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4 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和倫理問題 4.2 關注生物技術的倫理問題 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關注生物技術的倫理問題》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專題四第二節的內容,由克隆人、設計試管嬰兒、基因檢測引發的倫理問題三部分組成。本課時內容是在學習了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胚胎工程三大工程技術的理論知識基礎后,對由克隆人、設計試管嬰兒、基因檢測引發的倫理問題的討論,因此本節課除要讓學生在課外查找、閱讀有關資料展開討論外,課堂上還要通過熱點問題的背景資料的討論,通過具體的實例來讓學生從大量材料中找到生物學的有關知識點。本節課以三個生物技術中的熱點問題(1、克隆人問題。2、設計試管嬰兒問題。3、基因檢測問題。)為教學主線設計課堂教學,圍繞這三項技術出現的倫理問題的討論,讓學生能理解不同觀點的內容和論據,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生物學知識進行辨析的能力,形成客觀的科學的評價觀。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過了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胚胎工程三大工程技術的理論知識基礎,對克隆人、試管嬰兒、基因檢測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再通過閱讀教材上的熱點問題的背景資料和爭論,以小組討論和辯論會的方式對生物技術引發的倫理問題進行討論與爭辯,充分認識到了生物技術安全性和生物技術倫理問題討論的必要性。如果再用同一種方式授課,學生會有一種厭煩感,感覺壓力大,花太多的時間(學生查找資料的手段有限)做同一件事很不值得,感覺生物教師是在上枯燥的政治課。因此本節課要結合一些具體的實際應用來讓學生認同生物技術是一把“雙刃劍”。 三、【教學資源與策略】 資源:相關圖片、多媒體課件 策略:問題探究為主教學模式 教法:利用熱點問題的沖擊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雖然這些問題目前在一定范圍內還存在爭議,但若干年以后,卻是學生在未來的生活中所要面對的。這些問題與他們的切身利益有一定的相關性,讓學生從這一角度認識問題,會讓問題的討論活潑而又嚴肅,會讓每個學生都認真地去思考生物技術帶來的倫理爭論。 學法:本節課在教學方式、態度取向以及對待問題的態度等方面。有關熱點問題的背景資料和爭論焦點的內容,安排學生自己閱讀,可以讓學生在互聯網上查閱和收集更多相關的信息,在課堂上就問題展開充分的討論和辯論,讓學生感受到生物技術的倫理問題已經或正在進入我們的生活,以及這些問題對個人、家庭和社會可能產生的影響。 四、【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 簡述克隆人、試管嬰兒、基因檢測等生物技術在應用中可能和已經帶來的利與弊。 2、能力方面 ①面對來自媒體和他人關于轉基因技術的倫理問題的不同觀點,能夠運用已有的生物學知識進行辨析,初步形成客觀的科學的評價能力。 ②增強社會問題討論的參與意識,形成質疑、求實的科學態度,并能以理性的、積極的態度關注問題的解決——通過科技手段的進步、社會規范的建立等途徑“趨利避害”。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①認同對生物技術倫理問題討論的必要性。 ②通過討論、閱讀、查找資料等活動,關注上述問題可能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影響,形成自身的心理準備和理性的思考。 五、【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通過討論與交流,讓學生既要了解到克隆技術、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術,以及基因檢測技術在人類生活中的積極作用,同時還要關注它們帶來的有關倫理問題。 2.教學難點 在討論問題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原理和語言、嚴謹的邏輯表述自己的觀點,防止隨意的猜測、盲目的疑慮和偏激的態度 六、【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入新課 PPT顯示兩張圖片,提出問題:如果有一天克隆人真的來了,我們該怎么辦? 老師說明:克隆人,就是通過克隆技術得到的人,面對克隆人,大家都表現出了驚喜,但同學們可曾想過他雖然有著和你相同的外表,卻沒有與你相同的思想和思維,一旦他進入你的家庭和社會他又會充當什么樣的角色,有著怎樣的地位,我想這時候你有著更多的是矛盾和煩惱,這只是一項生物技術所引發的人的倫理問題,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看待這方面的問題更加理性。 PPT展示生物工程技術的圖片 老師:課程前的專題當中我們已經學習了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胚胎工程中相關生物技術的基本原理和基本過程,這節課我們關注的是這些技術帶來的倫理問題 老師:倫理是一種自然法則,是有關人類關系(尤其以姻親關系為重心)的自然法則。科學技術解決“能夠干什么”,倫理學解決“應該干什么” 如果這種自然法則被打破,就會帶來一系列的倫理問題,我們來看一些實例 瀏覽圖片 思考回答 ps技術、生物克隆技術等 聯想克隆人來到身邊的情景 回憶選修三前面學過的生物技術 思考什么是倫理 引發了倫理問題的爭論,明確目標 回憶舊知識 理解什么是倫理 ?【熱點問題討論1】 一.克隆人引發的倫理問題 【熱點問題討論2】 二、設計試管嬰兒引發的倫理問題 【熱點問題討論3】 三、基因檢測引發的倫理問題 引導學生思考:克隆人的生產過程及其中所用到技術有哪些?? 提問: 1、你愿意被克隆嗎? 2、關于克隆人存在哪些爭論?你的態度是什么? 3、我國對待克隆人得態度是怎樣的?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 組織學生代表回答 提問:克隆人如果真的來到人間,你認為應該怎樣正確對待他們? 設置問題: 什么時試管嬰兒?與設計試管嬰兒又什么異同? 你支持設計試管嬰兒嗎? 教師歸納 根據要點提出問題: 什么是基因檢測? 什么時基因身份證? 對于基因檢測,你的看法是什么? 前兩個問題,帶著學生在書本中找到答案,最后一個問題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辯論 學生思考并回答 學生閱讀課本94頁—96頁,思考問題。 學生分組討論 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開放性的,言之有理即可。 學生思考,說出自己的看法。 從過程進行比較討論 從概念入手探討理解。 閱讀課本,結合自己的想法總結回答 準備辯論發言稿 任務驅動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角度以及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認識相關理論知識 兩個小組學生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其他小組學生仔細聆聽,審慎質疑 小結 老師:在我們了解了當今生物科技面臨的倫理問題后作為高中生的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些爭論? 首先:對待爭論 仔細聆聽,認真分析,審慎質疑 其次:對待技術與倫理之爭 不回避,不偏激,多學習 再次:對待生命 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心懷大愛 進行小結,其他學生補充 隨堂練習 指導學生進行課堂練習 學生解題,培養應用知識的能力 布置作業 課后要求和任務: 1、復習記憶克隆人引起的爭論及我國的態度 2、完成《校本作業》本節練習 學生完成并按時交作業,并進行資料查詢及分析。 七、【板書設計】 4.2 關注生物技術的倫理問題 一、克隆人引發的倫理問題 1、克隆人的流程 生殖性克隆 2、分類 治療性克隆 二、設計試管嬰兒引發的倫理問題 試管嬰兒 設計試管嬰兒 三、基因檢測引發的倫理問題 1、基因檢測 2、基因“身份證” 八、【教學反思】 面對學生對生物學引發的倫理問題關注度低和盲目猜測,主觀臆斷等現象,我安排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內容和上網查閱相關資料了解相關信息,針對自己了解內容發表自己的看法,理性看待爭議問題。利用身邊實例激發學生的道德意識,可以說通過學生的活動,讓他們自己意識到生物技術正在或者已經走進了我們的生活。有些學生不善于發表自己的看法,但是通過傾聽其他同學的討論和發言依然達到了引起他們思考的目的。本課不足之處在于自己教學水平還有待提高,比如打破教材常規知識安排,給學生提出拓展內容的問題甚至設計調查表請學生進行深入社會進行實踐調查之后再來討論這些熱點問題可能學生會討論的更熱烈也更切實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