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的個體發育》教案 課題名稱 人的個體發育 課時 1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識別人體發育的分期,明確各時期的特點。 ②舉例說出青春期發育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2.能力目標: ①嘗試與他人交流,學會與人溝通,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②通過觀察、收集、分析圖文資料,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③嘗試微課的制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感悟生命,通過分析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特點,學會認識自我,健康地生活。 ②感受青春的美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青春期的發育特點 教學難點 說出青春期的生理變化,青春期的心理變化及對策 教材分析 《人的個體發育》是蘇科版《生物學》八年級上冊的最后一節內容。是繼植物的生殖發育和動物的生殖發育之后的又一關于生殖發育的內容。 由于青春期的到來,人發生著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急劇變化,是過去從來沒有經歷過的。尤其青春期男女同學的性發育問題,如果處理不好,會對學生的生理、心理、學習和家庭產生影響和干擾。同時青春期身心發展容易引起各種矛盾和沖突,如果得不到及時、正確的解決,將會影響個人今后的發展,甚至貽誤一生。 重視青春期發育的變化,恰當的引導學生學會處理好這些變化和困惑,調控好自己的心理活動,健康而愉快地度過青春期,是青少年、父母及社會的共同心愿,也是本節教材希望達到的目的。 學情分析 本次授課面對的是八年的學生。學生此前已學過植物的生殖發育和動物的生殖發育。他們對生殖和發育的相關概念已經很清楚了。《人的個體發育》主要是在介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發育。尤其生理變化涉及到了性器官及第二性征的出現。學生現階段正在經歷這些變化。不是靠回避就能解決的,但是在平常的生活中,由于種種因素學生很少有機會對這些變化進行科學的探究了解。所以學生是很好奇又很害羞。心理變化部分,學生能感覺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但是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去解決。這都是這節課教師在學情方面需要考慮的。 教學過程 環節 內容 活動 教師 學生 一. 創設情境引課題 (一)圖片展示 圖片:明星李易峰成長照片 (二)引出課題 1.提出問題 猜猜他是誰? 2.產生疑問 A.在你的成長過程中,身體發生了哪些明顯的變化? B.人的一生經歷了哪些階段? C.其中變化最快,最大的是在哪個階段? D.在這一階段,人體的各個方面發生著怎樣的大變化? 3.引出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人的個體發育》,這些疑問將會在今天的學習中逐一解決。 依次展示9張照片 引導學生猜測 陳述疑問 引導思考 給出課題 觀察圖片 猜測圖片中是誰 稍作思考 心中有惑 明確課題 二. 人的個體發育歷程 (一)胚胎發育: 1.問題 ①人的發育起始于__________ ②受精卵生長的場所大部分在__________ 2.回顧受精卵的發育過程 視頻:《胚胎發育》 3.胚胎發育的概念 從受精卵發育至胎兒成熟的過程是人的胚胎發育。 (二)胚后發育: 1.概念 從嬰兒出生發育到個體成熟的過程。 2.回顧我的成長過程 ①展示圖片 ②討論解疑 A.在你的成長過程中,身體發生了哪些明顯的變化? ③問題引申 身體增高最明顯是在哪個年齡段? 3.人胚后發育階段 圖文解疑:B.人的一生經歷了哪些階段? 嬰兒期 幼兒前期 幼兒期 兒童期 青春期 提出問題 播放視頻 給出概念 給出概念 展示圖片 組織討論 引導思考 提出問題 展示圖片 區分各個階段 回答 觀看視頻 理解記憶 理解記憶 觀察圖片 回顧成長過程 討論 回答列舉變化 回答 思考 觀察圖片 理解記憶 三. 正經歷的青春期 三. 正經歷的青春期 三. 正經歷的青春期 三. 正經歷的青春期 (一)青春期: 問題 C.其中變化最快,最大的是在哪個階段? D.在這一階段,人體的各個方面發生著怎樣的大變化? (二)青春期的生理變化: 1.自主學習: ①小組討論 分析資料 身高變化 體重變化 器官變化 第二性征出現 ②.問題引導 a.青春期時人體的身高、體重、器官的變化趨勢是什么? b.青春期時男生與女生的生理變化有哪些異同? c.青春期的器官變化會引起身體的哪些其他變化呢? ③.展示交流 各小組代表上臺展示自學成果。利用素材分析青春期的生理變化。 ④.第一性征與第二性征 a.問題引導 這是男孩還是女孩呢?如何區分寶寶的性別? b.概念提出 男女兩性生殖器官的差異叫作第一性征。 進入青春期后,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促使男女之間出現了除性器官以外的各自所特有的特征,叫作第二性征。 c.男女生第二性征的對比 圖中例舉有錯誤,請學生討論找出錯誤并加以修改。 d.月經與遺精 視頻展示 (三)青春期的心理變化: 1.視頻欣賞 孩子、父母各自眼中的親子關系 問題:為什么會這樣呢? 2.概述青春期心理特點 a.自我意識增強 b.求知欲望強烈 c.出現性意識 3.回顧分享 想一想: 進入青春期的你,心理上有哪些突出的變化?說說我的煩惱。 提示: 家長、異性同學、追星、叛逆…… 4.案例分析 事件一: 一位很不錯的高一男孩,認真的與一個同班女孩相戀了。父親與兒子進行了一次屬于兩個男人間朋友式的對話。 父:兒子你是不是覺得她是最好的女孩。 子:我覺得我認識的女孩里她最可愛。 父:爸爸相信你的眼光。但是,你才高一,你認識的女孩有多少? 子:…… 父:你說你要上大學,將來還要出國深造,想成為一名律師或金融家。你知道你將來會遇到多少好女孩。爸爸并不反對你現在談女朋友,但是爸爸最反感的是見異思遷。你17歲就有了女朋友,這女孩是你到目前為止認識的最好的女孩。可是你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會,到那會你怎么辦?你會不會后悔? 子:可是,現在讓我離開她,我很痛苦。 父:你初三買的那個隨身聽呢? 子:前兩天,您給我買了比那個高級的,我覺得音質比那個好,就把它送給別人了。 父:兒子,這叫一山更比一山高。你如果把握好每一個屬于你的機會,你以后的成績只會比今天大,你面臨的機會只會比今天寬闊,到時候你的選擇只會比今天更好,更適合你。如果你與這個女孩真有那份情緣,到那時再讓它開花結果多好。孩子,一個人一生不可能不做些讓自己后悔的事。但是,人生最關鍵的只有幾步,人生大事也只有幾件,后悔了,就遺憾終生。 分析:與其匆匆步入愛河,不如靜靜地等待它的成長。干什么起點都要高,愛情也要有個較高的起點。 事件二: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戈爾曼曾做過一個“延遲滿足的實驗”。找了一批四歲的孩子給他們每人一塊糖,并告訴他們若能等主持人回來再吃這塊糖,則還能吃到第二塊糖。戈爾曼悄悄觀察,有的孩子只等了一會兒便不耐煩,迫不及待地把糖塞進了嘴里;而有的孩子則很有耐心,而且很有辦法,想出做游戲,講故事等方式拖延時間,分散注意力,最終堅持到主持人回來,得到了第二塊糖。戈爾曼又對這批孩子14歲時和進入工作崗位后的表現進行了跟蹤調查,發現晚吃糖的孩子成績顯著,早吃糖的則很平庸。 分析:延遲滿足,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忍耐”。為了追求更大的目標,獲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棄眼前的誘惑。事實上,那些一時沖動犯罪的人,往往都是不能克制自己瞬間膨脹的欲望。相反那些事業有成的人,往往能夠把一個個小的欲望累積起來,成為不斷激勵自己前進的動力。 5.幾點建議 提出問題 引導思考 陳述任務 分發資料 巡視并參與學生討論,及時解惑 給出問題 引導分析思考的方向 選擇學生代表 展示圖片 提出問題 概念提出 提出找錯的任務 請學生來改錯 播放視頻 展示圖片 補充知識 播放視頻 提出問題 概述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提出任務 傾聽故事,正確引導 展示案例 分析案例 正確引導 展示案例 分析案例 正確引導 給出建議 思考 回答 明確任務 結合資料討論 分析并總結生理變化的特點 有方向的進行總結變化特點 利用課件上的素材進行特征介紹 思考回答 理解記憶 明確要求 修改順序 了解生理現象 觀看視頻 思考 了解特征 回憶 分享自己的青春期煩惱故事 閱讀案例 反思自己 明確正確的做法 閱讀案例 反思自己 明確正確的做法 傾聽建議 四.小結與升華 1.小結 2.美好的青春情感升華 青春,流露著濃濃的詩情畫意;青春,散發出淡淡的幽香含情。青春時代充滿著年少輕狂,充滿著無限生機,充滿著美麗自信。青春的步伐不會因困難而停止,青春的旋律不會因風雨而阻撓。青春是陽光,是自信的標志;青春是月光,是優雅的代表;青春是星光,是引領時尚的先鋒。 展示文字 請學生朗誦 閱讀文字 傾聽朗誦 板書設計 人的個體發育 一、胚胎發育 二、胚后發育 1.嬰兒期 2.幼兒前期 3.幼兒期 4.童年期 5.青春期:生理、心理變化 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