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章 第2節 細胞的能量“貨幣”ATP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I)分子與細胞》第5章第2節,主要講了ATP分子的組成和結構特點,ATP和ADP的相互轉化以及ATP在細胞生命活動中的作用等內容,其中ATP與ADP相互轉化時能量的來源與去路建立了從分子水平、細胞水平、生物個體水平到生態系統中能量間的關系為后面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學習做好了鋪墊,所以盡管這些內容篇幅不大卻非常重要。 二、教學目標 2.1知識目標 簡述ATP的化學組成和特點; 寫出ATP的分子簡式; 解釋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 2.2能力目標 學生通過分析ATP與ADP的相互轉化及ATP的利用,初步訓練學生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閱讀材料獲取信息的能力,通過對實際問題的實驗設計,訓練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和探究能力。 2.3情感目標 滲透熱愛自然和生命的情感教育。 三、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螢火蟲發光器研磨的粉末,葡萄糖溶液,試管,醫用ATP粉末,ATP片劑和ATP注射液及產品說明書,多媒體課件,學案。 3.1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用多媒體放映內容為“夜空中螢火蟲飛舞”的短片,并列出討論題:①螢火蟲發光的生物學意義是什么?②螢火蟲體內有特別的發光物質嗎?③螢火蟲發光的過程有能量轉換嗎?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導入新課。 3.2設計實驗,體驗探究 提出問題:生命活動需要的能量來自哪里呢? 哪些有機物能直接為生命活動供能呢?啟發學生利用提供的螢火蟲發光器研磨的粉末、葡萄糖溶液、試管和ATP溶液,設計實驗探究哪些有機物能直接為生命活動供能,得出“ATP是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的結論。ATP是什么物質,它的性質和生理作用,學生都很陌生,通過觀察純凈的ATP粉末、ATP片劑、ATP注射液及產品說明書,讓學生對ATP有明確直觀的了解。 3.3 自主學習,合作互助 對教學內容通過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1)“ATP分子的結構特點”學生根據學案中設置的問題自主學習,明確ATP的全稱、結構簡式、各符號的名稱及高能磷酸鍵等知識并通過學案上的典型例題檢查學習結果,并展示答案其余同學對答案進行修正,教師對答案不恰當的地方進行精講點撥。 (2)“ATP和ADP的相互轉化”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ATP與ADP的相互轉化過程(可以演示其中的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學生在觀看多媒體課件時思考相關問題: ATP在有關酶的催化作用下是哪一個高能磷酸鍵首先進行水解?ATP水解后有哪些產物?釋放能量用于哪些生命活動?寫出相關反應式。ADP轉化成ATP時需要哪些物質?能量由哪里提?寫出相關反應式。ATP與ADP相互轉化時物質和能量是否可逆?這些問題先由自己解決,解決不了的小組內討論解決,仍然有疑點和爭議的問題,采取小組間交流合作的形式解決,確有爭議的教師進行適當的精講點撥,然后通過學案上的典型例題檢查學習情況。 (3)“ATP的利用”要求學生結合教材圖5--7討論ATP有哪些用途,學生展示討論結果,共同總結ATP中的化學能可以轉變成機械能、化學能、電能、滲透能、光能等其它形式的能量,然后通過學案上的典型例題檢查學習情況,教師就做題的情況進行精講點撥。 3.4 反思完善,達標檢測 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的知識,畫本節的知識結構圖,并提出沒有解決的問題,教師與學生一起歸納總結整理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最后利用10min時間進行課堂達標檢測,檢查課堂效果并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做出評價。 3.5 延伸訓練,課后提高 布置課后作業①思考: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是什么?生物體內儲存能量的物質是什么?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是什么?ATP合成時所需要的能量來自于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那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能量來源于哪里?細胞生命活動所需能量最終來源于哪里呢?②搜集有關ATP的資料。 四、教學反思 本節的教學努力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親身體驗、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通過實驗主動發現、探索問題得出結論,逐步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其中利用多媒體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滲透熱愛自然和生命的情感教育;通過ATP片劑及產品說明書學生可以直觀感知ATP及其性質;學生實驗的設計讓學生通過實驗主動發現、探索問題,得出“ATP是新陳代謝的直接能源物質”的結論,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的同時訓練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ATP分子的結構特點”由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ATP與ADP相互轉化”知識抽象,學生缺乏探究的理論和實踐的基礎,采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其轉化過程,并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問題,教師精講點撥突破知識重點。通過課堂達標檢測檢查教學目標達成情況并進一步落實教學重點難點。布置課后思考題為后面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學習做好鋪墊;搜集有關ATP的資料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給學生充足的自由發揮空間以達到課后再提高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