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絕密★啟用前20—2021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質量檢測高二歷史試題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相當于天子之小宗,異姓諸侯則通過婚姻,與天子維護甥舅之親,全國近似家庭觀點反映中國早期國家制度緣政治與官僚政治相家國一體的國家政治結構權與王權D.最高統治集團權力趨向集家遇題時,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國人”的意見,國人也可以通過輿來干預朝政。史料記載“厲王虐,國人謗王”,鄭子產作丘賦(軍賦制度),國人謗反映出該時期A.統治者都很重視社會輿論導國人的意見左右了國家的決策C.原始民主對當政者有用政治體制具有近秦商鞅變法規定,沒有軍功爵能有爵才有漢初年,除保留列侯不得任提官而不是西漢中期,不是列候這一系到變化反映A.貴族爵制已被廢除B.選官權集央官).官僚政治漸趨成熟《新奏抄,侍中既審,則駁正違失。詔敕不便者,涂奏還,謂”材料反映的制度應科舉C.三省六部內閣街史實”“史論”“史識”是構成史學的三大要素。史實即歷史事實件和歷史人物的評論;史識即是以科學的史觀作指導,來分析大量的史實,然后得科學的結論。下列對郡縣制的敘是A.郡縣制開中國單一制國家組織結構先河,影響深遠B.郡縣制是中央對地方政權進行管理的制度C.它分郡縣兩級又分若干縣D.郡縣長都由皇帝直接任命名臣奏議》朝的行省“有鎮,而無諸侯之權史學家錢穆為“行中書省”意為“行動政府知行A.享有諸侯國的特權B.行使權力受中央政府省平D.長官不歷史試題第共籍與“賤民”,前者為自由民,后者包括依附役戶和門閥家丁、奴婢。宋代廢良賤戶籍制,依據居城或居為“坊郭戶法規移個地方生活一年便可獲得當地戶流民涌入城市。以下宋代戶籍制度改因中正確宋商品經濟的發展B.君主專制的加家大族進一步發展科舉發展宋中期,科舉考試現所取人多的情光逐路取人”之法,指家科第”應均及中外針鋒相對地提出應當惟能選。雙方論爭反映的實質是科舉選官程序不夠規范南群體的訴求各異域經濟發展差異明顯D.黨派差的政治紛宋代“事親孝,為兄友,處族義,與鄉和”被認為是為人處世的天理方開始實行鄉約制度規約并建立民間組織和相關的賞罰善懲惡;各方家族也紛紛制定族規家家祠修族譜,規范族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A.宗法制度重新B.家族控制地方權力新興市民階層崛起趨勢0.明以來,內閣大學機務”“表率百僚次俱立后,內閣大學預政事”,地位每況愈下。導致這一變化的根因素是內閣職責功能的變化皇權的內在需求處的宦官專權導致的政治黑暗表描述期賦役制度的變化。這一變期容賦和丁賦是分別征收的。地賦是農民交納的地稅,丁賦是百姓朝初期政府提供的徭役折銀,田賦和丁賦都是用銀稱為地銀規定以康丁數攸丁稅康數,以后“盛世滋丁,永不加賦家對農民的人身家賦役征收不均的C.客觀上有業和商業的發展D.造成了農村大量隱瞞發清人評價軍機處:“軍國大計,罔不總然執政之府矣。”這樣說是因A.軍機大臣大權獨攬機處實際上行使宰相的C.軍機大臣有決策權機處是傳達皇帝決策的機歷史試題第共(…………○…………外…………○…………裝…………○…………訂…………○…………線…………○…………)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期中檢測高二歷史參考答案1.B2.C3.D4.C5.A6.B7.A8.C9.D10.B11.C12.D13.B14.D15.D16.B17.C18.D19.C20.A21.B22.B23.A24.C25.A26.(15分)圖1:中原王朝的軍事威脅主要來自北部的單于部落,并且在北部邊境構筑起了有效的軍事防御體系,出現軍事重鎮,中原王朝對來自北部的匈奴的威脅進行了主動反擊,這與秦漢時期北擊匈奴相一致。據此判定圖1為西漢。(5分)圖2:中原政權受到西北及北部犬戎、狄等少數民族部族力量的包圍與進攻,來自西北和北部地區的軍事威脅最大,面對如此強大的軍事威脅,中原王朝進行了一定的軍事防御斗爭,但未構筑像長城—樣明顯的軍事防御體系,這與先秦時期周王朝面臨來自西北戎狄嚴峻的武力威脅相一致。據此判定圖2為周代。(5分)圖3:王朝所面臨的軍事威脅主要來自東南沿海,西北、北部威脅基本肅清,并且在北部構筑了有效的軍事防御體系,可以看出,在雙方的軍事對抗中,既有來自東南沿海勢力的主動進攻,也有來自王朝的主動反擊,這與明代倭寇入侵,威脅東南沿海相一致。據此判定圖3為明代。(5分)27.(20分)(1)特點:歷史悠久(或開始早;時間長);體系完整、不斷完善(或不斷發展完善);中央集權,官員皇帝任免,有任期;皇權至上(或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不斷加強。)各機構相互協作,又互相制約(見“制約”二字給分);官吏選任重才能(或重視人才選拔);重視對官員的監察(體現“監察”即可)。(任4點,8分。言之成理即可)(2)原因:適應工業革命發展的需要;1832年議會改革的推動;傳統官制的落后;傳統官制的腐敗(體現“舊制度問題”即可);文官素質差,效率低;(8分)(3)根本差異:中國古代官僚制度服務于專制皇權,鞏固了封建統治;英國文官制度有利于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發展,推動了英國社會的現代化。(或指出兩國政體:中國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英國是君主立憲制或資產階級代議制)(4分)28.(15分)論題:中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深厚的歷史實踐基礎。(3分)闡述:自古以來,中國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持續發展、變革,呈現出成熟化、體系化的特點,具有深厚的歷史實踐基礎。商周時期推行的分封制、宗法制等早期管理制度,使后世中國逐漸成為一個宗法社會國家,等級秩序和家國同構成為中國政治管理的顯著特點。而后歷經秦朝郡縣制、漢初郡國并行、元朝行省制等演變,中國古代的大一統政治格局逐漸確立并走向成熟。同時,歷代政府在基層社會管理和賦稅制度上不斷創新發展,編戶齊民、三長制、租庸調制、一條鞭法等制度的推行,極大地增強了古代政權的國家治理能力,成就了數個盛世王朝,使古代中國創造出輝煌的農耕文明,并對周邊國家和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0分)由此可見,中國古代在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方面成就顯著,不僅為中國的發展延續奠定了歷史基礎,同時也是世界政治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2分)(僅供參考,不作為評卷唯一標準答案)第7頁共10頁◎第8頁共10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2020-2021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可編輯PDF版).pdf 高二歷史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