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5.5病毒 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5.5病毒 教案

資源簡介

病毒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五章的內容。教材在介紹動物、細菌、真菌后,本章介紹病毒。在學生學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后,再學習病毒這類特殊生命形式,有利于學生整體把握生物界的幾大類群。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包括病毒的種類、結構、生活及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學生在七年級學習了“除病毒外,生物由細胞構成”、“生物的結構層次”、第五單元第四章“細菌和真菌”的內容,這是學習“病毒”的基礎。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沒有細胞的病毒也是生物。
學情分析:
信息的時代,學生通過媒體等渠道初步認識艾滋病、禽流感、非典等疾病,對病毒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病毒是怎樣感染人體的,它在人體內是作用繁殖的,它有哪些特征等,學生是知之甚少的。學生對“辯證的看待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的了解不全面,有待進一步提高認識。八年級的學生喜歡推理,但邏輯性不強;熱情高,但耐性不足。需要教師耐心的引導。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說出病毒的種類。
(2)說出病毒的結構和生活。
(3)列舉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2、能力目標:
培養主動學習、比較分析、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通過病毒發現的科學史,認同技術進步對于科學研究的促進作用。
(2)關注病毒與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關系,特別是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教學重點:
(1)病毒的結構與生活。
(2)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教學難點:
病毒的結構與繁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課件展示相關疾病的圖片:非典(SARS)、禽流感 (H7N9) 、艾滋病(AIDS),同學們知道引起這些疾病的元兇是什么?除這些疾病外,你還知道哪些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學生展示介紹課前搜集的疾病資料)病毒這種病原體能引起這么多疾病,奪取了那么多生命,他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病原體,大家想知道嗎?這節課我們將共同探究認識病毒。
二、新課學習
1病毒的發現
設疑:究竟病毒是一個什么東西呢,它是什么時候被人發現的呢?
教師展示課件:伊萬諾夫斯基的實驗過程,引導學生討論實驗的現象。
(1)伊萬諾夫斯基在研究初期,以為煙草花葉病是由細菌引起的,于是他便將得病的煙草花葉榨出汁液,然后用能將細菌濾去的過濾器進行過濾,那剩下的濾液里面還有沒有細菌?
(2)那按照伊萬諾夫斯基最初的設想,剩下的濾液里面沒有細菌了,然后他用這個濾液再去感染正常的煙葉。那大家想一下,如果這種花葉病是由于細菌引起的,那么這個濾液還能不能使正常的煙葉得病?
(3)但是事實上不是這樣,當他用濾液去感染正常的葉片時,正常的煙葉又被感染上這種病了,那這是為什么?
(4)那這種使煙草得病的物質比細菌大還是小呢?
學生討論,對實驗進行分析,得出相應的結論:說明病毒比細菌還小。
總結:你們的結論跟科學家的結論不謀而合,這是人類第一次感知病毒的存在。因為它可以通過細菌過濾器,所以科學家把它稱為“濾過性病毒”。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通過病毒發現史教育,了解病毒的發現過程,讓學生認同科學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進步。
教師點撥:20世紀初,有了電子顯微鏡這一有力武器,人類才逐漸看清楚長期危害人和其他生物的病毒的真面目。病毒比細菌小得多,只能用納米nm(1nm=1/1000000毫米)來表示它的大小,讓學生對照手中米尺1/1000000毫米感受病毒的大小十分微小。如果將10億個病毒放到一起,就像一根頭發絲那么粗細。而病毒的大小在10~300 nm之間。
2病毒的形態結構和種類
(1)教師出示教材中三種病毒的結構圖,讓學生找出共同點,歸納病毒的特殊結構特點。
(2)請學生根據病毒的結構圖給病毒分類。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語言描述能力。病毒的結構學生根據課本的介紹感知的結果很抽象,難以形成具體的認識,因此教師借助圖片、視頻、動畫資料幫助同學們直觀地理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教師點撥:①病毒是一種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只有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②病毒按外形可以分為桿狀,球狀,螺旋狀。按寄主的不同分為植物病毒,動物病毒,細菌病毒(也叫噬菌體)。
3病毒的生活方式和繁殖
(1)病毒的結構如此簡單,他是怎樣維持自己的生命呢?教師播放“病毒生活與繁殖”的視頻,展示動畫。學生通過視頻、動畫歸納描述病毒的生活方式和繁殖過程。
(2)病毒的結構如此簡單,病毒是生物嗎?
教師點撥:①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所以不能獨立生存,只能寄生在生物體的活細胞中,但是當寄主死去,消逝病毒不一定消逝。病毒離開了活細胞會變成結晶體。當環境適宜時又會出現。這就是為什么每到春夏和秋冬交替的季節,流感等一些疾病會迅速蔓延。②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只有利用自己的遺傳物質在寄主體內復制完成繁殖過程。這就是為什么病毒不能離開寄主還獨立生存。盡管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但它能繁殖,也是生物。
4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教師首先介紹資料:1801年,拿破侖派遣了2.5萬名士兵進軍西印度洋的卡伊德島準備鎮壓當地黑人。由于軍隊染上了"黃熱病",結果病死2.2萬多人,只好不戰自敗。直到1902年才查明:引起"黃熱病"的元兇是黃熱病毒。然后請學生觀察病毒給動物和人類造成危害的圖片(如雞瘟、口蹄疫、艾滋病患者等),說明約有60%的動物和人類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引發學生討論,據你所知人類有哪些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學生可能會提出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非典型性肺炎、艾滋病等,對這些常見的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由學習小組代表宣讀所收集的資料,教師從致病原因、癥狀、危害等方 面用圖片和語言進行總結。為了實施教育 部關于“在學校中開展艾滋病的宣傳教育”的要求和配合每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的宣傳,無論學生是否提到艾滋病,教師都應該向這方面引導,由學習小組代表發言,充分利用所收集的圖片和數據資料宣傳艾滋病的危害和預防的重要性,以及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對待艾滋病病人。
對于病毒給農業生產和養殖業所造成的危害 ,可以用中 世紀發生 在愛爾蘭的土豆減產造成150萬人因饑餓而死和雞瘟給養殖業造成的巨大損失等實例結合圖片資料來說明。
經過以上討論交流后,學生很容易形成病毒都是對人類生活有害的觀點。所以,教師要繼續引導討論病毒有沒有對人類生活有益的方面。可以由綠膿桿菌噬菌體侵染、破壞綠膿桿菌的例子引發討論,由學習小組代表發言。繼而由學習小組代表交流所收集的病毒對人類有利的實例資料,如利用植物病毒使郁金香的花瓣出現花紋、用天花病毒制成疫苗抵御天花、用乙肝病毒制成疫苗預防乙肝、口服糖丸預防脊髓灰質炎、用噬菌體進行疾病治療、用病毒進行農業病蟲害的防治、用病毒進行轉基因研究等等。最后,教師總結:病毒對人類的生活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指導學生形成辯證的科學觀點。
教師點撥:有害讓人和動物患病,有利生產疫苗預防疾病。
板書設計
第五章 病毒
一、病毒的發現:伊萬諾夫斯基
二、病毒的結構和病毒的種類
1、沒有細胞結構
2、蛋白質的外殼、內部的遺傳物質動物病毒
3、植物病毒 動物病毒 細菌病毒(噬菌體)
三、病毒的生活和病毒的繁殖
寄生 結晶體
四、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教學反思:
《課程標準》的課程理念是“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習過程應該是學生個體掌握知識、鍛煉技能、培養情感的過程。依據《課標》理念,在教學設計中大量的采用由學生課前收集相關資料的方法,鍛煉了查找、收集資料的能力,收集資料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習小組的集體作用,培養了合作精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目的的設置疑問,展開討論,于討論中明晰知識,準確把握生物學概念,培養了科學嚴謹性。采用學生代表表述資料、集體討論交流的方式,于探究中獲得知識,學生有成就感,而且課堂氣氛非常活躍。知識要由學生去自主獲取,教師的任務是指導其去偽存真,去粗留精。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是指導,在關鍵性問題上指引探究方向,控制教學進程,總結歸納知識,糾正探究過程中的偏差,而不是干涉學生對知識的獲得過程,這樣可以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對于資料和信息往往只是停留在收集層面,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不強,今后的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提高對信息進行一定的科學認識和理性思考能力。同時,資料的收集要進行分工,不然會加重學生的負擔和造成資料的重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兴市| 龙陵县| 江都市| 监利县| 吉木乃县| 邵武市| 余江县| 峡江县| 平舆县| 庆云县| 榆树市| 荃湾区| 宣威市| 长沙县| 仙居县| 清远市| 桂阳县| 沅江市| 惠州市| 根河市| 红安县| 隆子县| 灵璧县| 陆丰市| 南溪县| 河源市| 襄樊市| 楚雄市| 河北省| 青川县| 西平县| 平和县| 蓝山县| 深州市| 库尔勒市| 化德县| 来安县| 洪江市| 会宁县| 永城市| 喀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