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0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培優提高”秋季班講義(十四):物質的比熱【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0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培優提高”秋季班講義(十四):物質的比熱【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一、熱量
定義:物體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叫做熱量,符號Q。
單位:焦耳,簡稱焦,符號J,1kJ=1000J。
熱傳遞:熱可以從高溫物體傳到低溫物體,這種現象叫熱傳遞。
大量實驗表明:溫度不同的兩個物體之間發生熱傳遞時,熱會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高溫物體放熱,溫度降低;低溫物體吸熱,溫度升高。
比熱容
1、定義: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簡稱比熱,符號c 。
2、單位:J/(kg·℃),讀作焦每千克攝氏度。
3、水的比熱:4.2×103J/kg·℃,其意義是:1千克的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時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J。
【溫馨提示】
(1)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性質(特性)。
(2)比熱的大小與它的質量的大小、溫度改變的多少、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的多少都無關。
(3)不同的物質比熱一般不同,同種物質狀態不同比熱可能不同。
三、影響熱量多少的因素
1、質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加熱相同時間(即吸收相同熱量),比較升高溫度的多少。
實驗結論:升高溫度比較快的是沙子,溫度升高比較多的是沙子。
2、質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溫度,比較加熱時間。
實驗結論:升高相同溫度所需要的時間,用得較多時間的是水,吸收熱量較多的是水。
本實驗采用了等效替代法(用加熱時間t替換熱量Q)。
3、熱量計算公式:Q = c m(t - t0)= c m △t(了解,九上涉及到計算) ;
t 0 表示物體加熱前的溫度,t 表示物體加熱后的溫度,△t表示變化的溫度。
【溫馨提示】
①比熱實質上不僅反映了物質吸熱、放熱的本領,也反映物質對冷熱反應的靈敏程度。
②比熱越大,物質吸熱或放熱本領越強;
③比熱越大,物質溫度越不容易改變;
④比熱越小,對冷熱反應越靈敏(如水銀溫度計)。
4、比熱的應用
例1、關于熱量,正確的說法是( )
熱量表示物體熱的程度 B.熱量表示熱能的多少
C.熱量變化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變化 D.熱量表示物體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
例2、甲、乙兩金屬塊的質量相等,甲的比熱比乙大,他們吸收相同的熱量時,溫度的變化情況是( )
A.甲升高的溫度少 B.乙升高的溫度少
C.甲、乙升高的溫度相同 D.無法確定哪個升高的溫度多
例3、甲、乙兩個物體,初溫相同,甲的比熱大,乙的質量小,把它們同時放入同一個冰箱內冷卻,經過一段時間溫度穩定后,( )
A.甲物體放出的熱量多 B.乙物體放出的熱量多
C.甲、乙兩物體放出的熱量一樣多 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
例4、水的比熱比煤油的大。如圖所示,隔著石棉網同時加熱規格相同、分別裝上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試管,至管內液體升溫到40℃,這個過程中( )
A.煤油溫度先升到40℃
B.同一時刻水的溫度比煤油高
C.加熱相同時間,水吸收的熱量多
D.升高相同的溫度,煤油需加熱較長的時間
例5、質量相同的兩個物質由于吸熱而升溫,若它們的比熱之比為1:2,升高的溫度之比為3:2,則它們吸收的熱量之比為( ?)
A.3:1 B.4:3 C.1:3 D.3:4
例6、為了比較水和空氣對牛奶的冷卻效果,某小組的同學進行了如下的探究實驗:將一盒牛奶分別裝入兩個相同的瓶中,甲瓶放在水中,乙瓶放在空氣中,其他條件均相同。實驗時,他們每隔一定時間記錄一次插在甲、乙兩瓶牛奶中的溫度計示數,如表所示:
時間(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甲(℃) 70 60 53 47 42 39 37 35 34 33
乙(℃) 70 65 61 58 55 52 50 48 47 46
(1)甲、乙兩瓶中的牛奶質量應該 ;
(2)本次實驗中,小王發現 的冷卻效果更好;
(3)通過分析,小王又發現,甲瓶中牛奶冷卻快慢前后不一致,是越來越 ;
(4)物理學中,我們用速度來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若小王用“冷卻速度”來表示物體冷卻快慢,則“冷卻速度”可定義為:質量為1千克的物體, 叫做冷卻速度。
1、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溫度高的物體比溫度低的物體含有的熱量多
B.溫度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
C.熱量表示物體間傳遞的內能多少,是一個過程量
D.熱量從熱量多的物體向熱量少的物體傳遞
2、關于比熱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的比熱容跟物體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有關
B.物體的比熱容跟物體的溫度變化量有關
C.物體的質量越大,它的比熱容越大
D.物體的比熱容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與溫度變化、質量大小都沒有關系
3、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質吸收的熱量越多,它的比熱就越大
B.物質的溫度變化越小,它的比熱就越大
C.把一個鐵塊分開,用其中一塊測鐵的比熱,因為質量小了,所以測得的比熱值就大
D.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 1℃吸收的熱量越少,比熱就越小
4、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時,同學們用酒精燈同時開始均勻加熱質量和初溫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裝置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中,加熱相同的時間,末溫低的物質吸熱能力強
B.在本實驗中,物體吸熱多少是由物質的種類決定的
C.實驗中,將沙子和水加熱到相同溫度時,它們吸收的熱量相同
D.實驗中,沙子吸熱升溫較快,說明沙子吸熱能力較強
5、水和干泥土的比熱容之比是5:1,質量之比是1:2,吸收的熱量之比是3:2,則水和干泥土升高的溫度之比是(  )
A.5:3 B.3:5 C.15:4 D.15:1
6、由于水的比熱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熱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區陸地表面的氣溫比海面的氣溫晝夜變化顯著,因此( ?)
A.白天的海風多是從陸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風多是從海面吹向陸地
B.白天的海風多是從海面吹向陸地,夜晚的海風多是從陸地吹向海面
C.白天和夜晚的海風多是從陸地吹向海面
D.白天和夜晚的海風多是從海面吹向陸地
7、今年五一,吳力在父母的協助下,從早上8:00開始每隔半小時分別對株洲市文化園的氣溫和園內人工湖的水溫進行了測量,如圖是他根據記錄的數據繪成溫度t1隨時間t2變化的圖線。據圖可以判斷( ?)
A.實線是水溫圖線,虛線是氣溫圖線,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
B.實線是水溫圖線,虛線是氣溫圖線,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小
C.實線是氣溫圖線,虛線是水溫圖線,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
D.實線是氣溫圖線,虛線是水溫圖線,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小
8、用同樣的加熱器給相同質量的甲、乙兩種液體加熱,它們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可知(  )
A.甲液體的比熱容大
B.乙液體的比熱容大
C.甲、乙兩種液體的比熱容相等
D.無法通過這個圖像判斷哪種液體的比熱容大
9、有四位同學為了研究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做了如下的實驗:在四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樣的加熱器加熱,下表是他們的實驗記錄,根據記錄回答:
比較1、2記錄,得出結論是 。?
(2)比較3、4記錄,得出結論是 。?
(3)比較1、3記錄,得出結論是 。?
(4)綜合上述結論,物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的多少與 、 、 有關。
關于熱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高溫物體含有熱量多 B.高溫物體放出熱量多
C.低溫物體比高溫物體吸收熱量多 D.熱量總是自發地由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
2、已知銅的比熱容小于鋁的比熱容,如果兩者的質量和初溫均相同,它們從外界吸收相同的熱量后,兩者的末溫度( )
A.相同 B.?t鋁 > t銅 C.?t鋁 < t銅 D.無法確定
3、兩個相同的容器分別裝了質量相同的兩種液體,用同一熱源分別加熱,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關系如圖所示.根據圖線可知( )
A.甲液體的比熱容大于乙液體的比熱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溫度,兩種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
C.加熱時間相同,甲液體吸收的熱量大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
D.加熱時間相同,甲液體溫度升高比乙液體溫度升高得多
4、水和煤油吸收的熱量相等,水的比熱是煤油的2倍,水升高的溫度是煤油的3倍,則水和煤油質量之比是(  )
A.3:2 B.2:3 C.1:6 D.6:1
5、水的比熱容比煤油的大。如圖,用規格相同的兩試管分別裝上質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著石棉網同時對兩試管加熱。哪一圖線能反映該實驗情況( ?)
6、生產生活中,我們常利用水的比熱容大這一特征,下列事例中此無關的是( ?)
A.福島核電站受損后灌注海水降溫 B.汽車發動機中用水循環冷卻
C.晚間,在春播秧田里灌水保溫 D.三峽水電站建水壩儲水發電
7、沿海地區晝夜之間的溫差,與同緯度內陸地區晝夜之間的溫差不同,下表列出的是:2020年6月某日同緯度的沿海某城市和內陸某城市的氣溫情況
請判斷甲是 城市(選填“沿海”或“內陸”),你的依據是 。
如圖是探究物質吸熱性質的實驗裝置圖,在兩容器內分別裝入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用兩個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用溫度計測量液體吸收熱量后升高的溫度值。
(1)用兩個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相同時間的目的是:????????????????。
(2)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哪個需要加熱的時間長?答: 。
(3)下表是實驗記錄的數據。請分析實驗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液體名稱 實驗次數 液體質量m/g 液體初溫t1/℃ 液體末溫t2/℃ 升高的溫度
t2-t1/℃ 通電時間
t/min
水 1 100 20 38 18 4
2 100 20 56 36 8
煤油 3 100 20 29 9 1
4 100 20 56 36 4
①比較1、2的實驗數據得出的結論是:質量相同的同種物質,升高不同的溫度,吸收的熱
量???????;
②比較1、4的實驗數據得出的結論是: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升高的溫度???????; (以上兩空選填“相同或不同”)
③比較2、4的實驗數據得出的結論是: 。
(4) ①加熱過程中,用攪棒攪動的目的是 ;水和煤油吸熱的多少是通過
來反映的(選填“溫度計示數”或“加熱時間”)
②關于該實驗的變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采用相同的加熱方法
B.燒杯中分別裝入相同體積的水和煤油
C.使用相同的燒杯
參考答案
例1、D
例2、A
例3、A
【解析】將物體放入冰箱,溫度降低、放出熱量,知道初溫相同,溫度穩定后,它們的末溫也都等于冰箱內空氣的溫度,故溫度變化量相同;但甲的質量和比熱容都比乙大,故根據公式Q放=cm△t可以知道甲物體放出的熱量較多。故選:A。
例4、A
例5、D
例6、(1)相等 (2)水 (3)慢 (4)單位時間內降低的溫度
1、C
2、D
【解析】比熱容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物理學規定,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為該物體的比熱容;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的比熱容,與物體的質量、物體的溫度變化和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均無關;所以,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3、D
4、A
【解析】A.加熱相同的時間,吸收的熱量相等,據Q=cm△t,末溫低的物質比熱容大,吸熱能力強。故A正確。B.實驗中,物體吸熱多少是由加熱時間決定的。故B錯誤。C.將沙子和水加熱到相同溫度時,據Q=cm△t,水吸收的熱量多。故C錯誤。D.實驗中,沙子吸熱升溫較快,說明沙子的比熱容小,吸熱能力弱,故D錯誤。故選:A。
5、B
6、B
7、C
8、A
9、(1)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的多少與質量有關
(2)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溫度變化有關
(3)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物質種類有關
(4)質量,溫度變化,物質種類
1、D
【解析】A.熱量只可以說“吸收”或“放出”,不可以說含有,故A錯誤;BC.根據Q=cm△t可知,物體放出熱量的多少與物體比熱容、質量的大小和溫度的改變量都有關系,故BC錯誤;在自發情況下,熱量總是從高溫物體傳給低溫物體,D選項正確。
2、C
3、A
4、C
5、C
6、D
7、沿海,沿海地區晝夜溫差
8、(1)使水和煤油吸收的熱量相同?(2)水?(3)①不同?②不同?③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時,吸收的熱量不同?(4)①使水和煤油受熱均勻?加熱時間?②B
【解析】(1)實驗中用同樣的加熱器,放出的熱量才相同,物質吸收的熱量才會相同,故用同樣的加熱器的目的是在相同的時間里供給的熱量相同。
(2)由1、4兩組實驗數據可見: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水溫度升高18℃需要的時間和煤油升高36℃需要的時間相同,因此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水需要加熱的時間長,是煤油加熱時間的2倍。
(3)①比較1、2的實驗數據,都是水,質量相同,升高不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是不相同的;
②比較1、4的實驗數據,質量相同,但物質的種類不同,吸收相同的熱量,升高的溫度是不相同的;
③比較2、4的實驗數據,質量相同,但物質的種類不同,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是不相同的。
(4)①加熱時,用玻璃棒不斷的攪拌,可以使水和煤油受熱均勻;相同的酒精燈加熱相同的時間,酒精燈放出的熱量就是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的熱量也是相等的,水和煤油吸熱的多少是通過加熱時間來反映的。
②探究物質吸熱性質的實驗就要采用控制變量法,控制熱源(酒精燈火焰的大小、與燒杯底的距離)、盛裝液體的容器相同和液體質量一定,故A、C選項正確;因為水和煤油的密度是不同的,體積相同時,質量是不同的,故B錯;故選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嘴山市| 河津市| 葵青区| 达日县| 饶阳县| 渭南市| 保康县| 汉阴县| 松潘县| 赞皇县| 浑源县| 九台市| 进贤县| 德庆县| 天水市| 淄博市| 建昌县| 五台县| 宁阳县| 久治县| 阿鲁科尔沁旗| 宜黄县| 西安市| 开鲁县| 遂昌县| 凤山县| 育儿| 玉山县| 余江县| 百色市| 兰西县| 洪洞县| 定兴县| 宾川县| 咸丰县| 宁河县| 调兵山市| 葵青区| 额尔古纳市| 阜新| 五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