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83310011696700專題01溶液 模塊一 地球上的水 水的分布:(1)世界水體的構成 ①液態水: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水 ②固態水:極地和高山上的冰川。 ③氣態水:空氣中的水蒸氣。 水的循環: 水循環:自然界的水周而復始運動的過程,包括蒸發,蒸騰,凝結降水,徑流。 水循環的成因:①水的物理性質:所以固態液態和氣態形式出現,使水分在循環的過程中轉移變換成為可能。②太陽輻射和地心引力。 水循環的過程特點: ①海陸間水循環:海洋-陸地-大氣之間的水體運動。 ②海上內循環:海洋-大氣之間的水體運動。從海洋蒸發的水汽,上升凝結后又降落到海洋。 ③陸上內循環:陸地-大氣之間的水體運動,陸地上的水汽上升凝結后降落到地面。 水循環的意義: ①水循環使地球各圈層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對各層之間的能量進行調節。 ②水循環是地球上個水體相互聯系的紐帶。 ③提供世界上的淡水資源,通過水循環海洋不斷的向陸地供應淡水。 水資源的分布: (1)全球水資源分布情況:從全球范圍看,赤道附近的地區和沿海地區水資源往往比較豐富而內陸和沙漠地區水資源則比較匱乏。全球大約60%的地區正經受著缺水的煎熬,甚至在一些水資源豐富的國家,如加拿大,美國等一些城市的供水也越來越困難。 (2)我國水資源分布情況: ①我國的水資源在地區分布上很不均勻,大量淡水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資源只有南方淡水資源的1/4,據統計,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近400個城市缺水,其中一半以上嚴重缺水。 ②我國的水資源在時間分布上也很不均勻,突出表現在夏季豐富,冬季缺欠缺。江河徑流量的年際變化很大,尤其在北方更加明顯。 水與生命:(1)水與生命的關系: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質之一,人體,動植物都需要水,生物體內 缺水到一定程度時生命就會終止。水和生命密不可分,有水的環境才可能有生命。 (2)水在生命活動中的意義: ①水是生命有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重的2/3以上是水,兒童體內的水分更多達到4/5。 ②生物的生命活動也離不開水。 ③對人的生命活動來說,誰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約需2.5升水。 模塊二 水的物理性質 1.水的物理性質:純凈的水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的液體。在101000帕時水的凝固點是0℃,沸點是100℃。4℃時密度最大為1克每立方厘米。水結成冰時體積膨脹,所以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能浮在水面上。 模塊三 水的組成 實驗儀器:水電解器,直流電源。 實驗裝置:如圖 實驗現象:(1)通電后,兩個電極上都有氣泡產生。 (2)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壁b內產生的氣體體積小,與電源負極相連的玻璃管a內產生的氣體 體積大,且玻璃管b與比玻璃管a產生氣體的體積比大約為1:2。 氣體的檢驗:玻璃管b中的氣體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玻璃管a中的氣體被移進火焰時能夠燃燒, 火焰呈淡藍色,如氣體量少可能發出爆鳴聲,證明是氫氣。 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水false氫氣+氧氣 實驗結論:(1)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2)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發生了分解反應,生成了氫氣和氧氣。 水分子的構成: 氫氣和氧氣的性質、用途比較 氧氣 氫氣 物理性質 相似點 通常狀況時無色無味的氣體不易溶于水,收集時都可用排水法。 不同點 比空氣重,收集時用向上排空氣法。 比空氣輕,是最輕的氣體,收集時用向下排空氣法。 化學性質 燃燒 可助燃。 有可燃性。 氧化還原性 氧化性false(M代表金屬,非金屬,如false等) 還原性false(MO代表金屬氧化物,如false等) 兩者聯系:false 用途 供給呼吸,支持燃燒。 充氫氣球,做燃料,冶煉金屬。 氫氣性質和制法: 模塊四 物質在水中的分散 溶液:(1)概念: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我們稱之為溶液。 (2)特征: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濃度和性質都相同。 穩定性:外界條件不變時,溶質溶劑不會分離。 懸濁液和乳濁液:(1)懸濁液:固體小顆粒懸浮于液體里而形成的物質。(不穩定、不均一) (2)乳濁液:小液滴分散到液體里形成的物質。(不穩定、不均一) (3)混合物:由多種物質組成的物質。純凈物:只有一種物質。 乳化:在油脂與水的混合物中加入一些洗潔精,能使油脂的細小的液滴均勻懸浮于水中形成乳濁液的現象。 模塊五 物質的溶解 物質的溶解性:(1)物質溶解的能力:一定條件下物質能夠溶解的數量是有限的。 (2)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 ①不同物質在同一種溶劑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②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③同一種物質在同一種溶劑中的溶解能力與溫度有關。 是否飽和溶液:(1)飽和溶液:在一定的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 (2)不飽和溶液:在一定的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 (3)相互轉化: false (4)濃溶液和稀溶液:①溶有較多溶質的溶液。 ②溶有較少溶質的溶液。 (5)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與溶液的濃和稀沒有必然聯系。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 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對于同種溶質,在一定的溫度下,飽和溶液要比不飽和溶液濃。 溶解度:(1)定義: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為這種溶質在這種溶 劑里的溶解度。單位(g) (2)溶解度的含義:已知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其含義是指該物質在此溫度下在100克溶劑中,達到飽和時所溶解的溶質質量。 (3)溶解度與溶解性的關系: (4)溶解度曲線: 溶液的配制:(1)溶質質量分數:溶質的質量和溶液的質量之比。 (2)結晶水合物溶于水,其溶質是不含結晶水的化合物。 (3)溶液的稀釋、濃縮:①稀釋: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 false false ②濃縮: A增加溶質false B蒸發溶劑false C兩者混合false 模塊六 物質的分離 物質的結晶: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質以晶體的形式析出的過程。 常用分離方法:(1)蒸發結晶:適用與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比較小的固體物質。 (2)降溫結晶:又叫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法。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比較大的固體物質。 (3)其他幾種常用的分離方法:1、沉淀法(明礬的凈水作用,活性炭的凈水作用。) 2、過濾:適用范圍:分離固體與液體混合物的操作。 蒸餾:給液體加熱使它變為蒸汽再使蒸汽冷卻,凝成液體的方法。 ①蒸餾燒瓶內液體體積不超過其容積的2/3。 ②加熱前應在蒸餾燒瓶中加入幾粒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體暴沸。 ③加熱蒸餾燒瓶時必須墊石棉網。 結晶水合物:(1)結晶水:有些晶體從水溶液中結晶析出時,往往要結合一定量的水。這部分存在于吸出晶體 中的水叫結晶水。 (2)結晶水合物:含有結晶水的晶體。如藍色硫酸銅晶體,也叫無水硫酸銅,膽礬或藍礬。 (3)性質:風化:結晶水合物在干燥的空氣里失去部分或全部結晶水的現象。 潮解:某些晶體在空氣里會逐漸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變潮濕直到它的表面上溶解而成為飽和溶液 甚至稀溶液的現象。 模塊七 水的凈化和保護 自來水的生產流程 凈化水的常用方法:吸附,沉淀,過濾,蒸餾。 硬水和軟水:①區分方法:取樣加入肥皂水,攪動后則不易起浮渣,有較多泡沫的水是軟水,反之硬水。將硬 水軟化軟化的方法加熱煮沸或蒸餾。 水資源的利用和開發:地球上可供我們直接利用的水不多。人類利用較多的是河水、淡水湖泊和埋藏比較淺的地下淡水。解決我國華北、西北地區缺水問題的措施:一、節約用水避免浪費污染;二、改變水循環路徑,進行跨流域調水,如南水北調。 水污染的原因:(1)工業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的任意排放。工業污染。 (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染。 (3)農業生產中農藥化肥的任意使用。農業污染。 水資源的保護:(1)節約水資源:提高水的利用率,使用新技術改革工藝和習慣。減少大量工農業和生活用水。 (2)防止水體污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