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艱巨使命》 【教材依據】 本教學設計內容來自義務教育初中《生物》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生物多樣性》中第十五章《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第二節《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艱巨使命》。 【設計思路】 1、指導思想: 在《初中生物課程標準》中,有關生物多樣性的教學目標要求有:關注我國特有的珍稀動植物;說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 本節教材《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艱巨使命》,是《初中生物課程標準》里課程設計思路中“突出人與生物圈的關系”和課程目標中“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在教材中的具體體現。充分發掘教材內涵和外延,讓學生體驗和感受生物多樣性遭受破壞的現狀,分析產生的原因,逐步培養熱愛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對學生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全面提升有重要意義,對學生終身發展也具有深遠意義。 在生活中,學生往往對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有直觀感受,但難以將其與生物多樣性遭受的威脅及產生的后果進行聯系。因此,在教學中,通過大量圖片對比,讓學生對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有更直觀的感受;通過讓學生討論分析生物多樣性遭受破壞的原因,有助于培養學生聯系實際分析歸納的能力;在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方面,補充介紹漢中境內的自然保護區和珍稀動物,尤其是朱鹮、大熊貓、羚牛、金絲猴等國家級保護動物,不但有利于達到教學目標,還能起到拓展學生視野,增強熱愛家鄉,樹立環保觀念的作用。 在學法方面,貫穿“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三大基本理念,通過PPT展示、小組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合作探究。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及原因; (2)通過自學討論,歸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途徑。 能力目標: (1)通過討論歸納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和保護措施,逐步培養分析歸納能力; (2)通過小組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培養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圖片和介紹,認同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的破壞,關注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2)通過學習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和了解保護途徑,樹立保護環境意識; (3)通過了解漢中當地生物資源的保護現狀,增強熱愛家鄉、樹立環保觀念。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知道生物多樣性遭受破壞的現狀和面臨的威脅,是學習和掌握保護途徑、增強環保觀念的前提和基礎。 (2)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既是本節教材的目標,更是人與生物圈合諧共處的終極目標。 教學難點: 環保意識培養。觀念和意識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長期過程。 【教學準備】 1.收集當地生物多樣性破壞和保護的相關資料。學生來源于“母親河”漢江之畔,漢中有很多珍稀動植物資源,這些學生非常熟悉的本土資源應用于教學,能有效的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2.精心制作PPT課件。一是通過圖片中環境的今昔對比,讓學生對生物多樣性遭受破壞的現狀有直觀的感受;二是精心設計討論與思考問題,指導學生合作講究,進行原因分析和保護途徑歸納;三是介紹漢中當地珍稀生物資源及其保護,增進熱愛家鄉情感。 【教學過程】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媒體運用 設計意圖 組織教學 指導學生分組 學生6—8人一組,確定小組長、記錄員、發言人等角色 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準備 情景引入 問題: 同學們生活在漢江河畔,你們喜歡漢江河的風景嗎?你們知道過去的漢江河是什么樣子嗎? 思考; 隨機發言。 以學生熟悉的母親河“漢江”引入課題,學生熟悉,感興趣,有話說。 分 析 與 探 究 1.展示《漢江河的變遷》: 20年前:水量充沛,河水清澈,水草豐美,魚蝦肥碩,水鳥盤旋,環境優美。 20年后:水量少了,水變臭了,魚蝦死了 2.出示討論與思考題: 分析《漢江河的變遷》,討論: (1)漢江河由原來變為現在的樣子,你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它對周圍的其他生物和環境有什么樣的影響? 3.指導討論 1.學生觀察、比較和思考 2.學生討論。 3.匯報交流。 要點: (1)人類活動:過度捕撈、環境污染、攔河筑壩、開山炸石、氣候變化 (2)連鎖反應,環境更加惡化,生物種類和數量進一步減少 PPT展示: 1.圖片對比20年前后漢江河的變化 2.思考與討論題 通過圖片對比,形成視覺沖擊,引發思考。 母親河就在身邊,它的變化,使學生易于感知,便于形成關注身邊環境,保護身邊生物資源的觀念。 1.展示生物多樣性遭受破壞的現狀: 森林資源的過度開采、漁業資源的過度捕撈、野生動物的亂捕濫殺、草原的過度放牧 2.指導討論: 這些現象會導致什么結果? 1.觀察圖片 2.討論 3.匯報交流: 要點:威脅生物多樣性,可能導致物種滅絕速度加快 PPT展示: 《生物多樣性遭受破壞》 直觀感受生物多樣性遭受破壞的現狀和原因 過度 問題:如何保護生物多樣性? 整 理 與 歸 納 閱讀課本,回答問題: 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有哪些措施? 1、閱讀教材內容; 2.歸納保護途徑。 要點:A.就地保護;B.遷地保護;C.宣傳教育;D.加強法制管理 PPT展示: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途徑》 教材是課標的具體體現,是專家智慧的結晶,需要認真閱讀。 拓 展 與 應 用 問題:你知道漢中本地有哪些自然保護區嗎?它們主要保護什么生物? 介紹漢中自然保護區、珍稀動植物及其保護 隨機發言 展示: 漢中珍稀動植物和自然保護區 當地生物資源是極好的課程資源,在教學合理使用,能有效促進教學目標達成 問題:通過本節課學習,你認為自己應該如何參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討論; 交流發言。 培養和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課堂練習 出示課堂練習題: (1)生物多樣性面臨的主要威脅是 的速度加快。 (2)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措施主要有: 保護、 保護、加強宣傳教育和法制管理。 是就地保護的主要場所。 (3)漢中洋縣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的是 ;佛坪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的珍稀動物是 、 和 。 學生當堂完成 參考答案: (1)物種滅絕 (2)就地 遷地 自然保護區 (3)朱鹮 大熊貓 金絲猴 羚牛 出示練習題。 檢測和鞏固學習效果 課堂小結 歸納知識點: 1.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是物種滅絕速度加快; 2.產生原因:人口快速增長和人類活動;野生動植物生活環境改變和破壞;生物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 3.保護途徑: 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宣傳教育、法制管理 與教師共同歸納 當堂識記 出示課堂小結 整理本課知識要點 布置作業 1.課后自我評價1、2題 2.《練習冊》1、2題 課后完成 復習與鞏固 【課后反思】 通過《漢江河的變遷》引入課題,因學生較為熟悉,易導入新課。進行20年前后圖片對比,學生容易直觀感受到生物多樣性和環境遭受破壞的現實,其原因也易于分析,再通過大量圖片展示,學生對于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現狀和原因這一教學目標易于達成;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教學中,增加漢中當地珍稀動植物資源及其保護相關內容。通過將本土生物資源在課堂教學中有機運用,不但課堂氣氛活躍,而且對達成教學目標、促進學生樹立環保意識、增進熱愛家鄉等方面,都有較好的效果。 在教學組織中,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符合高效課堂和自主學習理念,對學生能力形成有明顯促進作用。 在教學中,以課程標準為綱,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不死板的只教教材。一是根據教學目標,合理使用當地生物課程資源進行補充,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達成教學目標;二是注重讓學生閱讀教材,對教材內容進行整理歸納,既使專家們的智慧結晶有效使用,又培養鍛煉了學生的閱讀歸納能力。 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