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教學設計及反思使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教科書生物七年級上冊適合年級:七年級課時:一課時課前準備:植物和動物細胞分裂過程的動畫和細胞分裂時染色體運動的錄像;多媒體課件教學方法:講授、自主閱讀、合作討論、練習、設疑,鼓勵等相結合設計理念:本節課描述了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重點講述了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結果,還要求學生能說出細胞分裂與細胞生長的關系,關注細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癥等方面的價值。在教學中要注意趣味性與學科嚴謹性、科學性相融合。同時,要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強化思維,提高生物科學素養,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一個主導作用,而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處于主體地位。教材分析:本課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教科書《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章第一節的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之后,來認識細胞的分裂和生長的過程。本節內容主要包括描述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說出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結果;說出細胞分裂與生長的關系。本節教材用學生熟悉的事例引出生物體由小長大,是與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分不開的。進而提出了細胞分裂的概念,并出示了“細胞分裂過程的示意圖”。通過示意圖,又能引出細胞核中的染色體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的變化情況。最后又在“科學、技術、社會”的欄目中介紹了有關“癌細胞”的知識。從知識的整體安排上,流暢、簡潔,思路清晰,層次分明。這節內容的難點知識是細胞分裂過程中的染色體的變化。不用展開細說染色體的具體行為變化,只需說明細胞在分裂時,細胞核中的染色體也在發生的變化,最主要的變化是:遺傳物質一分為二,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中。明確指出:兩個新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新細胞與原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也相同。由于染色體內有DNA,因此,新細胞和原細胞所含有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教學目標:描述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2、說出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3、生物體的長大除了靠細胞體積的增大,還主要靠細胞數目的增加。。4、關注細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癥等方面的價值。教學重點,難點:重點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難點①生物體的長大除了靠細胞體積的增大,主要靠細胞數目的增加。②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教學過程:導入師:我們都知道孫悟空最厲害的武器是什么啊?(金箍棒)它的特點是什么?(不用的時候很小,可以放在耳朵里,要用時拿出來可以變大)孫悟空還有個本領是拔毫毛變出很多個孫悟空是吧?那組成我們人體的細胞能不能像孫悟空的金箍棒一樣由小變大?又能不能像孫悟空的毫毛一樣由一個細胞變出很多個細胞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設計意圖:孫悟空是孩子們都很熟悉和喜愛的角色,細胞的生長和分裂與金箍棒的變大和毫毛變身很相似,這樣可以巧設疑問,創設情景,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學生潛在的情感,極大地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二、講授新課:第一節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一)目標引領大屏幕展示提綱,同時提出要求,請學生自主閱讀學習。1、生物體長大的原因是什么?2、細胞能像金箍棒一樣永遠長大嗎?3、你能試著描述出細胞分裂的過程嗎?4、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如何變化的?5、閱讀“脫韁之馬——癌細胞”后,你有什么體會?(二)自主學習師:首先,閱讀全文并獨立地對提綱中的問題進行思考、分析,找出答案。然后,在組長的組織下進行有計劃的討論、分析、交流。最后,將有疑惑的問題記錄下來。生:分小組針對探究提綱進行自主學習、合作研討,記錄下有疑惑的問題。師:看學生基本預習完之后,與學生一起探討。(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利用已有的經驗獲得新知識的過程中學習,在共同探究過程中學習,學生變被動學習為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者,享受自己獲取、掌握知識的樂趣;學生在解決疑難問題時,可以分組進行討論,發揮集體思維優勢,共同解決問題,通過合作,共同獲得知識,共同得到提高。)(三)教師釋疑現在大家已經先做了一定的了解了,能告訴我細胞的生長和細胞的分裂與金箍棒的變大和毫毛變身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金箍棒能無限變大而細胞不能;孫悟空的毫毛可以一個變很多個,可是細胞的分裂只能一個變兩個。)現在請大家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你從小長大,飯量有沒有變化?有什么樣的變化?生:隨著年齡增長,飯量明顯增加。師:同學們在長大的過程中,飯量會增加,可見隨著人的成長所需要的營養會增加,其實細胞長大同樣需要從外界吸收更多的營養物質,而細胞表面積的大小直接影響到營養物質的吸收,表面積越大吸收的營養物質越多,而隨著細胞的長大,其表面積與體積之比卻在變小,即表面積增大沒有體積增大的多,這必然會影響細胞營養物質的吸收,使細胞得不到足夠的營養物質,因此,細胞只能長到一定的大小。課件展示大象、人和小白鼠的圖片,提問:大象比人和小白鼠大很多是因為它的細胞體積比較大還是它的細胞數量比較大呢?(生物體的大小主要取決于細胞的多少而不是細胞的大小。)總結:生物體長大的原因是:細胞分裂:數目增多細胞生長:體積增大(設計意圖:以這樣的實例引導學生,他們很容易理解并很快得出自己的結論---生物體的長大除了需要細胞的變大還需要細胞的增多。)課件播放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分裂的示意圖和3D動畫,然后讓學生嘗試自己描述分裂過程及找出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分裂有何不同;最后要求用簡化的幾個字及符號表達出來。(動物細胞分裂過程:核質膜;植物細胞分裂過程:核質膜壁)(設計意圖:在學習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時,學生已經學會了簡化內容的方法,在此再次應用能鞏固已學,并且可以化繁為簡,利于學生記憶)大屏幕展示細胞分裂各期圖示,指導學生仔細觀察不同時期染色體變化情況,引導學生思考: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有什么變化?然后再播放細胞分裂時染色體運動的錄像視頻,加深學生的印象和認知,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結論(1、染色體數量先復制加倍2、染色體平均分成完全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中),最后畫簡易模式圖強調染色體的變化情況和結果。(設計意圖:這部分內容很抽象難懂,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圖片和視頻可以比較形象生動地表達出教學內容,利于突破難點、實現教學目標。)閱讀“脫韁之馬——癌細胞”后,你有什么體會?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師:細胞生物學前景廣闊,希望不久的將來,能夠看到同學們在此領域內有所建樹。師:對這節課的內容大家還有什么疑問?生:--------三、課堂小結:一、生物體的生長細胞分裂:數目增多細胞生長:體積增大二、細胞分裂過程:細胞核先由一個變成兩個細胞質分裂成兩份,每份各含有一個細胞核原細胞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三、細胞分裂中染色體的變化1、過程:先復制加倍后平均分配2、意義:保證新細胞與原細胞遺傳物質的一致性四、練習:1.細胞數目增多是細胞______的結果,細胞體積的增大是細胞_______的結果。2.細胞分裂時,???????????__的變化最為明顯.新細胞和原細胞所含的???????????_____一樣3、一個生物體由小長大,是由于的結果。A、細胞體積增大B、細胞分裂或細胞生長C、細胞數量增加D、細胞分裂和細胞生長4、下列有關細胞分裂步驟,正確的順序是()①細胞質平均分成兩份②復制后的染色體分別進入兩個新的細胞核內③形成新的細胞膜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5、人的細胞核中有46條染色體,經過兩次細胞分裂后形成四個細胞,每個細胞中染色體的數量為()A、92條B、46條C、23條D、不能確定教學反思:本課的理論知識較多,也較枯燥,怎樣才能使學生不覺得"悶"?我認為運用多種教學活動形式非常必要,而且運用多種媒體非常重要。每次上課,都有一些缺憾,對于這節課的細胞為什么不能無限量地生長這個問題我沒有詳細講,因為如果按照我所參考的其他老師的常用的方法是用籃球和乒乓球的表面積和體積相比的差異而得出細胞不能無限量地長大,這個問題學生很難理解,現在還沒有想到更好的方法讓他們理解為什么細胞不能無限量地生長,覺得很遺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