媒體課件展示唐朝末年的火藥用途宋元時期火藥被廣泛地應用于戰爭>>>多媒體課件展示恩格斯對火藥的評價資料一:在十四世紀初,火藥從阿拉伯人那里傳入歐洲,它使整個作戰方法發生了變化。——恩格斯13世紀,中國的火藥技術傳入阿拉伯地區,阿拉伯人在14世紀初將火器傳到了歐洲。資料二:沒有中國發明的火藥,歐洲人還得流淌更多的鮮血才能攻破中世紀的封建城堡。火藥和火器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歐洲資產階級戰勝封建貴族,另一方面促進了歐洲采礦業和金屬制造業的發展。──美國學者德克·海德教師設疑:中國發明的火藥和火器傳入歐洲,對歐洲有什么影響?教師引導學生從資料中找出答案:對歐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戰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變革,火藥武器應用于戰爭,是人類戰爭史上的一個巨大轉折點。(二)印刷術隋唐時期,中國人發明了雕版印刷術并廣泛應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金剛經》局部唐朝印制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雕版印刷術刻版費工費時,一旦刻錯了不易修改,往往要整版抽掉另刻一版,而且木版易損壞。北宋初年,刻印一部《大藏經》,居然花了12年,共用雕版13萬塊之多。思考與討論:雕版印刷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呢?學生:費工費時,不易修改,不易保存。北宋時期,平民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多媒體課件展示畢昇像及北宋泥活字版>>>多媒體課件展示活字印刷術相關資料資料:工匠首先用膠泥做成印坯,刻上反書的單字,用火燒硬,做成活字模。印刷時,用兩塊四周帶有鐵框的鐵板,先在鐵板上涂上一層黏合劑,排好版后,用火燒烤使之融化,粘住活字;再用另一塊鐵板將字面壓平,就可以刷墨印刷了。印刷完后,將版在火上加熱,取下活字,以備再用。小組討論:對照雕版印刷術,想一想活字印刷術有哪些進步?學生:相對于雕版印刷術,活字印刷術省時省力,排版錯誤容易修改,容易保存。教師設疑: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有哪些影響?教師引導學生回答:既經濟又省時,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活字印刷術后來陸續傳到世界各地。15世紀,歐洲才出現活字印刷,比中國晚約四百多年。>>>多媒體課件轉輪排字盤元代,科學家王禎發明了轉輪排字盤。排版時,只要轉動裝有活字的輪盤,就可揀出有用的字,使揀字省時、省力,更加方便。總結印刷術發展過程:(三)指南針中國古人很早就認識到磁石指南的特性。>>>多媒體課件展示戰國:司南戰國時,人們利用天然磁鐵做成指南工具,稱為“司南”。“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北宋《萍鄉可談》“渺茫天際,天水一色,舟舶往來,唯以指南針為則。晝夜守視唯謹,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趙汝適《諸蕃志》教師設疑:兩則材料分別說明了什么?學生1:北宋時,出現指南針,并開始用于航海事業。學生2:南宋時,指南針廣泛應用于航海事業。指南針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為后來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創造了條件。>>>多媒體課件展示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及麥哲倫環球航行>>>多媒體課件展示法蘭西斯·培根對三大發明的評價有三種東西曾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和狀態,第一種是在文學方面,第二種是在戰爭方面,第三種是在航海上。由此又產生了無數變化,這種變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教派,沒有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三種機械發明在人類的事業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法蘭西斯·培根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加上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也是我國成為世界文明古國的重要標志。(四)棉紡織技術宋元時期,人們的服裝原料在悄悄發生著變革。逐漸由絲綢、麻變為棉布引導學生思考原因:①棉花的廣泛種植②棉紡織技術的推廣和進步③絲綢價格昂貴,麻布質地粗糙,而棉布柔軟保暖又結實元朝時,松江人黃道婆早年流落到海南島,向當地的黎族人民學會了棉紡織的先進技術。回到家鄉松江后,她把技術傳授給那里的鄉親。松江棉紡織業訊速發展起來。>>>多媒體課件展示黃道婆石像資料:在談到18世紀珍妮紡紗機發明前歐洲工具發展情況時,馬克思說:“能同時紡兩根紗的紡紗能手幾乎像雙頭人一樣罕見。”討論:對比早在13世紀末黃道婆改造而成的棉紡車,你能得出什么結論?黃道婆改造棉紡車技術領先了歐洲大約400多年。教師設疑:試分析宋元時期古代科技高度發達的原因?學生:①宋元時期的社會環境比較安定,有利于科學技術的發展;②宋元時期經濟比較繁榮,為科技的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③繼承了高度發展的隋唐科技文化,為宋元時期的重大發明奠定了基礎,且各民族的交融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科技的發展;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的發揮。三、課堂小結四、課堂練習1.被譽為“水手的助手”的是我國古代哪一重大發明(B)A.造紙術B.指南針C.印刷術D.火藥2.宋神宗設置軍器監,生產火藥武器。史書記載:“同日出弩火藥箭七千支,弓火藥箭一萬支,蒺藜炮三千支,皮火炮二萬支。”火藥廣泛用于戰爭是在(D)A.秦漢時期B.三國時期C.隋唐時期D.宋元時期3.宋代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幾乎在所有中國傳統科學技術領域都留下了新的紀錄。以下科技成就屬于宋代的是(B)①發明活字印刷術 ②改進造紙術 ③指南針應用于航海 ④火藥開始用于軍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五、作業布置1.背誦本課知識點2.做練習冊【板書設計】影響深遠的宋元科技一、火藥二、印刷術三、指南針四、棉紡織技術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3.7影響深遠的宋元科技 (導學案).doc 4.3.7影響深遠的宋元科技 (教案).doc 4.3.7影響深遠的宋元科技 (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