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毛筆的選用 教學目標: 了解毛筆的種類,知道不同種類毛筆的特點 會選擇適合自己的毛筆 教學重難點: 會選擇適合自己的毛筆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準備: 不同種類的毛筆 教學過程: 一.了解毛筆不同時期的發展 (1)展示硬毫、軟毫、兼毫三種不同性能的筆 宋以前的書家大多用硬毫筆書寫,到明清,書家寫的字越來越大,筆也有硬毫筆轉為羊毫筆。 (2)筆不同寫的字也有所區別 羊毫較長,宜于制成大筆寫大字。大致上寫行書、草書一般用硬毫筆比較爽利,便于揮灑,易于起倒得勢。 寫楷書、隸書、篆書用軟毫筆,易于滋潤飽滿。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既可以用硬毫筆來寫楷書寫篆書、隸書,也可以用羊毫筆來寫行草。當代草圣林散之先生就用長鋒羊毫筆寫草書,既能寫的剛健挺拔,又能柔韌涵蘊。由于筆鋒長,蓄墨多,蘸一次墨能寫好幾個字,易表現字與字之間連綿不斷的氣勢及墨色濃淡枯濕的變化。又因為長鋒羊毫筆柔軟且長,東漢蔡邕說:“筆軟則奇怪生焉。”故容易產生變化無窮、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但是,羊毫筆柔軟,特別是長鋒羊毫筆,筆按下去后就趴下散開彈不起來,難以掌握。這時候全靠書寫者以運筆的技巧來調節筆鋒,而硬毫筆比較好使,由于它的彈性強度大,筆壓下去再提起來時,筆鋒能回復到原來凝聚的狀態,所以起倒自如,頗為得心應手;但由于筆毫較硬,極富彈性,筆畫又會顯得過于鋒芒畢露而圭角叢生,這是硬毫筆的弊端。總之,用羊毫筆要寫出剛健挺拔的字來,用硬毫筆要寫出平和柔韌的字來,都是很不容易的事。 初學者如何選筆 (一)硬毫筆還是羊毫筆 (1)硬毫筆,運筆無需多少技法比較省事 (2)羊毫筆來練字,開始時難度大一些,必須用提按換鋒的方法才能寫出合格的筆畫來,學會了使用軟毫筆的方法,隨著聯系時間的增加,慢慢就會得心應手、應用自如。 (3)古人經驗 認為初學時不易買很好很昂貴的筆,而主張使用劣筆。 初唐大書家歐陽詢就有“不擇紙筆,皆得如志”的記載,備受同時代的虞世南的稱道。 (4)從經濟角度來說,羊毫筆軟且經久耐用。 初學者還是買一只羊毫筆經濟實惠。 (二)筆的型號 毛筆因型制的不同又分小楷、中楷、大楷,再大就是屏筆、聯筆、斗筆、植筆等。 初學者可以買一支長鋒羊毫筆,筆鋒長度在四五厘米左右,直徑在一厘米左右,這樣的毛筆可以寫七厘米見方的大楷字。 (三)種類推薦 “兼毫”的湖筆。 筆芯硬,易于掌握。 三.好毛筆的特點 好的毛筆,都具有尖、齊、圓、健四個特點,使用起來運轉自如。 尖: 指筆毫聚攏時,末端要尖銳。筆尖則寫字鋒棱易出,較易傳神。作家常以“禿筆”稱自己的筆,但筆不尖則成禿筆,做書神采頓失。選購新筆時,毫毛有膠聚合,很容易分辨。在檢查舊筆時,先將筆潤濕,毫毛聚攏,便可分辨尖禿。 齊: 指筆尖潤開壓平后,毫尖平齊。毫若齊則壓平時長短相等,中無空隙,運筆時“萬毫齊力”。因為需把筆完全潤開,選購時就較難檢查這一點。 圓: 指筆毫圓滿如棗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如毫毛充足則書寫時筆力完足,反之則身瘦,缺乏筆力。筆鋒圓滿,運筆自能圓轉如意。選購時,毫毛有膠聚攏,是不是圓滿,仔細看看就知道了。 健: 即筆腰彈力;將筆毫重壓后提起,隨即恢復原狀。筆有彈力,則能運用自如;一般而言,兔毫、狼毫彈力較羊毫強,書寫進來堅挺峻拔。關于這一點,潤開后將筆重按再提起,鋒直則健。 板書設計: 毛筆的選用 尖、齊、圓、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