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三課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與文明高度發展——南宋與金的和戰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上新知導入滿江紅·寫懷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飛創作的一首詞。表現了作者抗擊金兵、收復故土、統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精神。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段歷史!一、女真的興起和金的建立新知講解在遼宋對峙的后期,生活在黑龍江、松花江流域和長白山一帶的女真族逐漸崛起。女真1.女真的興起新知講解(金)鐵犁鏡觀察上圖,試著描述當時女真人的生活面貌。新知講解10世紀末,女真人一部分開始從事農業,逐漸學會冶鐵,能制造鐵工具和鐵兵器。女真人的畜牧業比較興旺。女真人生活在苦寒地區,他們在室內壘起土炕,做飯取暖。試著描述當時女真人的生活面貌。新知講解女真地區盛產貂皮、黃金、珍珠、人參、獵鷹(海東青)11世紀,女真完顏部逐漸統一女真各部。當時,女真受遼的控制。遼統治者低價購買女真人的海東青等特產,甚至強行掠奪。新知講解2.金的建立完顏阿骨打公元1113年,阿骨打繼任都勃極烈(即大酋長),統一鄰近各部,發動了反遼戰爭。公元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國稱帝,國號大金。阿骨打就是金太祖。新知講解二、金滅遼和北宋1125年,金滅掉已經腐朽的遼。1127年,金擄走宋徽宗、宋欽宗和宗室后妃等3000多人,還掠奪了大量珍寶器物,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新知講解1127年,趙構稱帝,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趙構就是宋高宗。三、南宋的建立及與金的和戰1.南宋的建立新知講解南宋統治者荒淫腐化,只圖偏安江南,不思恢復北方失地和中原故都。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題臨安邸》(南宋·林升)假設你是當時經歷了靖康之恥的南宋官員和百姓,面對來勢洶洶的金人入侵,你會如何應對呢?新知講解2.岳飛抗金北方民眾和南宋將領奮起抵抗金軍。岳飛是當時最著名的將領,他率領的“岳家軍”,多次打敗金軍,收復了北方的部分失地。岳飛像新知講解1140年,金軍大將兀術[zhú]率領1萬多騎兵猛攻郾[yǎn]城(今屬河南)地區的南宋軍隊。岳飛巧妙布陣,以少勝多,郾城大戰告捷。其他幾路宋軍也捷報頻傳,抗金形勢對南宋非常有利。岳王廟岳飛郾城大捷壁畫宋高宗命令岳飛班師回朝,并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他殺害!新知講解在抗金形勢對南宋極為有利時,宋高宗為什么命令岳飛班師回朝?宋高宗趙構秦檜敗,被滅;勝,徽宗、欽宗回來,抗金力量和人民武裝的發展,都不利于我的統治。不如現在趁勝和金人講和。不殺岳飛,放虎歸山,一旦抵抗派得勢,我的地位不保,底細必然泄露。殺掉他可得金人歡心。新知講解1141年,宋金議和,南宋對金稱臣、割地、繳納錢幣等。從此,宋金對峙局面形成。3.宋金對峙局面的形成中都臨安淮水大散關大散關大散關金南宋對金稱臣新知講解消極:宋金議和是南宋政府向金乞降的結果,是不平等的。“歲幣”給南宋人民帶來沉重負擔。積極:客觀上減少了雙方的戰爭,獲得了一個較長的相對和平的時期,有利于南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有利于各族人民的友好交往。宋金議和有什么影響?新知講解史書記載,金遷都之后二十多年的時間,女真人逐漸改變舊俗。在日常飲食、音樂等方面“皆習漢風”,甚至皇室子孫也“自幼惟習漢人風俗”,以致對女真語言文字都不能通曉。上面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金朝為什么要變革舊俗?金采取了哪些措施改變女真習俗?金變革舊俗新知講解宋金議和之后,金朝占據了淮河以北地區。為加強對中原農耕地區的控制,金統治者將女真人大規模遷至中原地區,積極恢復發展農業生產,并于1153年遷都至燕京,定名中都。四、金朝變革女真習俗1.原因新知講解2.金的漢化措施①政治上仿照南宋改革官制,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權行政機構。②鼓勵女真族與漢族通婚,在語言、飲食、服飾等方面“皆習漢風”。中原女真人大多改用漢姓,與漢族已經沒有什么區別。影響:各民族進一步融合,是多民族國家形成的重要時期。材料研讀資料1:南宋詩人范成大在描述汴京(今河南開封)相國寺的詩說:“聞說今朝恰開寺,羊裘狼帽趁時新。”資料2:南宋市場上女真產的“葫蘆笛”“番鼓”等成為漢族中的時尚物品,當時有漢人發出了“虜樂悉變中華”的驚呼。女真服飾對汴京服飾文化的影響。女真樂器深受中原漢人的歡迎。資料3:金朝后期的進士趙秉文在描述京師(中都)生活的詩歌《夜臥炕暖》中說:“地炕規玲瓏,火穴通深幽。”資料4:《金史·禮志一》記載,魚做好之后擺上桌的時候,要“魚即橫置,頭在尊位”。女真的火炕影響了北方漢人的生活,至今仍有保留。女真的飲食習俗,這種禮儀在當今仍然有影響。以上資料中,哪些反映出女真文化對漢文化的影響?哪些女真舊俗至今仍留有痕跡?女真對漢文化的影響包括南宋人穿羊裘狼帽、南宋市場上出現“葫蘆笛”、“番鼓”、中都的人們使用“地炕”、“火穴”。穿羊裘狼帽、用“葫蘆笛”、“番鼓”奏樂、用地炕取暖至今仍在一些地區出現。課堂小結南宋與金的和戰女真的興起和金的建立金滅遼和北宋南宋的建立及與金的和戰金朝變革女真習俗課堂練習1.以下不屬于金朝改變女真習俗的措施是()A.仿照南宋改革官制B.積極發展農業生產C.改革女真軍政體制D.模仿漢字結構,創制女真文字A課堂練習2.1141年,宋金訂立議和,達成的內容是()①金對南宋稱臣 ②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 ③宋向金交納歲幣 ④南宋向金稱臣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B3.下列政權沒有出現并立現象的是()A.五代和契丹B.遼和北宋C.金和北宋D.遼和南宋D課堂練習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4-3-3南宋與金的和戰導學案一、學習目標了解女真族的興起與發展過程;認識南宋與金疆域版圖的變化;知道女真與漢族的交往事例;理解中華文明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二、課前自主學習(一)女真的興起和金的建立1.在遼宋對峙的后期,生活在黑龍江、松花江流域和長白山一帶的_________逐漸崛起。2.公元1113年,_________繼任都勃極烈(即大酋長),統一鄰近各部,發動了反遼戰爭。公元1115年,_________正式建國稱帝,國號_________。(二)金滅遼和北宋1.1125年,金滅掉已經腐朽的_________。2.1127年,金擄走宋徽宗、宋欽宗和宗室后妃等3000多人,還掠奪了大量珍寶器物,北宋滅亡,史稱“__________________”。(三)南宋的建立及與金的和戰1.1127年,_________稱帝,定都_________(今浙江杭州),史稱_________。2.1140年,金軍大將兀術率領1萬多騎兵猛攻_________(今屬河南)地區的南宋軍隊。岳飛巧妙布陣,以少勝多,_________大戰告捷。3.1141年,_________,南宋對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金朝變革女真習俗1.原因:宋金議和之后,金朝占據了_________地區。為加強對中原農耕地區的控制,金統治者將女真人大規模遷至_________,積極恢復發展農業生產,并于1153年遷都至_________,定名_________。2.金的漢化措施①政治上仿照_________改革官制,建立起一整套__________________機構。②鼓勵女真族與_________通婚,在語言、飲食、服飾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中原女真人大多改用_________,與漢族已經沒有什么區別。三、問題探究1.宋金議和有什么影響?2.史書記載,金遷都之后二十多年的時間,女真人逐漸改變舊俗。在日常飲食、音樂等方面“皆習漢風”,甚至皇室子孫也“自幼惟習漢人風俗”,以致對女真語言文字都不能通曉。(1)金朝為什么要變革舊俗?(2)金采取了哪些措施改變女真習俗?3.閱讀資料,回答問題:資料1:南宋詩人范成大在描述汴京(今河南開封)相國寺的詩中說:“聞說今朝恰開寺,羊裘狼帽趁時新。”資料2:南宋市場上女真產的“葫蘆笛”“番鼓”等成為漢族中的時尚物品,當時有漢人發出了“虜樂悉變中華”的驚呼。資料3:金朝后期的進士趙秉文在描述京師(中都)生活的詩歌《夜臥炕暖》中說:“地炕規玲瓏,火穴通深幽。”資料4:《金史·禮志一》記載,魚做好之后擺上桌的時候,要“魚即橫置,頭在尊位”。以上資料中,哪些反映出女真文化對漢文化的影響?哪些女真舊俗至今仍留有痕跡?課堂檢測(一)選擇題1.“遼國號的意思是鑌鐵,顯示它們的堅硬,但鑌鐵也會銹壞,只有金永不變質,我們國家就稱大金吧。”你認為說這段話的人物最有可能的是()A.阿保機B.阿骨打C.元昊D.趙構2.岳飛在《滿江紅·怒發沖冠》中有“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一句,其中的“胡虜”“匈奴”意指()A.匈奴統治者B.女真統治者C.契丹統治者D.黨項統治者3.“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該詩反映的時代背景應該是()A.宋遼對抗B.南宋與金對峙C.宋夏和議D.北宋與金對峙4.岳飛是我國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他精忠報國的故事世代流傳。某電視臺想拍攝一部反映他生平的紀錄片,如果請你當導演,下列情景中不可能使用的是()A.訓練岳家軍排兵布陣B.在郾城大敗金軍C.從金軍手中收復許多失地D.根據《宋金對峙圖》安排戰術5.1005年宋遼之間的澶淵之盟、1141年宋金之間的議和,產生的相同影響是()A.促進了黃河流域的開發B.維持了相當時期的和平C.減輕了中原人民的負擔D.推動了中外貿易的發展(二)非選擇題6.閱讀下列材料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岳飛《滿江紅》請回答:(1)材料中的“匈奴”應指什么族?(2)岳飛有什么主要事跡?他生活在哪個朝代?(3)跪在岳飛墓前的鐵鑄像是誰?為什么讓他跪在那里?(4)金軍中流傳怎樣的一句話形容岳家軍?(5)人們為什么立祠供奉紀念岳飛?參考答案課前自主學習一、1.女真族2.阿骨打阿骨打大金二、1.遼朝2.靖康之變三、1.趙構臨安南宋2.郾城郾城3.宋金議和稱臣割地繳納錢幣四、1.淮河以北中原地區燕京中都2.南宋中央集權行政漢族皆習漢風漢姓問題探究1.消極:宋金議和是南宋政府向金乞降的結果,是不平等的。“歲幣”給南宋人民帶來沉重負擔。積極:客觀上減少了雙方的戰爭,獲得了一個較長的相對和平的時期,有利于南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有利于各族人民的友好交往。2.(1)原因:宋金議和之后,金朝占據了淮河以北地區。為加強對中原農耕地區的控制,金統治者將女真人大規模遷至中原地區,積極恢復發展農業生產,并于1153年遷都至燕京,定名中都。(2)金的漢化措施①政治上仿照南宋改革官制,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權行政機構。②鼓勵女真族與漢族通婚,在語言、飲食、服飾等方面“皆習漢風”。中原女真人大多改用漢姓,與漢族已經沒有什么區別。3.女真對漢文化的影響包括南宋人穿羊裘狼帽、南宋市場上出現“葫蘆笛”、“番鼓”、中都的人們使用“地炕”、“火穴”。穿羊裘狼帽、用“葫蘆笛”、“番鼓”奏樂、用地炕取暖至今仍在一些地區出現。課堂檢測1.B2.B3.B4.D5.B6.答:(1)女真族。(2)領導岳家軍抗金,取得郾城大捷;南宋。(3)秦檜;秦檜與宋高宗害怕抗金力量壯大,威脅他們統治,向金求和,解除了岳飛兵權,秦檜以“莫須有”殺害了岳飛。(4)“撼山易,憾岳家軍難!”。(5)岳家軍紀律嚴明;岳飛抗金有效地遏制了金統治者發動的掠奪性戰爭,保護了中原地區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使南方地區相對穩定,符合當時廣大人民的利益,是正義之戰。岳飛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抗金英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上4-3-3南宋與金的和戰教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女真族的興起與發展過程;認識南宋與金疆域版圖的變化;知道女真與漢族的交往事例;理解中華文明是多元文化的融合。2.過程與方法通過讀圖思考、角色扮演、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歷史與社會課的課堂效率和學習積極性。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南宋與金的和戰的探究學習,感受中華文化的多元融合,增強國家、民族的認同感,學會欣賞不同民族的人文特色。認識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中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教學重點】南宋與金的和戰。【教學難點】女真與漢族的文化融合。【教學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新知導入(資料式導入)展示滿江紅·寫懷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教師介紹: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飛創作的一首詞。表現了作者抗擊金兵、收復故土、統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精神。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段歷史!二、新課學習(一)女真的興起和金的建立1.女真的興起>>>多媒體課件展示北宋時期疆域圖在遼宋對峙的后期,生活在黑龍江、松花江流域和長白山一帶的女真族逐漸崛起。>>>多媒體課件展示女真族牧馬圖和鐵犁鏡交流與討論:觀察上圖,試著描述當時女真人的生活面貌。10世紀末,女真人一部分開始從事農業,逐漸學會冶鐵,能制造鐵工具和鐵兵器。女真人的畜牧業比較興旺。女真人生活在苦寒地區,他們在室內壘起土炕,做飯取暖。女真地區盛產貂皮、黃金、珍珠、人參、獵鷹(海東青)11世紀,女真完顏部逐漸統一女真各部。當時,女真受遼的控制。遼統治者低價購買女真人的海東青等特產,甚至強行掠奪。設置目的:由遼對女真的控制,引出女真的反抗。2.金的建立公元1113年,阿骨打繼任都勃極烈(即大酋長),統一鄰近各部,發動了反遼戰爭。公元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國稱帝,國號大金。阿骨打就是金太祖。(二)金滅遼和北宋>>>多媒體課件展示金軍進攻路線1125年,金滅掉已經腐朽的遼朝。1127年,金擄走宋徽宗、宋欽宗和宗室后妃等3000多人,還掠奪了大量珍寶器物,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三)南宋的建立及與金的和戰1.南宋的建立>>>多媒體課件展示南宋定都臨安1127年,趙構稱帝,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趙構就是宋高宗。>>>多媒體課件展示南宋時期詩詞: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題臨安邸》(南宋·林升)由詩詞引領學生得出:南宋統治者荒淫腐化,只圖偏安江南,不思恢復北方失地和中原故都。學生討論:假設你是當時經歷了靖康之恥的南宋官員和百姓,面對來勢洶洶的金人入侵,你會如何應對呢?2.岳飛抗金>>>多媒體課件展示岳飛像北方民眾和南宋將領奮起抵抗金軍。岳飛是當時最著名的將領,他率領的“岳家軍”,多次打敗金軍,收復了北方的部分失地。1140年,金軍大將兀術[zhú]率領1萬多騎兵猛攻郾[yǎn]城(今屬河南)地區的南宋軍隊。岳飛巧妙布陣,以少勝多,郾城大戰告捷。其他幾路宋軍也捷報頻傳,抗金形勢對南宋非常有利。教師:在戰事有利的情況下,宋高宗命令岳飛班師回朝,并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他殺害!教師設疑:在抗金形勢對南宋極為有利時,宋高宗為什么命令岳飛班師回朝?>>>多媒體課件展示宋高宗和秦檜的想法3.宋金對峙局面的形成1141年,宋金議和,南宋對金稱臣、割地、繳納錢幣等。從此,宋金對峙局面形成。>>>多媒體課件展示金南宋對峙形勢圖教師設疑:宋金議和有什么影響?學生:消極:宋金議和是南宋政府向金乞降的結果,是不平等的。“歲幣”給南宋人民帶來沉重負擔。積極:客觀上減少了雙方的戰爭,獲得了一個較長的相對和平的時期,有利于南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有利于各族人民的友好交往。>>>多媒體課件展示史料史書記載,金遷都之后二十多年的時間,女真人逐漸改變舊俗。在日常飲食、音樂等方面“皆習漢風”,甚至皇室子孫也“自幼惟習漢人風俗”,以致對女真語言文字都不能通曉。討論:上面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學生:金變革舊俗教師提出疑問:金朝為什么要變革舊俗?金采取了哪些措施改變女真習俗?學生帶著疑問學習:1.原因宋金議和之后,金朝占據了淮河以北地區。為加強對中原農耕地區的控制,金統治者將女真人大規模遷至中原地區,積極恢復發展農業生產,并于1153年遷都至燕京,定名中都。>>>多媒體課件展示遷都2.金的漢化措施①政治上仿照南宋改革官制,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權行政機構。②鼓勵女真族與漢族通婚,在語言、飲食、服飾等方面“皆習漢風”。中原女真人大多改用漢姓,與漢族已經沒有什么區別。影響:各民族進一步融合,是多民族國家形成的重要時期。>>>多媒體課件展示金改革的歷史資料資料1:南宋詩人范成大在描述汴京(今河南開封)相國寺的詩中說:“聞說今朝恰開寺,羊裘狼帽趁時新。”教師總結:女真服飾對汴京服飾文化的影響。資料2:南宋市場上女真產的“葫蘆笛”“番鼓”等成為漢族中的時尚物品,當時有漢人發出了“虜樂悉變中華”的驚呼。教師總結:女真樂器深受中原漢人的歡迎。資料3:金朝后期的進士趙秉文在描述京師(中都)生活的詩歌《夜臥炕暖》中說:“地炕規玲瓏,火穴通深幽。”教師總結:女真的火炕影響了北方漢人的生活,至今仍有保留。資料4:《金史·禮志一》記載,魚做好之后擺上桌的時候,要“魚即橫置,頭在尊位”。教師總結:女真的飲食習俗,這種禮儀在當今仍然有影響。教師設疑:以上資料中,哪些反映出女真文化對漢文化的影響?哪些女真舊俗至今仍留有痕跡?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女真對漢文化的影響包括南宋人穿羊裘狼帽、南宋市場上出現“葫蘆笛”、“番鼓”、中都的人們使用“地炕”、“火穴”。穿羊裘狼帽、用“葫蘆笛”、“番鼓”奏樂、用地炕取暖至今仍在一些地區出現。三、課堂小結四、課堂練習1.以下不屬于金朝改變女真習俗的措施是(A)A.仿照南宋改革官制B.積極發展農業生產C.改革女真軍政體制D.模仿漢字結構,創制女真文字2.1141年,宋金訂立議和,達成的內容是(B)①金對南宋稱臣 ②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 ③宋向金交納歲幣 ④南宋向金稱臣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3.下列政權沒有出現并立現象的是(D)A.五代和契丹B.遼和北宋C.金和北宋D.遼和南宋五、作業布置1.背誦本課知識點2.做練習冊【板書設計】南宋與金的和戰一、女真的興起和金的建立二、金滅遼和北宋三、南宋的建立及與金的和戰四、金朝變革女真習俗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課 第3課時 南宋與金的和戰 (導學案).doc 第三課 第3課時 南宋與金的和戰 (教案).doc 第三課 第3課時 南宋與金的和戰 (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