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科教師輔導講義學員編號:1年級:九年級課時數:學員姓名:輔導科目:科學授課類型T同步(機械能與做功)授課日期及時段教學內容(T同步——機械能與做功)(同步知識梳理)一.機械能1.動能和勢能:能(能量)是一個物體能夠做功的本領,可以用能夠做功的多少來衡量。(1)動能是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運動速度有關,物體的質量越大,運動速度越快,其動能越大。(2)重力勢能是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重力和被舉高的高度有關,物體的重力越大(質量越大),被舉高的高度越高,其重力勢能越大。(3)彈性勢能是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同一物體在一定限度內彈性形變越大,彈性勢能越大。在相同的形變程度下,不同的物體彈性勢能不同。(4)探究動能與重力勢能的大小可利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對照實驗。比較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大小可利用轉化法進行觀察。(5)動能和勢能之和稱為機械能。【知識拓展】1.物體具有能,但不一定要做功。2.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大小及其影響因素可分別用公式E動=mv2/2和E勢=Gh=mgh來幫助理解,但這兩個公式不要求計算。二.動能和勢能的轉化(1)動能和重力勢能的轉化單擺、滾擺等一定質量的物體加速下降過程中,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減速上升過程中,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2)動能和彈性勢能的轉化彈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帶著小球作彈性運動時,彈簧的彈性勢能和小球的動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3)機械能守恒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作橢圓軌道運動時,位置不斷在遠地點和近地點之間變化,幾乎沒有摩擦,也就沒有能量損失。一個物體在動能和勢能轉化過程中,若不考慮因摩擦等因素引起的能量損失,則機械能守恒。三.功1.一個物體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動一段距離,則這個力對物體做功。功是能量轉化或轉移的量度,用字母W表示。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段距離。2.功的計算功等于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距離的乘積。計算公式:W=Fs………定義式=Gh………克服重力做功=fs………克服摩擦力做功=Pt………已知功率和做功時間求功功的單位是焦耳,簡稱焦,符號是J。1J=1N·m。將2個雞蛋舉高1m約做1J的功。【知識拓展】1.三種情況不做功:一是有力而無距離,如搬石頭未搬動;二是有距離而無力,如物體在光滑平面上自由滑動;三是有力也有距離,但力的方向和距離垂直,如手提水桶在水平面上走動。2.計算功的大小時,一要注意是哪個力在做功,二要注意是在力的方向上的距離。若力的方向與距離的方向一致可直接代入計算;若移動的距離與力的方向不一致,可先通過計算求出在力的方向上的距離再代入計算。如求在斜面上滾動的物體重力所做的功,則需要先算出斜面的高度,再把重力和高度代入公式進行計算。四.功率1.功率是單位時間內做的功,用字母P表示。功率是用來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功率的計算計算公式:P=W/t………定義式=Fs/t=Fv………可用于解釋汽車爬坡時為什么要用低擋位=Gh/t………可計算人爬高的功率功率的單位是瓦特,簡稱瓦,符號是W。常用單位:kW、馬力(hp)等。單位換算:1kW=103W1hp=735W(目前,空調、發動機等仍用馬力作單位)(C同步——典例分析)(同步知識梳理)類型一 動能和勢能大小影響因素的探究【例1】[2018·安徽]如圖為探究物體(鋼球)動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圖13-1【實驗原理】(1)鋼球從平滑斜面上由靜止開始向下運動,到達斜面底端時的速度只與鋼球起點位置的高度有關。起點位置越高,該速度越__大__。(2)鋼球從平滑斜面上由靜止開始向下運動,在水平木板上撞擊木塊,木塊運動的距離越長,運動鋼球所具有的動能越__大__。【實驗現象】(1)同一鋼球從斜面上不同高度處由靜止向下運動,在水平木板上撞擊木塊,鋼球開始向下運動的起點位置越__高__,木塊運動的距離越長。(2)質量不同的鋼球從同一高度由靜止向下運動,在水平木板上撞擊木塊,鋼球的質量越__大__,木塊運動的距離越長。【解析】物體動能大小與其質量和運動速度有關,質量越大、速度越快,動能越大。本實驗中,動能的大小體現在木塊運動的距離。【例2】為了探究“彈性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彈性形變大小的關系”,小明用圖示裝置進行實驗,B處為彈簧的原長位置。在水平桌面上,壓縮彈簧后由靜止釋放小球,使小球撞擊同一紙盒,并與紙盒一起向右滑行。撞擊前紙盒均位于B點右側同一位置。小明每次應將彈簧壓縮__不同__(選填“相同”或“不同”)的長度,再釋放小球,通過比較各次實驗中__紙盒被推動的距離大小__,從而判斷彈簧彈性勢能的大小。【例3】[2017·鄂爾多斯]小夏同學在體育活動中,從鉛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況受到啟發,并產生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物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量有關猜想二:物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的下落高度有關猜想三:物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的運動路徑有關為此小夏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用大小、形狀相同的A、B、C、D四個鉛球分別從距離沙表面某高度處靜止釋放,其中D球從光滑彎曲管道上端靜止滑入,最后從管道下端豎直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運動的能量損失不計)。實驗數據如表:實驗序號鉛球代號鉛球質量(g)下落高度(m)陷入沙中的深度(m)①A2000.50.1②B4000.50.25③C20010.2④D20010.2(1)本實驗中,采用的研究問題的方法是__控制變量法(或轉換法)__(寫出一種方法即可)。(2)本實驗中,鉛球的重力勢能大小是通過__鉛球陷入沙中的深度__來反映的。(3)為驗證猜想二,應比較__①③__(填實驗序號),得到的結論:當物體質量相同時,__物體所處的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__。(4)比較③④,得到的結論是__物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的運動路徑無關__。(5)經進一步實驗和分析,小夏大膽給出重力勢能(Ep)的表達式“Ep=mgh”,并去辦公室詢問了老師,得以證實,小夏高興不已,回到教室后,根據學過的知識又算出了各小球落到沙表面時的動能,其中B球的動能為__2__J(忽略空氣阻力,g=10N/kg)。類型二 動能和勢能的轉化【例4】[2018·臨沂]如圖所示,單擺中的小球在ABC間不停地往復運動,如果不考慮阻力的影響,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B )A.小球在A、C處的勢能最大B.小球在B處只受重力作用C.小球由A到B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D.小球運動到C處時,如果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將保持靜止【例5】[2018·淄博]如圖所示,彎曲的跳板把人彈至高處,這個過程中人的動能和重力勢能的變化情況是( C )A.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B.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C.動能先增大后減小,重力勢能增大D.動能先減小后增大,重力勢能減小【例6】[2018·紹興義烏]如圖,木塊以一定的速度滑過A、B點,到C點滑出下落至D點。A和B、C和D之間的垂直距離均為h。若空氣阻力忽略不計,則對木塊在運動過程中能量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C )A.D點與A點相比,動能增加,勢能減少,機械能不變B.A點到C點減少的重力勢能大于C點到D點減少的重力勢能C.B點的動能可能等于A點的動能,但一定大于C點的動能D.B點的動能可能等于D點的動能,但一定大于A點的動能類型三 功的理解【例7】下列有關對物體做功的說法,正確的是( D )A.足球被踢后在場地飛行20m的距離,運動員對足球做的功等于踢力乘以20m的距離B.小麗背著50N的書包走了200m的路程,則小麗對書包做功為10000JC.小明用力推箱子雖然沒有推動,但小明對箱子做了功D.物體沿斜坡滑下過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摩擦力乘以斜坡長度【例8】如圖所示,小華同學將放在課桌邊的文具盒水平推至課桌中央,她針對此過程提出了如下的猜想。你認為合理的是( C )A.文具盒所受重力對它做了功B.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對它做了功C.文具盒所受的推力F對它做了功D.在此過程中沒有力對文具盒做功類型四 功與功率的簡單計算【例9】[2018·紹興義烏]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A、B,重均為20N。(1)在1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兩者同時以2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甲。當物體通過的距離為3m時,推力所做的功為__30__J。(2)若物體A、B在15N的推力作用下以3m/s的速度在另一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乙。則此時A對B的推力為__7.5__N。【例10】如圖所示,OQ是水平地面,物體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從O勻速直線運動到Q。OP段拉力F1為300N,F1做的功為W1,功率為P1;PQ段拉力F2為200N,F2做的功為W2,功率為P2。則( C )A.W1>W2B.W1<W2C.P1>P2D.P1<P2【例11】步行是一種簡易方便的健身運動,人正常步行時,步距(指步行一步的距離)變化不大,步距還可作為身體上的一把“尺子”。小東測出自己的步距為0.5m,他正常步行1min走了180步。小東根據自己的腿長和步距畫出了如圖所示的步行示意圖,對步行時重心的變化進行了分析,當兩腳一前一后著地時重心降低,而單腳著地邁步時重心升高,因此每走一步都要克服重力做功。(已知小東的腿長是65cm,質量是50kg,g取10N/kg)求:(1)小東正常步行的速度是多少?(2)小東每走一步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多少?(3)小東正常步行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學科教師輔導講義學員編號:1年級:九年級課時數:學員姓名:輔導科目:科學(基礎)授課類型T同步(機械能守恒)授課日期及時段教學內容(T同步——機械能相互轉化)(同步知識梳理)一.能量及其形式a.認識能量物體能夠對外作用,就說它具有能量。能量也簡稱能。一個物體能夠做的功越多,表示這個物體的能量越大b.能量的形式自然界中任何物體都具有能量,能量是以多種形式存在的,根據能量的特點大致可以分為機械能、電磁能、內能、化學能、光能、核能、聲能等二.機械能1.動能1.定義: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2.決定其大小的因素:物體的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動能就越大2.勢能a.重力勢能1.定義: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勢能2.決定其大小的因素:物體的質量越大、位置越高,重力勢能就越大b.彈性勢能1.定義: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量叫彈性勢能2.決定其大小的因素:對于同一物體,彈性形變越大,彈性勢能越大3.動能和勢能的轉化a.機械能:動能和勢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統稱為機械能b.機械能的轉化1.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2.機械能也可以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c.機械能守恒: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機械能的總量就保持不變,或者說機械能守恒三.機械能守恒(a—接觸點b—平衡點c—最低點)機械能守恒的條件——不受外力,只有動能和勢能的轉化(題目中不計阻力,一般來說機械能守恒)1.彈簧模型開始—aG>F,v變大動能變大,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ab段G>F,v變大動能變大,重力勢能減小,彈性勢能變大,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和彈性勢能b點G=F,v最大動能最大bc段G2.單擺模型不計空氣阻力,機械能守恒,AC等高AB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B點動能最大,不計空氣阻力,機械能守恒,AC等高BC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3.斜拋模型——最高點速度最小,但不為零(課堂達標檢測)1.如圖所示,彈簧的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另一端連接一個小球。彈簧未發生形變時,小球靜止在A點。用手把小球向左運動壓縮彈簧至B點后松開手,小球在水平光滑地面BC間來回運動。不考慮空氣阻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當小球從B運動至A的過程,彈簧產生的彈力變大B.當小球從B運動至C的過程,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為小球的動能C.小球在A點時的機械能最大D.在來回運動中,小球的機械能保持不變2.將一輕質彈簧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上面放置一個小鋼球,靜止時彈簧長度為L,如圖甲所示;再用手向下壓到一定程度,如圖乙所示;釋放后鋼球運動到距離水平桌面2L處,如圖丙所示。對鋼球分析不正確的是( )A.甲圖中,鋼球一定受平衡力作用B.丙圖中,彈簧一定不存在彈性勢能C.從乙圖到丙圖過程中,彈簧的機械能一定改變D.鋼球上升但沒有離開彈簧之前運動速度先變大后減少3.如圖,輕質彈簧豎直放置,下端固定于地面,上端位于O點時彈簧恰好不發生形變.現將一小球放在彈簧上端,再用力向下把小球壓至圖中A位置后由靜止釋放,小球將豎直向上運動并脫離彈簧,不計空氣阻力,則小球()A.運動至最高點時,受平衡力作用B.被釋放瞬間,所受重力大于彈簧彈力C.從A點向上運動過程中,速度先增大后減小D.從O點向上運動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4.兩個質量相同的鉤碼,下端固定有紙帶并穿過打點計時器,在拉力作用下兩鉤碼分別同時從同一位置開始沿豎直向上方向運動,紙帶上留下的點跡如圖(a)所示,它們的s—t圖像如圖(b)所示.則A.甲的拉力大B.甲的機械能小C.乙的動能小D.無法判斷5.如圖所示,將同一物體分別沿光滑的斜面AB、AC以相同的速度從底部勻速拉到頂點A,已知AB>AC,施加的力分別為F1、F2拉力做的功為W1、W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別為P1、P2,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F1<F2,W1=W2,P1>P2B.F1>F2,W1>W2,P1>P2C.F1<F2,W1<W2,P1<P2D.F1<F2,W1=W2,P1<P26.小明用臺秤研究人在豎直升降電梯中的運動.他先在地面上用臺秤稱得自己的體重為500N,再將臺秤移至電梯內,電梯從t=0時由靜止開始向下運動到t=11s時停止,測得臺秤對自己的支持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則A.0~2s的過程中,小明的動能不變B.2s~10s的過程中,小明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C.10s~11s的過程中,小明的機械能不斷減小D.0~11s的過程中,小明的機械能不斷增大7.如圖所示,某工程隊在一次施工作業中,以恒定速度沿豎直方向將質量為5×103kg的圓柱形實心工件從深水中吊起至距水面某一高度。不計水的阻力,根據繩子作用在工件上端的拉力F的功率P隨工件上升高度h變化的圖象。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工件上升的速度大小為0.4m/sB.當工件露出水面一半時所受的浮力大小為5000NC.工件的體積為1m3D.工件的橫截面積為1.25m28.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打撈水中重為450N的物體A,使物體A勻速豎直上升2m,卷揚機加在繩子自由端豎直向下的拉力為F,在水面下物體A上升的速度vA為0.1m/s,物體在水面下卷揚機的功率為50W.已知物體A的體積V為5×10-3m3,g取10N/kg,繩重、輪與軸的摩擦及水的阻力均可忽略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動滑輪所受的重力G動為50NB.物體A在水面下,所受的浮力為100NC.物體A在水面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D.卷揚機加在繩子自由端豎直向下的拉力為F為300N9.如圖所示,跳水運動員踏板時首先從高處落到處于自然狀態的跳板上(A位置),然后隨跳板一同向下運動到最低點(B位置)。從A位置到B位置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運動員到達位置A時,所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B.運動員到達位置B時,人對跳板的壓力等于跳板對人的支持力C.在這個過程中,運動員減小的動能等于跳板增加的彈性勢能D.在這個過程中,運動員減小的動能大于跳板增加的彈性勢能10.如圖所示,無人機水平飛行過程中,機上懸掛小球的細線向左偏,且小球與無人機保持相對靜止,不計空氣阻力,則在飛行過程中()無人機一定是向右飛行的B.小球的運動狀態保持不變C.小球的機械能可能減小D.若剪斷細線,小球將向左下方運動11.如圖所示,甲、乙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兩個光滑斜面,長度分別為4m、5m,高度相同.兩個工人分別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甲、F乙把完全相同的工件從斜面底端勻速地拉到斜面頂端,且速度大小相等.此過程拉力F甲、F乙所做的功分別為W甲、W乙,功率分別為P甲、P乙,機械效率分別為η甲、η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F甲∶F乙=5∶4B.W甲∶W乙=5∶4P甲∶P乙=4∶5D.η甲∶η乙=4∶512.粗糙水平面上有一個重為100N的物體,用10N的水平推力使其以3m/s的速度沿力的方向勻速運動了10s,則此過程中A.重力做了3000J的功B.推力做了300J的功C.摩擦力做了3000J的功D.摩擦力為100N13.21屆足球世界杯已于2018年6月14日在俄羅斯莫斯科拉開帷幕,在足球賽場涉及很多物理知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踢出的足球在場地上慢慢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B.足球在空中下落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C.靜止在場地上的足球受到的重力和它對地面的壓力是對平衡力D.守門員將足球踢出,守門員沒有對足球做功14.彈跳桿運動是一項廣受歡迎的運動.其結構如圖甲所示.圖乙是小希玩彈跳桿時由最低位置上升到最高位置的過程,針對此過裎(處在最低位置時高度為零).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在a狀態時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大,小希的動能為零B.a→b的過程中,彈簧的彈力越來越大,在b狀態時彈力最大C.b→c的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為小希的重力勢能D.a→c的過程中,小希先加速后減速,在b狀態時速度最大15.如圖所示,小朋友沿著滑梯勻速下滑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他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他只受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C.他的勢能轉化為動能,機械能不變D.他的重力勢能減小,動能不變,機械能減小16.如圖甲所示,質量不計的彈簧豎直固定在壓力傳感器上,壓力傳感器是電阻阻值隨受到壓力的增大而減小的變阻器(壓力不超過最大值),壓力傳感器、電流表、定值電阻和電源組成一電路.壓力傳感器不受力時電流表示數是I0.t=0時刻,將一金屬小球從彈簧正上方某一高度由靜止釋放,小球落到彈簧上壓縮彈簧到最低點,然后又被彈起離開彈簧.整個過程中,不計能量損失,電流表示數I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t1時刻,小球動能最小B.t2時刻,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小C.t1~t2時間內,小球的重力勢能一直增大D.t1~t3這段時間內,小球增加的動能小于彈簧減少的彈性勢能17.蹦床比賽已被列入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圖是小朋友玩蹦床的情景,對他們在上升和下落過程中機械能的變化,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忽略空氣阻力)小孩上升到最高點時的重力勢能最大B.小孩在空中下落的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C.小孩下落到最低點時蹦床的彈性勢能最大D.小孩下落到最低點時的動能最大18.過山車是一項非常驚險刺激的娛樂休閑活動.過山車時而從軌道的最低端上升到最高端,時而從最高端飛馳而下.不計能量損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點機械能小于b點機械能B.d點動能最大,b點勢能最大,c點機械能最大C.由a到b的過程中,動能減少,勢能增大,機械能不變D.由b到c的過程中,動能增大,勢能減少,機械能變大19.原長為l的橡皮筋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懸掛一個小鋼球,將鋼球從O點釋放,鋼球運動到A點后開始向上返回,O、A兩點間距離為2l,如圖所示.則能反映鋼球從O點運動到A點的過程中,其動能、重力勢能、橡皮筋所受的拉力F和橡皮筋的彈性勢能隨運動距離s變化的關系圖象可能是A.B.C.D.20.跳遠運動是一項常見的體育運動.跳遠運動員在比賽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離后才起跳,這樣做的目的是A.增大運動員的慣性B.減小運動員的慣性C.增大運動員的動能D.減小運動員的動能21.如圖所示的是一種叫做蹦極的游戲。游戲者將一根有彈性的繩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處,從高處跳下。圖中a點是彈性繩自然下垂時繩下端的位置,c點是他所到達的最低點的位置。對于他離開跳臺至最低點的過程,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他的重力勢能一直在減小,他的動能一直在增加B.繩的彈性勢能一直在減小,他的動能一直在增加C.他的動能從上端到a點這一段時間在增加,a點到c點這一段時間在減小D.在c點時,重力勢能減到最小,動能為零,繩的彈性勢能最大22.在學習“機械能及其轉化”時,“想想議議”欄目提供了如圖所示的情景,用繩子把一個鐵鎖掛起來,把鐵鎖靠近自己的鼻子,穩定后松開手,頭保持不動鐵鎖向前擺去又擺回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鐵鎖在擺動過程中機械能保持不變B.鐵鎖擺動到最低點動能最小C.鐵鎖在下降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D.鐵鎖在上升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23.已知雨滴在空中豎直下落時所受空氣阻力與速度大小的二次方成正比,且不同質量的雨滴所受空氣阻力與速度大小的二次方的比值相同.現有兩滴質量分別為m1和m2的雨滴從空中豎直下落,在落到地面之前都已做勻速直線運動,那么在兩滴落地之前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過程中,其重力的功率之比為A.m1:m2B.:C.:D.:24.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跳高運動員先后用背越式和跨越式兩種跳高方式跳過某一高度,該高度比他起跳時的重心高出h,則他從起跳后至越過橫桿的過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A.都必須大于mghB.都不一定大于mghC.用背越式不一定大于mgh,用跨越式必須大于mghD.用背越式必須大于mgh,用跨越式不一定大于mgh25.如圖所示是學校田徑運動會時跳遠運動的幾個階段,則運動員A.助跑階段機械能不變B.起跳時機械能為零C.經過最高點時動能最大D.經過最高點時重力勢能最大26.小明從家里去上學,如圖所示是他上學過程中的路程—時間圖象,請你判斷小明在哪一段時間內動能最大()A.在t1~t2時間內,小明的動能最大B.在t2~t3時間內,小明的動能最大C.在0~t1時間內,小明的動能最大D.無法判斷27.如圖所示,同一物體分別從三個不同斜面PA、PB、PC的頂端由靜止滑下,已知物體在三個斜面上下滑時受到的摩擦力均為f(f>0),當物體從斜面頂端P滑到底端A、B、C時,速度分別為υ1、υ2、υ3,則υ1、υ2、υ3間的大小關系是()υ1>υ2>υ3B.υ1<υ2<υ3C.υ1=υ2=υ3D.υ1>υ3>υ2二、多選題28.如圖所示,小球由靜止開始沿著粗糙的路面從a點向d點自由運動,其中b和d兩點在同一水平高度,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小球從a到c加速下滑,部分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B.小球從c到d減速上坡,部分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C.小球在b和d時重力勢能和動能都相等D.小球從a到d的過程中,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29.為了研究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教材中設計了“小鋼球撞木塊”的實驗(如圖所示).讓靜止的小鋼球從斜面滾下,觀察木塊被推動的距離.關于該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實驗過程中,讓同一小球從不同高度落下,目的是為了讓小球獲得不同的運動速度B.在實驗器材的選擇時,可以不考慮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木塊的質量和軟硬等因素C.該實驗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變量法,如分別控制小球滾下的高度、小球的質量等D.該實驗的設計思路是采用轉換法,用木塊移動的距離來表示動能的大小1.C2.B3.C4.C5.D6.C7.D8.C9.B10.C11.A12.B13.A14.A15.D16.D17.D18.C19.B20.C21.D22.C23.D24.C25.D26.C27.B28.ABD29.ACD(T同步——同步訓練)(同步知識梳理)1.下列關于能的概念中正確的是( A )A.一個物體能夠做功就具有能B.運動物體具有能,靜止物體沒有能C.具有能的物體一定在做功D.物體具有的能越大,它做的功一定越多2.兩個相同的籃球,表面潮濕,從不同高度自由落至同一地面,留下的印跡如圖所示。關于初始時籃球的重力勢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落在a處的大B.兩處一樣大C.落在b處的大D.無法比較3.在某次演習中,解放軍在海拔6000m的高空空投重達8t的新型履帶式傘兵戰車,如圖所示??胀断聛淼膽疖囋诤箅A段可認為與降落傘一起勻速豎直掉向地面。下列觀點正確的是(g取10N/kg)( C )A.傘兵戰車出機艙后在水平方向仍會向前運動,這是由于戰車受到慣性的作用B.后階段勻速下降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C.空投戰車后,若飛機仍在原高度水平飛行,則飛機的勢能比空投前減小D.傘兵戰車從出機艙到地面的整個過程中,重力做功4.8×107J4.如圖所示是小剛在中考體育測試中投擲鉛球的過程示意圖,鉛球在b點離手,c點是鉛球運動的最高點,d點是鉛球運動的最低點,整個過程中,若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 )A.在a到d的過程中,鉛球相對于地面是運動的B.在b到d的過程中,鉛球的機械能先增加后減少C.在c到d的過程中,鉛球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D.在a到b的過程中,小剛對鉛球做了功5.跳繩是大家喜愛的體育運動之一,小金的質量為50kg,每次跳起高度約為6cm(人整體上升,如圖所示),一分鐘跳100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向上起跳過程中小金的動能持續增大B.在整個跳繩過程中小金的機械能守恒C.小金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約3JD.小金在這一分鐘內跳繩的功率約為50W圖甲所示的鐵塊重力G=4N,被吸附在豎直放置且足夠長的磁性平板上,當它在豎直方向上拉力F=6N的作用下向上運動時,鐵塊受到的摩擦力為__2__N;鐵塊此時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則4s內拉力F做的功是__4.8__J。7.相關資料表明,大部分重大交通事故是因為汽車超載超速造成的。興趣小組決定對超載超速問題進行一次模擬探究,經討論后認為,可以用小球作為理想模型,代替汽車作為研究對象。如圖,將小球從高度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靜止開始滾下,推動同一小木塊向前移動一段距離s后停下。完成甲、乙、丙三次實驗,其中h1=h3>h2,mA=mB<mC。(1)把小球放在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沿斜面滾下是為了控制__速度__相同。(2)實驗中超載超速帶來的危害程度用__小木塊移動的距離s__表示。(3)研究超載帶來的危害時,選擇甲、乙、丙三次實驗中的__甲、丙__進行比較。(4)為比較超載超速帶來的危害程度,興趣小組利用上述器材進行定量研究。得到數據如下表:小球質量(g)高度(cm)木塊移動距離(cm)A10510B20518C30529D101038E101586請根據上表數據分析,貨車超載20%與超速20%兩者相比,潛在危害較大的是__超速20%__。8.2018年3月28日紹興風情旅游新干線開通試運行。“鑒湖號”城際列車從紹興站駛出開往上虞站,兩站相距40km,列車運營速度120km/h。(1)列車從紹興站出發至少需要__20__min到達上虞站。(2)在圖中旅行箱和拉桿構成的杠桿中,能表示拉力F的力臂是__l1__。(3)列車牽引總功率為5152kW,表示的意義是__列車每秒鐘做功5152kJ__,并計算列車以運營速度勻速直線運行時所受水平阻力大小(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保留兩位小數)。【答案】(3)根據P===Fv,v=120km/h≈33.33m/s,F==≈1.55×105N,由于列車勻速運動,則f=F=1.55×105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物理)1-1 機械能與做功(基礎)—浙教版九年級科學上冊講義(機構專用).doc (物理)1-2 機械能相互轉化(基礎)—浙教版九年級科學上冊講義(機構專用).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