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6.1人體的神經調節教學設計 教學基本信息 課名 第16章 第一節 人體的神經調節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1.課程標準:概述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2.解讀:本節課屬于課標“生物圈中的人”主題下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調節生命活動的內容,本教學內容說明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及各種生命活動的調節時刻離不開神經系統的作用。這樣的安排既強調從生活經驗出,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關注人與周圍環境的相互關系;又強調了人體通過神經等調節應周圍環境的變化,引導學生沿著科學發現之路更加合理地學習。 教學分析 教學內容:《人體的神經調節( 第二課時)》是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第16章第1節第二課時的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神經元的結構和功能以及神經中樞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好本課,是為下一節視覺與聽覺的形成和激素調節的學習做準備。 學生情況:通過前面內容的學習,學生已具備-一些認知與經驗、方法與能力和心理水平,如:人體幾大系統的生理結構特征、人體感覺器官及神經系統組成、已有的與活動調節的生活現象和經驗;基本實驗和探究能力;好學、興趣易激發等。但在抽象問題的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難度。對于實驗往往也只看到了實驗現象而疏于思考實驗實質,因而本節課對學生的學習是一個挑戰。 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直觀演示法、合作探究、討論法。 教學手段:教材、黑板、粉筆、學生平板、手機、多媒體一體機。 技術準備:1.寧夏教育云平臺教學助手和互動課堂電腦軟件、家校幫手機軟件; 2.制作寧夏教育云平臺配套白板課件; 3.學生登陸平板客戶端鏈接教師課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概述反射是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2.通過膝跳反射的實驗描述反射弧的結構。 3.說出反射的類型。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膝跳反射de 探究、小組交流討論,鍛煉學生分析能力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激發學生樂于探索生命奧秘的興趣,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1)反射是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2) 反射弧的結構(3) 反射的類型 教學難點 (1)反射弧的結構(2) 反射的類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播放視頻:------《吃檸檬》 教師通過播放視頻,學生觀看并思考。 二、展示目標 1. 知道反射是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2. 會描述反射弧的結構。 3. 能區別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思維導圖展示學習目標,學生齊讀學習目標。 三、探究新知 (一)認識反射的概念。 1.教師利用課件展示發燙的杯子和摔倒的圖片引導學生分析可能出現的的反應。 利用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通過生活經驗初步認識反射。 2.通過平臺調用教材展示反射定義:人體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對身體內部或來自外界的各種刺激做出的反應。 引導學生分析概念中的關鍵詞,并用筆書寫功能標注。 3.學生思考:含羞草、草履蟲也能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反應,這種反應能稱為反射嗎? 利用云校家手機軟件學生答題反饋功能檢查學生對概念的掌握并及時糾錯。 (二)認識反射的結構——反射弧。 1.探究活動:探究人體反射活動的神經結構——膝跳反射 1)兩人一組,受測同學坐在凳子上,讓一條腿自然搭在另一條腿上. 2)在受測同學不注意情況下,測試同學用手掌內側邊緣快速地扣擊被測試同學上腿膝蓋下的韌帶.注意觀察受測同學小腿發生的現象. 3)在受測同學有意識控制下,重復上述實驗步驟,觀察。 學生兩人一組,完成實驗并觀察。教師利用云校家手機助手拍攝學生實驗視頻,進一步放大實驗現象,引導學生分析。 自學指導一 以小組為單位,小組討論學習P37-38內容,思考下列問題:(3min) 1.參與膝跳反射的神經結構有哪些?如果缺少某一環節,反射還能進行嗎? 2.為什么要在受測同學自然放松的狀態下進行實驗?為什么受測同學有意識緊繃膝關節,不能出現明顯的實驗現象? 學生認真討論學習課本內容,將完成的學案填空利用平板拍照上傳,教師利用移動講臺將學生作業在大屏展示對比,引導學生分析。教師利用隨機選人功能選擇學生回答問題,檢測學生掌握情況并進行小組評分。 2.調用資源播放自制動畫視頻,引導學生完整的認識反射弧的結構: 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三)反射的類型 自學指導二 結合巴普洛夫經典實驗的動畫,自學課本P39內容,思考下列問題:(1-2min) 1.反射活動可以分為哪幾種類型? 2.每一種反射活動有什么特點?你能舉例說明嗎? 學生自學并利用學生搶答回答問題,調動課堂氛圍。教師利用動畫進一步引導學生總結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的特點。利用互動試題發送到學生平板,通過后臺統計反饋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 思考:下面反射活動有區別嗎?想一想,人類特有的反射活動是哪一種? 學生思考并回答:人類大腦有語言中樞,對語言和文字發生反應,這是人類區別于其他動物的重要標志之一。 學生活動:學生通過互動試題:區別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教師引導分析。 四、課堂小結: 思維導圖總結知識,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五、達標檢測: 達標檢測采用在線檢測功能,課堂推送至學生平板,及時統計學生的正確率,及時反饋,調動氣氛,了解學生掌握情況。 板書設計 16.1 人體的神經調節 結構 反射弧 非條件反射 反射 類型 條件反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