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散文詩 兼有詩與散文特點的一種現代抒情文學體裁。它融合了詩的表現性和散文 ( http: / / baike. / view / 1136.htm" \t "_blank )描寫性的某些特點。從本質上看﹐它屬于詩﹐有詩的情緒和幻想﹐給讀者美和想象﹐但內容上保留了有詩意的散文性細節﹔從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觀﹐不像詩歌那樣分行和押韻﹐但不乏內在的音樂美和節奏感。散文詩一般表現作者基于社會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觸﹐注意描寫客觀生活觸發下思想情感的波動和片斷。這些特點﹐決定了它題材上的豐富性﹐也決定了它的形式短小靈活。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8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15張PPT)第24課(1) 金色花21世紀教育網新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系列精品教學課件泰戈爾:印度文學家、詩人、社會活動家。在二十世紀20-40年代對中國文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代表作:詩集《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吉檀伽利》。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獲得此項榮譽的第一位東方作家,印度人虔敬地把他奉作“詩祖”。詩歌特點:他的詩,風格秀麗、感情醇厚、意象生動、韻律優美、文字雋永。用心聆聽1.聽字音2.聽節奏3.聽感情想想:作者是在寫金色花嗎?初讀——感知內容讀清字音 讀準節奏 讀出感情比比速度:孩子變成金色花后,玩鬧、和媽媽嬉戲,字里行間你看到了哪些美好的畫面.我變作金色花,長在樹上,跳舞嬉戲我隱身匿笑,暗享溫馨的母愛母親做禱告時,開放花瓣散發香氣。母親讀書時,將影子投在書頁上。母親去牛棚時,和她開玩笑,恢復原形。閱讀建議:......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調皮、快樂)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卻一聲兒不響。(母親焦急,我調皮)“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愛憐,責備)我不告訴你,媽媽。”……(調皮、撒嬌)再讀——品味感情1.我想,這是一個 的孩子,因為……2.我讀出了一個 的媽媽,你看(聽)……智慧碰撞三讀——思索腦筋動起來,看看誰厲害!! 偉大的母愛 《中國青年報》1999年10月27日刊登過《古老而永恒的豐碑》,文中寫到在貴州發生的纜車事故中,纜車以瘋狂的速度墜落,在撞擊地面的一瞬間,潘天淇、賀艷文夫婦同時舉起兩歲半的兒子潘子浩,結果夫妻雙雙遇難,而兒子卻安然無恙。當年唐山大地震,人們在清理廢墟時,發現一位母親割破自己的血管用熱血哺育懷抱中的嬰兒。 平凡的母愛 母愛如涓涓細流時刻滋潤著我們的心田:上學時的一再叮囑;回家后的飯菜飄香;滿是陽光味道的干凈的衣服;晚上悄悄為你摁好的被角;甚至是一句責備,一頓鞭打……我手寫我心假如我變成了……懂你你靜靜的離去 一步一步孤獨的背影 多想伴著你,告訴你我其實多么的愛你 花靜靜的綻放 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 多想告訴你,其實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跡 一年一年,風霜遮蓋了笑臉 你寂寞的心有誰還能夠體會 是不是春花秋月無情 春去秋來,你的愛已無聲 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 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 多想靠近你 告訴你我其實一直都懂你 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 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多想靠近你 依偎在你溫暖寂寞的懷里 花靜靜的綻放 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 多想靠近你 告訴你我其實一直都懂你 一年一年,風霜遮蓋了笑臉 你寂寞的心有誰還能夠體會 是不是春花秋月無情 春去秋來,你的愛已無聲 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 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多想靠近你 告訴你我其實一直都懂你 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 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 多想靠近你 依偎在你溫暖寂寞的懷里 多想告訴你,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用心快樂地去做:1.把寫好的文字念給媽媽聽,然后悄悄為媽媽做一件事情。2. 閱讀《新月集》。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2009—2010上網優質課堂教學設計(模板)所在學校:……學校學科 初中數學 版本冊數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任課教師 ……課目名稱 《金色花》 共 1 課時教學目標 1.品味精美語言,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親情。2.聯系生活,體會母愛,用心回報。3.練習寫作。教材分析 本課是七上四單元一篇散文詩。文章簡單易懂,幾乎沒有難點。主要通過朗讀體會散文詩的特點,較為深刻的體會母愛,及能用心回報。學生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已經經過半學期的初中生活,較能對文章進行初步的感知和賞析。教學重點 教學內容 措施 媒體、資源應用策略對語言的品味 朗讀和練筆 課件、卡片教學難點 教學內容 措施 媒體、資源應用策略對文章情感深層次的理解 循序漸進,以問導學 課件教學過程一、預習回饋,導入文章。二、以讀導線,品味文章。聽讀課文,初步了解。(聽字音,聽節奏,聽感情)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讀清字音,讀準節奏,讀出感情)比比速度:孩子變成金色花后,玩鬧、和媽媽嬉戲,字里行間你看到了哪些美好的畫面.明確:我變作金色花,長在樹上,跳舞嬉戲 我隱身匿笑,暗享溫馨的母愛 母親做禱告時,開放花瓣散發香氣 母親讀書時,將影子投在書頁上。 母親去牛棚時,和她開玩笑,恢復原形。 學生自主朗讀片段,教師提出閱讀建議。閱讀指導:A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調皮快樂)B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卻一聲兒不響。(母親的焦急,我的“調皮”)。 C“我不告訴你,媽媽。”(調皮、撒嬌)D“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愛憐、責備)再讀課文,品味感情。智慧碰撞:我想,這是一個 的孩子,因為 。 我讀出了一個 的媽媽,你看(聽) 4.三讀課文,提出問題。 學生朗讀,自主提出疑問。(腦筋動起來,看看誰厲害!) 課堂預設問題:問:“我”為什么要變成一朵金色花?明確:與母親嬉戲,為媽媽做事。 問:這首散文詩表達了什么感情?明確:表現了家庭的天倫之愛,表現了人性的美好與圣潔。問:作者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話呢?明確:金色花是印度圣樹上的花,是受到人們尊敬的,泰戈爾把兒童想像成最美麗的圣樹上的花朵可能和他們的信仰有關。是為了贊美孩子的可愛,還可以象征母親喜愛孩子、孩子回報母愛的心愿。同時金色花是印度圣樹上開著的花,詩人吟詠此花,本來就含有對神的虔敬,創造了一種宗教氛圍,宣揚的是富有宗教意義的愛——最高尚、最純潔的愛。問:孩子為什么想變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讓媽媽知道?明確:看孩子為媽媽做了什么,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愿,孩子總想為媽媽做點事,變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著媽媽工作,可以讓媽媽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媽媽讀書讀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愛的奉獻是無私的,對母愛的回報也應該是無私的,他不圖媽媽夸獎,但求媽媽生活得更加溫馨,所以他只是撒嬌,就是瞞著媽媽。問:為什么媽媽見了面,說“你這壞孩子”?明確:上文說,媽媽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見,不見了孩子,媽媽多么著急,這種惶急的心情肯定與時俱增,一旦見了,又驚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三、小結文章,美點尋蹤。 教師小結:《金色花》借助豐富的想像,把兒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麗的圣樹上的花朵,按時間順序敘寫了一天時間里孩子與媽媽的三次嬉戲,在親昵、親熱的氛圍中,讀者感受到的是純真的母子之愛。母愛我們從不陌生,讓我們再來感受: 展示相關資料。四、真情流露,手寫我心。(音樂背景:《懂你》5分鐘)同學們,一開始,我們就已經很想為媽媽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了,那么現在給你一個機會,給你一次可以變化的機會,你會為媽媽做什么呢:以“假如我變成了……”為題寫一段話:(用筆寫我心)展示,小結。板書設計 金色花讀——品——疑——練課后教學反思 讓學生通過反復讀,體會散文詩的特點,感悟母愛,懂得珍惜,懂得回報。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3 頁 (共 3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金色花》教學設計……學校 ……教學目的:1. 品味精美語言,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親情。2. 聯系生活,體會母愛,用心回報。3. 練習寫作。教學重點:1. 對語言的品味。2. 朗讀的訓練。教學難點:模仿寫作 課前準備:收集相關資料。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內容:一、創設情景,導入文章1. 背景音樂,展示相關母子圖片。2. 文字展現母愛偉大。二、以讀導線,品味文章。1. 聽讀課文,學習朗讀。(投影朗讀方法)2. 初讀課文,思考問題。散文詩描繪了——與——。你從字里行間看到一個——的 孩子和 ——的一個母親呢 。孩子:天真可愛、活潑淘氣、 孝順機靈、天生善良。母親:關愛孩子、沉靜安詳、善良慈愛、有信仰的虔誠的媽媽。(善良是母子兩人性格表現的主旋律,)3. 二讀課文,品味語言。問:文中哪些句子讓你看到了一個天可愛、調皮、孝順的孩子?(“我”變成金色花后和媽媽三次嬉戲,概括出來)第一次嬉戲:在母親禱告時,“我” 悄悄為母親散發香氣;第二將嬉戲:在母親讀《羅摩衍那》時,“我”將影子投在母親所讀的書頁上,因為陽光太刺眼,這樣可以保護母親的視力。第三次嬉戲:在母親拿了燈去牛棚時,“我”突然跳到母親跟前,恢復原形。哪些句子讓你明白媽媽是一個愛孩子、沉靜安詳、善良慈愛又有信仰的媽媽的?(找句子,用心朗讀)閱讀指導:A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要讀出孩子的調皮,想象和快樂。B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要讀出母親的焦急惦念。C“我不告訴你,媽媽。”要讀出孩子的淘氣、機靈、撒嬌、調皮和對母親的愛戀。D“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要讀出母親的嗔怪、擔憂、焦慮和欣喜4.三讀課文,品深意。問:“我”為什么要變成一朵金色花?明確:與母親嬉戲,為媽媽做事。問:這首散文詩表達了什么感情?明確:表現了家庭的天倫之愛,表現了人性的美好與圣潔。(詩歌感情基調:舒緩、溫馨、深情,帶著兒童特有的調皮)問:作者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話呢?明確:金色花是印度圣樹上的花,是受到人們尊敬的,泰戈爾把兒童想像成最美麗的圣樹上的花朵可能和他們的信仰有關。是為了贊美孩子的可愛,還可以象征母親喜愛孩子、孩子回報母愛的心愿。同時金色花是印度圣樹上開著的花,詩人吟詠此花,本來就含有對神的虔敬,創造了一種宗教氛圍,宣揚的是富有宗教意義的愛——最高尚、最純潔的愛。問:孩子為什么想變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讓媽媽知道?明確:看孩子為媽媽做了什么,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愿,孩子總想為媽媽做點事,變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著媽媽工作,可以讓媽媽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媽媽讀書讀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愛的奉獻是無私的,對母愛的回報也應該是無私的,他不圖媽媽夸獎,但求媽媽生活得更加溫馨,所以他只是撒嬌,就是瞞著媽媽。問:為什么媽媽見了面,說“你這壞孩子”?明確:上文說,媽媽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見,不見了孩子,媽媽多么著急,這種惶急的心情肯定與時俱增,一旦見了,又驚又喜,自然嗔怪孩子。教師小結:《金色花》借助豐富的想像,把兒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麗的圣樹上的花朵,按時間順序敘寫了一天時間里孩子與媽媽的三次嬉戲,在親昵、親熱的氛圍中,讀者感受到的是純真的母子之愛。三、真情流露,手寫我心。同學們,媽媽是世界上唯一共同的語言。而母愛如涓涓細流時刻滋潤著我們的心田:上學時的一再囑咐;回家后的飯菜飄香;滿是陽光味道干凈衣服,甚至是一句責備,一頓鞭打……你們對自己的媽媽關注多少?泰戈爾筆下的孩子愿意變成一朵金色花來回報媽媽的愛,如果給你一次變化的機會,你想變成什么來回報媽媽?以“假如我變成了……”為題寫一段話:(用筆寫我心)四、學生作結:金色花讓我明白了——,我想——。教師作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3 頁 (共 3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金色花》上課課件.ppt 《金色花》教學設計.doc 《金色花》表格式教學設計.doc 《金色花》視頻課堂教學實錄(說課+上課+評課).wmv 散文詩的概念.doc 滿文軍-懂你.mp3 班得瑞 迷霧森林 - 清晨.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