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走出中世紀的蒙昧 6.1 人的發現 科學革命 啟蒙運動 但丁 達·芬奇 米開朗基羅 莎士比亞 哥白尼 布魯諾 伽利略 牛頓 伏爾泰 孟德斯鳩 盧梭 意義:14世紀至18世紀末的思想文化和科學革命,使人的精神獲得解放,自由、平等的思想得到進一步傳播。 他的心存放在此,他的思想遍布世界! 6.1.3 啟蒙運動 何為“啟蒙運動”? “啟蒙”( Enlightenment)原意是指給黑暗的地方帶來光明。啟蒙運動含義是啟迪和開導人們的反封建意識,給尚處于黑暗中的人們帶來光明和希望。 探尋啟蒙運動 時間:18世紀 高潮:法國 代表人物: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 旗幟:理性 思想: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揚自由、平等 概況總結: 探尋啟蒙之源 材料1:隨著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到17、18世紀西歐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資產階級力量日益壯大,握有雄厚的經濟力量。 材料2:17—18世紀的法國專制制度達到頂峰。社會成員被分成三個等級,教士和貴族屬于第一、二等級,是統治階級,擁有政治經濟特權;其他人是第三等級,是被統治階級。新興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處于被壓制地位,他們與封建統治和天主教會矛盾日益尖銳。 材料3:在人文主義偉大思想光輝面前,中世紀的幽靈消失了。”因為人文主義者的啟發,開創了一個理性的時代……為西歐社會的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礎。 材料4:16世紀哥白尼的日心說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中世紀宗教神學的理論基礎。 17、18世紀,自然科學又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為啟蒙思想提供了銳利武器。 經濟: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 政治:封建專制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思想: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科技:自然科學發展,提供了銳利的武器。 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和啟蒙運動的關系: 1、文藝復興運動促進了科學革命的到來; 2、文藝復興和科學革命又共同推動了啟蒙運動的開展。 感受理性之光 伏爾泰 孟德斯鳩 盧梭 閱讀課本P37-39,歸納出各個啟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張。 要點1 啟蒙思想家 主要觀點 相同點 伏爾泰 孟德斯鳩 盧梭 【感受啟蒙大師思想—18世紀法國】 1、抨擊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 2、倡導君主立憲制 3、宣揚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權利(天賦人權) 1、反對君主專制制度 2、提出“三權分立”學說 闡述“人民主權”思想,宣揚自由平等 1、以理性方法思考人類社會現象,具有懷疑精神; 2、都批判專制主義、貴族特權和神權; 3、追求政治民主、權利平等和個人自由。 要點2 品味啟蒙之果 影響:啟蒙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撼動了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的精神統治,為即將到來的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 要點3 性質 18世紀,法國出現了一些思想家,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他們高舉理性的旗幟,號召人們運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揚自由、平等。這場聲勢浩大的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歷史上稱之為啟蒙運動。 1778年,伏爾泰和盧梭相繼離開人世 9年后(1787年),美國頒布聯邦憲法,確立了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 他們逝世6年后,康德回答了什么是“啟蒙” 11年后(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路易十六哀嘆:“就是這兩個人把法國(波旁王朝)給毀滅了。” 100多年后,中國的嚴復們開始閱讀啟蒙思想 啟蒙運動 封建專制 文藝復興 科學革命 資本主義 經濟發展 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 法國 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 自由, 民主, 平等,法制 理性主義 18世紀 撼動了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的精神統治,為即將到來的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 性質 頂峰 斗爭矛頭 追求目標 核心 時間 影響 代表人物 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 文藝復興 啟蒙運動 異 時間 背景 興起 高潮 主要 對象 核心 影響 同 根源 性質 影響 比較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 14-16C 資本主義萌芽 17-18C 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 意大利 法國 封建神學 封建專制統治及教權 人文主義 理性主義 把人從封建神學束縛中解放出來 為資產階級奪取政權作了思想準備 資本主義的發展 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 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 伏爾泰 “歐洲的良心” “法蘭西思想之王” 啟蒙運動的巨匠 思想主張: 1、“一個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國王,有無限的權力做好事,卻無力為非作歹。一邊是貴族重臣,一邊是城市代表,與國君共分立法之權。” 2、教皇是“魔鬼一樣的騙子”,是“兩足禽獸”,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氓”。天主教的歷史就是反人類的犯罪史,是人類理性的敵人、歷史前進的障礙、“罪惡的根源”。 3、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 抨擊封建專制制度。 宣揚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權利,倡導天賦人權。 抨擊天主教會,反對宗教愚昧。 《哲學通信》 倡導君主立憲。 孟德斯鳩 《論法的精神》 思想主張: 1、當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個人或同一個機關之手,自由便不復存在了;……如果司法權不同立法權和行政權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制,提出了“三權分立”學說。將立法、行政、司法三個權力分開,分屬于三個不同的機構。國王只有行政權,立法權和司法權分別屬于議會和法院。 孟德斯鳩還強調三權互相制約的重要性,即防止腐敗和極權。 “三權分立”應用示范 3、國家主權來自人民不能分割和轉讓,人民有任命、罷免,與監督行政人員之權,有推翻專制制度的起義之權。 盧梭 《社會契約論》 思想主張: 1、人們應自由訂立社會契約,組成國家。社會中應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會契約就是共同意志的體現,代表所有人的權利和自由。這是至高無上的人民主權,不可侵犯。 2、法律必須由人民來創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人民主權 社會契約論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宣揚自由平等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 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 詳情請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