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八課 探問生命 學案(教材解讀+活動解析+習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八課 探問生命 學案(教材解讀+活動解析+習題)

資源簡介

課題
8.2敬畏生命
主備人
課型
新課
課時安排
1課時
總課時數
上課日期
學習目標
1.能結合實例說明生命的內涵。2.能正確處理個體生命與他人、社會、人類的關系,明確自己的使命。
學習重難點
重點:怎樣理解生命至上。難點:正確處理生命問題,學會關愛他人。
教法與學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情境教學
學習過程
教·學札記
一、溫故知新1.舉例說明人的生命有什么特性?
2.你是如何看待生命的接續的?導入新課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事例。一起來學習《敬畏生命》這一課。新課學習評價任務:1.結合案例,概括說明生命至上的內涵2.結合生活實際說明我們如何與其他生命做到休戚與共?(舉例說明如何敬畏生命?)探究與分享:材料一
(出示疫情發展的最新數據圖、舉國抗疫和國家哀悼日圖;圖一、圖二)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面對嚴峻的防疫形勢,習總書記要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鄙辽?,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中國人民并肩抗疫,只為托起每個生命的希望。材料三:面對疫情,醫護人員逆行而上,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與死亡賽跑,從死神手里搶救生命,他們是“最美逆行者”。梁小霞生前是南寧市第六人民醫院內一科護士,因在抗擊疫情工作期間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28歲。(1)從生命的角度,解讀材料一中所蘊含的信息。(1)圖一反映了在不可抗拒的災難面前,生命是脆弱的、艱難的。圖二反映了生命在鼓勵、抗爭中是堅強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共同反映了我們對生命要有一種敬畏的情懷。(2)請你結合材料二,談談你對生命至上內涵的理解。(2)①生命至上意味著我們的生命都是寶貴的,在金錢、權勢等外在的東西面前,生命價值高于一切;②生命至上意味著我們要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也必須承認別人的生命同樣重要。(3)面對疫情,梁小霞等醫護人員逆行而上,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是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嗎?(3)關愛他人生命,這是敬畏生命的要求。結合材料三,說明在休戚與共的社會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4)①生命是寶貴的,但是梁小霞等醫護人員逆行而上,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說明他們從對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對他人生命的關懷。②梁小霞等醫護人員不斷從死神手里搶救生命說明,不漠視生命,尊重、關注、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③她們對生命的敬畏不是迫于誰的命令,而是內心的自愿選擇,這就走向了道德生活。四、課堂小結、形成網絡效果檢查1.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為挽救生命而努力,為守護生命而拼搏,為悼念生命而默哀,這些讓我們體味到
(
)A.
生命至上,要敬畏生命
B.
他人的生命比自己的生命重要,要珍視他人生命C.
生命來之不易,嬰盡情享受生命
D.
精神生命比肉體生命重要,要活出生命
精彩2.
(2020?江蘇蘇州)
2020年4月,在全國各地開展的“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增強了群眾佩戴安全頭盔、使用安全帶的意識。這告訴我們
(
)A.
應該對生命懷有敬畏之心
B.
生命總是脆弱的、艱難的C.
自己生命比別人生命重要
D.
守護生命首先要養護精神3.
(2020·廣西玉林)右邊漫畫《為了誰》展現了醫務工作者
①尊重和敬畏生命的情懷
(
)②無私奉獻的精神③大膽犧牲自己的愿望④功成名就的榮譽意識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2020?湖南長沙)【感悟生命
敬畏生命】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有人因感染病毒而不幸離世,有人因戰勝病毒而重獲新生,有人因挽救生命而奮不顧身。全國人民為悼念生命而默哀,為守護生命而拼搏……請結合以上材料,談談你對敬畏生命、生命至上的理解。[答案]生命是脆弱的、艱辛的、崇高的、圣神的;生命是寶貴的,生命的價值高于一切;生命至上并不意味著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也必須承認別人的生命同樣重要;我們要從對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對他人生命的關懷,尊重、關注、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六、學后反思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材活動解析
第四單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課
探問生命
8.1
生命可以永恒嗎
1.
運用你的經驗:最長的生命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閱讀個體生命、家族生命、民族生命等“最長的生命”的圖片、文字等資料,引發對“生命可以永恒嗎”問題的思考與探問,激發對生命話題的探究興趣,并為本框的教學奠定基礎。
★我們的生命可以永恒嗎?如果不可以,為什么?如果可以,它將會怎么實現?
【提示】(1)不一定,身體的生命不能永恒,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歸宿,每個人都難以抗拒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2)生命的價值是可以永恒的,為他人、為社會作貢獻,就可以使生命得以延伸。
(一)生命有時盡
2.
探究與分享:P89探究與分享:生命故事感悟
【設計意圖】通過兩個女孩講述的生命故事,引導學生體會兩則生命故事中表達的共同感受,體會生命是來之不易的。
★在上面的生命故事中,兩個女孩表達了哪些共同的感受?
★她們的分享使你對自己的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提示】(1)生命的成長具有無數的偶然性,生命來之不易,生命是屬于我們自己的幸運。(2)我們要敬畏生命,珍愛生命,讓自己的生命煥發光彩。
3.
相關鏈接:手掌中的生命秘密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手掌中的生命秘密”,激發學生探究生命特征的興趣,幫助
學生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命秘密,每個人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特點。生命是獨特的。
4.
探究與分享:P91探尋生命的自然規律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某中學生的奶奶去世,使他第一次接觸死亡,以及他對此的看法,啟發學生站在死亡的角度審視現在的生命,并引發學生對孔子所說的“未知生,焉知死?”的哲學思考,引導學生了解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能夠從容面對生命的不可預知,更加熱愛生命。
★“每個人的最終結局都是死亡,那為什么我們還要活著?”你的回答是什么?
★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說說你的理由。
【提示】(1)雖然我們無法抗拒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但我們仍然要感激生命的獲得,因為活著才可以體會人生的酸甜苦辣,才有意義。我們要對生命的短暫和不可預知有更加深刻的體驗和理解,培養感激生命、珍惜生命、熱愛生命的情懷。
(2)同意。如果活著的道理還沒有弄清楚,就去想死去以后的事情,其實是庸人自擾,不如珍惜當下,從容面對生命的美好。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以及怎樣過充實而有意義的生活。
4.探究與分享:P91你的出生給家庭帶來了什么?
【設計意圖】該活動旨在引導學生全面感受個體生命對家庭的意義,從而理解一代又一代個體生命
的更替實現了人類生命(自然生命)的接續。
★你的出生給你的家庭帶來了什么?
【提示】每個人都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父輩、祖輩的身體、相貌、血脈,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個體生命實現了人類生命的接續。
5.探究與分享:P92生命的傳承關系
【設計意圖】運用圖片等形式,選取幾個典型的視角,展示科技傳承、文化傳承、民族傳承等多角
度的生命傳承關系,理解個體生命不僅能在自然生命上傳承,更能在精神文明成果上實現傳承,進而全面體會個體生命在人類生命接續中的重要意義。
★從下面的情境中你分別看到了哪些生命的傳承關系?
【提示】技術、文化、民族等多維度、多方面的傳承。我們每個人
不僅在身體上接續祖先的生命,而且在精神上不斷繼承和創造人類的精神文明成果。
6.閱讀感悟:季羨林文選啟示
【設計意圖】通過分享國學大師季羨林的人生感悟,引發學生對自己的生命和使命的深入思考,認識到自己擔當使命與家庭、家鄉、祖國和人類發展的密切聯系,進而促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領悟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追問探究】例如,在人類社會發展鏈條中,你將扮演哪一環?啟迪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在家里,我的身份?我的使命?在學校里,我的身份?我的使命?在社會中,
我的身份?我的使命?引導學生理解自己的使命與家族的傳承、家鄉的建設、祖國的繁榮、社會的發展緊密相連??v觀人類的發展歷程,正是每一代人都勇于擔當責任,完成使命,讓自己成為生命鏈條中堅固的一環,環環相扣,人類才能發展,文明才能傳承,生命才有接續。一代又一代個體生命的更替實現了人類生命的接續。我們要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個位置,擔當一份使命。
7.拓展空間:制作你的家族圖譜
【設計意圖】旨在引導學生對“生命可以永恒嗎”這一課題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究,在活動中再次深刻領會與理解:個體生命來之不易;每一個生命的成長都凝聚著家庭的期待;每一個生命的發展都承載著祖國的未來;每一代個體生命的更替,實現了人類生命的接續。同時,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歸屬感和社會責任感。
(二)敬畏生命
8.運用你的經驗:P93對待生命的態度
【設計意圖】選用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兩幅生活畫面,引發學生的思考:“人們為什么要這樣做?”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每個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我們要以敬畏之心來對待每一個生命,為本框的學習作好鋪墊。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體會建立友誼之后需要用心呵護友誼,思考呵護友誼的方法。
★教材說說上面圖片中的人們為什么要這樣做。
【提示】引導學生從對個人、他人、社會的影響等角度進行思考。
【反思拓展】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場景嗎?這些場景中人們的做法共同體現了什么?
教師要充分挖掘圖片背后的價值內涵,兩幅圖片分別從家庭倫理、民族精神等角度展示人們對生命的敬畏。這些是對學生進行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載體,教師要充分利用好。
【提示】(1)傾聽他的煩惱,幫助他學習,默默地關心和支持他。(2)用心關懷對方;尊重對方;學會承受并正確對待受到的傷害;等等。
9.探究與分享:P94汶川地震中的生命救援
【設計意圖】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地震,黨中央、國務院,全國各族人民立即行動起來,以各種方式參與到抗震救災中。由此引導學生感受,面對自然災害,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為挽救生命而努力,以及“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實際表現,進而幫助學生體會為什么要敬畏生命。
★這場地震牽動億萬人民的心弦。對此,你的感受是什么?
【提示】當人遭遇不可抗拒的災難時,生命是脆弱的、艱難的;當什么萬眾一心,權利救援,體現我們每一個生命的尊重時,生命是崇高、神圣的,我們要珍惜生命,敬畏生命……(言之有理即可)
10.探究與分享:P94
“中國醫師節”
【設計意圖】教材介紹了我國廣大醫務工作者發揚中國醫帥精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贏得了全社會的高度贊譽,國務院決定自2018年起,將每年的8月19日設立為“中國醫師節”的相關資料,從而引導學生懂得人的生命是寶貴的,對生命的敬畏,首先體現在要珍視生命,深化學生對生命至上的思考。
★查閱上面照片中人物的資料,分享他們的故事。
★國家為什么要設立“中國醫師節”?
★這個節日對每一個中國人有什么意義?
【提示】我國廣大醫務工作者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得到了廣泛的贊譽。國家設立“中國醫師節”是對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尊重,體現了對人的生命的尊重。每個人的生命是寶貴的,我們要敬畏生命,珍視生命。
11.探究與分享:P95
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設計意圖】引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黨和國家全力馳援湖北,廣大醫務人員不懼風險、最美逆行的材料,引導學生懂得生命至上,并不意味著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別人的生命也同等重要,培養學生仁者愛人,推己及人的情懷。
★收集并與大家分享“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的感人故事。
★為什么鐘南山等人被人們稱為“最美逆行者”?
【提示】①堅持生命至上,并不意味著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們也必須承認別人的生命同樣重要。②從對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對他人生命的關懷(或每個人都需要與他人共同生活)謹慎的對待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或我們要尊重、關注、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③與周圍的生命休戚與共(或對待他人生命的態度,表達著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
12.
閱讀感悟:P97我是一個生命
【設計意圖】在學生對自我生命的體驗和認識基礎上,擴展到對人與人之間的生命關系的思考,引導學生以平等的態度尊重、善待自己和他人生命,對生命懷有敬畏之心。
【提示】圖片一:我很重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說出“我很重要”的理由??梢砸龑W生從生命的誕生,“我”對父母、朋友、社會等方面的影響的角度闡釋理由。引導學生理解、珍愛自己的生命。
圖片二:我渴望關懷與快樂。討論交流:在生活中你最害怕的是什么?你遇到的最大困難或傷害是什么?這時,你最大的渴望是什么?引導學生理解自己生命的一些心理需求,思考這些需求是怎樣實現的。
圖片三和四:他人和我。他人對生命的愿望跟“我”一樣嗎?為什么?我應該如何對
待他人的生命?引導學生從理解社會上的每個人都需要與他人共同生活,初步理解自己與他人的生命休戚與共,進而從珍愛自己的生命走向對別人生命的關懷。探討“他人與我”環節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他人生命的重要性、
他人的生命體驗等角度進行思考,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平等的觀念,懷有對生命的敬畏之心。
13.探究與分享:善的力量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體驗,引導學生理解與體會“善是保存和促進生命,惡是阻礙和毀滅生命”,我們只有不漠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視他人的生命,謹慎對待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才能尊重、關注、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上述四個情境分別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你能從上述不同的情境中發現哪些共同的態度?
【情境體驗】引導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個場景進行角色扮演,指導學生多角度展現情境,如“蹲下去”這一情境,可以從漠視走過、將錢扔下、蹲下去等不同角度進行表演。
【交流分享】結合表演,說說最觸動你的是哪一種做法,為什么?你能從上述的情境中發現哪些共同的態度?他人要求你這樣做和自己自愿去做有什么不同?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自愿關心、幫助他人的經歷,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達成共識】在交流分享的基礎上理解善的重要意義。明確不漠視自己與他人的生命,學會正確對待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尊重、關注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明確我們對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誰的命令,而是內心的自愿選擇。當我們遵從內心的意愿與周圍的生命休戚與共時,我們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我們將體會到生命的自由和美好。
【注意事項】
一是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情境表演,引導學生多角度展現教材情境。
二是要引導學生用心體會不同角色的內心感受,觸動學生的靈魂,才能真正起到教育作用,懷有對生命的敬畏之心。
14.相關鏈接:孟子“四端說”
【設計意圖】以孟子的“四端說”為內容,闡釋了每個人生來都有的四種道德潛能,幫助學生認識到對生命的敬畏是人們應有的道德需求,而不是迫于誰的命令。從而正面引領學生過上積極的道德生活。
【探究感悟】在學生學習分享的基礎上,引發深入思考與感悟:生活中我們如何激發自己的這些道德潛能?這樣做有何意義?
15.拓展空間:P98 生命敬畏面面觀
【設計意圖】本活動設計是對本框內容的延伸,引導學生在思維碰撞與交流中,更為深入地理解對生命心存敬畏對人們思想與行為的影響,更全面地感悟生命的意義。這也為第九課“珍視生命”、第十課“綻放生命之花”相關內容的學習作好鋪墊。
★教材請和同學分享對上述觀點的看法。
操作建議
1.
質疑探究?!靶拇婢次?,會讓我們對待生命的態度和行為有何不同?”引領學生思
考敬畏生命對我們每個人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的影響,啟發學生對敬畏生命的深入思考,
為接下來的學習起鋪墊的作用。
2.
開展辯論。這句話前后沖突嗎?引領學生展開激烈的辯論,在爭辯中加深對敬畏生命重要性的認識。
3.
交流分享。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分享,全面理解“心存敬畏,才能無畏;心存敬畏,
行有所止”所表達的意思。
4.
總結提升。在以上環節的基礎上,引領學生總結提升。理解心存敬畏,我們的生活、人生會大不相同。只有對生命心存敬畏,我們才能更有勇氣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困難,
無所畏懼;只有對生命心存敬畏,我們對待生命才會有更謹慎的態度,有所為,有所不為。
注意事項
一是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在開展活動之前認真查閱并理解敬畏生命的幾種觀點。二是對于文本的觀點,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教師可根據學情引領學生課前查找相
關的資料,正確領會這些觀念的內涵。
三是教師要及時鼓勵學生參與辯論或提出質疑,在師生充分交流與互動的基礎上達成共識。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學習導讀
第四單元
生命的思考
【單元立意】
本單元內容在七上教材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既是本冊書前三個單元的價值升華,也為學生一生的健康成長打好生命的底色。雖然課程設置上只是作為一個單元內容來呈現,但對生命教育的關切貫穿整套教材始終。
【思維導圖】
第八課
探問生命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培養感激生命、熱愛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懷。
○培養珍愛自我生命,關懷和善待身邊其他人的生命的情感。
○樹立正確的生命道德觀念,增強生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能力目標
○培養對生命問題的辯證思維能力,理解生命有時盡,生命有接續。
○學會結合社會熱點觀察、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現與意義,初步形成對現實生活的復雜情形作出合理判斷的能力。
○堅守對待生命的道德底線,學會珍愛自我生命,關懷和善待身邊其他人的生命。
3.知識目標

懂得生命來之不易,生命是獨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暫的;了解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
○理解個體生命與他人、社會、人類的關系,明確自己生命的使命。
○懂得生命至上的內涵;了解生命之間的休戚與共;理解對生命的敬畏,既包括對自己生命的珍惜,還要走向對他人生命的關懷。
【思維演進路徑】
【內容導讀】
1.★生命有什么特點?P89-P90
①生命來之不易;②生命是獨特的;③生命是不可逆的;④生命是短暫的。
2.怎樣理解“生命有時盡”?(為什么珍愛生命?)P89-P91
①生命來之不易的、不可逆的、短暫的。②我們每個人都難以抗拒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歸宿,它讓我們感激生命的獲得。從容面對生命的不可預知,更加熱愛生命,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奮斗和奉獻之中。
3.怎樣理解“生命有接續”?P92-P93
①在人類生命的接續中,我們總能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個位置,擔當一份使命。
②每個人的生命不僅僅是“我”的生命,還是“我們”的生命。
③生命不僅僅是身體的生命,還包括社會關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們在身體上接續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斷繼承人類的精神文明成果。
4.★為什么要敬畏生命?(或生命至上的內涵)P94-P95
①生命是脆弱的、艱難的;②生命是堅強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③生命是寶貴的,生命的價值高于一切。④承認他人的生命同我們自己的一樣重要。
5.★怎樣敬畏生命?P96-P98
①從對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對他人生命的關懷。
②不漠視生命,尊重、關注、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③對生命的敬畏是內心的自愿選擇。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臆談精編資料與大家共享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七上第八課練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
1.
2020年6月以來,我國江南、華南、西南等地區暴雨明顯增多,多地發生洪澇地質災害。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工作,堅決落實責任制,確保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這樣做是因為
(
)
①生命是寶貴的
②生命是自然發展的
③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④生命來之不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守住生命,我們才能感受四季的冷暖變換,體驗生命的千姿百態,追求人生幸福的種種可能……這說明(
)
A.
生命是寶貴的,我們主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B.
生命是接續的,個體的生命微不足道
C.
要關注自己的身體,對生命負責
D.
生命的發展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
3.下列三個情境共同體現了
A.
敬畏生命,關懷他人的生命
B.
漠視自己的生命
C.
敬畏生命,不是發自內心的選擇
D.
只關注他人的身體
4.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為挽救生命而努力,為守護生命而拼搏,為悼念生命而默哀,這些讓我們體味到
(
)
A.
生命至上,要敬畏生命
B.
他人的生命比自己的生命重要,要珍視他人生命
C.
生命來之不易,嬰盡情享受生命
D.
精神生命比肉體生命重要,要活出生命精彩
5.2020年4月22日,海東市循化縣高級中學多名中學生齊心協力,勇救一對落水夫婦,彰顯了新時代中學生的風采。下列關于這些中學生的行為理解正確的是(
)
A.
是漠視自己生命的表現
B.
我們要向他們學習,毫不猶豫下水救人
C.
是尊重生命、關注他人生命的表現
D.
是為了引起他人關注而故意表現
二、非選擇題:
6.2020年春節前后,新冠肺炎疫情突襲武漢。84歲的鐘南山院士建議大家“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可他自己卻在第一時間趕赴武漢。聽從黨和政府的指揮,全國十幾億人“宅”在家里,而一批又一批醫護人員卻不計生死逆行出征。
疫情引發了同學們對生命的思考。請你辨析以下觀點:
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面對嚴峻的防疫形勢,習總書記要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br/>生命至上,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中國人民并肩抗疫,只為托起每個生命的希望。
材料二
面對疫情,醫護人員逆行而上,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與死亡賽跑,從死神手里搶救生命,他們是“最美逆行者”。梁小霞生前是南寧市第六人民醫院內一科護士,因在抗擊疫情工作期間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28歲。
⑴結合材料談談你對生命至上的理解。

運用“休戚與共”知識,談談材料二給我們的啟示。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5
CCAAC
二、非選擇題:[
7.

生命是寶貴的,也是短暫的、不可逆的,生命只有一次,珍愛生命,需要我們增強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疫情防控期間按照規定“宅”在家里就是真愛生命的實際行動。

生命需要相互關愛,我們在珍愛自己生命的同時也要尊重、關懷和善待他人的生命。危難之中逆向而行的醫護人員,不顧個人安慰救助他人的生命,體現了對生命的尊重和關愛,展現了責任與擔當,書寫了生命的價值。

生命是獨特的,生命的意義是具體的。當我們將個體生命和他人的、集體的、民族的、國家的乃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時,生命才會有真正的意義和價值。
8.
(1)①嚴重的疫情使我們感到生命是脆弱的、艱難的。(1分)
②全民抗疫為挽救生命而努力(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讓我們體味至生命是堅強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的價值高于一切)。我們要尊重每一個生命,對生命有-種敬畏的情懷(
敬畏之心)。
(答出任意一點得1分)
③生命至上,并不意味著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也必須承認別人的生命同樣重要。(1分)
(2)①敬畏生命,讓我們從對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對他人生命的關懷,使我們意識到每個人都需要與他人共同生活。②我們只有不漠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視他人的生命,謹慎地對待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才會尊重、關注、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③我們對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誰的命令,而是內心的自愿選擇。④我們對待他人生命的態度,表達著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當我們能夠與周圍的生命休戚與共時,我們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課題
8.1生命可以永恒嗎
主備人
課型
新課
課時安排
1課時
總課時數
上課日期
學習目標
1.舉例說明生命的特性,明晰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2.能結合實例說明生命有接續,在實現生命的接續中擔當使命。
學習重難點
重點:生命的特性,了解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培養感激生命、熱愛生命的情感。難點:了解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培養感激生命、熱愛生命的情感,正確理解生命有接續。
教法與學法
情境討論法、體驗式教學法
學習過程
教學札記
一、溫故知新怎樣建立和諧家庭?(直接問還是出情境還是隱問)統一用評價任務設問?如:為了讓你的家庭更加和諧,你從哪些方面做出了貢獻。導入新課“有的人活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臧克家今天我們帶著生命的話題來學習第八課第一框《生命可以永恒嗎》。新課學習評價任務:1.結合實例,說明生命有哪些特性;2.課本P92探究與分享:(1)從下面的情境中你分別看到了哪些生命的傳承關系?(2)給我們哪些啟示?探究與分享:動態分層情境教學學習要求:(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閱讀課本第89—第91頁內容:①自主學習:——基礎層次(完成基本任務)讀懂設問,明白涉及到什么知識;自己能解決的通過看書解決,解決不了可以參考問題清單的內容;在教材上把相關問題和內容在教材標劃出來;在學歷案上把答案寫上去,盡量結合情境記住關鍵詞。②合作探究:自己解決不了的同桌互助或者小組討論解決,同樣需要完成上述任務。——提高層次(可以幫助別人)③拓展延伸:學有余力的學生結合材料提出其他問題或者拓展其他知識?!渭鈱哟危ň哂袆撔履芰Γń處熑萄惨朁c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師點撥、拓展延伸是同時進行的,沒有先后順序)活動一:閱讀教材,完成下列要求:(1)請你補全表格內容:生命的特性事例或者格言①生命來之不易②人生不售來回票,一旦動身,絕不能復返。③生命是獨特的在世界上,兩個擁有完全相同指紋的人出現的概率約為640億分之一④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2)為什么說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跡?(3)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這種獨特表現是什么?(4)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歸宿,面對生命發展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我們應該怎樣做?(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你同意這種說法嗎?這句話給我們哪些啟示?)(4)我們每個人都難以抗拒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歸宿,它讓我們感激生命的獲得。從容面對生命的不可預知,更加熱愛生命,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奮斗和奉獻之中?;顒佣洪喿x課本P91、P92“探究與分享”、“閱讀感悟”,完成下列要求:(1)從探究與分享的情境中你分別看到了哪些生命的傳承關系?(1)P91身體生命的傳承;P92科技、文化、民族等精神生命(2)季羨林選文內容是如何體現生命的接續的?(2)①一代又一代的個體生命實現了人類生命的接續。②個體生命在在實現人類生命的接續中要擔當使命。③生命鏈條環環相扣人類生命不斷發展,人類精神文明得以傳承。課堂小結、形成網絡五、效果檢查1.
(2020·湖南益陽,8)2020年6月以來,我國江南、華南、西南等地區暴雨明顯增多,多地發生洪澇地質災害。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工作,堅決落實責任制,確保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這樣做是因為
(
)①生命是寶貴的
②生命是可替代的
③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④生命來之不易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A.相互關愛,學會生存
B.隨大流,人家干什么,跟著干什么
C.保持個性,拒絕他人所有的建議D.根據自己個性發展優勢,選擇適合自己的成才之路3.我國著名學者季羨林曾說,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長河中,我們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而且是決非可有可無的。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于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后的責任感。下列對“生命有接續”認識正確的是(  )①在人類生命的接續中,我們要擔當一份使命 ②在身體上接續祖先的生命 ③生命只包括精神信念上的生命?、茉诰裆喜粩嗬^承和創造人類的文明成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生命不會因為你是英雄豪杰而對你特別的寬容,生命也不會因為你是平民百姓而對你特別的苛刻,生命對于每一個人都一視同仁,那就是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命的權利。下列關于生命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生命來之不易,生命是寶貴的,生命是不可逆的?、谏嵌虝旱?,我們應珍愛生命,尋找生命的意義③生命只屬于自己,與他人、社會無關?、苋祟惿粩喟l展,人類的精神文明也不斷積累和豐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一個新生命的到來,會給這個世界帶來什么?她(他)的家人有了新身份,她(他)的家族后繼有人,她(他)給家人帶來了無數的快樂,國家又增添了一個納稅人……這則材料說明了(  )①在歷史長河中,個人生命雖然短暫,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個體生命實現了生命的接續 ②在生命的接續中,我們總能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個位置,擔當一份使命?、凵慕永m,使得每個人的生命不僅僅是“我”的生命,還是“我們”的生命 ④在生命的傳承關系中,我們能更好地認識和面對自己的生命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材料分析題1.古人說的“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思考問題:古語給我們關于生命怎樣的啟示?①生命來之不易。②生命是獨特的。③生命是不可逆的。④生命也是短暫2.材料
臺灣作家龍應臺的《目送》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意蘊深刻:“作為父母的子女,作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換;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長,最后一次的目送卻是永別。”這或許就是龍應臺所要告訴給我們的生活和生命的本真。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換”是什么意思?這個“完成轉換”具有什么意義?答:①意思是每個人的生命接續。②意義:生命的接續,使得每個人的生命不僅僅是“我”的生命,還是“我們”的生命。在生命的傳承關系中,我們能更好地認識和面對自己的生命;在生命的接續中,人類生命不斷發展,人類的精神文明也不斷積累和豐富。六、學后反思:1.你學到了什么?2.存在哪些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开区| 吴堡县| 桐城市| 沁源县| 枣阳市| 玉环县| 新龙县| 彰化县| 武隆县| 贵溪市| 兴安盟| 天水市| 南漳县| 乐业县| 泸水县| 广灵县| 河北省| 阜平县| 栾城县| 介休市| 两当县| 慈利县| 海宁市| 乡城县| 博爱县| 黔西| 固安县| 闽清县| 九寨沟县| 迁西县| 平邑县| 青川县| 江油市| 门源| 怀来县| 潼关县| 兴安县| 开化县| 恭城| 南丰县| 三江|