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基本信息課題13、呼吸器官是否屬于地方課程或校本課程否學科科學學段中段年級三年級相關領域生命科學領域教材書名:科學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時間:2019年7月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指導思想:在反復體驗中探究《呼吸器官》是人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我們的呼吸》中的第十三課,本單元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實驗能力。本課承接上節課《呼吸和空氣》的內容,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關于呼吸的知識,通過體驗活動引導學生感受、認識人體的呼吸器官,借助呼吸器官模型,了解肺的工作原理,從而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增強趣味性,達到教學目標。理論依據:斯賓塞曾說過:“教育中應該盡量鼓勵個人發展的過程,應該引導兒童自己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現的應該盡量多些”。關于呼吸,學生可以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呼吸,陌生的是由于呼吸的內部過程是無法直接從外部看到,所以學生對這呼吸這個現象還是一知半解,特別是肺的工作原理對學生來說有些抽象,他們難以建構這樣的科學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利用準備的材料動手制作肺模型,學生在動手做這個活動中,感受動手帶來的快樂,提高了動手的能力,體驗小組合作帶來的樂趣。在交流匯報環節中,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制作的模型,了解了肺的工作原理,同時也分享了成功帶來的喜悅。從而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教學背景分析教學內容:《呼吸器官》在《課標》中屬于生命科學領域。《呼吸器官》是人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我們的呼吸》中的第十三課,本單元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本課承接上節課《呼吸與空氣》的內容,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關于呼吸的知識,通過體驗活動引導學生感受、認識人體的呼吸器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強趣味性。學情分析: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學生知道了呼吸對人的作用及重要意義,但呼吸系統包括哪些器官,以及這些器官是怎樣工作的他們并不明白,特別是肺的工作原理對學生來說有些抽象,他們難以建構這樣的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動手制作呼吸器官模型來解釋肺的工作原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建構肺的呼吸過程的概念。教學方式:學生在感受呼吸過程中,觀察身體的變化,通過自制呼吸器官,知道肺的工作原理。教學手段:1、談話交流導入新課,調動學生的前認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一步教學做好鋪墊。2、呼吸器官和呼吸的過程不容易看到,借助拼圖與視頻可以給學生一個比較清晰和直觀的概念,有助于學生的理解。3、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制作要求和注意事項等。4、學生親手制作肺模型,并利用肺模型對肺的呼吸過程做出解釋,從而加深學生對這一過程的理解。5、適時表現好的小組和個人,激發學生的上課表現。教學準備:(一)、教師準備:PPT課件、人體呼吸器官拼圖(二)、學生準備:礦泉水瓶1個、吸管、氣球3個、透明膠帶、橡皮泥1塊、剪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知道人的呼吸器官,了解肺的呼吸過程。2、觀察肺的呼吸過程,動手制作肺的模型。過程與方法:1、認識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等人體呼吸器官。2、自制呼吸器官,知道肺的工作原理。態度情感與價值觀:在小組合作中體驗同學之間合作的快樂。教學重點:認識呼吸器官的名稱,知道人呼吸時氣體在身體流經的途徑是怎樣的。教學難點:探究氣體在肺里是怎樣流動的,自制呼吸器官模型知道肺的工作原理。教學流程示意圖教學過程(表格描述)教學階段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置意圖技術應用時間安排創設情境活動探究一、談話交流,揭示課題師:我們每天都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但有一件事情,我們每時每刻都不能停下來,大家知道是什么事情嗎?師:對,就是我們的呼吸。師:關于呼吸,大家都有哪些了解呢?師:看來同學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師:科學上我們把它們稱為人體的什么呢?師:哪一種才是我們正確的呼吸方式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探密人體的“呼吸器官”教師板書課題。二、自主探究,構建新知活動一:體驗呼吸,感受身體的變化師:我們在呼吸時,身體都有哪些變化呢?師:各小組先討論。教師提示活動要求。師:我們平時很少注意它,接下來讓我們共同體驗一下做個深呼吸,我們把雙手輕輕放在胸前,深吸一口氣,再慢慢的呼出來,感受一下我們身體的變化。師:我們的呼吸器官究竟有哪些呢?師:指導學生看圖了解人體呼吸系統的構成,以及這些器官在人體的位置。師小結:呼吸器官由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組成。一、學生根據經驗回答:“呼吸”。二、學生根據前認知回答問題。預設一:有的同學回答用“鼻子”呼吸。預設二:有的同學回答用“口”呼吸。預設三:有的同學回答用“肺”呼吸。三、大部分學生都能回答正確“器官”。吸氣、呼氣3次,交流感受。預設一:有的同學回答“胸”有變化,預設二:有的同學回答“肚子”有變化,預設三:有的同學回答“肩膀”有變化。用談話的方式導入新課,調動學生的前認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一步的教學做好鋪墊。讓學生感知身體的變化引發新的思考。沿著這一思路,探究認識呼吸器官。PPTPPT5分鐘10分鐘活動探究活動二:觀察思考,認識呼吸的原理師:吸進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是如何在身體里的流經途徑是怎樣的?師:現在老師考考你們,請大家把手中的呼吸器官拼圖,按正確的呼吸方式拼好。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匯報、展示師:下面我們通過一段視頻,讓我們更直觀的來了解,我們是怎樣呼吸的。師小結:空氣由鼻經過咽喉進入氣管再到支氣管最后進入到肺,空氣就是在肺里進行交換,所以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活動三:模擬實驗,探究肺工作原理師:肺并不是主動去呼吸的,需要身體其他部位的配合才能完成呼吸,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小實驗來揭示這一有趣的現象,請看制作要求。教師提示活動要求。教師巡視、指導、提示安全事項。通過視頻介紹呼吸器官的工作原理。教師分發材料,小組合作動手制作一個呼吸器官模型。吸氣時,胸廓擴大,氣流進入肺部。呼氣時,胸廓縮小,氣流離開肺部。學生形成自我認知,對照呼吸器官圖,學生進行修正。學生交流展示,形成統一認識。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呼吸器官的制作,操作呼吸器官模型模擬人的呼吸,觀察肺的變化。學生交流分享呼吸模型的使用方法和肺的工作原理。呼吸器官和呼吸的過程不易看到,借助人體呼吸拼圖和視頻,可以給學生一個比較清晰和直觀的概念,有助于學生的理解。本環節讓學生親手制作呼吸器官模型,并利用呼吸器官模型對肺的呼吸過程做出解釋,進一步加深對肺工作的認知,讓學生直觀地去認識肺的工作過程。PPT展臺20分鐘總結與講評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呼吸器官》同學們的表現都很棒,回答問題都很積極,你們認為肺是如何工作的?你對我們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的呼吸,有什么新的認識嗎?學生匯報本節課所學到的知識。5分鐘板書設計學習效果評價設計評價方式教學過程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1、對小組的評價:紀律、發言、制作速度快,得到小紅花多的小組。2、對個人的評價:聽講、發言、得到的小紅花多的個人。評價量規知識與能力:評價內容評價標準能正確認識人體呼吸器官及功能。優秀良好及格能掌握所學的人體呼吸器官工作的原理和呼吸器官的名稱。能基本說出所學的人體呼吸器官工作原理和人體呼吸器官名稱。能說出所學的三個身體呼吸器官。過程與方法:評價內容評價標準能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積極動腦、動手。優秀良好及格能在實驗的過程中,積極動腦,通過實驗了解肺工作原理。能使用實驗材料完成實驗,符合要求,并得出實驗的結果。能使用實驗材料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實驗,知道實驗的意圖。態度情感與價值觀:評價內容評價標準認真聽講、愿意傾聽、分享他人的信息,樂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優秀良好及格愿意展示自己的實驗操作過程,積極分享活動中的經驗和感受。愿意展示自己的實驗成果,能分享自己的經驗。能在簡單說出自己實驗過程和結果的。設計思路及創新本課承接第一節課,進一步進行的探究活動。開課前,通過和學生的談話交流,調動學生的前認知,什么事情是我們“每天每時每刻都不能停下來”的事情,讓學生意識到呼吸對我們的重要性。“關于呼吸你都有哪些了解呢?”了解學生的前認知,確定教學的起點。通過3次反復體驗式呼吸活動,讓學生感受呼吸時身體的變化,突出人體外部的變化去科學的推測人體內部的呼吸器官,從而進一步學習了解人體呼吸器官及構成。由身體的變化引發下一環節的思考:“吸進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是如何在身體里的流經途徑是怎樣的?”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肺模型,了解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狀態。用呼吸器官模型去驗證推測,達到科學認知的目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為主線,培養學生探究的嚴謹態度和樂于合作的態度。一、經歷探究,歷其行、明其能通過3個活動探究,讓學生深呼吸,用手來體驗,使學生對呼吸的過程有更深層的認識。教材設計讓學生畫出空氣經過了人體內哪些呼吸器官,由于人體大部分呼吸器官都在體內,平時接觸很少,學起來比較抽象,如果沒有經過課前培訓一般很難畫出正確的人體呼吸器官,所以在這里我對教材做了一點點改變,通過拼圖的方式,把人體的呼吸器官拼出來,這也正符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二、動手制作,摹其形、激其趣最后一個活動探究,也是本課的難點,開展制作活動,能夠培養學生在的動手能力,激發科學興趣,強化概念,學生對實驗環節非常興趣,通過親自動手制作呼吸器官,加深了學生對呼吸器官各部分的形態與位置的認識,使學生對呼吸器官的概念進一步在制作中得到具體、形象的認識。創設情境:談話交流、揭示課題活動探究:人體的呼吸器官分享交流:制作肺模型的過程、感受總結與評價活動一:體驗呼吸、感受身體的變化活動二:觀察思考、認識呼吸的原理活動三:模擬實驗、探究呼吸的原理(共9張PPT)關于呼吸,你們都有哪些了解呢?想一想說一說呼吸時我們的身體都有哪些變化?活動探究一:活動要求:1、雙手輕輕放在胸前,先深深吸一口氣,再慢慢的呼出來。2、一吸、一呼算一次,分別進行3次呼吸體驗。3、呼吸時不能用口代替鼻子呼吸。活動探究二:吸進空氣和呼出氣體時經過身體的哪些器官?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呼吸道呼吸系統活動探究三:自制呼吸器官模型材料:礦泉水瓶、吸管、氣球3個、橡皮泥、透明膠帶、剪刀1、使用剪刀時要注意安全。2、拉動橡皮膜時,有什么發現?松開橡皮膜時,又有什么發現?3、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活動要求:結合肺模型說一說肺是怎樣呼吸的吸氣時,胸廓,胸腔內氣壓減小,氣流肺部。呼氣時,胸廓,胸腔內氣壓增大,氣流肺部。擴大進入縮小離開三艮肺的通氣習血Y寓樂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呼吸器官》教學設計.doc 呼吸動畫.mp4 呼吸器官.pptx 生命科學一肺呼吸模型.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