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科教師輔導講義 學員編號:1 年 級:九年級 課 時 數: 學員姓名: 輔導科目:科學 學科教師: 授課類型 授課日期及時段 T同步——滑輪基礎受力 同步知識梳理 滑輪:定義 滑輪是一種周邊有槽、可以繞著中心軸轉動的輪子。 軸隨鉤碼一起移動。 動滑輪 分定滑輪和動滑輪 軸固定不變。 定滑輪 定滑輪 左圖中F=G 定滑輪特點 A:支點在軸心O處。 B:動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 1:定滑輪實際上就是等臂杠桿。 2:拉力大小始終等于重物的重力大小。 3:拉力的方向與重物移動的方向相反 結論:使用定滑輪不省 力 ,但可以改變施力的 方向 。 A:支點在邊緣O處(可以移動)。 B:動力臂l1為阻力臂l2的2倍。 動力F為阻力G的1/2倍 1: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的杠桿。 2:在上述情況下,動力是阻力的1/2 3:拉力的方向與重物的移動方向相同。 結論:使用動滑輪可以 省力 ,但不能改變施力的 方向 。 動滑輪 滑輪 定義 特點 實質 定滑輪 轉軸固定不動的滑輪 不能省力,但可改變了力的方向 等臂杠桿 動滑輪 轉動軸 與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 能省力一半,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動力臂是阻力臂兩倍的杠桿 同步題型分析 例1、如圖所示,用水平方向的力F拉繩子的一端P,使物體A以2m/s的速度向左勻速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8N。不計滑輪、繩、彈簧的測力計的重力及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則物體A與水平面的摩擦力及2秒內P端移動的距離分別為( ) A.8N,4m B.8N,8m C.16N,4m D.16N,8m 【思路點撥】要解決此題需要搞清此滑輪的種類,是動滑輪。 動滑輪由兩段繩子承擔摩擦力,所以繩端移動距離是物體移動距離的2倍,繩端拉力是物體與地面摩擦力的一半。在此題中還要用到公式s=vt。 【答案】D 【解析】物體A移動的距離為:s物=v物t=2m/s×2s=4m, 由圖知,這是動滑輪,所以P移動的距離為SP=2s物=2×4m=8m 物體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為:f=2F=2×8N=16N。 【總結升華】此題主要考查了動滑輪的特點,與以往不同的是使用動滑輪不是克服物體的重力,而是克服物體與地面之間的摩擦。但始終要明確一點,使用動滑輪時,繩端移動距離是物體移動距離的2倍,但繩端的拉力是作用在動滑輪上的拉力的一半。 舉一反三: 例2如圖所示,用力F將重物勻速提起,滑輪重不計,則重物重力G與力F的關系是( ?。? A.F=G B.F=2G C.F= G/2 D.無法確定 【答案】B 課堂達標檢測 1.定滑輪使用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特點是(?? ) A.?既能省力,亦能改變施力方向????????????????????????????B.?只能改變施力的方向 C.?只能省力,不能改變施力方向????????????????????????????D.?只能改變施力的大小 2.如圖所示,古代護城河吊橋上安裝的滑輪A是(?? ) A.?動滑輪、能省力????????????????????????????????????????????????B.?定滑輪、能改變力的方向 C.?定滑輪、能省力????????????????????????????????????????????????D.?動滑輪、能改變力的方向 3.如圖所示,不計摩擦,把重G=16 N的物體勻速提起所用的拉力F=10 N,則關于該動滑輪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動滑輪重4 N???????????????????????????????????????????????????????B.?使用該動滑輪要費距離 C.?該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80%??????????????????????????????? D.?提升物體的速度越快,機械效率越高 第2題圖 第3題圖 第4題圖 4.如圖所示,滑輪第一次受到F1的作用,第二次受到豎直向上F2的作用,物體的重力為G。在不計摩擦的情況下,將物體勻速向上提起時( ??) A.?F15.在圖中所示的簡單機械中,忽略機械自重、繩重和摩擦,當提起相同重物時,最省力的是(?? ) A.???????????????B.???????????????C.???????????????D.? 6.小西學習了滑輪知識后,用一根繩和一個滑輪,借助木樁設計出如圖所示的方案,將船拉近岸邊。則(?? ) A.?這是一個動滑輪,可省力????????????????????????????????????B.?這是一個定滑輪,可省力 C.?這是一個動滑輪,可改變力的方向??????????????????????D.?這是一個定滑輪,可改變力的方向 第6題圖 第7題圖 第8題圖 7.用圖示裝置提升重為400牛的物體,不計摩擦和滑輪自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個滑輪均為定滑輪???????????????????????????????????????? B.?人將繩子拉過1米,物體也上升1米 C.?物體勻速上升時,人對繩子的拉力為200牛???????? D.?使用該裝置不能省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 8.如圖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體G沿水平地面勻速直線運動,若滑輪與繩子質量及摩擦不計,已知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力為10N,物體運動速度為2m/s,那么關于拉力F的大小和拉力的功率P的大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拉力大小為10N???????B.?拉力大小為5N???????C.?拉力的功率大小為20W???????D.?拉力的功率大小為10W 9.如圖所示,用同一個動滑輪先后提升同一物體,使物體以相同速度勻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力分別是F甲和F乙 , 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別是P甲和P乙。若不計摩擦、動油輪重和繩重,則F甲與F乙、P甲與P乙之間的大小關系是( ?。?A.?F甲F乙? P甲>P乙 C.?F甲>F乙? P甲=P乙???????? ???D.?F甲 第9題圖 第10題圖 第11題圖 10.如圖所示,一根繩子繞過定滑輪,一端拴在鉤碼上,手執另一端,分別用沿著不同方向的拉力F1、F2和F3拉起鉤碼。則(???? ) A.?F1較大?????????????????????????????B.?F2較大?????????????????????????????C.?F3較大?????????????????????????????D.?三個力一樣大 1. B 2 B. 3. D 4. D 5. D 6. A 7. C 8.C 9. C 10. 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