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1浙江中考科學生物地理部分知識點總結 專題08 人類的家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1浙江中考科學生物地理部分知識點總結 專題08 人類的家園

資源簡介

1098550011277600專題08人類的家園
模塊一 地球的形狀和內部結構
1.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地球的赤道半徑是6378千米,兩極方向的半徑(即極半徑)是6357千米,兩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短21千米,僅差0.33%(所以地球儀制成了正球體),平均半徑是6371千米;赤道長約4萬千米。
2.有些什么事例可以證明地球是球體的呢?
(1)月食時的陰影是圓形(注意:日食不能證明地球是球體)。
(2)登高望遠發(fā)現(xiàn)地平圈越來越大。
(3)輪船的遠去和返回。
(4)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
(5)人造衛(wèi)星拍攝的地球的照片。等
地球由外到內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層。地殼最薄,平均厚度17千米;地核最厚,
地殼和上地幔的頂部(軟流層以上部分)共同組成了巖石圈。地核可以分為內地核和外地核。外地核呈液
態(tài)或熔融狀態(tài),內地核呈固態(tài)。

模塊二 地球儀和地圖
1. 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是一個正球體。地球儀上的基本元素:
(1)地軸:地球自轉的旋轉軸,穿過地心;是假想的軸;
(2)兩極: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于兩點,指向北極星附近的一點叫北極;與北極相反的一點叫南極。
(3)經線: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線,也叫子午線。
(4)赤道:在南北兩極中間,與兩極等距,并且與經線垂直的線。
(5)緯線:在地球儀上,與赤道平行、同經線垂直相交的線。赤道是最長的緯線。
2.緯度的劃分:
低緯度
中緯度
高緯度
0° ~30°
30° ~60°
60° ~90°

3.經度和緯度:
經線(經度)
緯線(緯度0)
形狀特征
半圓

位置關系
相交于南北兩極點
相互平行
長短
等長
赤道最長
指示的方向
南北方向
東西方向
最大度數值
180°
90°
0°的確定
本初子午線(經過格林尼治天文臺)
赤道
度數的變化規(guī)律
向西向東各180°
從赤道向兩極遞增至90°
分布規(guī)律
無數條,除0°和180°外,
其余的都有2條
無數條,除0°外,其余度數的緯線有2條
從兩極看的形狀
輻射狀
以極點為圓心的同心圓
劃分半球的界線
20°W、160 °E
赤道(0°緯線)
3. 東半球包括:0°——160°E和0°——20°W;
西半球包括:160°E——180°E和20°W——180°W
4.地圖是以各種圖式符號,將地球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縮小表現(xiàn)在平面紙上的圖形。
5.地圖的類型:政區(qū)圖、旅游圖、平面示意圖等。
6. 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
(1)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形式):線段式、數字式、文字式。
(3)表示方向的三種方法:
指向標定向法:用一個指向北的方向標表示北方。
經緯網定向法:經線表示南北方向,緯線表示東西方向。
一般的表示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7、地圖圖幅大小一樣: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描述的內容越詳細;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描述的內容越簡略。
模塊三 組成地殼的巖石
1、根據巖石成因把巖石分為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三種類型。
2、巖漿巖是由巖漿 噴出地表 或 侵入地殼 冷卻凝固形成的,往往有明顯的礦物晶體顆粒和氣孔,或柱狀結構。
3、沉積巖是 地表碎屑物 一層層堆積、壓實、固化而形成。有明顯的層狀結構和化石 。有些沉積巖內組成的碎屑物比較大,可以看到有明顯的沙礫或礫石。
4、變質巖是地殼中已生成的巖石,在巖漿活動、地殼運動產生的高溫、高壓條件下,原來巖石的成分和結構發(fā)生變化而形成的新巖石。變質巖常有片狀結構。
5、常見巖石分類:
屬于巖漿巖的是花崗巖(侵入巖)、玄武巖(噴出巖);
屬于沉積巖的是石灰?guī)r、砂巖、礫巖、頁巖;
屬于變質巖的是 大理巖(石灰?guī)r變質而來)。
巖石的應用:優(yōu)質的建筑材料如 大理石、花崗巖 ;
良好的工藝品材料 和田玉、青田石 ;
7、巖石在形成過程中形成各種 礦物資產,如鐵礦、銅礦、煤礦、石油、天然氣等 。
模塊四 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
1、地殼變動是地球運動的表現(xiàn)形式,是地球內部巨大能量作用的結果。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內部能量強烈釋放的形式,也是地殼運動的表現(xiàn)形式。
2、火山由火山口、火山錐(不是所有的火山都有火山錐,如冰島很多正在噴發(fā)的火山沒有火山錐)、巖漿通道組成。
3、火山噴發(fā)物由 氣態(tài)(水蒸氣、有毒的二氧化硫)、液態(tài)(熔巖流)、固態(tài)(火山灰、火山塵、火山彈等)組成。 4、按活動情況可分為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
5、地震、火山主要集中分布:
(1)環(huán)太平洋的陸地和周圍海域 (2) 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 。
6.(1)地震是由于地殼里的巖石在地球內力作用下,發(fā)生斷裂和錯位而引起的震動現(xiàn)象。 地震包括震源、震中、震中距。
(2)地震發(fā)生前,一些動物會表現(xiàn)出異常行為(如 馬不進圈、豬不吃食、雞飛狗叫 等)和驚人的自然現(xiàn)象(如 井水噴涌、出現(xiàn)地光、蜜蜂群遷等)。
(3)防震自救的措施。發(fā)生地震時千萬不要慌亂,要冷靜、快速地離開房屋,跑到空曠的地方,或躲到面積較小的房間里或桌子下等。
7.中國古代在研究地震方面曾經作出過突出的貢獻,如東漢時期的 張衡 發(fā)明了 候風地動儀(又叫渾天儀),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
模塊五 泥石流
泥石流(外力作用):指在山區(qū)因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發(fā)的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①山區(qū)(特別是 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匯集,水流的流速較大,沖刷力強;
②山坡或溝谷表層堆積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塊等),容易被水流沖刷;
③有暴雨或持續(xù)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地震過后,坡面上的碎屑物受震動而變松動,容易形成泥石流。在我國西北內陸地區(qū),積雪融化引發(fā)的泥石流也經常發(fā)生。
泥石流的爆發(fā)往往具有突發(fā)性、歷時短的特點,經常與山體滑坡和崩塌相伴發(fā)生,破壞力巨大。
模塊六 地球表面的板塊
兩岸大陸輪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大陸漂移的證據,創(chuàng)立了大陸漂移學說。
2、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的觀點,赫斯和迪茨提出了海底擴張說。人們在“大陸漂移說”和“海底擴張說”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了一種新的全球構造理論——板塊構造學說。
3、全球分為六大板塊,分別是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亞歐板塊它們是被海嶺、海溝和巨大山脈分割而成的。
4、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上,不斷地發(fā)生碰撞和張裂。
5、板塊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脈,板塊的張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如大西洋和東非大裂谷。
6、板塊的碰撞和張裂是引起地殼變動的最主要原因!
7、地球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六大板塊的交界地方.因為板塊之間會發(fā)生碰撞和張裂。
8、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
9、四川汶川大地震是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碰撞造成的。
珠穆朗瑪峰的升高是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碰撞擠壓造成的。(喜馬拉雅山是一個山脈,珠穆朗瑪峰是其主峰,也是世界最高峰)
我國臺灣、日本地震頻繁是因為臺灣、日本在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交界處;
地中海的縮小是因為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相互擠壓。
紅海的擴大是因為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張裂造成的。
模塊七 地形和地形圖
1、外力作用主要是指 風力、流水、冰川、波浪、生物 等對地形的作用。它對地形的影響是緩慢而持久的。外力的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神谷,使地表趨于平坦(內力的作用使地表變得高低起伏,如高山、深海)
2、在降水比較豐富的濕潤地區(qū),流水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最大,如流水的沖刷使土質疏松的黃土高原變得溝壑縱橫;也會使石灰?guī)r溶蝕而形成許多溶洞;河流所攜帶的泥沙會在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沉積而形成三角洲和平原;
3、在降水較少的地區(qū),風的吹蝕會形成風蝕城堡;沙的沉積會形成沙丘
4、在高寒地區(qū),在冰川的移動作用下會形成角峰和冰斗谷;
5、地球表面的形態(tài)是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就全球而言,內力的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居主導地位,而在局部地區(qū),外力作用也可能居于主導地位。
6、五種地形:(1)山地海拔較高,500米以上,坡度較陡,溝谷較深,起伏較大,相對高度超過200米;(2)高原海拔較高,500米以上,起伏不大,邊緣陡峻,頂面平坦寬廣,相對高度小.(3)丘陵海拔較低,200-500米,地表起伏和坡度較緩,相對高度100米以下.(4)平原海拔較低200米以下,地面廣闊平坦,相對高度小;(5)盆地周圍為山脈、高原環(huán)繞,中間相對低平(四周高中間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田县| 那坡县| 长治市| 汉中市| 定陶县| 新闻| 若羌县| 靖远县| 前郭尔| 平度市| 青铜峡市| 上思县| 凤山市| 蒲江县| 清远市| 大余县| 东辽县| 鄂托克前旗| 贡觉县| 沙雅县| 道真| 烟台市| 手机| 阳春市| 类乌齐县| 清水河县| 和静县| 沈阳市| 马山县| 巴里| 双城市| 比如县| 曲沃县| 焦作市| 监利县| 枣庄市| 柏乡县| 岫岩| 望谟县| 青浦区| 香格里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