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第二課時認識電子點餐信息系統涉及的計算機設備信息技術滬教版必修2第二單元信息系統的硬件和軟件項目三分析電子點餐信息系統——認識計算機和移動終端新課引入01了解電子點餐信息系統的工作過程電子點餐信息系統可將顧客的訂單數據在多個部門間傳輸、處理。這些功能的實現離不開各種各樣的計算機和網絡通信設備,如下圖所示。點菜觸屏點菜點菜寶平板點菜手機點菜無線通信設備賬單打印機收銀臺收銀服務器菜品管理計算機廚房打印目前,供顧客點菜的計算機設備主要有觸摸屏計算機、點菜寶、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等。不同的餐飲企業根據網絡情況、經濟承受能力等可選擇不同的計算機設備。點菜寶觸摸屏計算機平板電腦智能手機02分析電子點餐信息系統中的計算機設備點菜寶和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是電子點餐信息系統中的移動終端,用于實現移動點餐。移動終端自帶通信模塊,可通過無線通信設備,在網絡通暢的情況下,幫助顧客實現隨時隨地點菜下單。02分析電子點餐信息系統中的計算機設備廚房區、收銀區也有各種計算機和終端設備,如收銀機、菜品管理計算機、廚房顯示屏或打印機等。收銀臺賬單打印機廚房顯示器移動終端移動終端(MobileTerminal,MT)指可以在移動中使用的計算機設備。通信模塊通信模塊(CommunicationModule)指內置于移動終端等設備中,支持雙向數據傳輸的元件。計算機硬件計算機外觀計算機硬件存儲器運算器控制器輸出設備輸入設備中央處理器是整個計算機運作的核心部件。計算機處理速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央處理器的性能。中央處理器的主要性能指標有以下幾個:01核心數02時鐘頻率03字長04緩存容量1.中央處理器(1)核心數核心數:指中央處理器含有內核的數量。每個內核都包含獨立的控制器、運算器寄存器和高速緩存。中央處理器相當于把多個獨立的處理器封裝在一起。一般來說,同等條件下,核心數越大,CPU性能越好。(2)時鐘頻率時鐘頻率:指中央處理器運算時的工作頻率。它以1秒內發生的同步脈沖數來度量,一個同步脈沖也稱為一個時鐘周期。時鐘頻率的度量單位是赫茲(Hz)、兆赫茲(MHz)、吉赫茲(GHz)。1MHz=1000Hz,1GHz=1000MHz。時鐘頻率越高,中央處理器的運算速度越快。(3)字長字長:指中央處理器同時處理的二進制數位。字長越大表示中央處理器在一定周期內處理的數據越多。例如,64位的中央處理器可同時處理64位的數據,而32位的中央處理器只能同時處理32位的數據。(4)緩存容量緩存容量:中央處理器的運算速度高于內存存取速度,高速緩存則用于緩解中央處理器與內存之間的速度差異。通常高速緩存的容量比內存小很多,但是讀取速度卻比內存快得多。緩存容量越大,中央處理器性能越好。存儲器是計算機存儲數據的部件。計算機中的數據包括原始的輸入數據、經過初步加工的中間數據以及最后處理完成的數據,它們都存放在存儲器中。主要如下:01寄存器02高速緩存03主存儲器(內存)04輔助存儲器(外存)2.存儲器寄存器高速緩存運算器控制器CPU主存儲器輔助存儲器(1)主存儲器主存儲器安裝在計算機內部,通常被制成具有多個內存芯片的內存條,如下圖所示。(1)主存儲器例如,“4GB,DDR4,2400MHz”是某內存條的規格,4GB表示存儲容量:1B=1個字節1KB=1024字節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DDR4表示第四代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2400MHz表示內存所能達到的最高工作頻率。(2)輔助存儲器輔助存儲器用來儲存需要長久保存的大量數據和程序,通常由存儲設備和存儲介質兩部分組成。存儲介質是指磁盤、磁帶、光盤等存數據的物質,存儲設備是指在存儲介質上記錄和讀取數據的機械裝置,如磁盤驅動器、盤驅動器等。有時存儲介質和存儲設備整合在一起,不能分開使用,如硬盤等。(2)輔助存儲器目前,常用的輔助存儲器有磁介質存儲器、光存儲設備和固態存儲器。(2)輔助存儲器例如:“1 TB 7200rpm”是某硬盤的規格,它表示該硬盤具有1TB的存儲容量,以每分鐘7200轉(最大)的速率工作。(2)輔助存儲器固態存儲器主要有優盤、存儲卡和固態硬盤(如下圖),它采用全電路結構,使用可擦除和可重寫的電路來存儲數據,耗電少,持久耐用。CF卡microSD卡SDHC卡SD卡存儲卡優盤(U盤)固態硬盤(3)高速緩存高速緩存是一種存取速度比內存更快的存儲器。中央處理器到內存讀取數據會將一整個區塊的連續數據復制到高速緩存。當中央處理器需要使用這一區塊的數據時,可以直接到高速緩存中讀取,這樣可以減少中央處理器到內存讀取數據或指令的次數,由此提升計算機的處理效能。高速緩存較昂貴,它的容量通常不大。(4)寄存器寄存器是中央處理器內部存放數據的小型存儲區域,主要用于存放參與運算的數據和運算結果等。輸入設備是給計算機輸入信息的設備。它是重要的人機交互接口,負責將輸入的信息(包括數據和指令)轉換成計算機能識別的二進制數,送入存儲器保存。常見設備如下:01鍵盤鼠標02攝像掃描03體感設備04射頻識別3.輸入設備輸出設備是輸出計算機處理結果,將計算機中存儲的數據轉換成外界能接受的表現形式的設備。常見設備如下:01顯示器02打印機03音箱04投影儀3.輸出設備課后作業餐飲行業點餐模式調查(1)走訪當地幾家不同規模的餐飲企業,調查這些餐飲企業采用的點餐模式,采訪餐飲企業管理者,了解他們采取現有點餐模式的原因。(2)對于采用電子點餐信息系統的餐飲企業,詳細記錄各餐飲企業采用的計算機和移動終端。采訪餐飲企業管理者,了解他們對現有電子點餐信息系統的看法,以及選擇現有點餐模式和設備的原因。(3)歸納整理:企業選用不同點餐模式或電子點餐信息系統的主要依據。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單元信息系統的硬件和軟件項目三分析電子點餐信息系統——認識計算機和移動終端第二課時認識電子點餐信息系統涉及的計算機設備?教材分析本節的主要內容是通過電子點餐信息系統講解信息系統硬件的重要組成——計算機設備。首先通過點餐過程介紹了電子點餐信息系統有哪些硬件,然后通過本節的學習,讓學生對信息系統中的硬件會有基本的了解,并且能說出計算機是由哪五大部件組成的。通過計算機的硬件的外觀,認識主機和外圍設備(如顯示器、鍵盤等),實際分為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五個部分,其運算器和控制器合稱中央處理器。?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①通過分析點餐系統,了解信息系統中的硬件基本組成及其作用;②認識計算機設備的五個部分。2.過程與方法:①通過分析點餐系統讓學生認識計算機硬件的組成;②通過信息系統的典型實例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硬件的五大部分的功能。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通過信息系統的典型實例讓學生掌握信息系統中的計算機設備及其作用。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對信息系統中硬件維護的基本認知。?教學重點1.能夠分析計算機的硬件基本組成。2.掌握計算機硬件維護的基本知識。?教學難點計算機硬件維護的基本知識。?教學方法體驗法、講授法、討論法、示例法?教學準備計算機房、投影機。?教學素材計算機硬件小測試交互動畫等。?教學過程一、新課引入老師首先先播放一段視頻,然后讓學生總結點餐系統有哪些硬件?1.了解電子點餐信息系統的工作過程電子點餐信息系統可將顧客的訂單數據在多個部門間傳輸、處理。這些功能的實現離不開各種各樣的計算機和網絡通信設備,如下圖所示。目前,供顧客點菜的計算機設備主要有觸摸屏計算機、點菜寶、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等。不同的餐飲企業根據網絡情況、經濟承受能力等可選擇不同的計算機設備。觸摸屏計算機,也稱觸摸屏一體機,即把計算機主機和觸摸屏整合在一起,如下左圖所示。觸摸屏計算機一般被擺放在餐廳的固定位置。顧客或服務員需要走到觸摸屏計算機前才能點餐。作為臺式計算機,觸摸屏計算機可通過有線聯網方式與服務器相連,這樣點餐訂單就可以有線方式傳輸至后臺服務器。觸摸屏計算機點菜寶點菜寶是餐飲行業專用的設備,可通過按鍵、顯示屏實現菜品的選擇、輸入,如上右圖所示。點菜寶可以無線方式把點餐數據傳輸至服務器的數據庫中,然后由服務器傳送到廚房和收銀臺的終端。點菜寶一般由服務員使用。2.分析電子點餐信息系統中的計算機設備點菜寶和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是電子點餐信息系統中的移動終端,用于實現移動點餐。移動終端自帶通信模塊,可通過無線通信設備,在網絡通暢的情況下,幫助顧客實現隨時隨地點菜下單。廚房區、收銀區也有各種計算機和終端設備,如收銀機、菜品管理計算機、廚房顯示屏或打印機等。根據餐飲企業規模大小,電子點餐信息系統一般都由一臺或多臺服務器來提供各種信息處理功能。移動終端(MobileTerminal,MT)指可以在移動中使用的計算機設備。通信模塊(CommunicationModule)指內置于移動終端等設備中,支持雙向數據傳輸的元件。二、計算機硬件計算機的硬件從外觀上看,包括主機和外圍設備(如顯示器、鍵盤等),實際分為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五個部分,其中運算器和控制器合稱中央處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1.中央處理器中央處理器采用大規模集成電路工藝制成的片(又稱微處理器芯片)。運算器又稱算術邏輯單元(ArithmeticLogicUnit,ALU),是計算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的部件。運算類型包括算術運算(加、減、乘、除等)和邏輯運算(與、或、非等)控制器負責從存儲器中取出指令,并對指令進行譯碼;根據指令的要求,按時間的先后順序向其他部件發出控制信號,保證各部件協調一致地工作。中央處理器是整個計算機運作的核心部件。計算機處理速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央處理器的性能。中央處理器的主要性能指標有以下幾個:(1)核心數:指中央處理器含有內核的數量。每個內核都包含獨立的控制器、運算器寄存器和高速緩存。中央處理器相當于把多個獨立的處理器封裝在一起。一般來說,同等條件下,核心數越大,CPU性能越好。(2)時鐘頻率:指中央處理器運算時的工作頻率。它以1秒內發生的同步脈沖數來度量,一個同步脈沖也稱為一個時鐘周期。時鐘頻率的度量單位是赫茲(Hz)、兆赫茲(MHz)、吉赫茲(GHz)。1MHz=1000Hz,1GHz=1000MHz。時鐘頻率越高,中央處理器的運算速度越快。(3)字長:指中央處理器同時處理的二進制數位。字長越大表示中央處理器在一定周期內處理的數據越多。例如,64位的中央處理器可同時處理64位的數據,而32位的中央處理器只能同時處理32位的數據。(4)緩存容量:中央處理器的運算速度高于內存存取速度,高速緩存則用于緩解中央處理器與內存之間的速度差異。通常高速緩存的容量比內存小很多,但是讀取速度卻比內存快得多。緩存容量越大,中央處理器性能越好。2.存儲器存儲器是計算機存儲數據的部件。計算機中的數據包括原始的輸入數據、經過初步加工的中間數據以及最后處理完成的數據,它們都存放在存儲器中。而指揮計算機運行的各種程序,也存放在存儲器中。按數據保存方式分類,存儲器可以分為只讀存儲器(ReadOnlyMemory,OM)和隨機訪問存儲器(RandomAccessMemory,M)。只讀存儲器是永久性存儲,通常用來存儲計算機的基本信息。而隨機訪問存儲器則用來存儲正在執行中的程序和數據,是臨時存儲隨機訪問存儲器中的數據會隨著應用程序或計算機的關閉而清空。計算機中的存儲器主要有寄存器、高速緩存、主存儲器(內存)、輔助存儲器(外存)等,如下圖所示。(1)主存儲器安裝在計算機內部,通常被制成具有多個內存芯片的內存條,如下圖所示。例如,“4GB,DDR4,2400MHz”是某內存條的規格,4GB表示存儲容量(1B為1個字節,1KB=1024字節,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DDR4表示第四代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2400MHz表示內存所能達到的最高工作頻率。(2)輔助存儲器用來儲存需要長久保存的大量數據和程序,通常由存儲設備和存儲介質兩部分組成。存儲介質是指磁盤、磁帶、光盤等存數據的物質,存儲設備是指在存儲介質上記錄和讀取數據的機械裝置,如磁盤驅動器、盤驅動器等。有時存儲介質和存儲設備整合在一起,不能分開使用,如硬盤等。目前,常用的輔助存儲器有磁介質存儲器、光存儲設備和固態存儲器。磁介質存儲器的典型代表是機械硬盤,通過磁化磁盤面的微粒來存儲數據,如下圖1所示。“1 TB 7200rpm”是某硬盤的規格,它表示該硬盤具有1TB的存儲容量,以每分鐘7200轉(最大)的速率工作。目前常用的移動硬盤也有一些是磁介質存儲器,具有便攜性的特點,可實現計算機之間大容量數據的交換,如圖2所示。機械硬盤移動硬盤光盤驅動器最常見的光存儲設備是光盤驅動器(簡稱“光驅”),它是讀取光盤數據的設備,如下圖所示。常見的光盤驅動器有CD(CompactDisc),DVD(DigitalVersatileDisc)和藍光驅動器。它們依照讀寫功能又分為只讀光驅和可刻光驅。可刻錄光驅可將數據寫光盤,而只讀光驅只能讀取光盤中的數據。固態存儲器主要有優盤、存儲卡和固態硬盤(如下圖),它采用全電路結構,使用可擦除和可重寫的電路來存儲數據,耗電少,持久耐用。其中,存儲卡格式多樣,包括CF卡、SD卡等,已廣泛應用于數碼相機、媒體播放器、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設備。個人計算機和移動終端之間可通過讀卡器實現數據交換。固態存儲器(3)高速緩存是一種存取速度比內存更快的存儲器。中央處理器到內存讀取數據會將一整個區塊的連續數據復制到高速緩存。當中央處理器需要使用這一區塊的數據時,可以直接到高速緩存中讀取,這樣可以減少中央處理器到內存讀取數據或指令的次數,由此提升計算機的處理效能。高速緩存較昂貴,它的容量通常不大。(4)寄存器是中央處理器內部存放數據的小型存儲區域,主要用于存放參與運算的數據和運算結果等。3.輸入設備輸入設備是給計算機輸入信息的設備。它是重要的人機交互接口,負責將輸入的信息(包括數據和指令)轉換成計算機能識別的二進制數,送入存儲器保存。鍵盤和鼠標是最經典的輸入設備。隨著技術的發展,輸入設備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可以把多種數據(數值、字符、圖形、圖像、聲音、手勢、肢體動作等)輸入到計算機中,從而使人機交互方式越來越豐富。常見的輸入設備如下圖所示。4.輸出設備輸出設備是輸出計算機處理結果,將計算機中存儲的數據轉換成外界能接受的表現形式的設備。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將以二進制數存儲的數據轉換成便于人們識別的形式,如數字、字符、圖像、聲音、視頻等。常見的輸出設備有顯示器、觸摸屏、打印機、音箱、繪圖儀、投影儀和3D打印機等。3D打印機是一種使用快速成型技術,以數字模文件為基礎,將塑料或粉末狀金屬等作為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設備,如下圖所示。3D打印技術在未來制造業中將發揮巨大作用。三、課后作業餐飲行業點餐模式調查。(1)走訪當地幾家不同規模的餐飲企業,調查這些餐飲企業采用的點餐模式,采訪餐飲企業管理者,了解他們采取現有點餐模式的原因。(2)對于采用電子點餐信息系統的餐飲企業,詳細記錄各餐飲企業采用的計算機和移動終端。采訪餐飲企業管理者,了解他們對現有電子點餐信息系統的看法,以及選擇現有點餐模式和設備的原因。(3)歸納整理:企業選用不同點餐模式或電子點餐信息系統的主要依據。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項目三第二課時認識電子點餐信息系統涉及的計算機設備.doc 項目三第二課時認識電子點餐信息系統涉及的計算機設備.mp4 項目三第二課時認識電子點餐信息系統涉及的計算機設備.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