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人教版《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章第一節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細胞的結構,細胞的生活的基礎上學習的。本節內容主要包括描述細胞的生長和分裂的基本過程;說出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結果;說出細胞分裂與生長的關系。在“科學、技術、社會”的欄目中介紹了有關“癌細胞”的知識。是后面學習動植物結構層次等內容的基礎,本節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剛上初中,他們對細胞分裂的了解還是很淺,沒有深入到細胞分裂過程的水平。因此,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等資源,并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適當的教學策略,使新知識有效地整合進學生原有的知識網絡中。同時,要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提高生物科學素養,以培養學生關注健康,熱愛生命的情操。 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1、描述細胞生長和分裂的基本過程。 2、說出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結果。 3、說出細胞分裂、生長與生物體生長的關系。 能力方面 1.通過對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關系的學習,培養學生認識自然現象的能力。 2.通過多媒體展示圖片、模擬動畫等資料,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關注細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癥等方面的價值。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 教學難點 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結果。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復習檢查 新課的導入 一、細胞的生長 1、細胞生長的過程 2、細胞能否無限制生長 二、細胞的分裂 1、細胞分裂的過程 2、染色體 3、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 課堂小結 1、構成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什么? 2、動植物細胞的結構各是怎樣的? 多媒體展示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生物體在由小長大的過程中,體內的細胞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引導學生閱讀書56頁相關課文。 思考:細胞是怎樣由小長大的? 【合作探究】 多媒體展示不同年齡人體細胞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細胞是否能無限制的長大?為什么? 多媒體展示邊長分別為1cm、2cm和3cm的正方體圖片,引導學生計算不同邊長正方形的表面積與體積比并找出變化規律。 提問:細胞為什么不能無限長大? 多媒體展示細胞分裂的分解圖片,引導學生觀察、討論: 1、細胞分裂的大致過程是什么? 2、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有和不同? 【閱讀分析】 多媒體展示自學提綱: 1、什么叫染色體? 2、染色體是由什么構成的? 補充說明:每一種生物體細胞內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是一定的,而且是成對存在的。比如:人的體細胞都是23對染色體,玉米的體細胞是10對,馬的體細胞是32對。 【合作探究】 多媒體播放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模擬動畫,教師適當解說,引導學生探究染色體變化的規律。 提問:細胞分裂前,雖然染色體數目復制加倍,但分裂后每個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和遺傳物質卻沒有變化,這有何意義? 【拓展延伸】 多媒體展示閱讀提綱: (1)什么叫癌變? (2)正常細胞癌變后具有什么特點? (3)細胞癌變的實質是什么? (4)怎樣預防癌癥? 提問: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 全體學生思考,然后找學生回答。 學生觀察、思考、討論,在老師的指導下說出生物體由小長大。是與細胞的生長、分裂和分化分不開的。 學生閱讀課文,回答問題,明確細胞生長的過程。 學生觀察、小組討論、交流,得出結論:細胞不可能無限制長大。 學生計算不同邊長正方形表面積與體積之比,并發現隨著邊長的增大,表面積與體積比逐漸減小。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在老師的指導下得出結論:隨著細胞的生長,細胞膜面積的增加相對較少,滿足不了細胞吸收營養物質的需要,因此細胞不能無限度長大。 學生觀察、分析、小組討論、交流。明確動植物細胞分裂的過程。 學生閱讀57頁相關課文,討論回答,搞清楚染色體的概念和組成。 觀看動畫,小組討論、交流,說出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規律,并明確細胞分裂后產生的兩個新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和遺傳物質是一樣的;新細胞與原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和遺傳物質是一樣的。 學生思考、討論,在老師的引導下得出結論:由于染色體內有遺傳物質DNA,因此,新細胞與原細胞所含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這樣可以達到真正意義上傳種接代。 學生閱讀課本58頁“科學·技術·社會”,思考并回答問題。 學生說出本課學習了什么 溫故而知新 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通過數學計算得出不同邊長的正方體表面積與體積的比值并找出規律,學會用數學方法解決生物學問題。同時培養學生科學探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觀察圖片并且從圖片資料中提取信息獲得知識的能力 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運用模擬動畫,引導學生觀察,幫助學生分析、理解抽象知識,以突破難點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師生共同討論、交流,使學生認識到細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癥等方面的價值。 鍛煉學生的知識總結能力 板書設計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細胞的生長 二、細胞的分裂 1、細胞分裂的過程: 核裂 質分 膜(壁)形成 2、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 (1)染色體的概念 DNA (2)染色體的組成 蛋白質 (3)染色體的變化 復制 平均分配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以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互相交流、教師引導、歸納總結等教學思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挖掘他們的潛能。通過學科整合、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用多媒體展示圖片、動畫,使抽象的知識直觀化,降低了教學難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自己進行知識構建,引導學生自己去閱讀課文、觀察圖片、動畫等資料,并在閱讀、觀察中提取信息、獲取知識,使學生在成功的喜悅中,不斷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反思 本節課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開始,充分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關于細胞生長和分裂的問題,相對于七年級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能力基礎來說,進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無疑是很困難的。這就需要老師作為幫助者的身份,協助學生學習。在這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字信息、圖片等資料,不斷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閱讀、觀察、分析、小組討論、歸納等探知活動,形成對問題的理解和解釋,以完善知識結構,實現知識的自我構建。為了使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視頻等資料,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還滲透了科學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生探索生命奧秘的興趣。 【教學設計·中學生物】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細胞 姓 名:程聯聯 學 校:閻良區西飛第二中學 聯系方式:13572810631 郵政編碼:71008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