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 教學目標: 1、描述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及意義。 2、描述氣孔的組成和開閉原理。 3、描述綠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環(huán)中的作用 4、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重點 1、制作并觀察葉表皮的臨時裝片 2、描述氣孔的組成及開閉原理 3、氣孔的開閉與蒸騰作用的關系 4、蒸騰作用的概念及意義 難點:解釋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對自身及生物圈的意義 教法:演示法,觀察法。 學法:觀察討論,相互交流。 教學準備:新鮮的植物葉片,載玻片,蓋玻片,顯微鏡等。學生課前在家里準備的水分蒸發(fā)的小實驗。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課 烈日炎炎的夏天,森林里人為什么會感到?jīng)鏊?樹木它怎么就不怕熱,怎么就不會被曬傷呢? 二、講授新課 ㈠、植物的蒸騰作用。 出示問題,自主學習,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1、回憶課前實驗:測定植物的蒸騰作用,思考:為啥瓶內(nèi)的水面下降了?水到哪去了?水是通過什么結構到達袋面的?水分是以什么狀態(tài)從葉片出去的? 2、熟記鞏固:植物蒸騰作用概念 (1)資料分析 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一株玉米從出苗到成熟,需要耗20000g以上的水,這200多公斤的水的用途如下: 保留在植物體內(nèi)的水1872g,用于光合作用等生理過程的水250g,蒸騰消耗的水202106g,生長期中總用水量204228g。 提問①從這段資料中,你獲得了什么信息 ②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為什么它卻把根所吸收的水的絕大分用于蒸騰了呢?這是不是一種浪費呢? (2)學生體驗:酒精棉球擦皮膚。(有什么感覺?為什么?) (二)、蒸騰作用的意義 (1)聯(lián)系植物的蒸騰作用,想一想:為什么植物在烈日下不會被曬傷?通過上面的活動,聯(lián)系物理知識,使學生很容易理解植物通過蒸騰作用降低了葉面的溫度,并進一步理解大樹底下好乘涼的道理。 (2)、提問:“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自然狀態(tài)下,水總是從高處向低處流,為什么在植物體內(nèi)水卻是從低往高處流呢? 活動:教師手拿一燒杯水,給一位學生一個針筒請他在針里裝水,提醒別的同學注意觀察這位學生的動作。 教師點撥:這位同學做了一個“拉”的動作,正是在“拉力”的作用下從下面的燒杯進入了上面的針筒。同樣,植物體內(nèi)水從下往運輸也需要這樣一股“拉力”,而這股拉力就是由植物的蒸騰作用產(chǎn)生的“蒸騰拉力”。 通過小活動,使得學生對蒸騰拉力以及它的作用有了一個形象的了解 (3)聯(lián)系生活討論交流:為什么移栽植物時要將植物的部分葉片去掉?為什么不全去掉? 學生交流,教師進行點撥小結。 (三)、觀察植物葉表皮的氣孔 (1)、提問:窗外的葉片,此時此刻并不是很悠閑,而是在忙碌地進行正光合作用,同時還在進行著蒸騰作用。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氣體是通過什么結構進出葉片的?(引導學生回憶光合作用氣體進出的門戶“氣孔” 同樣,植物進行蒸騰作用時,水蒸氣也是通過氣孔散發(fā)出去的。 (2)、指導學生制作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并觀察。 同時指導學生對照觀察課本77頁“蠶豆葉表皮氣孔”圖,尋找葉表皮上水分出去的通道“氣孔”。 形狀不規(guī)則的細胞—一葉表皮細胞 眼睛狀的結構—一由兩個保衛(wèi)細胞構成 教師點撥:保衛(wèi)細胞的結構特點:內(nèi)壁厚,外壁薄,中間的空隙就是“氣孔”。 (3)、提問:每天,當太陽升起的時候,大部分氣孔就張開了,水分也就從氣孔中散發(fā)出去,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大部分氣孔就閉了,蒸騰作用也就隨之減弱。氣孔是如何開放和關閉的呢? 觀看氣孔開閉機制的動畫課件,提醒學生觀看時注意保細胞的變化: 保衛(wèi)細胞變胖了,發(fā)生形變,中間出現(xiàn)空隙一氣孔張開; 保衛(wèi)細胞變長變瘦,空隙消失——氣孔關閉。 學生小結教師點撥:由于保衛(wèi)細胞壁厚薄不均勻,當細胞吸水膨脹時,細胞發(fā)生形變,中間出現(xiàn)空隙,氣孔張開;當細胞失水收縮時,內(nèi)外壁直,氣孔閉合 (四)、綠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環(huán)中的作用 (1)、參與生物圈水循環(huán) (2)保持水土,涵養(yǎng)水源。 三、課堂練習:“績優(yōu)學案”相關試題,鞏固提升。 四、課堂小結:①知識點歸納;②點評課堂學生自主學習的 情況。 五、布置作業(yè):績優(yōu)學案的本節(jié)內(nèi)容。 板書設計 第1節(jié)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 植物的蒸騰作用 1、蒸騰作用的概念 2、測定植物的蒸騰作用 二、蒸騰作用的意義 1、對環(huán)境的影響 2、對植物自身生長的作用 三、制作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觀察葉表皮細胞 1、觀察葉表皮的氣孔 2、蒸騰作用……氣孔……保衛(wèi)細胞 四、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參與生物圈水循環(huán) 2、保持水土,涵養(yǎng)水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