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描述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 2.說出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結果。 3.說出細胞分裂與細胞生長的關系。 4.關注細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癥等方面的價值。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分裂的視頻,了解細胞分裂的大致過程。 2.通過計算正方體表面積與體積的比值,了解細胞是不能無限生長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能夠進一步關注細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癥等方面的價值。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細胞分裂的過程和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 2.教學難點: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結果。 教學用具:多媒體、電子白板 教學策略: 本節的內容較為抽象,教師應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體會細胞分裂是細胞生活的一種表現,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的需要。通過觀察細胞連續分裂的圖片或動畫,讓學生討論交流,自己思考并描述細胞分裂的大致過程,關注細胞核的變化及核中染色體變化的結果。 教學流程: 學習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入新課 二、探究新知 1.細胞生長 2.細胞為什么不能無限長大? 3.細胞分裂 4.細胞分裂時染色體的變化 5.染色體變化的意義 同學們都知道:一條小魚能長成大魚,一粒種子能長成參天大樹,聰明的你們也在慢慢長大,你知道這描述的是什么樣的自然現象嗎?生物體為什么會由小長大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指導學生自學“細胞生長”內容 引導學生觀察并計算邊長不同的正方體的表面積與體積的比值的變化規律, 播放視頻:動植物細胞分裂的過程, 多媒體展示洋蔥根尖的細胞分裂,指導學生①觀察細胞分裂中染色體的變化最明顯;②自學有關染色體的知識。③引導學生說出細胞、細胞核、染色體及DNA的層次關系。 1、Flash播放細胞有絲分裂中染色體的變化。 2、指導學生仔細觀察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并分組討論以下三個問題將答案寫在紙上: (1)兩個新細胞中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有何關系? (2)新細胞和原細胞中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是否 相同? (3)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數目怎樣變化?其變化有什么意義? 3、教師提問:新細胞和原細胞中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相同有何意義? 認真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同時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學生自學后匯報細胞生長的原因及結果。 通過計算使學生知道:體積越大,相對表面積越小。從而得出細胞不能無限生長。 觀看動植物細胞分裂的視頻,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細胞分裂的大致過程,以及動植物細胞分裂的異同。 學生匯報染色體的有關知識。 學生回答,師生共同評價。 學生認真觀察四人一組討論老師提出的問題,小組長將答案寫在紙上投影展示,評價鼓勵。 學生思考回答,師生評價。 小結:生物體生長的原因 教師提問:請位說出生物體的生長包括哪幾個部分? 學生歸納總結:生物體生長的原因:1、細胞的生長 (細胞體積的增大,) 2、細胞的分裂 (細胞數量的增多) 6.拓展空間 在自然界中還生存著一種“脫韁之馬”——癌細胞。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并思考:正常細胞癌變后有什么特點?怎樣預防癌癥? 師生共同討論、交流,鼓勵學生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更好地為人類自己服務。 學生思考問題并分組討論,作出回答。 三、本節小結(暢談收獲)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談談自己的感受。 學生相互補充,完成課堂小結 四、鞏固練習 多媒體展示習題 學生回答,師生共同評價 板書設計: 第一節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一、生物體的生長 細胞生長:體積增大 細胞分裂:數目增多 二、細胞分裂中染色體的變化 過程:先復制加倍后平均分配 意義:新細胞與原細胞遺傳物質是相同的 - 1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