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學年第一學期第三次獨立作業檢測九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試題卷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選擇題(50分)21.(1)(4分)(2)(2分)(3)(4分)22.(1)(3分)(2)(4分)(3)(3分)23.(1)(4分)(2)(2分)(3)(4分)24.(1)(4分)(2)(6分)25.(1)(2分)(2)(2分)(3)(4分)(4)(2分)2020學年第一學期第三次獨立作業檢測九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試題卷一、單項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1.下列舉措有助于緩解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是()①促進區域協調發展②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③堅持同步富裕原則④降低人們的生活需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全面深化改革走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智力”支撐。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必須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這是因為()①教育是我國各項工作的中心②教育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徑③教育質量和教育公平穩步推進④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某校團委會要出一期關于“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黑板報,其中一個版塊是展現新中國70年的文化建設成就。下列能作為這一板塊內容的有()A.法治體系日益完善B.思想道德建設成果顯著C.民生福祉持續改善D.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4.2019年10月,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廣受關注的孫小果故意傷害、尋釁滋事案進行公開審理,有利提升了司法公信力。這體現了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推進()A.科學立法B.嚴格執法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5.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政治發展、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民生改善、文教進步,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這得益于()①嚴格按照憲法和澳門基本法辦事②堅定不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③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④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我國開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展示活動,是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①是偉大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②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③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④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物質基礎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②③7.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運。下表大興機場建設情況與新發展理念相匹配的是()序號北京大興機場建設情況新發展理念①機場定位為大型國際航空樞紐協調②采用智能旅客安檢系統,刷臉登機創新③“五縱二橫”交通樞紐,方便旅客快捷出行共享④全球首個實現場內通用車輛100%新能源的機場開放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以下是樂樂梳理的關于“核心”類的相關知識點。其中正確的是()①我國時代精神核心——改革開放②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健全法律體系③中華民族精神核心——愛國主義④依法行政的核心——規范政府的行政權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大學生張有琴騎車外出時,不慎刮擦到一輛停放的豪車,便在原地等候車主協商賠償事宜。車主來了后,得知張有琴等了他一個多小時,當即表示不讓他賠償。大學生的做法體現出的美德是()A.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B.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C.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倫理規范D.誠信守法、見利思義的高尚情操10.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落實對特殊貧困人口的保障措施,抓實抓細各項工作,確保脫貧有實效、可持續,經得起歷史的檢驗。精準扶貧體現出()①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已經基本實現②我國堅持以精準扶貧攻堅戰為中心③我國堅持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④黨和政府努力使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11.歷史事件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下列對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表述正確的是()①日本偷襲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②德國突襲蘇聯——二戰達到最大規模③國共兩黨首次合作——北伐的勝利進軍④九?一八事變——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除軍閥,兄弟聯手為統一;恨獨裁,武裝反抗在八一;抗外侮,捐棄前嫌共對敵”這謠中提及的重大史實有()①北伐戰爭②南昌起義③抗日戰爭④重慶談判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3.對下面年代尺解讀最全面、最準確的是()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的過程B.人民解放戰爭的過程C.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過程D.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的過程14.今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有人認為:“五四精神是一種不屈抗爭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一種團結戰斗的精神。”下列能夠說明這些結論的有()①反對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②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等口號③學生、工人、商人廣泛地參與這場運動④中共領導了這場愛國運動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5.某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后,希特勒感到欣喜了,丘吉爾感覺解脫了,蔣介石感覺放松了。此處“某重大歷史事件”應該是()A.德國突襲波蘭B.日本偷襲珍珠港C.斯大林格勒保衛戰D.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成立16.胡適回憶說:“民(國)十五六年之間,全國大多數的人心傾向國民黨,……”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發生了()A.國民黨一大召開B.武昌起義爆發C.新中國成立D.國民革命運動17.標語是濃縮的歷史,下列標語按其反映事件的發展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②打倒一切,全面內戰③打倒列強,除軍閥④抗美援朝,保家衛國A.③①④②B.①②③④C.③①②④D.④①③②18.從土地改革到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推行家庭農場,建國以來中國不同時期采取的發展政策的共同點是()A.都發生在我國改革開放新時期B.都使中國社會性質發生改變C.都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D.所有制性質都是公有的19.費正清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提到:“從經濟增長的角度來衡量,第一個五年計劃是一個令人吃驚的成功。一五計劃的特征是明顯的加速度。”這一“加速度”的出現主要得益于()①中國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②土地改革的完成③三大改造完成④人民的建設熱情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務實合作凝聚共識,中印雙方均強調“共同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這是因為①保持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有利于促進兩國經濟的發展②和平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維護和平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③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發展經濟就能解決兩國的邊界問題④保持睦鄰友好關系,對維護亞洲和世界的和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非選題(本題共5大題,每大題10分,共50分)21、(10分)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70年的歲月既有風雨,也有輝煌。材料一:2019年4月27日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完成首次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標志天舟一號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天舟一號在功能、性能上都處于國際先進水平。(1)天舟一號發射成功,說明了什么?這得益于我國落實了哪些戰略?(4分)材料二:2019年7月24日全球創新指數發布,中國居14位,較去年上升3個位次。中國全球創新指數連續多年持續攀升,變現突出,這充分體現中國非常重視和強調創新驅動發展。(2)請從國家發展角度說明我國如此重視創新的原因。(2分)材料三:有人說,新中國前30年收獲的是民心,后40年收獲的是美元。新中國70年創造了“中國奇跡”,但當前也有許多問題困擾著我們:物價漲了,工資沒有漲;車子買了,卻開始限號了;有錢看病了,醫院卻沒有床位了;高鐵越來越快了,過年依然一票難求......(3)材料三中諸多困擾我們的問題說明了什么?要解決上述問題需加強哪些建設?(4分)22.(10分)閱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出臺過程,回答問題。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提出“推進稅制改革”。2018年6月19日國務院將財政部和稅務總局根據十九大精神,研究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送審稿)》。2018年7月28日草案在中國人大網公布,截止7月底,共收到來自社會各界超13萬條意見。2018年8月3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2019年1月1日個稅法修正案正式生效,稅務行政機關按新法征稅。相關鏈接:自1980年個稅立法以來已經歷7次修改,上次修改在7年前。7年間,隨著經濟發展,平均工資在不斷上漲,原有的個稅起征點3500元/月,已不適應當前狀況,需要上調。這樣才能減少中低收入者的壓力,增加他們到手的實際收入。(1)向社會各界征集意見的做法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哪一重要形式?這一形式在我國政治生活中有著怎樣的地位?(3分)(2)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民主與法治”相關內容,分析修改稅法要向社會各界征集意見的理由。(4分)(3)上述材料體現了黨和政府什么發展思想?同時反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哪些價值取向?(3分)23.(10分)根據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19年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活動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今年的國慶大閱兵“當驚世界殊”!其間蘊含著憾人的“閱兵精神”。材料二:小明在閱兵感悟中說:70周年的閱兵儀式給大家展示了中國的強大,尤其是我們的裝備從“小米加步槍”到“精良武器”。不僅可以震懾有非法念想的份子,更可以增加我們全民族的自信心,我們為做自信的中國人而自豪。材料三:習近平主席多次指出: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1)結合所學知識說說“閱兵精神”是哪一精神的具體表現?閱兵精神對中國“驚世界”有何作用?(4分)(2)根據材料二說說自信中國人有哪些表現?(2分)(3)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現在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的原因?(4分)24.(10分)中國革命的道路漫長而又艱辛。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鏡頭中的中國革命(1)四個鏡頭濃縮了中國共產黨28年的奮斗史。這四個鏡頭記錄的歷史事件分別發生在什么時期?(4分)材料二: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對華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錯誤是大大低估了中國民眾內部深深蘊藏著的那種無窮無盡的力量,特別是當中華民族處于生死關頭時那種萬眾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戰爭結果大大出乎他們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國全民族抗戰的泥淖中無法自拔。材料三:中國共產黨不是以空話,而是以領導農民進行土地改革的事實,使他們迅速看清是誰代表著他們的利益,應該跟著誰走。……中國革命的軍事斗爭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分開的……沒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沒有廣大農民的全力支持,軍事斗爭也會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戰勝強大的敵人。——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2)綜合上述材料,論述中國共產黨是如何一步步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6分) (要求:史論結合,論證嚴密。)25.鄧小平的一生曾八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讓我們一起走近西方人眼里的鄧小平及其時代。閱讀圖片和材料,回答問題。【三起三落跌宕起伏】(1976年1月19日,首登《時代》周刊封面,標題是:“中國,是朋友,還是敵人”?1976年1月周恩來逝世,中國人民沉浸在巨大悲痛中。全世界對中國的前途強烈關注:對于鄧小平能否撐起風雨飄搖的局面充滿憂慮……)(1)材料中“風雨飄搖的局面”指的是什么?對當時中國的政治生態造成怎樣的危害?(2分)【逢山開路旋風訪美】(1979年2月5日,再登《時代》周刊封面,標題是:“鄧來了”。美國參議員亨利·杰克遜指著《時代》周刊,笑著說:“那個時候,認為你是紅色魔鬼頭子之一,不可能想象可以將你評為《時代》周刊的新聞人物啊。”)(2)鄧小平頭像再次出現在《時代》周刊封面上的重大歷史背景是什么?當時兩國關系能得到改善是雙方基于對哪一國際關系準則的認同?(2分)【傳奇一生贏得世界】(1997年3月3日,《時代》周刊封面標題:“鄧的繼任者能否把中國變成一個為世界接受的超級力量”……他的名字曾在半個世紀前就引起美國媒體的關注,贏得世界驚嘆;而在這一年,中國人民更應銘記這個響亮的名字,緬懷偉人。)(3)結合所學知識,請你談談對材料中劃線句子的理解。(4分)(4)斯人已逝,薪熄火傳。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應如何肩負起新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2分)九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答案一、選擇題1-5ACBCB6-10DCDDC11-15DADBB16-20DACBB二.非選擇題(50分)21.(1)我國科技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2分)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任意2個即可,各1分)(2)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亡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2分)(3)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分)經濟建設、社會建設(2分)22.(1)協商民主(1分)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2分)(2)民主角度:人民當家做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公民參與時社會主義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項權利。修改稅法向社會各界征集意見有利于增強公民的參與意識,保證廣泛的公民參與,激發公民的參與熱情,有利于決策的科學性。(2分)法治角度:法治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能夠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讓人們建立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方略。修改稅法向社會各界征集意見有利于科學立法。(2分)(3)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1分)公正、法治(2分)23.(1)民族精神(1分)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3分)(2)對國家有認同;對發展有信心(2分)(3)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社會安定團結;民族凝聚力極大增強等任意兩點。體現正能量,言之有理即可。(3分)24.(1)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4分)(2)本題采用分層評價,評分量表如下:等級等級描述得分水平4關聯結構層次與多個材料(事件及其影響)建立起聯系,結合革命歷程,得出合乎邏輯的結論。并對此做出一定解釋。材料運用較充分,邏輯較嚴密,表達較清晰。5-6水平3多點結構層次使用多個材料(事件及其影響),但未建構其邏輯關系或邏輯關系不嚴密。3-4水平2單點結構層次使用一個材料(事件及其影響)就直接得出結論,如“中共領導了抗日戰爭并取得勝利”。對材料的解讀角度單一,事件與影響沒有聯系。1-2水平1前結構層次沒有應答;應答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無關,如辛亥革命、國民黨的作用等;同義反復。0答案示例:中國共產黨促成了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北伐勝利進軍,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統治;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使中國共產黨深刻認識到,必須創建人民軍隊,開展武裝斗爭。領導了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此后,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經過長期艱難探索,開辟了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推動并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開辟敵后戰場,開展游擊戰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取得抗戰勝利;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充分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通過遼沈、淮海、平津等戰役基本消滅了國民黨主力,最終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綜上所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25.(1)文化大革命;民主被踐踏,法治遭到破壞。(2分)(2)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和平共處五項原則。(2分)(3)1947年6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反攻的序幕;1997年7月1日,中國正式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在祖國統一大業上邁出堅實的一步,這是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成功實踐。(4分)(4)努力學習,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樹立遠大理想,把個人的理想與奮斗融入到新時代的偉大中國夢之中;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等。(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0學年九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試卷及答案.docx 2020學年第一學期第三次獨立作業檢測九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試答題卷.doc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