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一、教學目標 1、關注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問題,認同對生物技術安全性問題討論的必要性。 2、舉例說出對轉基因生物安全性問題的不同觀點及論據。 3、形成對待轉基因生物安全性問題的理性、求實的態度。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對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問題多層面、多角度的關注。 (2)、運用生物學知識對不同觀點的依據進行辨析和討論。 2、教學難點 (1)、從關注整個生物圈的和諧、穩定與發展的高度去審視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2)、了解有關轉基因生物安全性問題爭論背后復雜的政治、經濟、宗教和倫理道德問題。 (3)、保證課堂討論、辯論會,以及社會調查的組織工作有序而有效地實施。 三、教學過程 導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等生物技術,利用這些技術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同時也帶給我一些問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和倫理問題。 正文: 一、列舉我們身邊的轉基因生物(學生列舉老師帶領總結) 1、轉基因植物:抗蟲棉,耐儲存的西紅柿,轉基因玉米、大豆,抗病、抗除草劑、抗逆等全新性狀的農作物等。 2、轉基因動物:轉基因牛、豬、雞、鯉魚、鯽魚、老鼠等。 3、轉基因微生物:可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單胞桿菌等。 二、提問:這些轉基因生物給人們解決了那些問題?(學生討論后,小組代表回答) 答:轉基因生物給人么解決了一下問題: 解決糧食短缺問題。 減少農藥使用,減少環境污染。 增加食物營養,提高附加值。 增加食物種類,提升食物品質。 提高生產效率,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三、過渡:轉基因生物雖然給人們解決了些問題,但是人們對轉基因生物的安全還是存在疑慮。 四、對轉基因生物安全性的爭論 引發人們對轉基因生物安全性激烈爭論的原因是: (1)科學發展水平的限制,目前科學家對基因的結構、基因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的調控機制等都了解得相當有限。 (2)轉移的基因雖然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但不少卻是異種生物的基因。 (3)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組的部位往往是隨機的。 爭論的方面是: (1)食物安全 (2)生物安全 (3)環境安全 論壇1:轉基因生物與食物安全(課前學生搜集資料,課堂進行討論。老師總結。) 觀點一:存在安全問題。 依據:①對食物安全監測不全面 ②可能出現滯后效應 ③可能出現新過敏源 ④營養成分可能改變 觀點二:不存在安全問題。 依據:①“實質性等同”只是評價的起點,而不是終點。 ②多環節、嚴謹的安全性評價 ③科學家對社會負責 ④至今未發現轉基因食品影響人體健康的實例 五、課堂練習 1、下列成就來自基因工程技術的是( ) A、番茄――馬鈴薯新物種 B、高產的青霉素菌株 C、將一種植物體細胞內的葉綠體移入另一種植物細胞內 D、能進行生物固氮的酵母菌品種 2、面對轉基因技術的利與弊,正確的做法是( ) A、趨利避害,不能因噎廢食 B、不加區分,全盤接受 C、應停止有關的實驗 D、堅決抵制轉基因生物 3、抗逆轉基因作物的培育與推廣給社會帶來的巨大效益是( ) ①在一定程度上是作物擺脫了土壤和氣候條件的限制 ②減少化學農藥對環境的污染和人畜的危害 ③減少了化肥的制造和使用量,有利于保護環境 ④使得作物在不良環境下更好地生長,提高產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建立有關生物技術安全性和倫理問題的法律、法規,能夠( ) ①規范生物技術研究 ②防止生物技術濫用 ③規范科學家的研究行為 ④對生物技術產生負面影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