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科教師輔導講義 學員編號:1 年 級:九年級 課 時 數: 學員姓名: 輔導科目:科學 學科教師: 授課類型 授課日期及時段 教學內容 T同步——鹽的性質 同步知識梳理 一.鹽的性質 1.鹽的分類:按溶解性可將鹽分為溶解性鹽和不溶解性鹽。按鹽所含有陰陽離子可將鹽分為鉀鹽、鎂鹽、硝酸鹽、碳酸鹽。按組成和化學性質分為正鹽、酸式鹽和堿式鹽。 鉀鹽:KCl KNO3 K2SO4 鎂鹽:MgCl2 MgSO4 Mg(NO3)2 硝酸鹽:KNO3 NaNO3 Mg(NO3)2 碳酸鹽:K2CO3 Na2CO3 MgCO3 正鹽:KCl MgCl2 MgSO4 K2CO3 NaNO3 酸式鹽:NaHCO3 NaHSO4 KHSO4 堿式鹽:Cu2(OH)2CO3 Mg(OH)Cl 2.鹽的溶解性: 陰離子 陽離子 OH- NO3- Cl- SO42- CO32- H+ 溶、揮 溶、揮 溶 溶、揮 NH4+ 溶、揮 溶 溶 溶 溶 K+ 溶 溶 溶 溶 溶 Na+ 溶 溶 溶 溶 溶 Ba2+ 溶 溶 溶 不 不 Ca2+ 微 溶 溶 微 不 Mg2+ 不 溶 溶 溶 微 Al3+ 不 溶 溶 溶 — Mn2+ 不 溶 溶 溶 不 Zn2+ 不 溶 溶 溶 不 Fe2+ 不 溶 溶 溶 不 Fe3+ 不 溶 溶 溶 — Cu2+ 不 溶 溶 溶 不 Ag+ — 溶 不 微 不 二.復分解反應: a.概念:所謂復分解反應,即是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這類反應可表示為:AB+CD=AD+CB。寫復分解反應化學方程式時,也和寫其他化學反應方程式一樣,應該注意它們表示的化學方程式必須真實存在,而不是憑空想象捏造出來的。 b.復分解反應的條件: 1)生成物必須有沉淀或水或氣體生成,否則不反應。 例 ① 2Fe(OH)3+3H2SO4=Fe2(SO4)3+6H2O 能反應,有水生成。 例 ② Na2CO3+K2SO4≠K2CO3+Na2SO4 不反應,既沒有沉淀物、水生成也沒有氣體生成。 2)堿與鹽反應必須都可溶,都可溶不一定都能反應。 例 ③ Na2CO3+Ba(OH)2=BaCO3↓+2NaOH 能反應,因為反應物都可溶,且生成物中有沉淀。 例 ④ CaCO3+Fe(OH)2≠FeCO3+Ca(OH)2 不反應,雖然好象有沉淀物生成,但是反應物都不溶或不都溶。 例 ⑤ 2NaOH+BaCl2≠2NaCl+Ba(OH)2 不反應,因為反應物雖都可溶,但沒有符合條件的生成物。 3)鹽與鹽的反應,反應物必須都可溶,但是,也不一定都能反應。 例 ⑥ Na2CO3+CaCl2=CaCO3↓+2NaCl 能反應,因為反應物都可溶,且有沉淀物生成。 例 ⑦ BaCO3+ZnSO4≠BaSO4+ZnCO3 不反應,好象都有沉淀物生成,但反應物都不溶或不都溶。 例 ⑧ 2KCl+ZnSO4≠K2SO4+ZnCl2 不反應,雖然反應物都可溶,但生成物中無沉淀、無水、也無氣體。 4)常見的酸與鹽的反應,這類反應比較復雜,初中階段只要求記住,碳酸鹽與常見的酸都能反應,其他鹽則要求可溶且生成物中要有氣體、沉淀或水。 例 ⑨ H2SO4+BaCO3=BaSO4↓+H2O+CO2↑ 能反應,生成物,反應物都符合要求。 例 ⑩ 2HCl+BaSO4≠H2SO4+BaCl2 不反應;反應式中反應物BaSO4不溶 H2SO4+2KCl≠2HCl+K2SO4 不反應;反應式中反應物雖都可溶,但生成物不合要求。 5)某些鹽和金屬反應:(鹽(可溶)+ 金屬 → 新金屬 + 新鹽) Fe + CuSO4 ==== FeSO4 + Cu 鹽與化肥 1.氮肥: (1)常見氮肥及含氮質量分數:氮肥以銨鹽為主,還包括硝酸鹽和尿素。氮肥含有組成葉綠素的重要元素,能促使農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工業上常用酸與氨氣反應制取氮肥。 NH3+H2O+CO2=NH4HCO3(碳銨) 2NH4+H2SO4=(NH4)2SO4(硫銨) (2)銨鹽性質:銨鹽與堿(強堿)反應都有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的氨氣放出,此法可用于銨鹽的檢驗。 (NH4)2SO4+2NaOH == Na2SO4+2NH3↑+2H2O (注意:銨鹽類氮肥與堿性物質不能混合使用,會降低肥效) 2.磷肥:磷肥促進農作物根系發達,增強吸收養分和抗旱能力,促進作物穗數增多、籽粒飽滿。常見的磷肥有過磷酸鈣[CaSO4和Ca(H2PO4)2的混合物]。 3.鉀肥:鉀肥能促進農作物生成旺盛,莖干粗壯,增強抗病蟲害能力,促進糖和淀粉的生成。常用的鉀肥有硫酸鉀(K2SO4)、氯化鉀(KCl)、草木灰(主要成分為K2CO3)。 4.使用化肥應注意的事項:長期使用化肥會造成土壤板結,破壞土壤結構,過多使用磷肥會造成土壤缺鐵、鋅和磷,所以需要施一些農家肥料(有機肥),有利于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能力。 同步題型分析 【例1】下列各組中的物質能共存于同一溶液的是 ( C ) A.NaOH和CuSO4 B.KOH和HNO3 C.MgCl2和NaNO3 D.H2SO4和Na2CO3 [解析] 酸、堿、鹽之間的反應,若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有水生成或有氣體產生,那么它們就不能在溶液中共存;若不反應,則可以共存。A、B、D中各對物質反應后分別生成沉淀、水或氣體,所以A、B、D不能共存;C中MgCl2和NaNO3不能發生復分解反應,因此可以共存。 【例2】下列各組物質的溶液,不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的是 ( D ) A.HCl和Ca(OH)2 B.Na2CO3和H2SO4 C.AgNO3和BaCl2 D.KCl和CuSO4 [解析] 一個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需要首先看反應物能否溶于水或溶于酸,然后再看生成物中是否有沉淀、氣體或水生成,如果反應物、生成物的條件都符合,這個復分解反應就能發生。從題中四個選項所給的物質可以看出,反應物都能溶于水,因此只需關注生成物就可以了,A中有H2O生成,B中有氣體放出,C中有AgCl沉淀,D中既無沉淀也無水和氣體生成,所以不能發生復分解反應。 【例3】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C ) A.Na2CO3+BaCl2=2NaCl+BaCO3↓ B.K2CO3+2NaOH=2KOH+Na2CO3 C.Cu(OH)2+H2SO4=CuSO4+2H2O D.CaCl2+2HNO3=Ca(NO3)2+2HCl [解析] 判斷化學方程式是否正確,首先考慮的是這個反應能否發生,如能發生,其生成物是什么,化學式的書寫是否正確;其次考慮該化學方程式是否配平,以上反應均是酸、堿、鹽之間的反應,根據酸、堿、鹽之間發生復分解反應的條件,產物中必須有水或沉淀或氣體生成,顯然A、C是正確的,B、D不正確。 【例4】下列各組溶液,不加其他試劑就能鑒別的是 ( B/D ) A.Na2CO3、HCl、H2SO4、NaNO3 B.Na2CO3、H2SO4、HNO3、BaCl2 C.HCl、AgNO3、HNO3、NaCl D.NaOH、FeCl3、MgCl2、BaCI2 [解析] A組不能區別HCl和H2SO4,B組能與其余兩種溶液反應產生氣體的是Na2CO3,能與Na2CO3反應產生氣體的是H2SO4和HNO3,其中能與另一種溶液反應產生白色沉淀的是H2SO4,不能與另一種溶液產生沉淀的是HNO3,另一種溶液是BaCl2。C組不能區別HCl和NaCl。D組棕黃色溶液是FeCl3溶液,能與FeCl3溶液反應產生紅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3NaOH+FeCl3=Fe(OH)3↓+3NaCl,能與NaOH溶液反應產生白色沉淀的是MgCl2,MgCl2+2NaOH=Mg(OH)2↓+2NaCl,剩下的是BaCl2溶液。 課堂達標檢測 1.我國某地曾發生過把外形和食鹽相似,有咸味的工業用鹽誤作食鹽食用,食用后發生中毒事件,這種工業用鹽可能含有的有毒物質是 ( ) A.KMnO4 B.Na2CO3 C.NaNO2 D.CuSO4 2.下列物質為混合物的是 ( ) A.膽礬 B.堿式碳酸銅 C.久置于空氣中的苛性鈉 D.純堿 3.某鹽堿地的土壤溶液中含Na+,加入稀鹽酸后生成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鹽堿地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 ( ) A.NaCl B.NaOH C.Na2CO3 D.Na2SO4 4.在發酵面團中加入某種物質揉和,既能使蒸出的饅頭疏松多孔,又能除去面團中的酸,該物質可能是 ( ) A.白糖 B.NaHCO3 C.NaOH D.CH3COOH 5.將下列各組物質混合后溶于水,得到無色溶液的是 ( ) A.NaNO3、NaCl、Na2SO4 B.MgCl2、NaOH、KNO3 C.CuSO4、CaCl2、MgCl2 D.BaCl2、AgNO3、KCl 6.貝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小強設計了如下圖的實驗進行探究,以下關于此實驗現象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 A.有氣泡產生 B.表面皿內壁有渾濁出現 C.貝殼逐漸溶解 D.燒杯中溶液的質量不變 7.在錐形瓶甲中放入10g塊狀CaCO3,在錐形瓶乙中放入10g粉末狀CaCO3,分別同時加入等質量、同質量分數的稀鹽酸(足量)。如下圖中對該實驗產生氣體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描述合理的是( ) 8.某溶液中存在著Mg+、Ag+、Ba2+三種陽離子,現用NaOH、Na2CO3和NaCl三種溶液使它們轉化為沉淀并分離出來,每次只允許加一種試劑,濾出一種沉淀,則所加試劑順序正確是 ( ) A.NaCl,NaOH,Na2CO3 B.Na2CO3,NaCl,NaOH C.NaOH,NaCl,Na2CO3 D.NaCl,Na2CO3,NaOH 9.向KCl、K2SO4、KOH和K2CO3四種溶液中,分別加入一種不同的試劑,反應后生成物中都有一種相同的化合物,這種相同的化合物是 ( ) A.KNO3 B.Ba(NO3)2 C.HNO3 D.Ca(NO3)2 10.下列物質中屬于鉀肥的是 ( ) A.NH4NO3 B.K2SO4 C.CO(NH2)2 D.Ca3(PO4)2 11.植物缺氮會導致生長遲緩或停滯。下列物質能為植物提供氮元素的是 ( ) A.KCl B.CO(NH2)2 C.Ca3(PO4)2 D.K2SO4 12.過多的植物營養物質進入水體會惡化水質,導至“水華”現象,如尿素[CO(NH2)2]既是高效化肥,又是常見的植物營養物之一,它屬于 ( ) A.磷肥 B.氮肥 C.鉀肥 D.復合肥料 13.“五一”期間進行社會實踐調查,根據一袋某品牌的碳銨(NH4HCO3)化肥包裝袋上印有標識(如右圖所示)。對該化肥的有關判斷不正確的是 ( ) A.碳酸氫銨屬于鹽類 B.碳銨是一種復合肥料 C.碳銨保存時應注意防潮 D.碳銨里的含氮量是指氮元素的質量分數 14.草木灰是農村廣泛使用的一種農家鉀肥,它的水溶液顯堿性。下列化肥能與草木灰混合施用的是 ( ) A.CO(NH2)2 B.NH4Cl C.NH4NO3 D.(NH4)2SO4 C 2.C 3.C 4.B 5.A D 7.C 8.A 9.A l0.B 11.B l2.B 13.B l4.A l5.B 15.下列關于化肥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銨鹽不能與堿性物質混放和混用 B.化肥對提高農作物產量具有重要作用,應盡量多施用 C.復合肥料能同時均勻地供給作物幾種養分,肥效高 D.長期施用硫酸銨、硫酸鉀會使土壤酸化、板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