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科教師輔導講義 學員編號:1 年 級:九年級 課 時 數: 學員姓名: 輔導科目:科學 學科教師: 授課類型 T同步(知識點分析) T同步(強化練習) 授課日期及時段 教學內容 T同步——知識點分析 T同步——知識點分析 同步知識梳理 同步知識梳理 一.做功的概念 -2343151289051.功 做功的二個必要因素 1.功 做功的二個必要因素 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定義: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 公式:W = F·S 注意:F·S應具備同時性的同體性 單位:1牛頓·米 = 1 焦耳 2.三種不做功的情況 三種情況 原因 實例 有距離無力 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但由于慣性通過了一段距離,這時沒有做功 踢出去的足球,人對足球沒有做功 有力無距離 有力作用在物體上,但物體沒動,即物體沒有通過距離 搬石頭未動,人對石頭沒有做功 力與距離垂直 物體受力,且物體也移動了距離,但通過的距離和力的方向垂直 提水桶水平移動一段距離,豎直提水桶的力不做功。 二.做功的計算 1.計算公式:W = Fs 2.功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N),距離的單位是米(m),功的單位焦(J) 1J = 1N x 1m 3.變形公式:由W = Fs 得①s=W/F ②F=W/S 三.功率的計算 -95251803401.功率 1.功率 定義: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 意義:描述物體做功快慢 1663700273050公式:P =W/t P=F.v 單位:1焦耳/秒 = 1 瓦 1千瓦 = 1000瓦 (1馬力 = 735瓦) 2.變形公式:由P =W/t 得①W=P.t 已知功率和時間 求做功 ②t=W/P 已知功個功率 求時間 P =W/t=F.vt /t=F.v 由P=F.v 得③F=P/v 已知功率和速率 求力 ④v=P/F 已知功率和力 求速率 T同步——強化練習 T同步——強化練習 一、單選題 1.(2020·內蒙古包頭 初三其他)如圖,物體A與足夠長的木板B通過定滑輪用不可伸長的輕繩相連,物體A的質量mA=2kg,對A施加水平向左F =20N的壓力,使木板B被壓在光滑側壁上。A物體以0.2m/s的速度勻速下落,輕繩均處于豎直方向,已知A 、B之間的摩擦力為4N,(g取10N/kg)則( ) A.木板B的質量為1.2kg B.物體A對木板B的壓力為24N C.壓力F在2秒內做功為8J D.輕繩拉力在2秒內對B物體的功率為1W 2.(2020·包頭市第35中學初三三模)如圖,A物體重力為100N,B物體重力為30N,此時A物體恰好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A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其重力的0.2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不計繩重和摩擦)( ) A.A物體受到的繩子的拉力為15N B.若將B物體的重力增加一倍,則A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35N C.動滑輪拉B物體的效率為75% D.若將A以0.1m/s的速度水平向左勻速拉動,拉力的功率為2W 3.(2020·廣東實驗中學初三二模)如圖所示,粗糙的弧形軌道豎直固定于水平面,一小球由A點以速度ν沿軌道滾下,經另一側等高點B后到達最高點C.下列關于小球滾動過程的分析正確的是( ) A.整個過程只有重力在對小球做功 B.小球在A、B兩點具有的動能相同 C.小球在A、B、C三點的速度大小關系是νA>νB>νC D.小球在A點具有的機械能等于它在C點具有的重力勢能 4576445253365 4.(2020·安徽蚌埠?初二期末)如圖所示的滑輪組,繩子的末端纏繞在電動機上,電動機轉動將下方鉤碼勻速提起。如果加快電動機的轉速,則后一次提升與前一次相比( ) 功率增大、機械效率增大 B.功率增大、機械效率不變 C.功率不變、機械效率不變 D.功率不變、機械效率增大 5.(2020·福建南平初二期末)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F拉動重500N的木箱,使它在3s內勻速直線運動了3m,受到的摩擦力為200N。不計滑輪重及繩與滑輪間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拉力F的大小為250N B.拉力F做的功為600J C.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100W D.繩端移動的速度為1m/s 6.(2019·四川錦江初二期末)如圖所示,在伽利略理想實驗中,小球每次均從斜面a點自由滾下,分別經過圖中b,c,d各位置,關于小球的動能、重力勢能、機械能描述正確的是( ) A.小球的重力勢能一直在減小 B.在d點的重力勢能小于在c點的重力勢能 C.從b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D.從a到b小球速度越來越大,機械能越來越大 4314190272415 7.(2020·江蘇如皋初二期末)如圖,細線上端固定,下端拉著小球在豎直平面內擺動,A、B是球擺動過程中的最高點,C是最低點,不計空氣阻力,則( ) A.球在C點時受力平衡 B.球在A點時速度最大 C.球在A點時繩子突然斷開,小球將靜止不動 D.球在B點時所受外力同時消失,小球將靜止不動 8.(2020·遼寧中山初三二模)如圖所示,用手將一重為G的鐵球緩慢放在一彈簧上,放手后,鐵球從A位置開始向下運動,到達B位置速度達到最大,到達C位置小球的速度變為零。已知AC間的高度差為h,若整個過程中不計能量損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從A位置到B位置鐵球的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彈簧的彈性勢能 B.在此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增加量為Gh C.小球到達B點時,小球的重力大于彈簧的彈力,所以小球繼續下落 D.B 位置到C 位置的過程中鐵球所受的重力大于彈簧所施加的彈力 9.(2020·遼寧大連 初三二模)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如圖(甲)所示。在水平路面上直線運動時記錄的v-t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在0~t1時間內做勻速直線運動 B.物體在t1~t2時間內動能不斷變大 C.物體在t3~t4時間內的摩擦力力小于t1~t2時間內的摩擦力 D.物體在t3~t4時間內拉力小于摩擦力 10.(2020·湖北省武漢市外國語學校美加分校初二月考)如圖是搬運工人用滑輪組將倉庫中的貨物沿水平軌道拉出的示意圖。已知貨物的質量為600kg,所受軌道的摩擦力為其重力的0.1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若人以0.6m/s的速度勻速前行,經100s將貨物拉出倉庫。人拉貨物的過程中,分析正確的是( ) 貨物移動距離為20m B.工人的拉力為400N C.工人做的有用功為 D.工人拉力的功率為360W 11.(2020·江蘇海安初三其他)如圖所示,斜面高為1m,長為4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為75N的拉力F,將重為200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以的速度勻速拉到頂端,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重力做功的大小為800J B.斜面對木箱的摩擦力大小為25N C.拉力做功的功率為125W D.斜面的機械效率為75% 12.(2020·貴州貴陽初三其他)如圖所示,彈簧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另一端固定在物塊乙上,甲、乙相互疊加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O點處,此時彈簧處于原長。現將甲、乙從O點拉至位置 l。松手后,在甲、乙保持相對靜止并一起向O點方向運動的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塊甲由于與乙相對靜止而處于平衡狀態 B.物塊乙隨彈簧拉力減小而做減速運動 C.物塊乙對物塊甲施加了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兩物塊運動到 O 點將由于不受彈簧拉力而靜止 5730240311150 13.(2020·湖北江漢初三二模)如圖所示,跳水運動員踏板時首先從高處落到處于自然狀態的跳板上(A位置),然后隨跳板一同向下運動到最低點(B位置)。從A位置到B位置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運動員到達位置A時,所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B.運動員到達位置B時,人對跳板的壓力等于跳板對人的支持力 C.在這個過程中,運動員減小的動能等于跳板增加的彈性勢能 D.在這個過程中,運動員減小的動能大于跳板增加的彈性勢能 14.(2020·福建廈門初三其他)如圖,小球從某一高度自由落到一端固定在地面的輕質彈簧上,在A處開始與彈簧接觸,下降到最低點B處后彈回,則小球的動能變化情況是( ) 從A到B,動能不斷減小 B.從B到A,動能不斷增大 C.從A到B,動能先變大后變小,到B處為零 D.從B到A,動能先變大后變小,到A處為零 15.(2020·安徽初三其他)某實驗小組分別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每個滑輪重均為50g)在2s內把重物G1和G2提高10cm,已知Fl和F2的大小均為2N,不計繩重及摩擦(g取10N/kg)。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重物G1的重力大小為5.5N B.乙滑輪組所做的有用功是0.7J C.F1和F2做功的功率之比為3:4 D.兩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之比為4:3 16.(2020·安徽初三學業考試)如圖1所示,水平路面由三段粗糙程度不同的區域組成。物塊(體積忽略不計)在F= 2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從區域①的最左端由靜止開始運動,在剛進入區域③時撤去拉力,物塊最終停在區域③的最右端。圖2為物塊運動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區域①路面的粗糙程度比區域②路面的粗糙程度大 B.物塊在區域①路面上所受的摩擦力等于2 N C.拉力在區域①中做的功比區域②的小 D.區域③的長度大于區城②的長度 3676650282575 17.(2020·湖北洪山初三月考)如圖所示,小明拉著小車勻速行走在水平路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明拉著小車勻速行走時,小明對小車沒有做功 B.小車的重力與地面給小車的支持力不是一對平衡力 C.小明對小車的拉力與地面對小車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D.地面給小明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后的 18.(2019·山東煙臺初二期末)有一個小球從滑梯上A點以一定的速度沿滑梯向上運動,到最高點B后小球又沿滑梯向下運動到C點,不計摩擦。則( ) A.小球由A→B運動過程中,動能逐漸減小 B.小球在B點的機械能大于A點的機械能 C.小球由B→C運動過程中,機械能逐漸增大 D.小球在C點時重力勢能最大 19.(2020·句容市華陽中學初三零模)汽車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勻速行駛,發動機功率為P0,牽引力為F0,t1時刻開始,司機減小了油門,使汽車保持恒定功率P行駛,到t2時刻,汽車又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v,已知運動過程中汽車所受阻力f恒定不變,汽車牽引力F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則( ) A.t1至t2時間內,汽車做加速運動 B.F0=2f C.t2時刻之后,汽車將保持功率P0行駛 D. 20.(2019·江蘇海安高級中學初三月考)如圖甲所示,是建設羅泊灣大橋時使用的起吊裝置(圖中未畫出)的鋼纜繩拉著實心圓柱體A在距江面某一高度處沿豎直方向勻速下降的情景.A在下降到江底之前,始終保持0.1m/s的速度不變.如圖乙所示是A下降到江底之前鋼纜繩對A的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江水的密度為ρ=1.0×103kg/m3 , g4318635821055 00 取10N/kg).則 A.A從開始下降直到江面的過程中,鋼纜繩對A做的功為5×104J B.A下降過程中重力的功率為5×103W C.A的密度為1.6×103kg/m3 D.當A下降到水平的江底,卸下鋼纜繩后,A對江底的壓強為5×103 Pa 21.(2017·海安縣紫石中學初三月考)如圖所示,用彈簧K1和K2的一端拴住滑塊M,另一端連在豎直墻壁上,彈簧恰好處于自然狀態,滑塊靜止在O點處.今將滑塊M向右推一段后放手,滑塊在光滑水平面上來回運動的過程中.由O點向右運動時( ) A.滑塊的動能增加,K2的彈性勢能增加 B.滑塊的動能減小,K1的彈性勢能減小 C.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為滑塊的動能 D.滑塊的動能轉化為彈簧的彈性勢能 22.(2019·湖北武漢初二月考)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兩次拉同一木塊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勻速滑動,兩次拉動同一木塊,得到s﹣t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兩次第一次受到的拉力較大 B.第一次受到的拉力做功較快 C.第一次拉力對木塊做的功多些 D.兩次拉力的功率相等 23.(2019·濟寧市第十五中學中考模擬)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創造了無數的詩詞歌賦,我們欣賞這些詩詞歌賦時,不僅要挖掘其思想內涵,還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現象與物理規律,下面是小明同學對部分詩句中蘊含的物理知識的理解,其中正確的是 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人們是通過音調辨別出鐘聲的 ②“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輕舟”的運動是以船上乘客為參照物. ③“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樓臺倒影入池塘”是光的折射現象. ④“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花氣襲人”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 ⑤“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瀑布飛流直下,水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⑥“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白草折”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④⑤⑥ 24.(2019·北京初二課時練習)某同學從一樓跑上三樓,大約用了10秒鐘,他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大約是 A.30W B.300W C.3000W D.30000W 25.(2019·北京初二課時練習)如圖所示,建筑工人利用滑輪組從豎直深井中提取泥土.某次工作中,工人用400N的拉力F在1min內將總重為900N的泥土勻速提升5m.在這段時間內 拉力F做的有用功2000 J 4106545-194310 00 B.滑輪組的機械效率75% C.動滑輪重700 N D.拉力F做功的功率約33 W 26.(2019·全國初二單元測試)如圖所示是某建筑工地用升降機提升大理石的滑輪組示意圖。滑輪組通過固定架被固定住,滑輪組中的兩個定滑輪質量相等,繞在滑輪組上的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2000N.大理石的密度是2.8×103kg/m3,每塊大理石的體積是1.0×10﹣2m3,升降機貨箱和動滑輪的總重力是300N.在某次提升15塊大理石的過程中,升降機在1min內將貨箱中的大理石沿豎直方向勻速提升了15m,繩子末端的拉力為F,拉力F的功率為P,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不計繩子的重力和輪與軸的摩擦,g取10N/kg.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A.升降機一次最多能勻速提升40塊大理石 B.拉力F的大小為1300N C.拉力F的功率P為1125W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為85% 27.(2019·無錫市天一實驗學校初三月考)如圖所示,用2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輪,可以使重15N的物體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物體B重8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N且保持不變。若不計輪重、彈簧測力計重、繩重和滑輪的摩擦,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地面受到的摩擦力為10N B.滑輪移動的速度為0.4m/s C.在2s內繩子對物體A所做的功為4J D.水平拉力F 的功率為4W 28.(2019·江蘇省大豐市草堰初級中學初三單元測試)在一次體育課上,甲、乙兩人進行爬竿比賽,甲從某一位置勻速爬到頂用了10s,乙從同一位置爬到頂用了9s,如果甲乙兩人體重之比是5:6,則他們爬竿時功率之比是( ) A.3:4 B.4:3 C.27:25 D.25:27 29.(2018·安徽無為 初三課時練習)跳繩是冬季的一種健身運動,旁人看起來似乎很簡單,然而親自跳起來就會感到運動量是相當大的.有位同學對此作了專門研究:跳繩者的質量m=50kg,跳繩者的重心高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如圖所示.根據所給條件可估算出此跳繩者在1分鐘內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為:( ) A.168.75W B.135W C.75W D.67.5W 30.(2017·四川綿陽 東辰國際學校)如圖所示,在細桿上固定兩片葉片便制成了玩具“竹蜻蜓”。用手搓動細桿,竹蜻蜓就能騰空而起。關于它的運動和受力,下列說法正確的( ) A.竹蜻蜓上升的是由于受到的空氣浮力的作用 B.上升過程中“竹蜻蜓”動能不變 C.在上升過程中,竹蜻蜓的運動狀態保持不變 D.上升到最高點時,受到的力是非平衡力 31.(2019·黃岡實驗中學初三零模)如圖所示,七塊完全相同的磚塊按照圖示的方式疊放起來,每塊磚的長度均為L,為保證磚塊不倒下,6號磚塊與7號磚塊之間的距離S將不超過 ( ) L B.2L C.L D.L 32.(2020·四川達州 初三其他)某工人使用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提升浸沒在水中的實心物體A,拉力的功率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已知動滑輪的重力是60N,物體上升的速度始終是1m/s,不計繩重、摩擦及阻力, ,g= 10N/kg,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物體的重力是420N; ②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100N; ③物體的密度是3× 10 3kg/m3; ④物體浸沒在水中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80%。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3.(2020·長沙市開福區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初三一模)如圖所示,小型牽引車通過滑輪組勻速打撈起深井中的均質物體,物體上升的速度保持 1m/s 不變,已知物體重 1.2×N,密度為1.6×kg/。測得物體在出水面前、后牽引車作用在繩子上的拉力之比為 l∶2,若不計摩擦、繩重及水的阻力,g取10N/kg,下列結果錯誤的是( ) A.物體出水前牽引車拉力的功率為500W B.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750N C.物體在出水面前,牽引車的拉力為250N D.物體在出水面前,滑輪組的效率是60% 4646295866775 34.如圖所示,質量為70 kg的工人利用滑輪組先后豎直向上勻速提升物體A和物體B。當提升物體A時,工人在5 s內將質量為100 kg的物體A提升1 m,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當用同樣的速度提升物體B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假設在拉繩子的過程中,工人對繩子的拉力與對地面的壓力始終豎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線上,不計繩重和摩擦。g取10 N/k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工人對物體A做的功是1250J B.動滑輪重300N C.工人在提升物體B時做功的功率是150W D.勻速提升物體B時工人對地面的壓力是200N 35.(2020·陜西隴縣初二期末)如圖,在豎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重為10N物體A沿豎直方向勻速上升。已知重物上升速度為0.4m/s,不計繩與滑輪摩擦以及滑輪重和繩重,則拉力F的大小和滑輪上升的速度分別為( ) A.5N 0.8m/s B.20N 0.8m/s C.5N 0.2m/s D.20N 0.2m/s 36.(2020·遼寧和平初二期末)如圖,用同一滑輪組分別將兩個不同的物體A和B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計繩重和摩擦),提升A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A物體比B物體輕;②提升A的拉力大; ③提升A做的額外功多;④提升A做的有用功多 只有②④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④ 37.(2020·云南紅河初三其他)如圖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輪,使足夠長的物體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N.若不計滑輪重、彈簧測力計重、繩重和滑輪摩擦,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以A為參照物,B是靜止的 B.滑輪移動的速度為0.4m/s C.繩子拉物體A的功率為1W D.在運動過程中若將拉力F增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也會增大 二、多選題 38.(2020·山東青島 初三一模)測量一塊形狀不規則的塑料泡沫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的大小,如圖甲,將塑料泡沫和正方體木塊分別掛在刻度尺兩端,使杠桿水平平衡,讀出力臂l1和l2;用刻度尺測出木塊的邊長為a,把木塊放入水槽中,如圖乙,用刻度尺測出它的下表面到水面的距離為h;如圖丙,用此裝置使塑料泡沫浸沒在水中,并使杠桿水平平衡(不計繩重、滑輪重和摩擦),讀出力臂l1和l3.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的質量m木=ρ水a2h B.塑料泡沫受到的重力G塑=ρ水ga2h C.木塊的密度ρ木=ρ水 D.塑料泡沫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a2h 39.(2020·河北初三其他)如圖所示,小明選擇兩種不同的方式將相同的重物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已知每個動滑輪的重力都為G0,物重為G,兩種方式施加的拉力分別為F1和F2,機械效率分別為η1和η2,不計繩重和摩擦,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種方式做的有用功相同 B.F1一定小于F2 C., D.G0=3F2 -4F1 40.(2020·四川錦江初二期末)如圖所示,用甲、乙、丙三種方式將重為G1的物體以相同的速度勻速提升相同高度h的過程中,繩自由端的拉力分別為Fl、F2、F3,繩自由端移動的距離分別為Sl、S2、S3,三次的機械效率分別為η1、η2、η3,每個滑輪重均為G2。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在任何情況下,SlB.如果GlC. Fl、F2、F3做功的功率相等 D.無論何種情況下,η1最大,η2=η3 3466465975360 41.(2020·湖南衡陽中考真題)近期我國長江中下游許多省份因連續大雨發生洪澇災害。抗洪搶險小分隊成員李軍在一次行動中需要幫老百姓把一個質量為的重物搬到高的車上。為了省力采用的長木板搭了一個斜面(如圖所示)。用的力用了將重物勻速推到車上。關于此簡易斜面裝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他對重物做了的功 B.他做功的功率為 C.此次簡易斜面裝置的機械效率為 D.斜面是一種省力杠桿 3510915549275 42.(2019·河南寶豐初二期末)A、B兩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分別由A、B兩種物質制成體積相等的甲、乙兩個實心物體,已知甲物體掛在滑輪組下,在虛線框中懸掛一定數量的乙物體后裝置處于靜止狀態。(不計摩擦和滑輪的自重)以下判斷正確是( ) A物質的密度是2×103kg/m3 B.B物質的密度是2×103kg/m3 C.物體甲所受的重力是物體乙的2倍 D.圖中的虛線框內懸掛的是2個乙物體 43.(2020·河北邢臺初三其他)如圖所示,豎直固定的測力計下端掛一個滑輪組,已知每個滑輪重均為30N,滑輪組下端掛有質量為30kg的物體B,滑輪組繩的末端通過定滑輪沿水平方向與物體A相連,物體A在繩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用水平向左的力F拉動物體A,可使其沿水平桌面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體B上升的速度大小為6cm/s。若不計繩重及繩與滑輪的摩擦,g取10N/kg,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A所受滑動摩擦力大小為100N B.F的大小為220N C.F做功的功率為42W D.提升物體B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約為90. 9% 5380355596900 44.(2020·河北初三其他)一位建筑工人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把建筑材料運送到樓上,已知吊籃的質量為m1,建筑材料的質量為m2,人對繩子的拉力為F,吊籃在拉力的作用下勻速上升了h,不計繩重及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3h B.工人做的有用功為m2gh C.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D.使用該裝置一定省力 4410710583565 45.(2020·河北唐山初三一模)為運送物體搭制的斜面如圖所示,斜面長為s,高為h,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把一個重為G的物體由斜面底端以速度v勻速拉到頂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整個過程中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 B.整個過程中拉力F所做的總功 C.若斜面的機械效率為η,則拉力 D.若斜面的機械效率為η,則物體與斜面間的摩擦力 46.(2020·四川成都初三其他)體重為800N的工人用圖甲所示裝置提升重物,AOB是輕質杠桿,O為支點,OA∶OB=1∶2,動滑輪的機械效率隨提升物體重力變化的圖像如圖乙,若提升重物的過程中繩子始終是豎直的,不計繩重與摩擦,g取。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動滑輪的重力是400N B.用該裝置勻速提起2000N的物體,人對地面的壓力是600N C.若工人在2s內將重物勻速提升了0.4m,人對繩子的拉力為300N,則拉力的功率240W D.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68%時,提升重物的重力是800N 第II卷(非選擇題) 三、填空題 47.(2020·廣東廣州初三其他)如圖所示,一個重為100N的物體在拉力F=150N的作用下,從a點沿斜面勻速向上運動到c點的過程,斜面的機械效率為40%,則物體從a點勻速運動到b點過程: (1)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__J; (2)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_________(選填“>”“=”“<”)拉力; (3)物體受到總的阻力的大小是_________N。 48.(2016·遼寧鞍山中考真題)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把4800N的貨物(貨箱重力不計),以0.4m/s的速度勻速提升。拉力F大小為2000N,則拉力的功率為______W,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他又利用這個滑輪組(貨箱重力不計)把重6000N的貨物勻速提升,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______(先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9.(2020·云南楚雄初二期末)在物理實踐活動中,小南同學組裝了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來運送貨物上樓,已知貨物相同且每件貨物重均為100N。小南改變每次運送貨物的件數,根據實驗數據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隨貨物重的變化而變化的圖像。則當運送4件貨物時,繩子的拉力F是______N,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不考慮摩擦和繩重) 50.(2020·湖北省直轄縣級單位?初三其他)如圖裝置,AB為水平輕質杠桿,O為支點,,G1=150 N,G3=160 N。水平地面上的物體G1通過細繩懸掛在A點,G2、G3、G4通過滑輪連接,滑輪懸掛于B點,G2恰好勻速下降,此時地面對物體G1的支持力為50 N,則G2受到的重力為_________N。若用力F沿水平方向向右勻速拉動物體G4,使G2勻速上升,則力F的大小為_______N。 參考答案 1.A 2.C 3.C 4.B 5.B 6.C 7.D 8.B 9.D 10.B 11.B 12.C 13.B 14.C 15.D 16.D 17.B 18.A 19.D 20.D 21.D 22.B 23.D 24.B 25.B 26.C 27.C 28.A 29.B 30.D 31.A 32.D 33.A 34.D 35.D 36.A 37.C 38.AD 39.ABD 40.AB 41.AD 42.AD 43.BD 44.BC 45.ACD 46.AC 47.1250 < 90 48.2400 80% 變大 49.250 80 50.200 8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